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結節是什麼 右側頸椎處皮下有結節
您也可以用中葯止痛膏葯外敷配合治療,如果葯物治療效果不佳,建議您還是選擇牽引治療、推拿、理療等方法治療。平時要注意枕頭的高度及形狀和睡眠,還要避免做頸部過伸過屈活動。祝您早日康復!
2、肩頸結節操作手法及注意事項?
五大方法讓你擺脫肩頸病的糾纏
1.手法按摩推拿療法
這是中醫治療頸椎病的主要方法,也是頸椎病較為有效的治療措施。它的治療作用是能緩解頸肩肌群的緊張及痙攣,恢復頸椎活動,松解神經根及軟組織粘連來緩解症狀。
2.頸椎牽引療法
這是頸椎病較為有效並且應用較廣的一種治療方法,此療法適用於各類頸椎病,對早期病例更為有效。
3.理療
在頸椎病的治療中,理療可起到多種作用。一般認為,急性期可行普長因離子透入、超聲波,紫外線或間動電流等;疼痛減輕後用超聲波、碘離子透入,感應電或其他熱療。
4.葯物治療
葯物在本病的治療中可起到關鍵的對症治療作用,可選擇純中葯製成的外敷葯,比如立正消痛貼效果比較明顯。還有維生素(如B1、B12),血管擴張劑及中草葯等,對頸椎病的治療有一定的效果。
5.溫熱敷
此種治療可改善血循環,緩解肌肉痙攣,消除腫脹以減輕症狀,有助於手法治療後使患椎穩定。本法可用熱毛巾和熱水袋局部外敷,最好是用中葯熏洗方來熱敷。急性期病人疼痛症狀較重時不宜作溫熱敷治療。
注意事項:要注意合理改善與調整睡眠的狀態,選擇好合適的枕頭,同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到養成良好的日常睡眠習慣,保護好肩頸部,平時要注意肩頸部避免過度勞累,避免經常處於坐位的姿勢,因為經常處於坐位時肩頸部肌肉很容易出現酸脹的感覺,長期不改變姿勢會導致肩頸部出現嚴重的結節,同時要保證好充足的睡眠,要注意勞逸結合。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養成良好的日常飲食習慣,注意飲食衛生,盡量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等補充維生素和纖維素,多吃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多吃豆製品以及牛奶等補充蛋白質,這樣才能減輕肩頸部出現結節的症狀。
3、肩部頸椎有結節,跟我長期偏頭痛有關嗎
有的
4、頸椎肌肉深層有結節,內有鈣化是良性,還是惡性
目前看應該為良性,但你有壓迫症狀,建議手術治療
5、頸椎結構是?
第一頸椎的特點
第一頸椎又叫寰椎,它沒有椎體和棘突,由前後弓和側塊組成。前弓較短,其後(內)面中部有關節面與第二頸椎的齒狀突構成寰齒關節;前面中部有前結節,是兩側頸長肌的附著處。後弓較長,其後方有一結節而無棘突;此後結節突向上、後方,是兩側頭小直肌的附著處。後弓上面兩側近側塊部各有一溝,稱椎動脈溝;椎動脈上行出橫突孔,繞過側塊,跨過此溝,再穿通環枕後膜,經枕骨大孔而進入顱腔。側塊上方有橢圓形凹陷的關節面,朝向內、前、上方,與枕骨髁構成寰枕關節;側塊下方有較平坦的關節面,朝向前、下、稍內方,與第二頸椎的上關節面構成寰樞關節。側塊的外方有橫突,能作為寰椎旋轉運動的支點,比其他頸椎的橫突既長且大。
第二頸椎的特點
第二頸椎又叫樞椎。它和一般的頸椎相似,但椎體上方有齒狀的隆突稱為齒突,此齒突可視為寰椎的椎體。齒突根部的後方,有寰橫韌帶,但此韌帶較細小;齒突前面有一關節面與寰椎前弓構成寰齒關節。上關節面位於椎體和椎根連結處上方的粗大稍出的骨塊上,朝向上、後、稍外方,與寰椎的下關節面構成寰樞關節;第二頸脊神經位於該關節的後方,與下位頸脊神經和椎間關節的位置關系不同。樞椎的椎板較厚,其棘突較其下位者長而粗大,在X線相上看到上部頸椎有最大棘突者即為第二頸椎。樞椎的橫突較小,方向朝下,只具有一個明顯的後結節。
第七頸椎的特點
第七頸椎除了它伸向後方的棘突很長外,其餘的結構和普通頸椎一樣。由於其棘突很長,末端不分叉而呈結節狀,隆突於皮下,而被稱為隆椎,它隨著頸部的轉動而轉動,是臨床上作為辨認椎骨序數的標志。我們在低頭時看到和摸到頸部最高突起的部位,就是第七頸椎,這是第七頸椎的生理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