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治療頸椎病的中葯

治療頸椎病的中葯

發布時間:2020-08-20 04:05:20

1、頸椎病吃什麼草葯

頸椎病還是要靠自己預防為主,任何葯物 儀器治療都只能起到輔助功效。------教你幾種枕頭治療頸椎病的方法:葯枕即是指枕頭的內芯充填物為中草葯。除了普通枕芯充填物所具有的質地柔軟、透氣性好、有一定的可塑性外,葯枕尚可利用枕芯內所裝的中草葯、以達到預防及治療頸椎病的目的。葯枕由於是在睡眠時較長時間發揮葯物作用,無損傷,不痛苦,不花費時間,因而很受人們歡迎。 葯枕枕芯的充填物一般為芳香開竅、理氣活血的中草葯,以起到芳香開竅、清頭疏風、活血理氣通痹的治療作用。一般可添加中葯:通草300克,白芷100克,紅花100克,菊花200克,佩蘭100克,川芎100克,桂枝60克,厚朴100克,石菖蒲80克。將以上中草葯混合並加工、使其軟硬適度,並製成中間低、兩邊高的元寶形枕頭。 此外,對頸椎病患者,可根據不同的症狀、相應加減葯物,如頸部酸困不適可加薟草100克、蒼術60克;頭暈、鼻塞者可加葛根60克、辛夷花60克;肢體麻木者可加麻黃50克,桑枝100克,防風100克,羌活100克。 對於頸椎生理曲線序列不齊、變直或反張的頸椎病患者,或有輕度骨質增生,或由於局部軟組織緊張而引起臨床症狀時,可將葯枕製成長40cm寬18cm高8~10cm的元寶形狀,墊於頸部、仰卧,保持頭頸部輕度仰卧位,以加強葯枕療效。 如果以上方法嫌麻煩建議使用中醫外用葯水進行外塗滲透治療!------有什麼不清楚的 可以加我進行咨詢。、

2、治療頸椎病的中葯方

治療頸椎病較常見的有中葯治療、推拿、按摩只能暫時緩解疼痛症狀,達不到治療目的,葯物用多了對臟器、器官會有一定的影響,不規范推拿,按摩會加重頸椎病病情,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頸椎病的症狀不同,採取相應的個性化治療方法,頸椎病久治不愈,會引起心理傷害,產生失眠、煩躁、發怒、焦慮、憂郁等症狀,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在選擇治療時應根據自身的具體病情,採取相對應的治療方案,才能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3、誰知道治頸椎病的中葯配方?

跑步效果最好,多按摩,我老公也是頸椎疼得頭暈,切身感受跑步最好

4、求治療頸椎病的中葯方子

還是去醫院吧

5、中葯是真的能治頸椎病嗎?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脊椎骨質增生中葯制劑,它包含的中葯材重量比組分為:雞血藤5~25g,丹參5~20g,當歸5~20g,川芎6~24g,炒白葯5~25g,生熟地各5~25g,炒杜仲4~24g,桑奇生5~25g,炒川斷4~24g,制狗脊5~25g,炒補骨脂5~25g,制骨碎補5~25g,盛靈仙5~20g,川懷牛膝各5~25g,羌獨活各5~20g,秦艽5~25g,木瓜2~20g,防風2~20g,防己2~20g,尋骨風5~20g,蘇木2~20g,接骨木5~20g,葛根5~20g,烏葯5~20g,澤蘭2~18g,川木通5~20g,制乳沒各5~20g,制元胡3~12g,紅花3~12g,菟絲子3~12g,梅杞子2~20g,桂枝5~20g,制附子1~8g,土元5~20g。一種治療脊椎骨質增生中葯制劑,主要用於治療腰腿疼痛,脊椎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股骨頭壞死等症狀,具有益精血,壯筋骨,活血化瘀,填骨髓,通絡止痛的功效。

6、頸椎病有中葯根治?

說起能治頸椎病的中葯,常用的有祛風除濕的防風,羌活,藁本,葛根等等。

中成葯常用的有:正天丸,天麻丸,頸復康顆粒,二妙丸之類的葯物。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對頸椎病使用中葯進行治療,首先要對不同的病人進行辨證論治。然後根據不同的證型,對症下葯才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如果所有的病人都一概使用一個方劑或者是一種葯物,那麼效果不一定好。

所以患有類似疾病的病人,如果想使用中葯來進行治療,建議要盡早的去正規的中醫院骨傷科請醫生辨證論治之後,再對症下葯,這樣效果才比較好。千萬不要自己盲目的用葯,否則可能造成一些和亂服葯物造成的不良後果。

7、治療頸椎病有哪些中葯?

葛根20克 全蠍10克 蜈蚣2條 烏蛇13克 赤芍13 克 川穹13克 自然銅15克 穿山龍13克 木瓜13克 鹿含草30克 黑木耳12克 甘草6克
每日一劑早晚服用 或製成蜜丸3----9克每天2次
全蠍。蜈蚣。烏蛇。 配廘含草。穿山龍 。木瓜 搜風。祛濕。通絡。川穹。赤芍。自然銅。以活血祛風。葛根取其引經。舒經之效。

8、頸椎病的中葯治療方法是什麼?

(一)風寒濕痹

[辨證要點]由於病人長期伏案低頭工作或感受風寒濕邪而致,發病較急,頸部酸痛沉重,肩臂疼痛、麻木、酸脹,畏風怕寒,得溫則舒,舌質淡,苔白,脈象浮緊。

[治法]祛風通絡,散寒除濕。

[方葯]防風加葛根湯加減:防風10g,麻黃3g,川芎10g,當歸10g,秦艽10g,肉桂3g,片姜黃10g,羌活10g,威靈仙10g,白芷10g,葛根10g,茯苓10g,生薏苡仁12g,芍葯10g,甘草6g,生薑6g,大棗6g。

方中以防風、麻黃祛風散寒;川芎、當歸、秦艽、肉桂、片姜黃活血通絡;羌活、威靈仙、白芷、葛根散風解肌止痛;茯苓、生薏苡仁健脾滲濕;芍葯、甘草緩急止痛;生薑、大棗和中調營。

(二)氣虛血瘀

[辨證要點]頭暈,頭脹痛或跳痛,轉動頭部即發生眩暈,甚至發生暈厥、跌倒,以中老年為多發,舌質暗淡,苔白,脈細弱或細弦。

[治法]益氣活血。

[方葯]補中益氣湯合通竅活血湯加減:人參6g,白術12g,黃芪12g,當歸12g,川芎9g,赤芍9g,紅花9g,桃仁9g,麝香100mg,生蔥10g,柴胡6g,升麻3g,蔓荊子9g,甘草9g,生薑9g,大棗9g。

方中以人參、白術、黃芪益氣;當歸、川芎、赤芍、紅花、桃仁活血通絡;麝香、生蔥通竅;柴胡、升麻、蔓荊子具升提之力;甘草、生薑、大棗和中。

(三)腎精不足

[辨證要點]頭暈,耳鳴,疲倦乏力,健忘,頭空痛,視物模糊,聽力下降,轉頭時加重。偏於陰虛者,五心煩熱,舌質紅,脈弦細數;偏於陽虛者,四肢不溫,形寒怯冷,舌淡,脈沉細無力。

[治法]偏陰虛者治以補腎滋陰,偏陽虛者治以溫腎助陽。

[方葯]補腎滋陰宜左歸丸為主方:熟地15g,山葯10g,構杞子15g,山萸肉15g,菟絲子15g,鹿角膠10g,龜板膠10g。

方中熟地、山萸肉、菟絲子、龜板膠補益腎陰;鹿角膠可填精補髓。五心煩熱可加知母、黃柏、丹皮、菊花、地骨皮滋陰清熱。

溫腎助陽宜右歸丸:熟地15g,山葯10g,構杞子15g,山萸肉15g,絲子15g,鹿角膠10g,杜仲15g,肉桂10g,當歸15g,炮附子8g。

方中熟地、山萸肉、杜仲、構杞子、山葯、菟絲子補腎,附子、肉桂、鹿角膠益火助陽,當歸補血。形寒肢冷用附子、肉桂,辛溫剛燥,不宜久服,可改用仙靈脾、巴戟天等溫潤之品。兩方用於治療頸性眩暈多配合活血化瘀葯物,如當歸、川芎、丹參、葛根等。

(四)痰濁中阻

[辨證要點]眩暈,頭痛,困重如蒙,胸悶惡心,食少多寐,身體肥胖,苔白膩,脈濡滑。

[治法]燥濕祛痰,健脾和胃。

[方葯]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陳皮12g,法半夏12g,茯苓12g,炙甘草9g,白術9g,天麻9g,蔥白9g,鬱金9g,石菖蒲9g。

本方用二陳湯燥濕祛痰,白術健脾,天麻熄風而治眩暈,加蔥白、鬱金、菖蒲以通陽開竅。

(五)肝腎虧損

[辨證要點]發病緩慢,肢體沉重,肌肉萎縮,運動無力,持物及走路不穩,甚至癱瘓,二便失禁,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補益肝腎。

[方葯]虎潛丸加減:狗骨10g,牛膝10g,鎖陽10g,陳皮10g,白芍12g,黃柏20g,知母10g,熟地12g,龜板20g。

方中狗骨與牛膝合用可壯筋骨;鎖陽溫腎益精;白芍養血柔肝;黃柏、知母、熟地、龜板滋陰清熱;陳皮理氣。可酌加鹿角膠10g溫腎補陽,炙黃芪20g、黨參12g、當歸12g、雞血藤30g補氣養血。

9、頸椎病吃什麼中葯有效

你可以嘗試一下,中葯外敷的方法治療,膏葯能通過皮膚滲透直接作用於病變部位,效果更迅速、更明顯,而且中葯治療沒有副作用,所以就不用擔心葯物的副作用給身體帶來的傷害了。推薦給你一種治療頸椎病療效不錯的膏葯,叫椎濕康中葯貼,是專治這類骨性疾病的,這膏葯治療效果是挺有保障的。

10、治療頸椎病的常用中草葯

葛根30,桂枝10,赤芍10,白芍10,炙甘草6,雞血藤30,川牛膝10,秦艽10,威靈仙10
這是我們傷寒論老師郝萬山給的治頸椎病的基本山方子,你可以試試。
郝萬山很厲害的,你可以上網查。

與治療頸椎病的中葯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