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後路手術包括哪些種類?
頸椎後路手術是在直視下開放椎管及部分神經根管,探查及明確病變對脊髓及神經根的壓迫徵象,並解除其壓迫因素,使脊髓和神經根有一定活動的餘地,並達到相對減壓的目的,特別適合於頸椎椎管有廣泛狹窄的病例。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後路手術術式有以下幾類。
(1)椎間孔擴大術。即從後路切除小關節面,開放椎間孔,找出神經根,並去除神經根受壓的因素,僅限於診斷明確的根性疼痛症狀。
(2)椎板切除椎管探查術。即將兩側椎板切除,直視下觀察椎管內致壓物及受壓情況,明確病變性質,去除壓迫物,同時達到減壓的目的。
(3)廣泛性椎板切除減壓術。即在椎板切除術的基礎上,向兩側擴大減壓范圍達兩側小關節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減壓徹底,但對頸椎的穩定性破壞過多,影響遠期療效。
(4)椎板成形術。即在廣泛切除椎板減壓的基礎上,又保留原有的椎板,擴大椎管矢狀經,從而減輕對脊髓的壓迫。因術式不同又分為「單開門法」椎板成形術及「雙開門法」椎板成形術兩種,為近年來開展的新手術。
總之,後路手術可在直視下進行椎管內手術操作,易於發現脊髓及其周圍的病變,明確神經根受壓的真相,可行椎管內及根管內的探查,減壓徹底,能補充前路手術之不足。但後路手術較復雜,出血較多,行椎管內探查時需牽拉脊髓而使其易於受損,或因解剖條件限制不能徹底減壓,且破壞較大,容易影響頸椎的穩定性,有時使手術療效不夠理想。
2、頸椎減壓前路手術與後路手術區別
是減壓術還是間盤摘除 前路風險小,聲帶食管會受點影響。但是後路手術是要打開椎板 肌肉層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