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病用排瘀能治嗎?
從中醫上來說,如果你是屬於氣滯血瘀型頸椎病 ,當然是可以的。
所以,第一步得先診斷你是否是氣滯血瘀型頸椎病。
附:氣滯血瘀型頸椎病的臨床症狀:
1、頸部僵硬,筋肉緊張,頸肩部疼痛,其痛多為刺痛,固定不移,夜間尤甚;
2、頭頸肩背、雙上肢和指端疼痛麻木、紫紺,肢體無力或拘攣、抽痛。
3、可見頭暈眼花,耳鳴耳聾,胸悶胸痛,失眠健忘,煩躁驚厥,甚則面色無華,肌肉萎縮,發枯甲錯。
4、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弦細或細澀、弦澀。
2、什麼是肝腎陰虛、氣滯血瘀型頸椎病, 怎麼判斷?
愛出汗,心煩,喜歡喝涼的東西,舌頭比較小,舌頭比較紅,有淤斑.
3、氣滯血瘀頸椎病單方
你不要想這個靠吃葯治療頸椎病,用處不大的。1、禁止床上玩手機看書。2、有條件者最好予神燈治療儀或者微波治療儀輔助治療。3、可予扶他林葯膏外塗。4、口服營養神經葯物5、按摩。6、懸吊療法。
4、氣滯血瘀和肝陽上亢怎麼一起治
氣滯血瘀證可以服用血府逐瘀丸(顆粒、膠囊)
肝陽上亢證可以服用全天麻片(膠囊)
5、頸椎病排瘀血可以嗎
頸椎病,頸肩部疼痛中醫講就是氣滯血瘀,經絡不通所致的。並不是通過拔罐就可以判斷的,因為很多正常人拔罐也可以出現青紫的。
對於這個情況還可以採取推拿按摩,針灸,理療,小針刀療法,外敷膏葯等等綜合治療,可以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比單純拔罐要好很多
6、頸椎病早期有哪些症狀,需要注意什麼
頸椎病主要有六種類型,症狀各有不同,下面簡單介紹一下: 1、頸椎型頸椎病:頸部僵痛,甚則轉動不變,多由於長期伏案工作所致; 2、神經型頸椎病:頸部僵痛或酸痛,偶有刺痛,伴有上肢一定區域的皮膚麻木,多由骨刺增生或頸椎間盤蛻變等壓迫到頸神經所致; 3、復交感性頸椎病:頸部症狀與神經性頸椎病相似,但無上肢麻木,卻有胸悶、心慌等症狀; 4、血管型頸椎病:疼痛不明顯,頸椎經常不適,伴有頭暈,甚或耳鳴,頭後仰時症狀加重,多由於骨刺增生或先天性疾病導致橫突狹窄,壓迫到椎動脈所致; 5、脊髓型頸椎病:由於頸椎病變壓迫到頸部脊髓引起的症狀,如雙下肢無力等,嚴重時可出現呼吸困難,甚而危及患者生命; 6、混合型頸椎病:同時伴有以上兩種或兩種以上症狀的頸椎病 頸椎病治療方法很多,包括鍛煉操、葯枕、牽引、推拿、理療、貼膏葯、服葯及手術等。此外,還可配合食療。食療變葯療「苦口」為「可口」,具有「葯極簡易,性最平和,味不惡劣,易辦易服」的特點,可起到「食借葯威,葯助食性」的效果。 頸椎病食療除遵循一般飲食原則,如搭配合理、營養均衡、飲食有節、飢飽有度、清潔衛生外,還要辨證進食。如風寒濕痹阻者可食葛根、狗肝萊、乾薑、櫻桃;氣滯血癌者可食用蛇肉、黃膳,適量飲酒;痰濕阻絡者可食柄子、梨、扁豆、赤豆、茁米;肝腎不足者可食黑豆、香菇、黑芝麻、枸杞子、狗肉、羊肉、鹿肉、魚蝦、韭菜;氣血虧虛者可食紅棗、黑棗、葡萄、桂圓肉、桑椹、阿膠等。下面是常用頸椎病食療方。 1、葛根五加粥 原料葛根、薏米仁、粳米各50克,刺五加15克。製法原料洗凈,葛根切碎,刺五加先煎取汁,與余料同放鍋中,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可加冰糖適量。功用祛風除濕止痛。適應征風寒濕痹阻型頸椎病,頸項強痛。 2.清燉烏蛇 原料烏蛇l條,蔥、姜、黃酒、清水適量。製法將烏蛇去皮、內臟,洗凈,切成長5厘米段塊,人沙鍋,加蔥、姜、黃酒、清水。武火煮沸後,文火燉至熟透,再加鹽即成。分次服食。功用祛風通絡。適應征頸椎病肢體疼痛麻木者。 3、山丹桃仁粥 原料山植30克,丹參15克,桃仁(去皮)6克,粳米50克。製法原料洗凈,丹參先煎,去渣取汁,再放山楂、桃仁及粳米,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功用活血化瘀,通絡止痛。適應征氣滯血瘀型頸椎病。 4、穹歸蠶蛹粥 原料川穹10克,當歸、蠶蛹各15克,粳米50克。製法原料洗凈,加水適量,先煎川穹、當歸,去渣取汁,再加蠶蛹、粳米,武火熬成粥。功用養血活血。適應汪氣滯血瘀型頸椎病,體質虛弱者。 5、薏米赤豆湯 原料薏米、赤豆各50克,山葯15克,梨(去皮)200克。製法原料洗凈,加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煎,加冰糖適量即可。功用化痰除濕。適應征痰濕阻絡型頸椎病。 6、木瓜陳皮粥 原料木瓜、陳皮、絲瓜絡、川貝母各10克,粳米50克。製法原料洗凈,木瓜、陳皮、絲瓜絡先煎,去渣取汁,加入川貝母(切碎),加冰糖適量即成。功用化痰除濕通絡。適應征痰濕阻絡型頸椎病。 7、天麻燉豬腦 原料天麻10克,豬腦1個。製法原料洗凈,天麻切碎,與豬腦一並放入燉盅內,加水、鹽適量,隔水燉熟。每日吃1次,連服3-4次。功用平肝養腦。適應征頸椎病頭痛眩暈,肢體麻木不仁。 8、壯骨湯 原料豬骨(最好是豬尾骨)200-300克、杜仲、枸杞子各12克,桂圓肉15克,牛膝10克,淮山葯30克。製法原料洗凈,豬骨斬碎,共入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煎40。60分鍾,加適量花生油、鹽、蔥、姜等配料,取湯服用。功用補肝腎;強筋骨。適應汪肝腎不足型頸椎病。 9.五子羊肉湯 原料羊肉250克,枸杞子、菟絲子、女貞子、五味子、桑椹子、當歸、生薑各10克,肉桂5克。製法原料洗凈,菟絲子、女貞子、五味子紗布包,羊肉切成片,用當歸、生薑、米酒、花生油各適量,炒炙羊肉後,放入沙鍋內,放入余料,加水、鹽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煎半小時,取出菟絲子、女貞子、五味子紗布包,加人蜂蜜適量即成。功用補肝腎、益氣血。適應征肝腎虧虛型頸椎病,肌肉萎縮,腰膝酸軟。 10、參棗粥 原料人參3克,粳米50克,大棗15克。製法人參粉碎成細粉,米、棗洗凈後入鍋,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再調入人參粉及白糖適量。功用補益氣血。適應征氣血虧虛型頸椎病。 11、參芪龍眼粥 原料黨參、黃芪、桂圓肉、枸杞子各20克,粳米50克。製法原料洗凈,黨參、黃芪切碎先煎取汁,加水適量煮沸,加入桂圓肉、拘把子及粳米,文火煮成粥,加適量白糖即可。功用補氣養血。適應征氣血虧虛型頸椎病。
7、頸椎病如何調理頸椎病怎麼治,能治好嗎
頸椎病的症狀 頸椎病的主要症狀為:頭、頸、肩、背、手臂酸痛,頸脖子僵硬,活動受限,其次可以影響到胸、食道、胃。頸肩酸痛可放射至頭枕部和上肢,有的伴有眩暈、惡心嘔吐,甚至卧床不起,少數發生猝倒;有的一側面部發熱,有時出汗異常;有的肩背部沉重感,上肢無力,手指發麻,肢體皮膚感覺減退,手握物無力,有時不自覺的握物落地;有的下肢無力,行走不穩,二腳麻木,行走時如踏棉花的感覺。當頸椎病累及交感神經時可出現頭暈、頭痛、視力模糊、二眼發脹發干、眼晴張不開、耳鳴、耳聾、平衡失調、心動過速、心慌、胸部緊朿感等,甚至出現胃腸脹氣等症狀;有少數人出現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礙,甚至四肢癱瘓。也有吞咽困難,發音困難等症狀。這些症狀與發病程度,發病時間長短,個人的體質有一定關系。多數起病時輕且不被人們所重視,多數能自行恢復,時輕時重,只有當症狀繼續加重而不能逆轉時,影響工作和生活時才引起重視。如果疾病久治不愈,會引起心理傷害,產生失眠、煩躁、發怒、焦慮、憂郁等症狀。大腦是主機(生命的中樞),頸部是電纜(神經)通道,肢體及器官是分機,通道(神經)受阻,信息無法交流,什麼事(症狀)都可以發生,哪條通道(神經)受阻,就會影響相應分機(肢體及器官),出現相應的症狀。 頸椎病的治療方法 頸椎病的治療方法一、牽引法 :通過牽引力和反牽引力之間的相互平衡,使頭頸部相對固定於生理曲線狀態,從而使頸椎曲線不正的現象逐漸改變,但其療效有限,僅適於輕症患者;且在急性期禁止做牽引,防止局部炎症、水腫加重;牽引期活動受限。 頸椎病的治療方法二、理療法 :理療法是物理療法的簡稱。就是應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種物理因子,如聲、光、電、熱、磁等作用於人體,以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目的。但其作用也較微弱,不能從根本上治療。且經常理療易對皮膚產生燙傷,甚至導致癌變。 頸椎病的治療方法三、推拿法 :推拿法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治療時不用吃葯和打針,僅憑推拿醫生的雙手和簡單器械在身體的一定部位或穴位,沿經絡循行的路線,氣血運行的方向,施以不同的手法,達到治療目的。但在急性期或急性發作期禁止推拿,否則會使神經根部炎症、水腫加重,疼痛加劇。頸椎病伴有骨折、骨關節結構紊亂、骨關節炎、嚴重的老年性骨質疏鬆症等,推拿可使骨質破壞,感染擴散,應禁此療法。 頸椎病的治療方法四、針灸法 :根據中醫基礎理論,頸椎病的發生多由於風寒侵襲、氣血不和、經絡不通所致,因此針灸治療頸椎病的主要作用是通過針灸達到舒筋活血的目的。針灸對患者來說有一定痛苦,甚至有的患者有暈針、懼怕扎針的情況;且針灸會導致一些並發症。 頸椎病的治療方法五、中醫治療法 :中醫治療,究其根源,辨證施治,對症下葯,中葯「頸椎寧痛膏」,在繼承經典的基礎上經反復論證又結合數百例臨床使用的觀察結果而得來,是用於治療頸椎病症狀的黑膏葯貼,該葯膏遵循祖國中醫學精華之一的「內病外治法」之理念,只需要採用外貼即可。此「外治法」避免了手術的高創傷,高費用、高復發、痛苦大且恢復、易感染的缺陷,又無內服葯物易影響肝腎等臟腑功能之弊端,實為中醫治療頸椎病之典範。 頸椎病屬於中醫學「痹症」范疇,痹者,蔽也,乃為氣血痹阻不通,筋脈關節失於濡養而發病。中醫認為,頸椎病的病因有內外之分,內為機體正氣不足,肝腎臟腑功能失調,導致氣血不榮、筋骨失養,此為病之根本;外則感受風寒濕邪侵襲,又加外傷勞損等,風寒濕邪之為病,風為陽邪,開發腠理,穿透力強,寒邪則藉此力而內犯機體,風邪又依寒凝之積,使邪氣附於病位,久之則成致病之基礎,濕邪則具黏著、膠固之特性,三邪蘊結於病患,造成經絡壅滯,氣血運行不暢,絀急而痛。中醫黑膏葯頸椎寧痛膏遵循中醫辨證施治,對症下葯的思想,對頸椎病的治療起到去根治本的功效。 頸椎病的治療方法六、手術法 :手術法的原理主要是減輕壓迫,消除刺激、增進穩定,防止進行性損害。但手術並發症與禁忌症較多, 危險高,痛苦大,全身或局部的情況不適宜手術的患者,如年齡偏大、身體欠佳者,合並心腦血管病變或糖尿病,或者有麻醉禁忌症的患者不宜手術治療。 頸椎病的自我療法 (1)改善與調整睡眠狀態睡眠姿勢不當,不僅易引起腰腿痛,而且更容易引起或加劇頸椎病。因此注意改善與調整頸椎在睡眠中的體位及枕頭的軟硬高低等,則可起到預防及治療作用。 (2)糾正改善工作中的不良習慣性體位不良的工作體位,不僅影響治療效果,而且是本病發生、發展與復發的主要原因之一,放必須引起重視。通過對各種不同職業工作體位的分析表明,頸椎退變與頸椎長時間地處於屈曲或某些特定的體位有著密切的關系,這種不良體位會導致椎間隙內壓增高而引起一系列症狀。如教師、會計、織工,汽車司機等等。故此類工作人員應定期或及時糾正頭頸部的不良體位,其時間間隔不應超過半小時,並且做一些領部保健操,使頸椎各方向得以活動及休息。並且注意要改變自己不良的讀書、寫字或工作的姿勢。 (3)自我牽引療法這是一項可立即見效的措施。如你突然感到頸部酸痛,或肩背部及上肢有放射痛時,可將雙手十字合攏交叉,將其舉過頭頂置於枕頸部,之後將頭後仰,雙手逐漸用力向頭方向牽引5~10秒鍾,如此連續3~4次即可起到緩解椎間隙壓力的作用。其原理是利用雙手向上牽引之力,使頸椎間隙李開,使後突之髓核有可能還納,也可改變頸椎關節列線而起到緩解症狀之作用。 (4)頸椎牽引治療可用市面出售的或自製的四頭帶進行牽引,可坐位也可卧位牽引,牽引重量一般為1.5~6公斤,可根據情況自己選擇,若有時間則可較輕一點長時間牽引(30分鍾以上),若時間緊張可以大重量短時間牽引,牽引時注意頸部和身體縱軸相一致,不要扭轉或過伸、過屈。 頸椎病的食療 1、薏米赤豆湯 原料薏米、赤豆各50克,山葯15克,梨(去皮)200克。製法原料洗凈,加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煎,加冰糖適量即可。功用化痰除濕。適應征痰濕阻絡型頸椎病。 2、穹歸蠶蛹粥 原料川穹10克,當歸、蠶蛹各15克,粳米50克。製法原料洗凈,加水適量,先煎川穹、當歸,去渣取汁,再加蠶蛹、粳米,武火熬成粥。功用養血活血。適應汪氣滯血瘀型頸椎病,體質虛弱者。 3、山丹桃仁粥 原料山植30克,丹參15克,桃仁(去皮)6克,粳米50克。製法原料洗凈,丹參先煎,去渣取汁,再放山楂、桃仁及粳米,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功用活血化瘀,通絡止痛。適應征氣滯血瘀型頸椎病。 4、葛根五加粥 原料葛根、薏米仁、粳米各50克,刺五加15克。製法原料洗凈,葛根切碎,刺五加先煎取汁,與余料同放鍋中,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可加冰糖適量。功用祛風除濕止痛。適應征風寒濕痹阻型頸椎病,頸項強痛。 5.清燉烏蛇 原料烏蛇l條,蔥、姜、黃酒、清水適量。製法將烏蛇去皮、內臟,洗凈,切成長5厘米段塊,人沙鍋,加蔥、姜、黃酒、清水。武火煮沸後,文火燉至熟透,再加鹽即成。分次服食。功用祛風通絡。適應征頸椎病肢體疼痛麻木者。
8、頸椎病那種程度算是嚴重了
你好。頸椎病大致有頸椎骨質增生、正常曲度變異和頸椎間盤突出。頸椎病主要是由於頸椎退行性病變而壓迫神經(硬膜囊)使局部代謝循環受阻所引起的。還要看具體壓迫什麼神經。通常可以分為以頸部症狀為主的頸型、神經根受累出現上肢症狀的神經根型、四肢運動和感覺障礙的脊髓型、椎動脈受壓引起椎動脈周圍交感神經刺激症狀的椎動脈型和壓迫食管有吞咽不適或困難的食管型。不知道你的症狀具體是什麼。其主要反應是疼痛、頭暈、嘔吐、手麻、失眠、反射性疼痛等。若不抓緊治療,病情進一步發展,還可能導致無規律性流涕,視力下降,面癱或上肢肌肉萎縮等嚴重後果。
這類疾病一般以做伏案工作較多者易患。從開始的局部炎症水腫形成積液,使患部肌體代謝障礙,到後期堆積形成增生。這一過程中醫稱之為痹症,痹也就是不通暢之意。建議可採用中葯透皮給葯,軟堅通絡,活血化瘀,以促進局部的代謝機能,從而使肌體吸收和代謝已形成的增生,達到治癒目的。
頸椎患者平時應該注意: 1、避免和減少急性損傷,如避免抬重物…等。 2、改正不良姿勢,減少勞損,每低頭或仰頭1—2小時,需要做頸部活動,以減輕肌肉緊張度。 預防頸椎病的發生,最重要的是,要改善坐姿,埋頭苦幹時,也可間斷地做運動
9、頸椎病有沒有好的食療的方法?
治療頸椎病的食療方: 1、將胡桃肉3個及鮮荷蒂8個搗碎,水剪服。 2、蘇子6克,伏龍肝10克煎激發去渣取汁,與粳米50克粥服。 痙症型:肝腎虧虛、筋脈失養則為痙症型,以手足拘攣為特徵。 食療法:牛肉50克切成肉丁,同糯米100克放入沙鍋內煮粥,待肉爛粥熟後,加入姜、蔥、油、鹽等調味品服。 3、葛根五加粥原料:葛根、薏米仁、粳米各50克,刺五加15克。
製法:原料洗凈,葛根切碎,刺五加先煎取汁,與余料同放鍋中,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可加冰糖適量。
功用:祛風除濕止痛。適應征風寒濕痹阻型頸椎病,頸項強痛。
4、山丹桃仁粥
原料:山植30克,丹參15克,去皮桃仁6克,粳米50克。
製法:原料洗凈,丹參先煎,去渣取汁,再放山楂、桃仁及粳米,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
功用:活血化瘀,通絡止痛。適應征氣滯血瘀型頸椎病。
5、穹歸蠶蛹粥
原料:川穹10克,當歸、蠶蛹各15克,粳米50克。
製法:原料洗凈,加水適量,先煎川穹、當歸,去渣取汁,再加蠶蛹、粳米,武火熬成粥。
功用:養血活血。適應汪氣滯血瘀型頸椎病,體質虛弱者。
6、薏米赤豆湯
原料:薏米、赤豆各50克,山葯15克,去皮梨200克。
製法:原料洗凈,加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煎,加冰糖適量即可。
功用:化痰除濕。適應征痰濕阻絡型頸椎病。
7、
木瓜陳皮粥
原料:木瓜、陳皮、絲瓜絡、川貝母各10克,粳米50克。
製法:原料洗凈,木瓜、陳皮、絲瓜絡先煎,去渣取汁,加入川切碎貝母,加冰糖適量即成。
功用:化痰除濕通絡。適應征痰濕阻絡型頸椎病。
8、天麻燉豬腦
原料:天麻10克,豬腦1個。
製法:原料洗凈,天麻切碎,與豬腦一並放入燉盅內,加水、鹽適量,隔水燉熟。每日吃1次,連服3-4次。
功用:平肝養腦,適應征頸椎病頭痛眩暈,肢體麻木不仁。 頸椎病飲食調理應遵循的原則
1、合理搭配,不可單一偏食。
2、應以富含鈣、蛋白質、維生素B、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飲食為主。
3、飲食有度,不要做到飢飽失常。
4、不要經常吃生冷和過熱的食物。
5、應戒煙、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