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有關頸椎

有關頸椎

發布時間:2020-08-04 13:34:34

1、關於頸椎的問題

您好!本人剛好是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希望能為您解答疑惑。
1.頸椎生理曲度稍變直,序列連續:正常人的頸椎是有向前的生理曲度的,但是由於現在長期伏案工作,或者長時間一個姿勢看電腦等不良習慣造成了頸椎長期處於「前探」狀態,久而久之,頸椎的生理曲度就會減小、消失甚至是反弓,像你這個年齡的人出現這種情況在臨床現在是越來常見。而序列連續是一種影像學描述,屬於正常情況;
2.C5—6椎體邊緣可見骨質增生:椎體的骨質增生在影像學片子上可直觀看見,這種增生跟頸椎的長時間超負荷使用是有關系的,是一種退化的表現,當然您還很年輕,現在出現骨質增生還是有些早了,但是這種骨質增生只要不引起症狀一般不用擔心或者特殊處理;
3.各椎間盤信號於T2WI序列上信號未見明顯減低,未見明顯突出椎體後緣徵象,椎管變窄,黃韌帶無增厚:這說明你的椎間盤情況相對還不錯,因為椎間盤信號的減低往往提示椎間盤的退變,你現在的信號未見明顯減低說明問題不大,其次,未見突出徵象就是沒有椎間盤突出的意思,也是值得高興的事兒,然後椎管和黃韌帶都是基本正常,也不用擔心;
4.頸髓粗細均勻,其內未見異常信號影:說明從影像學中觀察到的脊髓是正常的,沒有問題!
綜合來說,您的頸椎的問題從專科的角度來看沒有大的問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您的頸椎已經出現了早期的退變(主要指曲度的變直),因而現在的治療主要是對症保守治療(葯物及理療等)以緩解不適感,同時需要結合平時生活及工作習慣的改變(十分重要),還可以做一些有益於頸椎曲度改變的鍛煉(推薦游泳、放風箏等,需要長時間堅持),然後再專科門診隨診。
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夠幫到您!

2、有關頸椎炎的問題

你好,可以拍張精緻CT診斷一下,頸椎病分很多類型的。

3、關於頸椎病

4、關於頸椎病的

這沒有什麼不妥的.主要目的是拉開椎體之間的距離,避免椎體間隙過窄或者頸椎間盤突出而壓迫神經和血管,造成肢體麻痹腦部缺血缺氧等症狀的出現,防止頸椎病的加重.頸椎病一般沒有什麼特別有效的葯物治療,輕者基本都是靠理療,重者就採取手術.
你平時要注意頸部多活動,不能長期維持低頭的動作,不能墊軟枕頭,不用枕頭是最好的了。

5、關於頸椎

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的退行性病變及骨質增生壓迫頸部脊髓或頸神經根之疾患,又稱頸椎綜百合症,中醫屬「骨痹」,「慢性勞損」范疇。民間治療本病的良方妙葯給你介紹兩個。
處方:度葛根、黑豆、蛇蛻、黑芝麻、問人參、鹿茸、熟地、黃茋、核桃、枸杞、甘草、白酒各適量。
用法:葯浸酒內1個月,每服15毫升,日服2次,1月為1療程
療效:服葯1療程,有效率95.1%
處方:茯苓60克白術、苡仁、答桂枝、牛膝各30克,版銀花藤15克。
隨症加減:頸部僵硬加乳香,沒葯各10克。肩背上肢疼加伸筋草20克,威靈仙15克。畏寒冷加乾薑20克,細辛10克。
服法:日1劑,水煎兩次取液混合分3次服。
療效:用葯4-6劑,有效權率率達93.7%

6、有關頸椎病

7、有關頸椎

樞椎的齒突與寰椎的齒突凹構成關節,頭轉動時寰椎轉動,而其下的樞椎不動,當然樞椎棘突不動,但如果動作過大,樞椎也會繞其下的頸椎轉動的,方向是相同的。
你說有沒有病,那要照片了。

8、跟頸椎病有關嗎?

你這個就是頸肩部的一個緊張啊,長時間啊打游戲啊,或者是看手機或者是用電腦,這種白領啊會產生一種整個肩部筋膜的緊張抑鬱症的狀態。

9、關於頸椎,你了解多少?

頸椎是每個人身體最重要的部位之一,每個頸椎都由椎體和椎弓兩部分組成。椎體呈橢圓形的柱狀體,與椎體相連的是椎弓,二者共同形成椎孔。所有的椎孔相連就構成了椎管,脊髓就容納其中。

1-寰椎

寰椎即第一頸椎,因為像個「環」一樣,所以叫 huan 椎,直接與枕骨相連,沒有椎體和棘突,由前後弓和側塊組成。前弓較短,其後(內)面中部有關節面與第二頸椎的齒狀突構成寰齒關節;前面中部有前結節,是兩側頸長肌的附著處。後弓較長,其後方有一結節而無棘突;此後結節突向上、後方,是兩側頭小直肌的附著處。

第一頸椎段:主要關聯頭、耳、鼻、喉、臉等。

如發生錯位,易患頭痛、失眠、視力下降、記憶減退、眩暈、高血壓和面癱等症。

2-樞椎

樞椎即第二頸椎。它和一般的頸椎相似,但椎體上方有齒狀的隆突稱為齒突,此齒突可視為寰椎的椎體。齒突根部的後方,有寰橫韌帶,但此韌帶較細小;齒突前面有一關節面與寰椎前弓構成寰齒關節。

第二頸椎段:主要關聯耳、鼻、喉、舌、聲帶、口等。

如發生錯位,易患昏眩、偏頭痛、耳鳴、胸悶、扁桃腺炎、腮腺炎、鼻竇炎、過敏、失聲等症。

注意

寰椎下關節凹和樞椎上關節突構成了寰樞關節。

與頸椎相關的頭暈——指向的就是寰樞關節。

3~6-典型頸椎

第3—6頸椎為我們常規的典型頸椎。

特點:椎體小,左右徑寬於前後徑。前面和後面均平坦,等深。

前者稍低於後者,且其下緣向下延伸,與下一椎體前上部交疊。上面側向凹陷,有邊緣向一側突出。

下面從前向後凹,從一端凸向另一端,有側向淺凹與下一椎體承接。

椎弓根斜向後,上下緣間中途附於椎體,因此上一椎骨之椎切跡與下一椎體等深,但更為狹窄。

椎弓板自上而下變窄薄;椎孔大,呈三角形。棘突短而分叉,分支通常長短不一。

上6個頸椎之橫突孔提供椎動脈、椎靜脈和交感神經之通道。每個突起分前後部,兩部借一骨塊連接,該骨塊上方有一深溝以為脊神經之通道。

第三頸椎段:主要關聯咽、頰、肩、橫膈等。

如發生錯位,易患咽喉炎、咽喉部異物感、牙痛、頸肩酸痛、呼吸困難、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症。

第四頸椎段:主要關聯頸部肌肉、咽、臂等。

如發生錯位,易患肩酸痛、牙痛、三叉神經痛、甲狀腺功能亢進、胸悶、呃逆(打呃)等症。

第五頸椎段:主要關聯手肘、食道、氣管、橫膈膜、心臟等。

如發生錯位,易患氣管炎、咽喉炎、哮喘、手臂酸痛、心動過速或過緩等症。

第六頸椎段:主要關聯甲狀腺、食道、氣管、心肺、上肢等。

如發生錯位,易患上臂或手腕痛、甲狀腺炎、低血壓、心律失常、五十肩、大拇指酸麻痛等症。

7-隆椎

隆椎即第七頸椎。除了它伸向後方的棘突很長外,其餘的結構和普通頸椎一樣。

由於其棘突很長,末端不分叉而呈結節狀,隆突於皮下,而被稱為隆椎,它隨著頸部的轉動而轉動,是臨床上作為辨認椎骨序數的標志。

我們在低頭時看到和摸到頸部最高突起的部位,就是第七頸椎,這是第七頸椎的生理特點。我們常說的清熱要穴「大椎」就在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第七頸椎段:主要關聯甲狀腺、食管、氣管、心肺、肱肌等。

如發生錯位,易患甲狀腺炎、低血壓、心律失常、手臂外側、中指、肱肌、無名指酸麻痛等症。

與有關頸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