導航:首頁 > 頸椎 > 頸椎分布圖

頸椎分布圖

發布時間:2020-08-28 16:11:08

1、頸椎周圍血管神經分布圖

你可以到www.52ebook.com網站去下載我有好多醫學圖片以及醫學FLASH資源都從那裡下載的!

2、頸椎病的頸部的相關的肌肉有哪些?

軟枕惹禍
世人頸椎易出偏,
偏癱根源在此間。
若不早防卧病床,
兒女孝敬也枉然。

頸椎病專家指出:頸椎病、腦血管病注意二個要素:「吃」、「睡」。蛋、肉、油少吃,粗糧粗茶淡飯,野菜瓜果常吃;睡覺扔軟枕,換硬枕,總起來說:圖享受自找病,枕硬枕自康寧。

軟枕是鴉片 越枕越癱瘓
硬枕是靈芝 越枕越強健

為什麼用柏木做枕頭
皇宮秘方

記載:泰山下一位老翁,路旁鋤地,漢武帝東巡見老翁,背起白光,面帶童顏,精神煥發。問道:老伯有什麼道術,身體這樣強壯,老翁答道,臣昔年八十伍時,衰老垂死,頭白牙豁,脖筋強硬,背、腰、疼痛、麻木、頭暈、腦漲,王產道者傳我的柏木神枕方,內裝32種中葯材。其中24種善當24氣,另有毒者八物可以應八風,泰山天麻、鐵頂山防風、四川烏頭,山西莉蘆,雲南馬蹄香,中原何首烏,荊實、白芷、白術、蒿本可出風散寒,活血化瘀,芳香開竅,臣今年一百八十歲,身體強壯,勞而自力。
武帝使用此方做枕,枕之百日面帶光澤,一年當中疾病一一痊癒,四年頭白變黑,牙落復生,耳目聰明,作為宮庭(神枕)不傳非其人也。
後漢武帝給東方朔談起此事,東方朔答道,據傳說此方是女媧所造,傳於玉青,玉青傳廣成子,又傳黃帝,近有谷城道士名淳子公,枕此葯枕,年百餘歲頭發不白,夫病之來,皆從陽脈起,今枕葯枕風邪不侵,真稱神枕也!
處方:天麻、人參、馬蹄香、何首烏、木蘭、細辛、辛夷、天邊草、飛連、烏頭、莉蘆、防風、附子、白芷、白術、川椒、荊實、乾薑等各一兩。

床頭醫生柏木枕
主治頸椎妙如神
說神不用真不信
確真一用柏枕神

古人談柏木
柏松為兄弟,楊柳為姐妹,柏為陽,柳為陰,柏樹是樹中之王,花草之妖,各種樹木花粉均被柏樹吸收,各種花草氣味被柏木吸取養生,所以它四季長青,風邪不侵。故人名稱葯材之寶,它可做成床、凳、椅、枕是百病可除的寶貝材料。

世界上最大的柏樹王
生長在拉薩高17米,直徑5.8米,被稱為世界之最。
中華第一柏
生長在登封,4500餘年又發新枝,漢武帝稱為將軍柏。
唐朝用柏木,清朝用柏木
李世民用柏木枕頭,稱寶貝圪塔。清朝皇宮用柏木枕做冰箱、沐盆、沐缸。
偉人鄧小平與柏木
鄧小平母親用的是柏木床,現存放在,鄧小平紀念館。
少林與柏木
少林寺用柏木栽梅花樁,能練出真功夫。
科學用柏木
側柏牙膏(治牙病)
柏油化妝品(能美容)
柏葉保健茶(久服除百病)
柏籽延壽丹(延緩衰老)
柏籽養心丸(養心血、治失眠)

3、頸椎病和頸椎間盤突出肌電圖有什麼不同表現?

因為頸椎病和頸椎間盤突出後神經根都長期受到壓迫而發生變性,失去了對支配肌肉的抑製作用。這樣,由於失去神經支配的肌纖維,因體內少量乙醯膽鹼的刺激,而產生自發性收縮。因此,在一側或兩側上肢肌肉中出現纖顫電位,或出現少量束顫電位。小用力收縮時,多相電位正常,不出現巨大電位,大用力收縮時,呈完全乾擾相,運動單位電位的平均電位正常,振幅為1 ~ 2 毫伏。頸椎病因為椎間盤的變性,引起骨質增生,神經根損傷,肌肉也失去神經的支配。在病變的後期,在主動自力收縮時,可以出現波數減少和波幅降低。而頸椎間盤突出症往往為單個椎間盤突出,改變為一側上肢失神經支配的肌肉范圍呈明顯的節段分布。

CT對頸椎病的適應證(1)頸椎椎管狹窄症。CT 是診斷及定位椎管狹窄的較准確的方法,能測量椎管的各徑線及面積,觀察椎管形態,了解其骨和軟組織的情況,顯示椎管內受壓迫的程度。

(2)頸椎間盤突出症。CT 能直接顯示突出的髓核及其對硬膜囊和神經根的壓迫程度。

(3)排除腫瘤和炎症。如果X 線片證實的病灶,CT 更能明確病變的范圍,椎體及附件的情況,病變是否侵犯了椎管及椎間孔,有無椎旁的腫塊,病變是否為侵蝕性,病變是多血管還是無血管,組織有無鈣化、壞死、囊性變等。對臨床懷疑有脊椎病變而平片陰性或可疑者,CT 能明確提示有無骨質的異常。

(4)明確骨折和脫位。椎弓骨折及骨折片突入椎管或椎間孔,在平片上容易漏診,而CT 能明顯提示,可准確測量病變對椎管及椎間的侵犯程度。CT 檢查還可以准確顯示寰椎的骨折。嚴重的脊椎外傷患者只需平卧於CT 檢查台上,用橫斷面掃描及多平面影像重建即可了解骨折和脫位的情況,避免過多地移動患者。

(5)觀察先天性的異常。CT 能觀察骨質和軟組織的結構,進一步明確脊椎的先天性畸形情況。

核磁共振檢查對頸椎病的適應證(1)頸椎間盤突出。目前,MRI 成像技術是對椎間盤病變進行檢查的最有效的方法。因為MRI 成像對組織密度的解析度高。無需作其他的創傷性檢查,即能分辨正常纖維環與髓核。並顯示椎間盤突出的方向與程度,了解椎間盤有無變性。在這方面其優於CT。

(2)觀察頸椎後縱韌帶鈣化症。MRI 成像可以直接顯示骨刺及後縱韌帶鈣化的脊髓壓迫情況,且顯示頸胸段移行部位的脊髓壓迫更明顯。

(3)排除脊髓腫瘤及脊椎腫瘤。首先它能明確腫瘤的部位、范圍及其與神經軸的關系。再者是能明顯顯示腫瘤的形態與組織結構特點,而有助於判斷腫瘤的性質。對於脊椎腫瘤可以了解腫瘤的范圍及對脊髓壓迫的情況。

(4)明確頸椎外傷和感染的病變程度。目前,MRI 成像是唯一能夠顯示脊髓形態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它能清楚地顯示脊髓損傷的部位、出血、水腫、變性、壞死等情況,還能顯示陳舊性脊髓損傷的繼發性病理改變,如脊髓萎縮、空洞形成、膠質增生及纖維組織增生。對早期診斷、判斷預後及指導治療有很大的幫助。同樣,MRI也是診斷椎體、椎間隙感染最有效、最特異的檢查方法。

(5)明確先天性畸形的疾病診斷。MRI 檢查對Arnold-Chiari 畸形很有診斷意義。可在矢狀面圖像上顯示小腦扁桃體的下降狀態、范圍,第四腦室的位置,腦干、頸髓、上頸椎管連接和枕骨大孔的關系,可以判斷Arnold-Chiari 畸形的類型及范圍。對脊髓空洞症的診斷,MRI 成像無需進行侵襲性的檢查,即可清楚顯示病變的范圍。

對脊椎椎管融合異常,MRI 檢查可清楚顯示脊髓的狀態,脂肪瘤的范圍及脊椎與皮下組織、皮膚等周圍組織的關系。

(6)排除動靜脈的畸形。MRI 成像對髓內型動靜脈畸形的診斷有相當的價值,比血管造影及CT 效果更佳。

4、詳細講肋骨的結構(最好有圖)

人體肋骨12對,左右對稱,後端與胸椎相關節,前端僅第1-7肋借軟骨與胸骨相連接,稱為真肋;第8-12肋稱為假肋,其中第8-10肋借肋軟骨與上一肋的軟骨相連,形成肋弓,第11、12肋前端游離,又稱浮肋。

5、得了頸椎病,身體會有什麼異常?

如今大多數的年輕人都是用電腦辦公久而久之,也難免會讓自己患上頸椎病。頸椎病在如今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病症,但是其獨特的表現也讓很多人都非常明確的知道自己患有頸椎病。頸椎在人體中是非常獨特的一部分,它支撐著我們整個頭顱,也完成整個身體的支撐,很多神經都在頸椎中存在,所以一旦患有頸椎病,我們的手指末端變會有一定的感觸。

肢端體有一定的麻木

頸椎中分布有眾多神經,支配著我們的身體,其中大部分的神經都會支配著我們的四肢,任何一個患有頸椎病的病人,大多數都會表現為手指末端的麻木,這是頸椎病非常獨特的一種表現方式。頸椎受到一定的壓迫,神經病不能非常完整的支配我們的四肢,所以在最終便會體現為手指末端的麻木,只要有這種形式表現,大部分的原因便是頸椎病的存在。

活動困難,頸椎疼痛

頸椎病最直接的表示便是頸椎自身的疼痛,畢竟錐體之間會受到一定壓迫或者突出,並不能非常完美的協作,便會有疼痛的感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坐姿,睡眠時注意枕頭的高度,最大限度的保護好我們的頸椎,也可以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不會受到疾病的迫害,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都會患有頸椎病,所以更多的人們也都會非常注重頸椎的保護,不僅如此,腰椎如今也都是人們多發的病痛。

對於身體的保護都是為了能夠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受到疾病的威脅,任何一種疾病的存在都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一定的劣勢,如今很多疾病逐漸年輕化,年輕人本身非常不注重自己身體的同時,也會給自己的工作帶來一定的麻煩。

6、人體的各部分名稱(圖)

人體的各部分名稱:

骨骼系統

一、中軸骨:

椎骨,包括: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椎5塊(後期發育為1塊骶骨)、尾椎4塊(後期發育為1塊尾骨)。

二、胸廓:

1、胸骨。

2、肋骨(從第一到第十二,共12對)。

三、顱骨:

1、腦顱骨,包括:額骨、篩骨、蝶骨、枕骨(各1塊)、頂骨、顳骨(各1對)。

2、面顱骨,包括:上頜骨、顴骨、鼻骨、淚骨、齶骨、下鼻甲(各1對)、下頜骨、舌骨、犁骨(各1塊)

(6)頸椎分布圖擴展資料:

肌肉系統:

一、頭部肌

1、顱面肌、顱頂肌、眼周圍肌(眼輪匝肌)、口周圍肌(口輪匝肌)。

2、咀嚼肌,包括:咬肌、顳肌、翼內肌、翼外肌。

二、頸前外側肌

1、頸淺層肌和頸外側肌,包括:頸闊肌、胸鎖乳突肌,

2、舌骨上肌群,包括:二腹肌、莖突舌骨肌、下頜舌骨肌、頦舌骨肌。

3、舌骨下肌群,包括: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狀肌、甲狀舌骨肌、肩胛舌骨肌。

7、脊椎型頸椎病症狀謝謝

頸椎病是壓迫神經和血管進而造成頭暈、頭痛以及上肢麻木的症狀,建議根據患者症狀的嚴重程度選擇相關的治療方法,如果是症狀不是特別嚴重影響活動,建議先保守按摩治療。

8、後腦的神經圖?

一、枕大神經:第2頸神經的後支叫枕大神經。此神經穿斜方肌腱至皮下,分布於枕部的皮膚,為混合性神經。如此神經受損則其支配區域的運動和感覺可發生障礙。

二、概述

頸神經後支:頸神經後支自椎間孔處由頸神經分出,繞上關節突外側向後行,至相鄰橫突間分為內側支和外側支(第1頸神經除外),外側支為感覺支或皮支,內側支支配肌肉及鄰近關節。

第1頸神經的後支甚小或缺如,無皮支,其內側支或肌支支配頭半棘肌,頭後大、小直肌,頭上、下斜肌及鄰近關節,並發出交通支,下行與第8頸神經吻合。第2頸神經後支較前支為大,其外側支即枕大神經,與枕動脈伴行,為頭皮後部的主要感覺支,此支也與枕小神經、耳大神經、耳後神經及第3頸神經相交通。第2頸神經的內側支或肌支支配頭、頸半棘肌,頭下斜肌、多裂肌及鄰近關節。第3頸神經後支較小,與第2、4頸神經相交通,外側支即第3枕神經,為皮支,內側支支配深部椎間肌及關節。第4~6頸神經的後支極小,外側支支配項部靠中線的皮膚,內側支支配鄰近肌肉及關節,第7、8頸神經的後支無皮支,終於上背部的深層肌肉。

枕大神經(greater occipital nerve)是第2頸神經後支的分支,在斜方肌的起點上項線下方淺出,伴枕動脈的分支上行,分布至枕部皮膚。第3枕神經(third occipital nerve)是第3頸神經後支的分支,穿斜方肌淺出,分布至項區上部的皮膚。枕大神經自第1、2頸椎間黃韌帶裂隙中穿出。枕大神經受壓,產生枕部向顱顳部的放射性跳痛、脹痛。

9、頸椎周圍血管神經分布圖

你可以到www.52ebook.com網站去下載我有好多醫學圖片以及醫學FLASH資源都從那裡下載的!

10、胸部的正確位置和樣子,給張醫學的人體圖吧

1、胸是人體第二大體腔局部。胸的上界為頸部下邊界,下界為骨性胸廓下口,外界為三角肌前後緣部位。

2、胸部的骨骼標志可以標示出胸部位置:

(1)胸骨上切跡,位於胸骨柄的上方。正常情況下氣管位於切跡的正中。

(2)胸骨柄,是胸骨上端略呈六角形的骨塊。其上部兩側與左右鎖骨的胸骨端相連接,下方與胸骨體相連。

(3)胸骨角,又稱Louis角。位於胸骨上切跡下約5cm位置,由胸骨柄與胸骨體的連接處向前突起而成。其兩側分別與左右第2肋軟骨連接,為計數肋骨和肋間隙順序的主要標志。胸骨角還標志支氣管分叉、心房上緣和上下縱隔交界及相當於第5胸椎的水平。

(4)腹上角 ,為左右肋弓(由兩側的第7~10肋軟骨相互連接而成)在胸骨下端會合處所,形成的夾角,又稱胸骨下角(infrasternal angle),相當於橫膈的穹隆部。正常約70~llO。體型瘦長者角度較小,矮胖者較大,深吸氣時可稍增寬。其後為肝臟左葉、胃及胰腺的所在區域。

(5)劍突,為胸骨體下端的突出部分,呈三角形,它的底部與胸骨體相連。正常人劍突的長短存在很大的差異。

(6)肋骨,共12對。於背部與相應的胸椎相連,由後上方向前下方傾斜,其傾斜度為上方略小,下方稍大。肋骨分布為:第1~7肋骨在前胸部與各自的肋軟骨連接,第8~10肋骨與3個聯合一起的肋軟骨連接後,再與胸骨相連,構成胸廓的骨性支架。第11~12肋骨不與胸骨相連,其前端為游離緣,稱為浮肋。

(7)肋間隙,為兩個肋骨之間的空隙,用以標記病變的水平位置。第1肋骨下面的間隙為第1肋間隙,第2肋骨下面的間隙為第2肋間隙,其餘以此類推。大多數肋骨可在胸壁上觸及,唯有第1對肋骨前部因與鎖骨相重疊,常未能觸到。

(8)肩胛骨,位於後胸壁第2~8肋骨之間。肩胛岡及其肩峰端均易觸及。肩胛骨的最下端稱肩胛下角。被檢查者取直立位兩上肢自然下垂時,肩胛下角可作為第7或第8肋骨水平的標志,或相當於第8胸椎的水平。這可作為後胸部計數肋骨的標志。

(9)脊柱棘突,是後正中線的標志。位於頸根部的第7頸椎棘突最為突出,其下即為胸椎的起點,常以此處作為計數胸椎的標志。

(10)肋脊角,為第12肋骨與脊柱構成的夾角。其前端為腎臟和輸尿管上端所在的區域。

(10)頸椎分布圖擴展資料:

1、胸部包括胸腔和胸腔內容兩部分,胸腔又分為胸壁和膈;胸壁借腋前、後線又分為前、側和後壁,其中後壁稱背部屬脊柱區內容;胸腔內容又分為中間的縱隔和兩側的肺及胸膜。

2、胸部的境界,體表標志及胸部標志線的劃分。胸壁的淺、深筋膜的特點,淺靜脈的配布及交通關系,皮神經的分布,固有胸壁的構成。肺及胸膜反折線的體表投影,心臟及大血管的體表投影及臨床意義。

3、胸部的肉體幾乎是脂肪為主,除脂肪外胸部最大的成分是乳腺。

參考資料:網路-胸部

與頸椎分布圖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