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響了一下就不能動了
j
2、扭脖子會「咔咔響」,難道得了頸椎病?
小時候,我們會羨慕電影里的大俠們要動手前,總是會活動一下筋骨,發出咔咔的響聲,感覺好帥氣!還學大人折手指的關節,要是會響,興奮得不行~可是,長大後的我們不再羨慕這咔咔作響的「天賦」!現在,伏案工作一天下來,不是脖子酸、就是肩膀痛,回家葛優躺,腰還痛了,隨便動一下,骨頭就發響。不過,對於這種響聲,很多人都不當一回事。覺得只是工作太辛苦,周末休息一下就好。殊不知,頸椎總響其實是頸椎病入侵身體的信號!將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為什麼頸椎會響?
很多人誤以為頸椎發出的響聲是頸椎椎體之間發出的聲音。如果真是這樣,你的頸椎早已疼痛難忍了。其實,頸椎響聲是由肌肉勞損引起的。當頸部的肌肉勞損時,局部就有一些炎症的反應,炎症反應就會使肌肉之間的滑動不是那麼光滑,就會發出響聲。由於現代人工作和平時的日常生活中,長期的保持同一個姿勢不動,看電腦,手機,開車等等不良習慣,頸部肌肉長時間得不到放鬆,就會出現紊亂和勞損,從而誘發頸椎病!頸椎病不是什麼大病,但會帶來一些嚴重後果……頸椎病的嚴重性!
1頭暈、頭痛
頭暈是椎動脈型頸椎病病人的常見症狀。通常表現為在扭頭時候發生,這與腦袋毛病引起頭暈不同,一般持續時間較短,數秒至數分鍾即消失,發病時病人有可能出現暈倒,平時不會覺得有頭暈症狀。所以,常常看到有些患者,一開始頭暈,就一直在神經內科治療,一直吃葯,症狀也未見好轉,最後來骨科一查,是頸椎的毛病引起,在此提醒各位朋友,當出現這種情況時,記得來骨科門診,否則有可能耽誤治療。
2肢體腫脹
肢體腫脹是因局部的神經肌肉受物理或化學因素刺激後所產生的水腫所致,肢體腫脹可出現在各型頸椎病中。
(1)頸型頸椎病患者,早期在頸、項肩背部出現疼痛,這是因為局部的神經肌肉受物理或化學因素刺激後所產生的水腫所致。經根型頸椎病發作期,頸肩上肢腫脹,並伴有灼痛,是由神經根水腫造成。交感型頸椎病患者,會出現上肢腫脹,開始時局部皮膚溫度降低,怕冷,遇冷有刺癢感覺,繼而出現紅腫,疼痛加重,這是因為上肢血管的痙攣造成。
(2)脊髓型頸椎病,會出現下肢行走不穩,自覺有一種「踩棉花」感覺。當出現這種症狀時,往往提示神經受壓明顯,這種情況下往往需要手術治療,傳統保守治療已經不能解決。
3癱瘓
癱瘓是一種不可逆的病理變化。部分脊髓型或以脊髓型為主的混合其他類型的頸椎病,由於得不到系統地良好地治療,導致病因不能根除,隨著病變發展,神經受到壓迫越來越嚴重,當出現神經元變性壞死,即便是手術解除壓迫,那麼術後神經功能恢復也是有限的。所以,對一些嚴重患者的來說,如果不及時手術治療,哪天坐公交車,司機突然一個急剎車,就可能癱瘓,這個時候來醫院已經晚了,癱瘓是不可避免的。如何緩解肩頸疼痛?
1 糾正你的姿勢 治病得治本,所以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坐姿很重要,坐姿不正確會給頸椎造成壓力,這就是誘發疼痛的根源。無論是走路還是坐著,都要挺直我們的身子,不僅給我們帶來健康而且也美觀。
2 選擇合適的枕頭 調整枕頭的高度與硬度能有效緩解肩頸酸痛。臨床上高枕是引起落枕、頸椎病的主要原因那對常人來說該怎樣選擇枕頭?一般來說習慣仰卧的人枕高一拳,習慣側睡的人枕高一拳半較為合適。總之,不宜達到一拳半的高度。另外,枕頭過硬、過軟都存在安全隱患,選擇較硬些的有益於人體健康。枕芯材料最好選擇彈性適中,承托力適中的。
3運動、舒展筋骨
無論是上班族還是學生族都要記得不要在電腦前坐太久,甚至只維持一個姿勢。這樣很容易給頸椎造成傷害。工作或學習一段時間後要站起來運動一會兒,做做伸展運動,看看遠方,動動手腳。不僅放鬆自己,也會提高工作效率。「米」字操(僅適宜頸椎疲勞的健康人群)每天做米字型練習,即左上右上左右左下右下頭部運動。動作宜柔和,切忌用力過猛,每日做1~2次,以感覺頭、頸、肩輕快和舒適為度,這樣可以使頸椎不惡化下去。另外,需要多運動增強肌肉活性、韌性,才能有效避免頸肩部疼痛。其中,游泳、瑜伽是最有利於鍛煉頸椎的方式。
4溫熱敷 此法可改善血循環,緩解肌肉痙攣,消除腫脹以減輕症狀。感覺頸肩僵痛難受的時,通過熱毛巾和熱水袋、密封杯子局部外敷,可熱敷個半個小時,敷到發熱。不過,限用於慢性疼痛,急性期病人疼痛症狀較重時不宜作溫熱敷治療。
5葯物、做理療 可選擇性應用止痛劑、膏葯、維生素(如B1、B12),對症狀的緩解有一定的效果。如果頸椎疼痛的症狀很嚴重,可以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合理的按摩,配合醫師,找尋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
3、脖子一轉就「咔咔響」是什麼病的特徵?
在人的身體中,關節與關節之間存在著一種潤滑液,類似於蛋清那樣,它的存在就是為了緩沖骨頭之間的沖擊。
滑液內有一些氣體,它們在滑液中形成氣泡。當關節被拉伸時,關節與關節之間的縫隙會變大,但潤滑液還是一樣的量,這時候關節會產生一個低壓區域,導致氣泡的釋放,就會出現聲響。
當我們移動關節時,肌腱韌帶就會出現移位。當肌腱韌帶回復到原來的位置時,有時就會聽到咔咔地響。
關節接觸面粗糙
如果關節出現炎症,那麼關節間的軟骨組織就很容易會被破壞,從而造成關節接觸面粗糙。當接觸面不再平滑,關節磨擦就會產生響聲。
頸部軟組織或韌帶摩擦
除關節外響外,頸部肌肉出現勞損,局部出現炎症反應,導致肌肉之間的滑動不像以前一樣「輕松」時,也會出現脖子響。
有一些人會在脖子響兩聲後,感到特別舒服,這還少因為原來出現勞損部位得到放鬆了。但是這種舒服往往不能長久,不一會原有的症狀就回來了。現在的人,不管在哪個場合都喜歡低頭玩手機。但長時間的低頭,難免會傷害到頸椎。建議看手機時,盡量把手機放在與視線相平行的位置。
另外,平時可做一些仰頭、聳肩的動作,以舒緩頸椎部肌肉的緊張。
注意頸部保暖
夏季再炎熱,也不要將頸部對著空調直吹。因為頸椎受涼之後,寒濕之氣很容易進入體內,從而加重頸部韌帶的鈣化。
如果要在冷氣太足的地方待久一些,建議帶上披肩。
避免頸部傷害
生活中有很多行為會傷到頸部,比如在公交車上打盹。因為打盹時一般是歪著頭,或者是低垂著頭,頭顱沒有支撐,全靠脖子上肌腱的牽拉來保持姿勢。如果有個急剎車,頸椎及脖子很容易受到傷害的。
4、頸椎響,老感覺不舒服.請問需要怎麼治療.拜託了各位 謝謝
這個是由於頸椎骨骼或者韌帶之間的摩擦導致的,自己應該多注意,要加強頸部的鍛煉,改正不正確的生活習慣。 頸椎病是可以自己治療的。我從畢業到現在一直就是做的文秘工作,每天不管上班下班都是對著電腦,長期以來就形成了頸椎病,開始的時候也沒有引起重視,直到已經很嚴重了我才上醫院看了,才知道已經得頸椎病很久了,其間也用過很多產品,只要是廣告上面說的我都有買來用,不過效果都不是很好,最近朋友給我推薦了一套新產品,頸椎康,我剛用了一段時間,效果還可以,但同時也要注意對頸椎的保護,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活動一下頸椎,同時可以多用脖子做些米字操,或者經常抬頭緩慢的看向天空,然後將伸長的頸慢慢向前向下運動,好似公雞啼叫時的姿勢、再緩慢向後向上縮頸。都有助於頸椎治療的。
5、我的脖子按照一定的規律轉的話會響,而且聲音很大,對身體有影響么?
您的頸椎出現問題了。您現在平時要有目的地多轉動頭部,方法是呈「米」字樣轉動。
頸椎病預防是關鍵。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6、轉動頸椎響 疼
頸椎病是一種慢性疾病,是因長期不良習慣造成的。它的治療方法也是慢性治療為主,你可以嘗試做針灸再配合頸椎操、多活動。根治的話可能性小,就算有所好轉,如果不保持良好的習慣還是會復發。你這么小就有頸椎問題,是應該盡快把頸椎保養一下了。
7、頸椎響,失眠,後背酸痛
你好,請問你從事什麼工作的呢?雙手有沒有出現過麻木的感覺呢?建議行一個平片看一下,如果有問題進一步行一個頸椎MRI。
8、頸椎韌帶響、難受
你好!不排除您說的情況,建議你去專科醫院做個詳細的檢查,確診病情後再制定詳細的治療方案,這段時間防止頸部受累受潮!注意自我保護!以下是頸部保健操,跟著做有助於緩解頸部的不適!
1、左右旋轉:取站位或坐位,頭輪流向左、右旋轉,動作要緩慢,當轉至最大限度時,停留3-5秒,使肌肉和韌帶等組織受到充分牽拉,左右各旋轉10次。
2、伸頸拔背:體位同上。兩肩放鬆下垂,同時,頸部盡量上升,似用頭頂球,持續3-5秒,重復10次
3、提肩縮頸:取站位,肩部放鬆自然向上提,同時頸部向下縮,停留3-5秒,再自然放鬆,重復10次。
4、肩部放鬆:取站位,患者雙上肢自然放鬆,肩部自然向前停留3-5秒,中間停頓再向後擴。
5、環繞頸項:體位同上,頸放鬆,呼吸自然,緩慢轉動頭部,順時針與逆時針方向交替進行重復10次,患者站位,兩手叉腰,頭部向左側偏,再向右側偏,動作要緩慢,幅度勿過大,重復20次。
6、左、右側頸部活動:患者站立。兩手叉腰,頭部向左、右兩個方向側偏,幅度勿過大重復20次。
頸椎注意事項:
1、禁止長時間低頭。仰頭運動。
2、禁止長時間駕車,如果頸部一種姿勢超過2小時,須將頸部活動並作部分頸椎體操。
3、禁止大幅度突然運動。
4、枕頭高度要適宜注意落枕。
9、身體骨骼關節總是響是怎麼回事?是病嗎?
我的老天,千萬不要補鈣啊。這不是缺鈣引起的,補鈣補的是人體的骨骼,這是關節的問題。如果還補鈣的話,這種情況一點都得不到好轉,繼續發展就可能變為退行性關節炎的。千萬不要補鈣啊,中國這幫補鈣的公司亂宣傳的效果。
通常,關節彈響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大多數關節彈響屬於生理性,發出響聲的同時不會引起身體其他部位的不適,對身體危害不大,不需要特別處理,也不必為此惴惴不安。但有一部分人在關節彈響的時候,還會伴有酸疼、腫脹等不舒服的感覺,這時就預示著關節出現問題了。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病有半月板損傷、膝關節病變等,這種病理性彈響在膝、踝、髖、肩關節中都比較常見。
判斷關節響是否暗藏著健康問題,還和人的生活狀態有很大關系。一般來說,生活清閑的年輕人出現關節響以生理性的原因為主,除非有外傷;而工作壓力大,經常勞累的人一旦出現,則更多的要考慮局部關節的損耗了。特別是那些久坐的人,關節間產生的潤滑液少,加大了關節摩擦的損耗,更容易聽到這種響聲了。比如半月板損傷如不及時治療,會加重對軟骨的磨損,而磨損過度則可能會引發退行性關節炎,這樣就會加重身體的負擔。
像教師、編輯、白領等這些常年伏案工作的人時常會抱怨關節「響」,而這種響聲的出現恰恰在提醒人們要保護我們的關節了。
所以,你有這種情況的話,應該盡快進行一些關節的保養了。不然,繼續發展的話,關節軟骨會加劇磨損的,會引發為退行性關節炎的。如果你條件允許的話,可以服用一些鋸峰齒鮫軟骨粉之類的。這種系列的東西才是針對關節軟骨的補充,增加關節潤滑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