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病頭暈頭疼怎麼辦?
無外因的脊椎病變壓迫神經伴頭暈多見於腦頸綜合症,治療恢復本病必須先查病因(病因多是腦部神經功能障礙不能調節支配頸部的肌肉收縮平衡導致),再行治療,否則既是手術也不能恢復,且臨床嚴重時常見有治療不當嚴重損害脊髓導致更嚴重的症狀(臨床類似病情嚴重時會導致不全痙攣高位截癱)。因對病情了解不夠,如咨詢詳細說明發病年齡,發病時間,發病准確部位,檢查結果(腦,頸磁共震照片),現病情詳細症狀,曾做過的治療,越細越好,這對病情分析定性、評估及治療有很大的幫助。看能否幫你。提示,查不到病因的治療都是亂治,還會延誤治療時間。
2、頸椎疼痛怎麼辦呀,還有點頭暈的症狀
刁文鯧教授介紹,很多頸椎病患者都有眩暈的症狀,主要表現為頭暈、耳鳴、惡心,甚至耳聾、眼花、看不清楚東西。最主要的特點是有惡心甚至嘔吐,面色蒼白,有時候渾身出汗,連路都不能走,需要人攙扶。80%的眩暈與頸椎椎間關節錯位有關,眩暈是怎麼發生的呢?我認為,除去腦神經畸形等先天因素或外傷引起的器質性病變外,大約有80%的眩暈與頸椎椎間關節錯位有關。
我們知道,椎動脈是人體的一條重要「管道」,它穿過頸椎通向大腦,負責腦部的血液輸送。而頸椎發生任何錯位、增生等問題,都可能傷及或影響這根供血「管道」,進而影響腦部供血。眩暈是由於枕寰椎、寰樞椎椎間關節錯位壓迫了椎動脈第3段,致使腦基底動脈供血、供氧不足所致,此時腦干、小腦、間腦、大腦均缺氧、缺血,迷路動脈、內聽動脈也缺血、缺氧,造成耳內神經紊亂而出現耳鳴、耳聾;同時因壓迫頸上交感神經引起腦內血管痙攣,更加劇了腦缺血狀態,所以出現眩暈等症狀。
2009年7月18日,由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北京市衛生局、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中國民間中醫醫葯研究開發協會共同舉辦的「中醫刁氏正脊」治療「眩暈""心臟神經官能症」市級科研項目啟動儀式暨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刁文鯧教授對眩暈的課題研究結果是:對於確診是由於枕寰關節或寰樞關節錯位導致的眩暈,治癒率83%,有效率96%。怎麼治的呢?那就是採用「中醫刁氏脊椎關節五點一線手法復位術」,針對錯位的椎間關節進行手法復位。隨著錯位的椎間關節復正,其相對應的組織器官達到相對平衡,眩暈等症狀自然就會緩解、消除。
3、頸椎壓迫神經引起的頭暈,一低頭就很暈怎麼辦
頸椎疼痛是上班族的一種通病,很多上班族都會疑問,頸椎痛怎麼辦這個問題,也不知道怎樣去更好的緩解,平時要多注意休息,不要勞累,不要長時間低頭玩手機,不要負重,多加鍛練,注意防護,避免受傷,多吃蔬菜水果,不吃油膩辛辣食物,不抽煙不喝酒。
鍛煉方法
1、聳肩:把肩使勁往上聳,爭取去碰耳朵,然後放下,做2組,每組十幾次。
2、單杠:懸垂雙手握住單杠,將身體懸吊在杠下,由於重力作用,脊椎等關節得到拉伸。
3、中醫:鍛煉的時候不要採取太過劇烈的鍛煉,鍛煉的同時pei合頸椎順古。貼可以促進灰復,避免風寒刺激,注意防寒保暖,注意頸椎保護,不負重,不勞累,不長時間低頭。
4、肩繞:環上身正直,兩臂下垂,讓雙肩後展,做以肩關節為中心的繞環動作。2組,每組十幾次。
5、移動:兩足分開同肩寬站立,兩手叉腰。首先呼氣時頭部慢慢地向左轉動,眼視左後方;然後吸氣時,頭部還原至正常位;再呼氣時頭部緩慢地向右轉動,眼視右後方;後吸氣時頭部還原至正常位。重復5—10次。
6、側屈:兩足分開同肩寬站立,兩手叉腰。首先呼氣時頭部緩緩向左側屈,左耳觸左肩;然後吸氣時頭部還原至正常位;再呼氣時頭部緩緩向右側屈,右耳觸右肩;後吸氣時頭部還原至正常位。重復5—10次。
注意事項
1. 如果是在電腦旁或者伏案工作要保持頸部的正直,輕微的向前傾著,避免頸部的過度勞累。這沒有一定的規定只要自己感覺輕松、頸部放鬆都可以。
2. 平時運動出行的時候要有意識地保護自己的頸椎,尤其是在乘坐交通工具要注意猛地啟動或者剎車帶來的慣性。
4、頸椎為什麼會頭痛頭暈
你好,頸椎病還是屬於長期的疲勞勞累會造成的,臨床一般還是建議合理的保養休息,還是很必要的,要注意這是難以治癒的,勞累很容易發作的,試試頸舒顆粒,配合局部熱敷按摩牽引還是問題不大的。
5、頸椎疼,頭暈,又疼什麼原因
根據您所描述的症狀,考慮可能是由頸椎病所引起的,頸椎病的發病機理是生理曲度的改變,建議您可以做一些頸椎的檢查,如頸椎X光片、CT、核磁等確診一下壓迫的部位,對症治療。頸椎病日常要注意以下幾點:
1,睡覺時不可俯著睡,枕頭不可以過高,過硬或過平.
2,避免和減少急性損傷,如避免抬重物,不要緊急剎車等.
3,防風寒,潮濕,避免午夜,凌晨洗澡或受風寒吹襲.風寒使局部血管收縮,血流降低,有礙組織的代謝和廢物清除,潮濕阻礙皮膚蒸發.
4,改正不良姿勢,減少勞損,每低頭或仰頭1—2小時,需要做頸部活動,以減輕肌肉緊張度.預防頸椎病的發生,最重要的是,要改善坐姿,埋頭苦幹時,也可間斷地做肩頸部的運動。
6、頸椎病頭暈如何治療
7、頸椎病疼痛頭暈怎麼辦?
頸椎病是一種以退行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表現為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性的一系列病理改變,如椎節失穩、松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並引起各種各樣症狀和體征的綜合征。
頸椎病的臨床症狀:
頸椎病的臨床症狀較為復雜。主要有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暈、惡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心動過速及吞咽困難等。頸椎病的臨床症狀與病變部位、組織受累程度與個體差異有一定關系。
頸椎病的治療方法:
1、牽引治療:患者採用牽引治療,具體方法:牽引用最常用的坐位枕頜布帶牽引法,並根據頸椎病變部位選取牽引角度:C1~4用0°~10°;C5~6用15°;C6~7用20°;C7至T1用25°~30°,每次牽引30分鍾,重量由2~4kg開始逐漸至10~15kg,以項背部肌適應為度。
2、物理療法:患者進行此項治療。採用正弦調制中頻電療法:2個35cm2電極浸有1%煙草酸溶液置於兩側胸鎖乳突肌前緣中1/3,接陰極;另一個150cm2電極置後頸部,接陽極。選用斷調半波,調制頻率50~100Hz,調制深度100%,電流強度5~10mA,每次5~10分鍾,每日1次。
3、推拿治療:觀察組的患者進行此項治療。患者卧位,術者立在患者側面,以輕巧、穩、準的手法,運用掌根推法從患者腰部向上推至大椎穴處,在分別推向兩臂,反復5~6次;然後以掌揉法或指揉法按揉項背部3~5分鍾;拿肩井、天柱、風池穴,彈撥痛點及索狀物約1分鍾,使局部組織充分放鬆。
中醫治療法:
主要方法有:推拿、牽引、葯物、針灸、理療正確功能鍛煉。採用{骨方世.醫頸.椎帖}有很好的效果。純中葯製成,直達病灶,方便有效,治癒率高。要經常保持運動。因為頸椎病久坐需要活動,應當多些運動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