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進行什麼檢查能夠確診是頸椎病
x線攝片,CT.MRI 基本可確診
2、頸椎病如何鑒別診斷?
1.可以採取臂叢牽拉實驗的檢查進行確診。2.也可以選擇上之前拉實驗的方法進行確診。一般在患上頸椎病後會出現頸椎疼痛的情況,並且在早晨起床後,也有可能會導致頸椎的部位出現僵硬的狀況,頸椎病可能是因為長期保持一個姿勢引發的。
3、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得了頸椎病?
答:頸椎病是可以自行判斷的。方法如下:
▲凡是有以下其中一條者,即表明患有頸椎病。
1.後頸部疼痛,用手向上牽引頭頸可減輕,而向下加壓則加重者(大多為頸型頸椎病)。
2.頸部疼痛的同時,伴有上肢(包括手部)放射性疼痛或/與麻木者(大多為神經根型頸椎病)。
3.閉眼時,向左右旋轉頭頸,引發偏頭痛或眩暈者(大多為椎動脈頸椎病)。
4.頸部疼痛的同時,伴有上肢或(與)下肢肌力減弱及肌體疼痛者(大多為脊髓型頸椎病或是合並頸椎椎管狹窄症)。
5.低頭時,突然引發全身麻木或有過電樣感覺者(大多為脊髓型頸椎病,尤其是合並有嚴重頸椎椎管狹窄症者)。
▲具有以下症狀中一兩條者,僅僅可能患了頸椎病,明確診斷,還需要作進一步檢查。
1.單純性頸部不適,頸部置於任何位置都有一種不舒服感覺(可能為頸型)。
2.不明原因的上肢麻木,尤其是指尖明顯者(可能為脊神經根型)。
3.手指有放射性疼痛者(可能為脊神經型)。
4.身上有束帶感,即好象身上被布帶纏繞一樣(可能為脊髓型)。
5.走路時突然跪下,或是行走時腿部有打漂的感覺(可能為脊髓型)。
6.手中持物突然落下(可能為脊髓型)。
7.心電圖正常的心臟病、內科檢查不出異常的胃病(可能為椎動脈型)。
8.伴有頸痛的吞咽困難(可能為吞咽困難型)。
通過全文的了解,對大家自己來診斷疾病是不是有點簡單了呢?其實每個人的症狀都是不一樣的,只有接受正規的檢查才能判斷疾病的名稱。祝您身體健康!
4、如何檢查自己是否患有頸椎病
你真的患上頸椎病了嗎?這是不少人所疑惑的問題,尤其是老年人,覺得脖子稍微有些疼痛,就以為自己患上的頸椎病,其實並非如此,那麼如何檢查自己是否真的患上頸椎病?天津渤海專家醫院的谷大夫為大家解答。
1、有沒有神經和血管壓迫徵象。頸椎病多有臂叢神經受壓的症狀,出現手臂外側麻痹,並可達手小指無名指端。
簡單檢查方法是:將手臂外展水平位,伸直,頭向手臂相反方向用力向外伸拉。如果手臂麻痹加劇,並延伸至手指,伴有頭昏暈者,證明有壓迫,頸椎病可能性大;如果影響不大,症狀只集中在頸及肩膀部位,活動時區別不明顯,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大。
2、症狀是否持續不退。如果疾病產生的症狀持續,不因環境、天氣和情緒而改變,頸椎病可能性大;反之,心理疾病可能性大。因為誰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將已經生成的疾病變走。
3、是否有失眠。失眠可以導致頸部的神經興奮,刺激頸部肌肉細胞,引起充血腫脹,使頸部僵硬、強痛。這與頸椎病症狀相似。如果有失眠,應當先治療失眠。失眠改善,頸痛減輕,證明是心理疾病;真的患上頸椎病人會失眠消除,頸痛不減,頸椎病可能性大。
4、患者性情是否敏感多疑。情緒敏感、易激動者,神經敏感度高,容易產生興奮,引起腫脹疼痛。有這種情緒障礙的人,更應該首先考慮心理疾病的可能。
假如自己真的患上頸椎病的話,那麼就要趕緊到醫院去檢查,早發現,早治療,不僅能早日康復,而且可以少用冤枉錢,自己也可以少受疾病帶來的痛苦。
治療頸椎病,我院有特色的治療方法。利用刃針、銀質針等綜合治療。當面見效、立竿見影,一般5、6次就可以解除患者的痛苦。是頸椎病患者最佳的治療方法。
5、頸椎病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頸椎病的症狀非常豐富,多樣而復雜,多數患者開始症狀較輕,在以後逐漸加重,也有部分症狀較重者。這是與所患頸椎病的類型有關,但往往單純的類型少,以一個類型為主暨有一個到幾個類型混合在一起,稱為混合型頸椎病,所以說症狀是非常豐富,多樣而復雜的。它的主要症狀是頭、頸、肩、背、手臂酸痛,頸脖子僵硬,活動受限。頸肩酸痛可放射至頭枕部和上肢,有的伴有頭暈,房屋旋轉,重者伴有惡心嘔吐,卧床不起,少數可有眩暈,猝倒。有的一側面部發熱,有時出汗異常。肩背部沉重感,上肢無力,手指發麻,肢體皮膚感覺減退,手握物無力,有時不自覺的握物落地。另一些病人下肢無力,行走不穩,二腳麻木,行走時如踏棉花的感覺。當頸椎病累及交感神經時可出現頭暈、頭痛、視力模糊,二眼發脹、發干、二眼張不開、耳鳴、耳堵、平衡失調、心動過速、心慌,胸部緊朿感,有的甚至出現胃腸脹氣等症狀。有少數人出現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礙,甚至四肢癱瘓。也有吞咽困難,發音困難等症狀。這些症狀與發病程度,發病時間長短,個人的體質有一定關系。多數起病時輕且不被人們所重視,多數能自行恢復,時輕時重,只有當症狀繼續加重而不能逆轉時,影響工作和生活時才引起重視。如果疾病久治不愈,會引起心理傷害,產生失眠、煩躁、發怒、焦慮、憂郁等症狀。臨床出現頸椎病的症狀,但也要與非頸椎病引起的症狀相鑒別。如同樣有眩暈症狀,應先排除耳源性眩暈,美尼攸氏症,前庭功能紊亂,聽神經瘤等。還有腦源性眩暈,眼源性眩暈。此外同樣是頸肩上肢痛,也要與諸如落枕、肩周炎,胸廓出口綜合症,網球肘,腕管綜合症。風濕性肌、關節炎,脊柱炎腫瘤等相鑒別。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症狀主要表現有:1.疼痛:患者不同程度的存在頸、肩、背、上肢及手部的疼痛.疼痛以鈍痛、酸脹痛、反射痛為主,少數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為燒灼痛。疼痛程度時輕時重,常與頸部的運動程度、頻度及強度有關,也與環境的溫度、濕度有關;臨床分型1.頸型:①主訴頭、頸、肩疼痛等異常感覺,並伴有相應的壓痛點。②X線片上頸椎顯示曲度改變或椎間關節不穩等表現。③應除外頸部其他疾患(落枕、肩周炎、風濕性肌纖維組織炎、神經衰弱及其他非椎間盤退行性變所致的肩頸部疼痛)。2.神經根型:①具有較典型的根性症狀(麻木、疼痛),且范圍與頸脊神經所支配的區域相一致。②壓頭試驗或臂叢牽拉試驗陽性。③影象學所見與臨床表現相符合。④痛點封閉無顯效(診斷明確者可不作此試驗)。⑤除外頸椎外病變(胸廓出口綜合征、網球肘腕管綜合征、肘管綜合征、肩周炎、肱二頭肌腱鞘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為主的疾患。3.脊髓型:①臨床上出現頸脊強損害的表現。②X線片上顯示椎體後緣骨質增生、椎管狹窄。影象學證實存在脊髓壓迫。③除外肌萎縮性脊膀例索硬化症、脊髓腫瘤、脊髓損傷、繼發性粘連性蛛網膜炎、多發性末梢神經炎。4.椎動脈型:關於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診斷問題是有待於研究的問題。①曾有猝倒發作並伴有頸性眩暈。②旋頸試驗陽性。③X線片顯示節段性不穩定或樞椎關節骨質增生。④多伴有交感症狀。⑤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暈。⑥除外椎動脈I段(進入頸6橫突孔以前的椎動脈段)和椎動脈III段(出頸椎進入顱內以前的椎動脈段)受壓所引起的基底動脈供血不全。⑦手術前需行椎動脈造影或數字減影椎動脈造影(DSA)。5.交感神經型:臨床表現為頭暈、眼花、耳鳴、手麻、心動過速、心前區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經症狀。x線片有失穩或退變。椎動脈造影陰性。6.其他型:頸椎椎體前烏嘴樣增生壓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難(經食管鋇劑檢查證實)等。
6、頸椎病如何檢查診斷
一、感覺障礙檢查:對頸椎病人做皮膚感覺檢查有助於了解病變的程度。不同部位出現的感覺障礙可確定病變頸椎的節段;疼痛一般在早期出現,出現麻木時已進入中期,感覺完全消失已處在病變的後期。二、對牽引試驗的反應:檢查者用雙手稍許用力將患者頭頸部向上牽引時,頸椎病患者有症狀消失或緩解感,而落枕者則症狀無改變,或疼痛加劇。三、常規檢查:是對患者的病史,症狀表現,體格檢查等進行基本的了解誒,如壓痛點的部位、頸椎活動范圍以及運動障礙和反射。四、X線檢查:可有頸椎生理前凸消失或後突、椎間隙狹窄、椎體緣或鉤突骨贅形成、項韌帶鈣化等表現。
7、頸椎病怎樣檢查出
由於頸椎椎間盤的退行性病變和椎體的骨質增生性病變,壓迫頸神經根和脊髓引起的臨床綜合症,主要表象為上肢的麻木,疼痛,頭暈等,頸椎病的治療,需要生活習慣的改變和長期的理療
8、怎麼確定頸椎病?做什麼檢查可以查出來?
頸椎病的檢查方法主要是通過查體來看是否有壓迫神經,通過影像學的檢查也就是拍X光片,可以看到生理弧度的變值,進一步的明確可以做頸椎的磁共振檢查。
常見頸椎病的檢查方法,一個是通過查體,那麼可以通過我們頸部的查體跟運動局部的肌肉僵硬,運動功能的影響,另外上肢,下肢的神經定位的查體,可以看到到底有沒有壓迫神經.壓迫到脊髓,可以造成這個我們的下肢的肌張力高、力量減退、感覺障礙。
我們影像學的檢查最常見的是拍一個普通的X光片,那麼可以看到生理曲度的變值、椎體的兩個間隙之間的變窄、兩側的椎間孔的狹窄,甚至還可以看到一些增生的骨贅。
那麼進一步的明確我們可以做頸椎的磁共振的檢查,它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們的脊髓和頸椎的這關系,有沒有明顯的壓迫,在對一些骨性的狹窄、骨性的壓迫,我們建議做頸椎的CT ,能夠看到骨性的管道是不是狹窄,這個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