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導致頸椎病的原因

導致頸椎病的原因

發布時間:2020-08-13 11:41:13

1、頸椎病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頸椎病是一種以退行性疾病為基礎的疾病,其病因包括:
1、頸椎長期勞損,最為常見;
2、頸椎骨質增生,即長骨刺;
3、頸椎間盤突出;
4、頸部韌帶退變、增生、肥厚,導致管腔狹窄;
5、外傷型頸椎病;
以上五大原因導致頸椎整體退變或整體失穩,壓迫脊髓神經血管,從而發生一系列頸肩背部疼痛,上肢麻木疼痛,下肢無力,甚至大小便功能障礙等綜合征。

2、導致頸椎病發生的原因有哪些?

由於受涼、受濕、頸椎骨質增生,頸項韌帶鈣化、頸椎間盤萎縮退化等改變,影響到頸部神經根或頸部脊髓或頸部主要血管,所產生一系列的綜合徵候群,臨床上統稱頸椎病。本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之一。中老年患者因肝腎不足,氣血漸虧,經脈筋肉失養,加之長期低頭工作,如一寫、縫紉、刺綉等職業,久勞傷筋;或因頸部外傷,瘓阻氣滯;或因感受風寒濕邪,邪入經絡,經氣受阻而發病。

3、引起頸椎病的原因有哪些?

4、什麼原因會導致頸椎病的發生?

頸椎病也有不同的程度,以及不同的類型,久坐是導致疾病頻發的重要因素,長期伏案工作者的頸椎病發病幾率是非低頭工作人群的4到6倍。坐姿不良、使用電腦、駕車、高枕、睡軟床等諸多因素,也易導致頸椎病的發生。頸椎的退行性變,以及慢性的勞損等都有一定的關系,中醫認為主要是由於腎氣虧損、筋脈不通、經絡瘀阻所致

5、引發頸椎病的原因有哪些?

頸椎病是一種緩慢進展的退行性頸椎疾病。此病多發於中、老年人,尤其是長期從事伏案工作的教師、編輯、作家、會計以及外科醫生、縫紉工等。

頸椎病發展緩慢,病程較長,給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影響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嚴重者可喪失工作,生活能力。頸椎病的症狀十分復雜,如神經根壓迫引起的頸、肩、背疼痛,上肢麻木酸脹、肌肉萎縮;椎間動脈受壓迫引起的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耳鳴、耳聾、視物不清等腦供血不足症狀。近年來發現頸椎病還可引起大小便障礙、癱瘓、失明、血壓異常、類似冠心病病變、神經性皮炎、結腸炎、潰瘍病,胃出血、腸功能紊亂、神經官能症、頑固性頭痛、尿失禁、肩周炎等。因此,當患有類似症狀,經多方面治療而療效不顯時,切莫忘了去醫院檢查一下頸椎。

6、引起頸椎病的原因是什麼?

頸椎病是由於頸段脊柱的椎間盤、頸椎骨關節、軟骨及韌帶肌肉、筋膜等所發生的退行性改變以及其繼發性改變,造成脊髓、神經、血管等周圍組織的受損(如壓迫、刺激、失穩等),從而引發出一系列的臨床症狀。

早期出現頸項及肩背部疼痛,但可自行緩解。頸部旋轉時可聽到彈響聲。後期出現頸部發僵、頸後伸受限,並常伴有疼痛,向肩臂部放射痛及麻感。

本病的治療分頸枕治療、牽引治療、推拿治療和中成葯治療。

頸枕治療

做10~12厘米直徑、20~30厘米長的圓枕,圓枕要有適當的硬度。取硬板床,仰卧位,將圓枕置於頸中心部位,頭自然下垂,全身放鬆,每次10~30分鍾,每日2~3次。

牽引治療

取坐位或仰卧位,牽引重量因人而異,開始宜取小量牽引力,適應後再加量,但加量不宜過大,以防引發1、2頸椎脫位。每次10~30分鍾,每日3~6次。

推拿治療

患者取坐位,術者立於背後。

雙手分別在患者左右兩肩背部施以揉、按、捏法,再施以彈撥、拿捏,松解痙攣。

重點彈撥頭夾肌斜方肌、菱形肌、岡上肌、提肩胛肌。

一手托患者下頜部,另一手拇指、食指分開自枕骨下開始捏、揉、拿兩側頸肌,重點按、彈撥頸項韌帶、棘上韌帶、棘間韌帶。

一手托下頜部,另一手托枕骨部,作向上伸拔(或用肘關節伸拔),向上伸拔2~3次後再次伸拔時作緩慢的旋轉。將頸旋至極限後再稍加力(用力切勿過大)旋轉即止,可聽到聲響。左右同手法。

用雙小魚際沿頸至肩背部位揉摩放鬆。推拿治療可每日一次。

中成葯治療

依據臨床辨證,可參酌選擇正天丸、天麻丸、頸復康、大活絡丹、疏風定痛丸等。

與導致頸椎病的原因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