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小關節紊亂症的介紹
頸椎小關節紊亂症是指頸椎的小關節超出正常的活動范圍,小關節面之間發生微小的錯位,即中醫所指的「骨錯縫、筋出槽」。頸椎小關節紊亂症常可經常復發,從而影響頸椎的穩定性,長期反復發作者可促使頸椎的退行性改變,加速頸椎病的發展。
2、頸椎小關節紊亂怎麼辦?
頸椎小關節紊亂通俗一點來講就是頸椎錯位,那麼大家知道頸椎錯位了,我們應該怎麼辦嗎?
頸椎小關節紊亂,全稱應該是頸椎小關節紊亂綜合征,一般稱為頸椎輕度脫位,也稱為小關節滑膜嵌頓,即中醫所指的“骨錯位,筋出溝”。這意味著頸椎的小關節超出了正常的活動范圍,小關節之間會發生輕微的錯位,這種錯位經常會復發,從而影響頸椎的穩定性。長期反復發能促進頸椎的退行性改變,加速頸椎病的發展。
1.有長期工作緊張的病史,或頸部過度彎曲和過度扭轉的病史;2.頸部疼痛不適,項韌帶及兩側有壓痛點;觸診可以有頸椎曲度;4.頸部活動受限且僵硬,頸部後部有一個固定的壓痛點。當頸部移動時,可能會有一個小的關節反彈,並且頸部會碰到臍帶、結節和粘連增厚點;5.x光片顯示生理屈曲變直,頸椎前凸減少或消失,或屈曲線逆轉,或椎間隙後緣變寬,椎體可側向移位。x線側位片顯示雙側陰影。
按摩針灸也可以治療頸椎小關節紊亂1)按摩:採用經絡按摩,即頸椎小關節紊亂患者採取坐姿,操作者站在他的身後,一隻手握住患者的額頭,另一隻手用拇指點壓痛點;然後在患側的肩部和背部做自上而下的按摩,重復4-5次,並要求他做一些活動,如低頭和旋轉頭部;然後,操作者用左手托住患者的頭枕,用另一隻手托住患者的下領,同時用雙手慢慢向上拉,在拉的過程中使頭部和頸部向後傾斜,或左右旋轉3-4次;最後,用輕柔的手法做3-5分鍾的局部按摩。這種方法可以放鬆肌肉和肌腱,促進血液循環,緩解頸部肌肉痙攣和疼痛。2)針灸:選擇風池、大椎、外關、局部壓痛點等。強烈刺激,保持針刺5-10分鍾。
3、何謂頸椎關節紊亂,如何治療?
治療方法有頸部牽引、局部制動、痛點封閉、推拿按摩等保守治療方法,一般均有很好的療效,症狀可迅速緩解或消失,其中以按摩推拿方法最為簡便有效。 按摩、推拿是祖國醫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緩解肌肉痙攣、疏通脈絡、松解粘連、整復椎體移位、恢復頸椎的正常解剖位置和正常生理曲線的作用,尤其對頸椎小關節紊亂症的治療效果為佳。除傳統的按摩、推拿手法外,主要的治療手法為旋轉復位法,如「仰頭搖正法」、「低頭搖正法」、「側卧搖肩法」、「側頭搖正法」、「定點旋轉復位法」等多種多樣的方法,根據醫生的習慣和熟練程度可選用不同的旋轉復位法。在旋轉復位過程中,一般可以聽到一聲或數聲「喀噠」清脆響聲,此時再檢查棘突偏歪現象已消失,表明棘突偏歪已得到矯正,而患者即感症狀明顯好轉。手法旋轉復位時也可以不出現響聲,應以矯正棘突偏歪為原則。若棘突偏歪未能矯正,患者症狀未獲減輕,可重復操作一次。復位後適當限制頸部活動,睡眠時使用低枕,無需特殊處理。 由於頸椎小關節紊亂症患者的小關節錯位,多可導致關節囊、韌帶鬆弛及頸椎失穩,當移位整復後,可能再次復發。對再次復發者,可再次施用旋轉復位手法治療。對復發頻繁及療效不夠滿意者,應加強頸部鍛煉,注意休息(詳見頸椎病的預防)。
4、頸椎小關節紊亂症的臨床表現
由於頸椎的關節突較低,關節囊較鬆弛,頸椎橫突之間缺乏橫突韌帶,因此頸椎的穩定性較差。在工作、生活中,常因姿勢不良、枕頭過高,損傷頸部肌肉;或長期低頭工作,頸部呈慢性勞損;或因運動、快速轉動頭部等,均可使頸椎小關節超出正常活動范圍而發生本病,且多見於中青年。 臨床表現:起病較急,頸項強直,疼痛,活動受限,有的病人可出現頭昏、視物不清、眼震、面部麻木等頭頸綜合征。病變頸椎棘突的一側隆起或偏歪,椎旁有壓痛點。
5、關於頸椎小關節紊亂都有哪些表現?
病情分析:頸椎小關節紊亂往往是可以引起疼痛的症狀的。
意見建議:這種情況一般的情況往往是可以採用針灸、按摩、理療、中葯等治療的。注意保養的。不要勞累著涼的。
6、到底是頸椎病導致的植物神經紊亂還是植物神經紊亂導致
這是醫界在做新的探索。他們不知道頸椎病都有什麼症狀就往這方面瞎聯系。其實頸椎病就是頸椎病,和植物神經紊亂沒有大的關系。植物神經紊亂和頸椎病的症狀根本不一樣。所謂紊亂例如腿部會嚴重打哆嗦等等,絕對不是頸椎病的症狀。頸椎病的症狀將近二百種,沒有幾個醫生知道是什麼症狀。他們治療頸椎病的方法基本是錯誤的。
7、頸椎小關節紊亂,要怎麼辦
您這種現象,屬於典型的頸椎病。牽引按摩康復理療,局部熱敷。口服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葯物。能夠逐漸恢復。
8、頸椎小關節紊亂都有哪些表現?
您好,對於您的病情您不要過分擔心,當前的醫治方法皆是依據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醫治方法.但要切忌勿用葯與勿用錯誤的方法,
意見建議:絕大多數頸椎病患者通過姿勢調整、特別是睡姿調整,適當休息以及正確的頸肩背部肌肉鍛煉就能恢復。葯物雖然具有止痛、消炎等作用,但不具備促進頸椎恢復正常生物力學結構的功能,故不能作為主要治療手段。極少數病人需要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