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先天融合畸形
1.短頸即患者的頸部長度較之正常人明顯為短,尤其是身材短小(五短身材者)或體型稍胖者(圖1)。2.頸部活動受限 其活動受限范圍與頸椎椎節融合的長度成正比,一般病例僅有輕度受限,此主要是頸椎椎節較多,且未融合椎節的代償能力較強之故,屈伸動作一般受影響不大,而側彎及旋轉活動受影響稍多。3.後發線較低 此主要由於短頸而引起,需注意觀察,否則不易發現。以上典型症狀又被稱為三聯征,僅有半數人出現,其餘病例多屬不典型者,尤其是融合椎節較少的病例。此外,這類患者常伴有其他先天性發育畸形,其中以高位肩胛為多見,約佔1/3左右;其次為面頜部及上肢畸形,約佔1/4;亦可伴有四肢骨骼發育不全及斜頸等畸形。由於短頸畸形,可能繼發頸胸段脊柱的後凸和(或)側凸,並因此而影響胸部的發育。對此類病例尚應注意有無伴發內臟畸形,尤其應注意泌尿系統(腎臟異常者可達1/3)及心血管系統等。
2、頸2,3椎體融合
頸椎2,3發育畸形,有時候是在頸椎發育過程中所致C2C3椎體融合,這屬於先天發育異常。
本病徵主要特點為患兒自出生後即有頸椎歪斜,或頭略向一側偏斜,嬰兒期因表現不明顯常被忽略,頸椎2~3節融合多為偶然發現的。由於兩個或數個頸椎椎體融合成一個大椎塊而顯示短頸,頸胸靠近,頸前屈後伸主要是枕骨和寰椎之間的動作,因之較側方活動受限輕。頸部兩側可有皮蹼,上自乳突下至肩峰。皮蹼使頸部外觀增寬。皮蹼包括皮膚、皮下組織,其中有時有肌肉。
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
3、什麼是脊椎融合手術
將壓迫神經的椎間盤部份切除,即可達到治療目的。
但是在脊椎融合後,椎節間活動度相對上就會被迫減少,活動程度可能就沒那麼靈活。傳統治療椎間盤的脊椎融合手術,都是將患者椎間盤切除。把突出軟骨拿掉,另置入病人骨頭,將包住椎間盤兩節的骨頭融合。因為骨頭會生長,自體溶合問題將來腰部會很僵硬。而置入的如果是人造撐開物以後會有骨刺等退化性病變,所以,術後患部的椎間盤不是拿掉,就是失去作用,患者會腰椎無力或僵直,亦容易引發後續關節退化。亦即,傳統治療方法,骨頭融合後,減少一節椎間盤支撐負荷的重力與緩沖,穩定性較差,對於運動量需求大的病人而言,雖然解除疼痛,但活動度卻變差。
4、什麼是先天性頸椎融合畸形
又稱為先天性骨性斜頸或短頸畸形
,系指兩個或兩個以上頸椎融合。主要表現為頸椎縮短。
先天性頸椎融合畸形有三大臨床特點:頸部短粗、後發際低平、頸部活動受限。但並非所有患者都具有上述特點,Gray等認為只有32%出現典型的三聯症。
1、頸部短粗:常不太明顯,但仔細觀察其頸部較正常人變短。面部不對稱,從乳突至肩峰的兩側頸部皮膚增寬,呈翼狀頸。
2、後發際低平:主要表現為後發際明顯低於正常人。
3、頸椎活動受限:由於椎體的融合,使頸椎的活動范圍明顯受限,旋轉和側彎受限尤為明顯。多節段和全節段融合活動受限明顯,單節段和下節段融合不太明顯。
4、上頸椎融合引起的短頸畸形,常合並枕頸部畸形,多在早期出現神經症狀,主要表現為枕部不穩引起的脊髓受壓表現。
5、中低位頸椎融合引起的短頸畸形,早期多不伴有神經症狀。隨著年齡的增長,在融合椎體上、下非融合頸椎節段的活動度增加,勞損和退變也相繼發生。退行性變包括椎體後緣骨質增生和韌帶結構增厚、鈣化,上述病理變化將導致椎管狹窄,頸脊髓硬膜外的緩沖間隙減小,一旦遇到輕微外傷即可引起神經症狀,故此類患者幾乎都是在遭受輕微外傷後出現明顯的神經症狀。其臨床特點是創傷輕、症狀重,可造成四肢癱瘓
,而X線檢查又不表現出明顯的骨損傷徵象。
6、短頸畸形合並頸肋、隱性脊柱裂、神經根或叢分布畸形,可出現臂痛、腰痛和坐骨神經痛
。合並心臟畸形、腎臟畸形者也會出現相應的臨床症狀。此外,短頸畸形可合並脊柱側彎、高位肩胛骨和蹼狀畸形。
根據疾病的臨床表現、X線檢查及CT檢查足以明確短頸畸形的診斷。MRI能夠明確地顯示頸椎融合的節段,並可確定脊髓受壓部位和嚴重程度,為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可靠的依據,值得注意的是在嬰幼兒因椎體未完全骨化,融合椎體間有透明帶類似椎間盤,仔細觀察會發現此透明帶比正常椎間隙窄;若還不能明確診斷,可行屈伸拉動力性頸椎側位片,融合椎體節段失去正常頸椎的圓滑曲線,椎間隙不發生變化。
治療方法:
短頸畸形治療方案的選擇主要根據畸形椎體的數目、部位以及有無神經症狀。
1、單純中下位頸椎融合引起的短頸畸形,早期常無神經症狀,不需特殊處理,但應注意避免頸椎過度活動,防止外傷,延緩頸椎退變的進程;對頸部外觀醜陋者,可行雙側頸部皮膚「Z」型成形術或雙側胸鎖乳突肌切斷術改善外觀。晚期因頸椎退變引起椎管狹窄出現脊髓受壓症狀者,可根據脊髓受壓部位行前路或後路減壓術。
2、上頸椎融合引起的短頸畸形,因可在早期出現神經症狀,應予以高度重視。對無神經症狀者,應隨訪觀察,防止頸部外傷,減少頸部活動或局部頸托固定,對出現神經症狀者,可採用相應的減壓和穩定手術。
3、短頸畸形創傷合引起脊髓損傷但不伴有骨性損傷者,應先採用非手術治療,如顱骨牽引或枕頜帶牽引,症狀消失後給予頭頸胸石膏固定;伴明顯骨折脫位者,則先採用顱骨牽引使之復位,然後根據神經症狀變化情況選擇治療方案。
4、對短頸畸形合並其他異常如:脊柱側彎、心臟畸形、腎臟畸形和枕頸部畸形等應給予相應的治療。
5、頸椎融合最好的治療方法是怎麼治
頸椎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病情復雜,頸椎及其鄰近軟組織的退行性改變與繼發性病理改變刺激或壓迫周圍組織的不同,患者所出現的病情輕重不同,所以需要對症治療,並且堅持長期治療,做到科學治療。
6、頸椎第二三節融合,頸椎病
你好,頸二三之間的椎體融合,我們在醫學上叫做阻滯椎,這種是先天性的發育不良。
頸部的酸困和頭暈,可以做頸椎的牽引和手法推拿按摩治療,再配合針灸口服改善大腦供血和營養神經的葯物。
7、頸椎c4、c5融合椎頸椎病
不用太著急,脊柱序列良好,骨質增生不重,脊髓無明顯受壓.影象學資料不嚴重並不能說明您症狀不重,通常影象和臨床症狀不一致.建議您對證處理就夠了.具體請參見我的經典回答.
(楊雍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北京友誼醫院楊雍 http://yangyong1965.haodf.com/
8、頸椎融合術
你好,頸椎融合術分以下三類:
一、前路:
1 . 椎間盤切除 + 椎體間植骨融合術
2.椎間盤切除 + 椎體次全切除術 + 椎體間大塊植骨融合術
二、後路:
後路椎板成形術 + 側塊(椎弓根)鈦板螺釘內固定、椎板間植骨融合術
三、後路、前路聯合手術
9、頸椎4,5椎體融合是什麼意思啊?
先天性頸椎融合畸形也稱頸椎分節不良,為兩個或兩個以上頸椎融合性畸形,表現為頸椎數目減少,頸項縮短,頭頸部運動受限,並常伴有其他部位的畸形,少數患者可伴有神經系統障礙。 患者頸部較正常人短、枕部發際降低和頭部運動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