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頸椎外科

頸椎外科

發布時間:2020-08-24 11:10:57

1、頸椎病屬哪內科還是外科

想開刀的話,骨科
不開刀的話,找會小針刀的醫生(針灸科)
還有就是控制房事,不吃牛羊肉和魚蝦!

2、求教頸椎外科方面的問題!

什麼叫頸椎病?
頸椎位於頭顱與胸廓之間,是脊柱中體積最小,靈活性最大,活動頻率最高的節段,人出生後,隨著機體的發育,生長,頸椎能夠採取不同的姿勢,進行各種活動以適應其支持和活動頭顱的功能。由於不斷承受各種負荷、勞損甚至輕微的外傷,而逐漸出現退行性改變。頸椎間盤退變最早,並誘發或促進頸椎其他組織退變,成為頸椎病發生、發展的基礎。因頸椎間盤組織退行性改變及其繼發性病理改變累及其周圍組織結構(神經根、脊髓、椎動脈等),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者,稱為頸椎病。頸椎病在影像學上三個典型特徵是椎間盤變性,骨贅和增厚的韌帶
二、引起頸椎病的原因有哪些?
(1) 勞損是頸椎病發病的重要原因。(2)發育性頸椎管狹窄與頸椎病發生、發展有十分密切關系。(3)頭頸部外傷與頸椎病的發病和發展有直接關系。(4)頸椎先天性畸形與頸椎病發生也有關聯。(5)另外有學者認為有些患者還與遺傳基因有關。
三、頸椎病的病理進展
(一)、頸椎間盤退變
人到中年--長期勞損--椎間盤營養障礙--變性。
1. 纖維環:最早出現變性,一般多於20歲前後開始。
2. 髓核:多在前者變性的基礎上而繼發。早期為脫水及吸水功能減退,繼而被纖維組織代替。如纖維環完全斷裂,則髓核可抵達後縱韌帶或前縱韌帶下方,甚至進入椎管內。
3. 軟骨板:退變出現相對較晚。
(二)、頸椎的退變
最終形成突向椎管或 突向椎體前緣的骨贅。
(三)、關節及韌帶的變化
1.小關節:創傷性關節炎
2. 韌帶:增厚、鈣化、骨化。
3. 前後縱韌帶:纖維增生、硬化、鈣化。
4. 項韌帶:項韌帶是棘上韌帶的移行結構,它的退變形式是項韌帶鈣化。
四、在臨床上頸椎病分哪幾個類型?每一種類型的頸椎病有什麼臨床表現?
根據患者的症狀結合何種組織受累,將頸椎病分為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食管壓迫型及混合型六種。
i. 頸型頸椎病
ii. 神經根型頸椎病
iii. 脊髓型頸椎病
iv. 椎動脈型頸椎病
v. 食管型頸椎病
vi. 混合型頸椎病
五、頸椎病有哪些治療方法
(一)非手術治療:包括頸椎牽引法,頸椎制動法、睡長圓枕法、理療、按摩推拿治療、葯物治療、醫療體育。
(二)手術治療
1.手術適應症:原則上不要手術治療,無效者可考慮手術。
2.手術方法
(1) 頸椎後路手術:a.椎間孔切開減壓術;b.匙孔神經根減壓術;c.椎板切除減壓術;d.頸椎板成形椎管擴大術(包括單開門、雙開門);
(2) 頸椎前路手術
1. 頸椎前路側方減壓手術,用於單純神經根型或合並椎動脈型。
2. 頸椎前路減壓及椎間融合術。
(3) 術後處理:石膏頸領固定3個月(前路術後)、2個月(後路術後)
六、頸椎病能否治好,即預後怎樣?
1. 頸型頸椎病:預後較好;
2.神經根型頸椎病:早期治療多較滿意;如病程長,根管處已形成粘連或骨質廣泛增生所致根性痛者,不僅治療復雜,且預後較差。
3.脊髓型頸椎病因椎間盤突出而引起者預後滿意;因椎管矢狀徑狹小伴有較大骨刺或後縱韌帶鈣化者,預後較差;脊髓接近完全變性者預後差。
4. 椎動脈型頸椎病:因椎節不穩所致者預後最好,症狀嚴重經手術治療之病例預後亦多良好。
5. 食管壓迫型頸椎病:手術治療預後好。
6. 混合型頸椎病:預後一般較單一型差。

3、頸椎病是一種脊椎外科常見疾病,它會給人帶來什麼傷害?

脊柱病就是脊柱的骨質、椎間盤、韌帶、肌肉發生病變,進而壓迫、牽引刺激脊髓、脊神經、血管、植物神經從而出現復雜多樣的症狀。常見病種為頸椎病、腰椎病。主要症狀:不能直立、頭痛、眩暈、視力模糊、記憶力下降、頸肩酸痛、食慾不振、反胃、嘔吐、下肢無力,嚴重者可能導致癱瘓。

4、去醫院看頸椎掛什麼科

您好!頸椎疼痛應該到醫院看頸椎科。我也是頸椎有時不舒服。可不要不當回事。嚴重了會影響很多問題建議不要長時間的看手機。尤其是晚上睡覺更不要看手機對頸椎非常不好。每天早中晚做一些頸椎操會很有幫助的。個人的一些建議。謝謝。希望採納。

5、我想看頸椎病掛外科還是內科

患者的症狀,提示頸椎病壓迫神經,造成的疼痛不適的症狀。
建議神經內科就診,需要檢查頸椎磁共振,血壓,血脂,評估病情,明確診斷。

6、頸椎疼到底該掛哪一科,骨科,疼痛科,還是神經外科,謝謝

哥們 嚴格的說,應該是脊柱科,(這方面比較專業的是美式整脊)頸椎屬於脊柱,別一口一個頸椎病,那叫脊柱疾病。

7、國內最著名的頸椎外科專家是哪位

刁文鯧教授,自幼學中醫,嫡傳的「子午流注針法和中醫正脊復位法」。現任「中國民間中醫醫葯研究開發協會刁氏脊椎保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同仁堂民間技藝傳承大師; 同仁堂文化海外傳承師,同仁堂海外傳承工作室導師。曾任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總醫院「中醫正脊中心」首席專家;是「中醫刁氏脊椎病論證四歸椎診斷標准和脊椎關節五點一線手法復位術標准」的創始人。60年多年的職業生涯,他一直從事中醫脊椎病的教學及臨床研究工作;潛心研究「不用葯物、不用器械、不用手術「的純自然療法;在海內外培養了大批學生和弟子。

與頸椎外科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