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顎關節炎怎麼治療
?
2、下顎關節炎怎麼治
(1)感染性關節炎
①抗炎治療:作葯物敏感試驗,選擇抗生素治療.
②有膿腫形成時應作切開引流.
③炎症消退後,應練習張口及理療以防發生關節強直.
(2)外傷性關節炎
①局部休息,理療,鎮痛.給抗生素預防繼發性感染.
②如有積液或血腫應抽吸,炎症消退後關節腔內注射潑尼松龍(強的松龍)0.5-1.0ml.
(3)退行性關節炎
①修復缺牙以恢復正常咀嚼功能.
②理療:照射紅外線或氦氖激光.
③關節腔內注射潑尼松龍(強的松龍)0.5-1ml,每周1次.3次為一療程.
(4)類風濕性關節炎
①理療:照射紅外線或氦氖激光.
②葯物治療:口服水楊酸類葯物如保泰松,吲哚美辛(消炎痛),芬必得等.關節腔內可注射醋酸氫可的松等激素治療.
3、嘴張不大,嘴張不開,下鄂關節炎,緊急求助!
不是下鄂關節炎,而是顳頜關節炎,俗稱掛鉤疼,是指由於顳頜關節功能紊亂或結構損傷而引起的疼痛,活動障礙等症狀的綜合征。
疼痛位於耳前的深處,並且可由該處放射。疼痛可彌散到整個一側面部,性質為鈍痛,程度為輕度或中度,咀嚼、說話、咬牙等活動可誘發和加重疼痛。
主要臨床症狀:
(1)關節彈響 絕大多數都有關節彈響存在,單側多見,有的伴有疼痛。
(2)關節疼痛 主要表現在開口和咀嚼運動時關節周圍肌肉群的疼痛,不紅腫。疼痛的性質為隱痛、鈍痛或短暫刺痛,在關節處可有壓痛。
(3)下頜運動異常 開口度異常,表現為開口過大或過小,正常開口度平均3.7厘米左右,超過4厘米為張口過大,小於2厘米為張口過小;開口型異常,表現為開口時下頜中線偏斜或歪曲。有時開口運動出現絞鎖。
(4)其他頭痛、頭暈、耳鳴、耳悶、眼花、眼脹,以及吞咽困難、咀嚼肌酸脹不適等。
發病原因:
此病發病原因復雜,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認為和以下因素有關。
①患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綜合征病人,可有情緒焦急、壓抑、心理紊亂、失眠等全身症狀。
②檢查本病病人,發現不少有咬合關系明顯紊亂,如牙尖早接觸、後牙缺失、重度磨耗、智齒錯位萌出等。
③兩側關節發育不對稱,偏側咀嚼習慣造成關節負荷過重,關節局部遭受意外損傷等。
注意事項和治療:
本病的治療原則:由於本病的病因和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明了,在治療上還缺乏根治的方法。
1.消除一切不利的精神心理因素,如改善神經衰弱症狀,指出預後良好,增強信心,並適當用鎮靜安眠葯。
2.避免開口過大造成關節扭傷,如打哈欠.大笑。受寒冷刺激後,防止突然進行咀嚼運動,以免引起肌痙攣.關節韌帶的損傷。糾正不良咀嚼習慣,如單側咀嚼,夜間咬牙。
3.應每日進行張口練習,如張口受限時。消除有害刺激,如治療牙周炎,拔除阻生智齒,修復缺牙,矯正錯合等。改變單側咀嚼習慣,忌食硬物,治療夜間磨牙等。
4.可做翼外肌封閉
5.可做針刺療法
6.可做鈣離子導入
7.可口服鎮靜及解痙葯物
8.紅外線.超短波.激光.臘療.按摩及局部熱敷等,也有一定療效
9.治療間勿進行過度開閉口運動.前伸運動側方運動以及實驗有無彈響或疼痛的存在:勿咀嚼堅硬食物.
10.如果顳頜關節器質性破壞,並經保守治療無效者,去醫院可手術治療。
還得醫院的口腔科醫生幫助你。
4、我得了下顎關節炎都快一年了,誰幫幫我怎麼才可以治好啊?
病情分析:下顎關節炎能治好
意見建議:下頜關節炎主要的臨床表現有局部酸脹或疼痛、彈響和運動障礙。疼痛部位可在關節區或關節周圍;並可伴有輕重不等的壓痛。關節酸脹或疼痛尤以咀嚼及張口時明顯。彈響在張口活動時出現。響聲可發生在下頜運動的不同階段,可為清脆的單響聲或碎裂的連響聲。常見的運動阻礙為張口受限,但也可出現張口過大或張口時下頜偏斜。此外,還可伴有顳部疼痛、頭暈、耳鳴等症狀。
此病情況可以服用一下中葯調理,綜合您的情況可以服用一下龍膽瀉肝或加味逍遙,肝膽的經絡經過咽部,和顳下頜關節部位,此外注意調整心態,清淡飲食,局部可以針灸治療,注意麵部的保曖,局部可以擦些扶它林等葯物。最好進食一些半流食,減少此外的活動。
瞿穎—河北省滄州市詩經村中心衛生院
內科
醫師
5、下顎關節炎要怎麼保養?
疼痛是該病的主要症狀,也是導致功能障礙的主要原因。特點為隱匿發作、持續鈍痛,多發生於活動以後,休息可以緩解。隨著病情進展,關節活動可因疼痛而受限,甚至休息時也可發生疼痛。睡眠時因關節周圍肌肉受損,對關節保護功能降低,不能和清醒時一樣限制引起疼痛的活動,患者可能疼醒。
骶髂關節有廣泛的神經支配,因此在臨床上表現為多種疼痛形式,如下腰痛、臀區疼痛、大腿近端疼痛及腹股溝區疼痛。骶髂後韌帶由S2-4支配,骶髂前韌帶由L2-S2支配,骶髂關節韌帶有緻密的無髓神經纖維構成傷害感覺系統分布,遍及關節囊整個厚度。由於其神經支配的聯系復雜,因此骶髂關節病變與下腰痛有密切關系。可嘗試採用軟骨保護類葯物 尋 軲風膏 緩解症狀。如果是局部壓痛點者,可作痛點封閉,但輕易不選擇手術治療
6、下頜關節炎怎麼治
感染性關節炎
①抗炎治療:作葯物敏感試驗,選擇抗生素治療。
②有膿腫形成時應作切開引流。
③炎症消退後,應練習張口及理療以防發生關節強直。
外傷性關節炎
①局部休息、理療、鎮痛。給抗生素預防繼發性感染。
②如有積液或血腫應抽吸,炎症消退後關節腔內注射潑尼松龍(強的松龍)0.5-1.0ml。
退行性關節炎
①修復缺牙以恢復正常咀嚼功能。
②理療:照射紅外線或氦氖激光。
③關節腔內注射潑尼松龍(強的松龍)0.5-1ml,每周1次。3次為一療程。
類風濕性關節炎
①理療:照射紅外線或氦氖激光。
②葯物治療:口服水楊酸類葯物如保泰松、吲哚美辛(消炎痛)、芬必得等。關節腔內可注射醋酸氫可的松等激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