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頸椎盤

頸椎盤

發布時間:2020-07-31 08:48:49

1、頸椎盤突出,怎麼辦

頸椎病是頸椎的慢性退行病變,屬於無菌性百炎症,打針吃葯無法消除無菌性炎症,建議採用中醫膏葯外貼法,膏葯有強筋健骨,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度不僅能控制阻止骨關節病的發展惡化,而且患者是康復後不易復發。安全無副作用,最理想的治療方法。
日常生活中應當注意避免長時間低頭及頸部的疲勞,不要頸部保持一個姿勢時間太長了.注意防寒專保暖,不宜勞累,枕頭不要過高,過硬,也不要隨便按摩頸部屬,有時候按摩不好會適得其反的.多做頸部的運動,也可以經常熱敷,可以改善症狀.

2、如何治療頸椎盤突出

用葯酒膏葯結合治療,避免了口服止痛葯引起的胃腸不適、肝腎損害,又避免了手術痛苦及術後並發症的發生,且費用價格低,是平民百姓治骨質增生的首選,而那些大醫院除了手術又有什麼方法,膏葯直接作用在患病部位,強筋壯骨,消炎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葯物濃度高,葯效持續發揮,所以見效快,治癒率高,對肝腎沒有毒副作用.

3、頸椎盤突出怎麼治療

方法/步驟
1
運動療法。平時工作一段時間後可以做一下頸部各方向的放鬆性運動,最好是站起來身體站直,放鬆身體,做個頭部「米」字操,可以促進頸椎區域的血液循環,消除淤血水腫,同時會帶動頸部韌帶,有效控制症狀加重。

2
葯物治療。葯物的服用最好在醫生檢查、指導下使用。維生素B1、維生素B2類有利於神經功能的恢復。還有一些能夠促進小血管舒張,促進血液循環的葯物都能起到組織恢復的作用。

3
中醫推拿按摩法。中醫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的方法都能很好的改善身體各個部位的不適並起到很好效果的方法。推拿按摩、針灸等方法都能對頸椎突出起到很好的效果。

4
調整睡眠體姿。中國傳統的板床對頸椎突出或其他骨病患者還是會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的。睡眠時脖子、身體最好保持直立狀態,枕頭不要太高,當然最重要的是舒服,良好的睡眠對病情也能起到積極作用。

5
調整工作時的姿勢和電腦和電腦桌的高度及電腦屏幕傾斜度。工作時坐姿盡量保持直立,脖子與身子也保持直立盡量不要彎曲,工作一段時間要適當活動一下,讓身體放輕松。不要一直保持一個姿勢。電腦桌要放置的按照正確的工作姿勢適合人體比例。

4、頸椎盤突出醫治辦法

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引起頭痛頭暈是常見病,絕大部分不需要葯物或手術治療,找個正骨大夫,他們手法可以讓突出部位復原,不再壓迫神經,相應的症狀自然就消失了,就是治的時候會有點皮肉痛,休息一下就好,治療時間通常不超過十分鍾

5、頸椎間盤突出

6、關於頸椎盤突出

牽引是矯正你的頸椎,推拿是為了你的頸部肌肉放鬆,否則牽引的效果不好,矯正的脊椎因肌肉僵硬復原。
超短波治療可以使患部的表層和深層組織均勻受熱,能增強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環,調節內分泌,加強組織機體的新陳代謝,達到抑菌,消炎,止痛,解痙,促進血液循環和修復,增強機體免疫力的治療目的。

7、頸椎盤突出

估計你長期低頭看書,玩電腦引起的頸椎肌肉勞損,你要去拍個ct或核磁共振,如果真的是頸椎方面的問題,可以去找好的正骨師,離上海近就去找張德福診所,在上海常熟路188弄3丙室,離成都近,就去找成都唐氏正脊,網上都可以查到的。不過你要帶好ct或核磁共振的片子還有報告給正骨師看,我本人患腰椎病親眼見到一個頸椎病人因為頸椎突出引起手麻,抽筋,被正骨師正了幾次骨後復位,症狀解除。我本人腰椎L5-S1突出, L4-5膨出,L5-S1水平椎管狹窄都被治好了。只是經過治療後你要好好保養,如果你像以前一樣不注意會復發的。

8、頸椎盤突出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頸椎病大致有頸椎骨質增生、正常曲度變異和頸椎間盤突出。頸椎病主要是由於頸椎退行性病變而壓迫神經(硬膜囊)使局部代謝循環受阻所引起的。還要看具體壓迫什麼神經。通常可以分為以頸部症狀為主的頸型、神經根受累出現上肢症狀的神經根型、四肢運動和感覺障礙的脊髓型、椎動脈受壓引起椎動脈周圍交感神經刺激症狀的椎動脈型和壓迫食管有吞咽不適或困難的食管型。
其主要反應是疼痛、頭暈、嘔吐、手麻、失眠、反射性疼痛等。若不抓緊治療,病情進一步發展,還可能導致無規律性流涕,視力下降,面癱或上肢肌肉萎縮等嚴重後果。
這類疾病一般以做伏案工作較多者易患。從開始的局部炎症水腫形成積液,使患部肌體代謝障礙,到後期堆積形成增生。這一過程中醫稱之為痹症,痹也就是不通暢之意。建議可採用中葯透皮給葯
,以促進局部的代謝機能,從而使肌體吸收和代謝已形成的增生,達到治癒目的。
頸椎患者平時應該注意:
1、避免和減少急性損傷,如避免抬重物…等。
2、改正不良姿勢,減少勞損,每低頭或仰頭1—2小時,需要做頸部活動,以減輕肌肉緊張度。
預防頸椎病的發生,最重要的是,要改善坐姿,埋頭苦幹時,也可間斷地做運動

9、頸椎盤病應該如果治療

我搜集過一些資料,供你參考

頸椎病的日常保健

老年人頸椎長骨刺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生理現象。有人統計,40歲以上的正常人60%有頸椎骨增生,到60歲幾乎100%有骨增生。有的症狀明顯,有的沒有任何頸椎病的症狀。因此,不要一發現頸椎有骨刺就很擔心,何況,即便有了症狀,也不單純是因骨增生引起的,一般都還有其他原因,如工作勞累、精神緊張、感冒以及平時頸部缺乏鍛煉等因素,都可引起疼痛症狀。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治,絕大多數患者,骨刺雖未消失,但症狀可以完全消失或好轉。
(一)康復操 康復操可改善患者頸部的血液循環,松解粘連和痙攣的軟組織。頸椎病康復操中不少動作對頸椎病有獨特療效;無頸椎病者可起到預防作用。
姿勢: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全身放鬆,兩眼平視,均勻呼吸,站坐均可。
1.雙掌擦頸:十指交叉貼於後頸部,左右來回摩擦100次。
2.左顧右盼:頭先向左、後向右轉動,幅度宜大,以自覺酸脹為好,30次。
3.前後點頭:頭先前、再後,前俯時頸項盡量前伸拉長30次。
4.旋肩舒頸:雙手置兩側肩部,掌心向下,兩臂先由後向前旋轉20-30次,再由前向後旋轉20-30次。
5.頸項爭力:兩手緊貼大腿兩側,兩腿不動,頭轉向左側時,上身旋向右側;頭轉向右側時,上身旋向左側,10次。
6.搖頭晃腦:頭向左-前-右-後旋轉5次,再反方向旋轉5次。
7.頭手相抗:雙手交叉緊貼後頸部,用力頂頭頸,頭頸則向後用力,互相抵抗5次。
8.翹首望月:頭用力左旋、並盡量後仰,眼看左上方5秒鍾;復原後,再旋向右,看右上方5秒鍾。
9.雙手托天:雙手上舉過頭,掌心向上,仰視手背5秒鍾。
10.放眼觀景:手收回胸前,右手在外,勞宮穴相疊,虛按膻中(胸部正中線上兩乳中間),眼看前方,5秒鍾,收操。
(二)日常保健
1.情緒穩定、勞逸結合,注意頸部鍛煉。
2.避免長時間低頭伏案工作或仰頭看電視。
3.選擇適當的枕頭,高度一般10厘米左右為宜。
4.保持頭頸正確姿勢。
5.防止各種外傷事故,注意休息,以減輕頸部的疲勞。
(三)飲食調養法
1.豆漿適量,粳米60克,冰糖適量。以豆漿代水與粳米煮粥,粥好後加入冰糖煮1-2沸即可,經常食用。
2.鮮蘑菇或香菇30克(干品減半),煮湯喝。每天1次,日期不限。
3.大朵玉蘭花3-6克,開水泡代茶。或鮮葉12-18克水煎服。
4.蜂蜜2湯匙,開水沖服,每日2-3次。對高血壓兼便秘者更佳。
5.食醋100毫升,冰糖500克,放入鍋內溶化,每餐飯後飲1湯匙。若患者兼有胃潰瘍胃酸過多不宜服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體療治頸椎病
頸椎病患者可採用體療法治療,方法如下:雙手交叉,雙手掌放在腦後部,用力往前推頭部,而頭部要用力向後頂,持續4-5秒,放鬆1-2秒,然後再作持續4-5秒,放鬆1-2秒,如此反復進行,每回30次,一天做2到3回,取站立姿勢。只要堅持做下去,定有療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聳肩頸椎無恙
經常聳肩,有利頸椎。方法是:首先頭要正直,挺胸拔頸,兩臂垂直於體側,然後兩肩同時盡量向上聳起,讓頸肩有破脹感。兩肩聳起後,停1秒鍾,再將兩肩用力下沉。一聳一沉為1次,可以隨時隨地做,但每天累計總數應力求達到100 -120 次。
頸椎骨質增生與枕頭高低有關系嗎?
造成頸椎骨質增生的原因很多,頸椎生理曲度的改變是其中之一。
人的脊柱由頸椎、胸椎、腰椎、骶椎及尾骨組成。脊椎各段均有一定的弧度,稱為生理彎曲。頸椎段的生理曲凸向前方。在頸椎生理彎曲階段,脊髓神經根從兩側椎間孔分出來,支配頸部及雙上肢的惑覺、運動功能。如果睡覺時枕頭過高,就會人為地造成頸椎生理彎曲度變直,各節頸椎失去正常位置,同時還會使頸椎周圍的韌帶及軟組織受力不均勻,使頸椎骨質代償性增生,導致頸神經根受擠壓,產生頸椎病的各種症狀。所以,老年人睡覺應避免枕頭過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頸椎病自我過伸仰枕法
1.患者仰卧,將枕頭上緣置於平肩位,使頭向後過伸呈仰枕位,堅持20~30分鍾。
2.繼之將枕頭向上移至肩與枕後粗隆之間,盡可能使枕頭與後項部充分接觸,並使局部體位舒適,以保證頸椎的生理前屈位。此位置可自然入睡,堅持1~1.5小時卻可,每日1~2次。
3.枕頭應呈長圓柱形,斷面直徑15厘米,長度約40厘米,內裝喬麥皮為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黃豆枕"治好頸椎病
我因頭暈站立不穩,在低頭和頭轉動時感覺更明顯,而去醫院就診。醫生診斷為"頸椎退行性病變"。X光片顯示:第5至第7頸椎的前後緣均有骨質增生。在我住院的一個多月里,針灸、推拿、拔火罐、理療都用上了。出院幾個月後頭暈又漸見明顯,連走路也有些晃晃悠悠,有時還手臂發麻。
我想起醫生給我做頭頸部的推拿點穴,讓我感到輕松舒適,能不能晚上用枕頭來替代對頭頸部的推拿點穴呢?於是,我便用"黃豆枕"試試。
我買來三斤多黃豆,裝入薄布袋。布袋長約30厘米、寬約15厘米,黃豆裝入前先讓太陽曬一下。晚上入睡前用手把黃豆枕中間壓低一些,壓低至自己一個拳頭以下的高度,睡下時兩肩頂住枕兩邊鼓起的黃豆,睡姿選仰睡,睡夢中頭會不自主地轉左轉右,而那一粒粒黃豆始終在起按摩作用。兩周下來,我奇跡般地發現,頭不暈了,人也站得穩了,頭轉動自如了。用"黃豆枕"睡覺已有半年余。我已把此法介紹給了好幾位頸椎病友,他們無不稱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咬兩肩治頸椎病
今年68歲的費有娣練了一套治療小功法。具體做法是,人體可站立也可坐著,頭部先朝前放正,再向左轉動頭部,張開嘴巴,兩眼隨著頭部轉動看到左肩峰使勁地咬一口,使頭部獲得最大限度的轉動。然後臉隨著頭部再轉至右邊,看見右肩峰時同樣使勁地咬一口。頸部經過這樣的左右來回轉動,可有針對性地治療頸椎等病,操練時,頭部的轉動速度由慢至快,轉動角度以左右轉到不能轉動為止,轉動次數一般來回81次為宜,也可根據個人情況適當增減,每天鍛煉次數2-3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頸椎病自我點穴療法
風池穴,在頭後枕骨下方的凹陷處;
肩井穴,在肩峰與第一胸椎連線的中央;
腕骨穴,手掌外側第五掌指關節和腕關節之間靠腕部1/3處。以拇指或食指尖端作為手法指,先從腕骨穴開始,依次再點肩井穴、風池穴。先由輕漸重地按壓3-5分鍾,再在穴位上行順時針揉3-5分鍾,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10分鍾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敲擊手三里 防治頸椎病
手三里穴位位於肘彎曲成直角,在肘橫紋盡頭兩指寬處。敲擊方法:左手握空心拳敲擊右手臂的手三里,不要用力過大。共敲擊108下,每敲6下,作一次呼吸,一至三下為吸氣,四至六下為呼氣,以此類推。然後換右手敲擊左臂手三里。

與頸椎盤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