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問是不是頸椎病?
看症狀是符合頸椎病,不過這個自己很難判斷,上海開元等都是骨科,先檢查一下看看即可。
2、自我判斷是否得了頸椎病
1.神經根型頸椎病
(1)具有較典型的根性症狀(麻木、疼痛),且范圍與頸脊神經所支配的區域相一致。
(2)壓頭試驗或臂叢牽拉試驗陽性。
(3)影像學所見與臨床表現相符合。
(4)痛點封閉無顯效。
(5)除外頸椎外病變如胸廓出口綜合征、腕管綜合征、肘管綜合征、肩周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為主的疾患。
2.脊髓型頸椎病
(1)臨床上出現頸脊髓損害的表現。
(2)X線片上顯示椎體後緣骨質增生、椎管狹窄。影像學證實存在脊髓壓迫。
(3)除外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脊髓腫瘤、脊髓損傷、多發性末梢神經炎等。
3.椎動脈型頸椎病
(1)曾有猝倒發作。並伴有頸性眩暈。
(2)旋頸試驗陽性。
(3)X線片顯示節段性不穩定或樞椎關節骨質增生。
(4)多伴有交感神經症狀。
(5)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暈。
(6)除外椎動脈I段(進入頸6橫突孔以前的椎動脈段)和椎動脈III段(出頸椎進入顱內以前的椎動脈段)受壓所引起的基底動脈供血不全。
(7)手術前需行椎動脈造影或數字減影椎動脈造影(DSA)。
4.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臨床表現為頭暈、眼花、耳鳴、手麻、心動過速、心前區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經症狀,X線片頸椎有失穩或退變。椎動脈造影陰性。
5.食管壓迫型頸椎病
頸椎椎體前鳥嘴樣增生壓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難(經食管鋇劑檢查證實)等。
6.頸型頸椎病
頸型頸椎病也稱局部型頸椎病,是指具有頭、肩、頸、臂的疼痛及相應的壓痛點,X線片上沒有椎間隙狹窄等明顯的退行性改變,但可以有頸椎生理曲線的改變,椎體間不穩定及輕度骨質增生等變化。
3、怎樣判斷是否患有頸椎病?
指導意見:
頸椎病主要症狀是頭、頸、肩、背、手臂酸痛,頸脖子僵硬,活動受限。頸肩酸痛可放射至頭枕部和上肢,有的伴有頭暈,房屋旋轉,重者伴有惡心嘔吐,卧床不起,少數可有眩暈,猝倒。不過建議照片檢查頸椎.
4、是否是頸椎病
如果只是感到頸部發酸,沒有頭暈、肩痛、手臂麻木無力這些症狀,那很可能是頸部肌肉勞損了,這是頸部活動量少,長時間一個姿勢早造成的,IT一族以及辦公室人員高發,一般不需要治療,靠改善工作和生活習慣就可以康復。建議:1.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頭頸正確的姿勢,睡眠時要選擇合適的枕頭,不宜過高或過低,最好是圓木枕或元寶形枕頭;2.長期低頭伏案工作者,要注意每工作一小時左右就要適當地活動頸部,以消除頸部肌肉、韌帶的疲勞,防止勞損;3.平時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寒涼。空閑時也可以自己拿捏幾下。
5、是否是頸椎病啊?
很可能是頸椎病的早期,可要早期預防啊。
我現在也這樣,對於經常伏案工作的人,這是非常正常的職業病,輕者感覺脖子,肩膀酸痛,休息一下就有好轉;重者則會出現頭暈,脖子不能活動,嚴重者需住院治療。
早期緩解方法就是,坐一會起來走動走動,做做頭部運動,往高處看,有條件可要做一下瑜伽。避免長期久坐,加重病情。
6、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頸椎病?怎麼預防和改善?
偶爾頭暈頭疼,脖子肩膀酸疼,預防方法是經常晃動頭部,用頭寫米字,沒事按摩一下頸椎左右兩邊,如果感覺脖子後面不舒服也可以用吹風機吹一會兒。
7、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得了頸椎病
這個自己還是不太好判斷的,如果出現頸椎不舒服還是建議檢查一下的,上海的話開元這類的就是骨科,都可以的。
8、我是否得了頸椎病
自我判斷頸椎病幾個要點
凡是有以下其中一條者,即表明患有頸椎病。
1.後頸部疼痛,用手向上牽引頭頸可減輕,而向下加壓則加重者,大多為頸型頸椎病。(貼在發根處)
2.頸部疼痛的同時,伴有上肢(包括手部)放射性疼痛或(與)麻木者,大多為神經根型頸椎病。(以第5、6、7節頸椎為中心貼上)
3.閉眼時,向左右旋轉頭頸,引發偏頭痛或眩暈者,大多為椎動脈頸椎病。
4.頸部疼痛的同時,伴有上肢或(與)下肢肌力減弱及肌體疼痛者,大多為脊髓型頸椎病或是合並頸椎椎管狹窄.
5.低頭時,突然引發全身麻木或有「過電」樣感覺者,大多為脊髓型頸椎病,尤其是合並有嚴重頸椎椎管狹窄症者。
以下幾種症狀也與頸椎病有關,有其中一條者,需要作進一步檢查。
1.單純性頸部不適,頸部置於任何位置都有一種不舒服感覺(可能為頸型)。
2.不明原因的上肢麻木,尤其是指尖明顯者(可能為脊神經根型)。
3.手指有放射性疼痛者(可能為脊神經型)。
4.身上有束帶感,即好像身上被布帶纏繞一樣(可能為脊髓型)。
5.走路時突然跪下,或是行走時腿部有「打漂」的感覺(可能為脊髓型)。
6.手中持物突然落下(可能為脊髓型)。
7.心電圖正常的「心臟病」.內科檢查不出異常的「胃病」(可能為椎動脈型)。
8.伴有頸痛的吞咽困難(可能為吞咽困難型)。
9、是不是頸椎病?
頸椎病分好幾個類型
不管現在有沒有頸椎病,您現在出現的症狀提示頸椎勞損,如果不注意早晚發展成頸椎病。
換個醫院去看。
一般是保守治療,包括手法 ,針灸,理療,牽引和康復訓練,急性期可吃葯或輸液。
在電腦前工作,一個小時內必須起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