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樣診斷痛風?
60%——70%次發病部位為單個拇趾關節,復發患者多有拇趾關節損害,其他關節如踝、指、腕、肘、膝等亦可受累。病變關節周圍軟組織明顯紅腫、熱、痛及活動障礙。痛風多在春秋季發病,誘因與疲勞、受濕冷、外傷、感染、穿小鞋、走路多、飽食、飲酒過多有關。本病可自行緩解,間歇期可持續數月、數十年不發作,但多數病人常在一年內反復發作,病程延長,發作次數不斷增加,受累關節亦增多。對有高血壓病、高脂血症、動脈硬化、冠心病及糖尿病者,均應重視合並痛風的可能,尤其中老年男性、肥胖者,突然發生或反復發作的拇趾單關節紅、腫、劇烈疼痛者,結合伴有高尿酸血症,對秋水仙礆治療有特效者,或滑膜液中查見尿酸鹽針狀結晶, 線照片見骨質有穿鑿樣缺損者,即可診斷為痛風。有痛風石症為本病晚期。不典型病例應與假性痛風關節炎區別,後者以膝關節、髖、椎間關節及恥骨聯合部損害多見,X照片可見軟骨鈣化,滑膜液中可查見棒狀結晶。
2、痛風治療方法
第一、一般的處理就是要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量,不進食高嘌呤的食物,嚴格的戒酒盡量避免誘發因素,多飲水並且保證每日的尿量在兩千毫升以上。
第二、急性關節炎期的治療應該要絕對的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受累關節負重,直到關節疼痛完全緩解後72小時左右,方可逐漸的活動,應該盡早應用下列葯物來控制關節炎緩解症狀:
秋水仙鹼,它對於控制痛風性關節炎具有顯著性的療效作為首選。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葯,主要針對不能耐受秋水仙鹼的患者比較適用。糖皮質激素,對於急性關節炎的發作具有迅速緩解的作用。但是,停葯後容易復發,而且長期的服用容易導致糖尿病、高血壓這些並發症,因此不適合長期的應用。僅對用秋水仙鹼,非甾體類抗炎葯治療無效不能耐受或者是有禁忌症的患者,可以考慮短期的使用。
第三、間歇期慢性期的治療經過上述治療,症狀仍然不能控制反復發作的患者,可以用小劑量的秋水仙鹼維持治療。
3、鄭州類風濕醫院哪家好,講解下
風濕病大致分為10大類,包括100多種疾病,現簡要介紹如下: (1)彌漫性結締組織病包括類風濕、幼年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多發性肌炎與皮肌炎、壞死性血管炎及其他血管炎、乾燥綜合征、重疊綜合征及其他(包括風濕性多肌痛、脂膜炎、嗜酸性筋膜炎)。 (2)與脊柱炎相關的關節炎包括強直性脊柱炎、賴特綜合征、關節炎、慢性炎症性腸病相關的關節炎等。 (3)退行性關節病包括骨關節炎、骨關節病等。 (4)與感染因素有關的關節炎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直接感染引起的關節炎,由感染間接引起的反應性關節炎等。 (5)伴有風濕性疾病的代謝或內分泌疾病包括性關節炎、假性痛風、澱粉樣變等。 (6)腫瘤包括滑膜瘤、骨軟骨瘤等。 (7)神經血管疾病包括神經病變性關節炎、腕管綜合征、椎管狹窄等。 (8)伴有關節表現的骨、骨膜及軟骨疾病。 (9)非關節性風濕病包括纖維織炎、肌腱炎、筋膜炎等。 (10)其他有關節表現的疾病包括復發性風濕病、間歇性關節積水、結節病、結節性紅斑等。1、反復發作型:這種類型的風濕病在臨床中非常多見,絕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都是不斷的反復發作的。風濕患者在復發時具有重復以往臨床表現的特點。復發常在初發風濕熱後5年內可能性最大。有下列情況者復發率較高:①既往有風濕性心臟病者。②有風濕熱復發病史者。③咽部鏈球菌感染後症狀明顯,免疫反應較強者。④本次鏈球菌感染距離前次風濕熱發作時間少於2年者。心臟炎患者的預後與反復發作次數、每次發作的嚴重程度、能否堅持繼發性預防和早期抗風濕治療有關。1. 風濕病大多有關節病變和症狀,可高達70-80%,約50%僅有疼痛,重則紅,腫,熱,痛及功能受損等全面炎症表現;多為多關節受累。侵及關節大小視病種而有不同。
2. 異質性,即同一疾病,存在有不同亞型,由於遺傳背景,發病原因不同,機制也各異,因而臨床表現的類型,症狀,輕重及治療反應也不盡相同。
得看你是哪種
4、輕微痛風關節痛可以治癒嗎
痛風是自身體質較差,體內代謝慢,導致身體多的尿酸並不能完全排除體外,而是瘀滯在了關節,導致關節氣血不通暢。
傳統醫學中講,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恢復它,需要自身強健體質,加快周身氣血運行,暢通關節淤堵之處,通過出汗來將體內多的尿酸漸進排出,久之關節氣血運行通暢,便會得到很好恢復了。
怎麼做呢?可以百度搜看此文《54歲,痛風十多年,練習老拳師馬步樁2個多月,關節感到輕松!》,文中講述了一個傳統鍛煉的恢復方法,希望幫助到你,望採納。
5、真假痛風怎樣鑒別
所謂假性痛風,是指焦磷酸鈣雙水化物(Ca2P207 ? 2H2O )的結晶,沉著於關節軟骨及其周圍組織引起的疾病,以關節炎為主要表現。這一病症是於1961年,在學者研究痛風的關節液時,發現了焦磷酸鈣雙水化物結晶,其假性痛風,故稱之為假性痛風,也稱焦瞵酸鈣雙水化物沉積症,或軟骨鈣化症。其實這一病症是由焦磷酸鈣雙水化物結晶誘發的滑膜炎。
發病機制鑒別
假性痛風的病因未明,可能與遺傳、外傷和代謝障礙等因素有關。基本病因為焦磷酸鈣沉積。一般可分為4類:
1、家族性;
2、散發性(原因不明性);
3、繼發於其他代謝性疾病,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痛風、肝豆狀核變性等;
4、創傷或外科手術後。
與痛風不同,假性痛風與無機焦磷酸鹽的產生和排泄天明顯關聯。假性痛風的急性發作多是在結晶由軟骨脫落至滑囊後,而促使脫落的因素又很多,如創傷、甲狀旁腺手術後,並發另一種急性炎症性關節炎等。
臨床表現鑒別
假性痛風的臨床表現與痛風相似,但較輕,四肢小關節較少受累,而痛風好發於四肢小關節。當假性痛風急性發作時也會突然起病,出現關節呈紅、腫、熱、痛等表現,關節腔內常有積液。最多發於膝關節及其他常見的髖關節、踝關節、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等大關節,偶爾累及指關節、趾關節,但很少像痛風那樣侵犯大拇趾。
另外,當假性痛風急性發作時血沉增快,白細胞增高,但血尿酸值不高。且關節滑液中可發現焦磷酸鈣雙水化物結晶。x線片上亦可見關節軟骨呈點狀和線狀鈣化斑。而實驗室焦磷酸鈣檢測也有助於診斷。
6、痛風不要吃那些食品?
《痛風病人不能吃什麼》是關於痛風防治的大眾科普讀物。當今社會生活中,痛風像糖尿病一樣被視為人類健康的殺手,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如何在改善物質生活的基礎上保障好大家的身體健康,是很多讀者想要知道的內容,此書中有提到體內嘌呤物過多,或者尿酸排泄減少是直接導致痛風的原因。 著重介紹了痛風患者的保健食療、保健葯膳及用葯知識。開篇首先簡述了痛風的基礎知識,此後針對疾病的各個階段和不同合並症,有針對性地介紹了患者的飲食原則、食療食譜、茶葯膳調養、西葯和中葯治療等,最後還附加了各種食物總嘌呤的含量,指導患者科學安排自己的飲食。重點闡述了痛風病人應該怎麼吃東西,那些食物不能吃那些食物可以吃,可以吃的還有什麼禁忌,在該書中都詳細的列舉了。嘌呤高的食物: 1、豬、牛、羊肉、火腿、香腸、雞、鴨、鵝、兔以及各種動物內臟(肝、腎、心、腦)、骨髓等含嘌呤量高,應盡量不吃; 2、魚蝦類、菠菜、豆類、蘑菇、香菇、香蕈、花生等也有一定量嘌呤。 嘌呤低的食物: 1、主食類:米、麥、面類成品、小粉、秫秫、通心粉、馬鈴薯、甘薯、山芋等。 2、奶類:牛乳、乳酪、冰淇淋等。 3、葷食:蛋類和豬血、雞鴨血等。 4、蔬菜類:大部分蔬菜均屬低嘌呤食品。 5、水果類:水果基本上都屬於低嘌呤食品,但仍不宜大量。 6、飲料:可樂、汽水、,濃茶、果汁、麥乳精、果凍等可適當食用。 7、其他:醬類、蜂蜜 2痛風病的介紹 編輯 什麼是痛風 痛風一般發作部位為大母趾關節,踝關節,膝關節等。長期痛風患者有發作於手指關節,甚至耳廓含軟組織部分,急性痛風發作部位出現紅、腫、熱、劇烈疼痛,一般多在子夜發作,可使人從睡眠中驚醒。痛風初期,發作多見於下肢。 痛風的原因 1。引起尿酸高的原因:核酸氧化分解的內源性嘌呤占總嘌呤的80%,食物等外源性嘌呤占總嘌呤的20%。 進食含有過多嘌呤成份的食品,而在新陳代謝過程中,身體未能將嘌呤進一步代謝成為可以從腎臟中經尿液排出之排泄物。血中尿酸濃度如果達到飽和的話,這些物質最終形成結晶體,積存於軟組織中。如果有誘因引起沉積在軟組織如關節膜或肌腱里的尿酸結晶釋出,那便導致身體免疫系統出現過敏而造成炎症。 如果血中尿酸濃度長期高於這個飽和點,醫學上稱為「高尿酸血症」。 2。高嘌呤成份的食品: ⑴動物類內臟如腦、肝、腎、心、肚。和顏色深的肉類、西式濃肉湯、牛素、雞精等。海產類;沙甸魚、倉魚,鯡魚(Herring)、牙帶魚、多春魚、帶子、海參、瑤柱、蚝、青口、司鯰、蝦米,小魚干、魚皮、魚卵等。鵝肉、野生動物等。 ⑵硬殼果如花生腰果之類、酒(過量) ⑶植物幼芽部分一般含中度成份,不可多食,菜花類,豆苗,筍類,豆類。 3。引起痛風的誘因: 痛風可以由飲食,天氣變化如溫度氣壓突變,外傷等多方面引發。 飲酒容易引發痛風,因為酒精在肝組織代謝時,大量吸收水份,使血濃度加強,使得原來已經接近飽和的尿酸,加速進入軟組織形成結晶,導致身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敏感)而造成炎症,痛風古稱「王者之疾」,因此症好發在達官貴人的身上,如元世祖忽必烈晚年就因飲酒過量而飽受痛風之苦。 一些食品經過代謝後,其中部分衍生物可以引發原來積蓄在軟組織的尿酸結晶重新溶解,這時可誘發並加重關節炎。 ⒋男性易患痛風的原因 痛風病在任何年齡,都可以發生。但最常見的是40歲以上的中年男人。根據最新統計,男女發病比例是20∶1。腦力勞動者,體胖者發病率較高。 痛風偏愛男性的原因是:女性體內雌激素能促進尿酸排泄,並有抑制關節炎發作的作用。男性喜飲酒、赴宴,喜食富含嘌呤、蛋白質的食物,使體內尿酸增加,排出減少。有醫生統計,筵席不斷者,發病者佔30%,常吃火鍋者發病也多。 這是因為火鍋原料主要是動物內臟、蝦、貝類、海鮮,再飲啤酒,自然是火上澆油了。調查證明:涮一次火鍋比一頓正餐攝入嘌呤高10倍,甚至數十倍。一瓶啤酒可使尿酸升高一倍。高血壓病人患痛風可能性會增加10倍。痛風與糖尿病一樣是終生疾病。關鍵是自己控制飲食,多食含「嘌呤」低的鹼性食物,如瓜果、蔬菜,少食肉、魚等酸性食物,做到飲食清淡,低脂低糖,多飲水,以利體內尿酸排泄。 告誡痛風患者:男人不要酗酒,葷腥不要過量。一旦診斷為痛風病,肉、魚、海鮮都在限食之列。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宜多吃,還要下決心戒酒! ⒌假性痛風是一種由於焦磷酸鈣晶體沉積於關節軟骨及其周圍組織引起以關節炎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因症狀類似痛風而得名,又稱焦磷酸鈣沉著病或軟骨鈣化症。多見於50歲以上的老年人,發病率隨年齡遞增而增加,男女之比為1.4:1。 病因:病因未明,可能與遺傳、外傷和代謝障礙等因素有關。基本病因為焦磷酸鈣沉積。 痛風的症狀 痛風急性發作前或發作時,絕大多數病人血尿酸升高。但在間歇期或慢性期,則血尿酸含量往往正常,故不應以血尿酸是否正常來診斷痛風。多發性或復發性的尿路結石,可能為痛風的首發症狀,注意復查血尿酸。只有很好的針對痛風的症狀,才能清楚自己的病情處於什麼階段,下面就來說說痛風的症狀。 痛風早期——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痛風石已形成 【 痛風性關節炎 】 痛風石已經形成。但並沒有明顯的腎臟病變如尿酸性腎病及腎結石,腎功能正常,但高尿酸血症逐步出現。往往會出現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發作。在急性關節炎發作消失後關節可完全恢復正常,不會影響功能損害,但是會反復發作。 痛風中期——皮下痛風石 【 皮下痛風石 】 皮下痛風石形成,主要是由於反復急性發作造成的損傷。也可能還會出現尿酸性腎病及腎結石,但腎功能會出現輕度障礙。關節也會出現不同破壞以及功能障礙,進而痛風性關節炎的出現。 痛風晚期——痛風石增多,出現尿毒症 關節明顯畸形以及功能性障礙的出現,皮下痛風體積逐步增大,石頭數量增多,也會出現白色尿鹽結晶。然而腎病就會逐步發作,最終導致腎功能障礙出現尿毒症的嚴重後果。 痛風的發生也絕非偶然,都是因為日常的飲食不當所造成。而當您出現以上痛風的症狀時,就要積極的配合治療。這樣才能遠離痛風的干擾。也希望以上內容對您有所幫助。 3痛風疾病治療 編輯 中醫對痛風病因與發病機制的認識有以下幾方面: 1.素體陽盛,臟腑蘊毒:臟腑積熱是形成毒邪攻入骨節的先決條件,積熱日久,熱郁為毒是發生本病的根本原因。 2.濕熱濁毒,留注關節:濕熱濁毒,根於脾胃,留滯經脈,壅閉經絡,流注關節,若正虛邪戀,濕毒不去,循經竄絡,附於骨節,形成痰核,堅硬如石。所以濕熱濁毒是形成痛風石的主要原因。 3.脾虛為本,濕濁為標:素體脾虛加之飲食不節,損傷脾胃,運化失調,釀生濕濁,外注皮肉關節,內留臟腑,發為本病。 4.外邪侵襲:外邪留滯肌肉關節致氣血不暢,經絡不通,不通則痛,久則可致氣血虧損,血熱致瘀,絡道阻塞,引起關節腫大、畸形及僵硬。 4飲食調理 編輯 1、不吃海鮮,尤其是魷魚、墨魚、蝦、螃蟹。 2、少吃肉類,尤其是動物內臟。 3、不再喝酒,尤其是啤酒點滴不沾。 4、飲食要清淡,少油膩少鹽,多吃粗糧好。 5、多喝多酚咖啡,可提高30%以上的尿酸排出率。 6、精神愉快、增加有氧運動,平時養成良好鍛煉習慣例如走路去上班,少坐電梯,少坐車,定期檢查。
7、風濕病人怎麼養生
一般情況下~風濕病患者只要是季節變化~天氣變化都會有關節不適感!
指導意見:
建議您首先是要保暖~盡量少接觸冷水~少吃生冷食物!可以去看中醫師~開點祛風除濕的中葯泡點葯酒喝!
更多咨詢可以去問問風濕app看看
8、輕微痛風關節痛可以治癒嗎
可以有效控制的。
據統計,我國約有210萬至940萬痛風患者,數量龐大。痛風已儼然與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代謝性疾病一樣,成為現代社會的一個頑疾。實際上,痛風往往與上述疾病伴發,增加了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那麼,痛風怎麼來的,如何有效避免痛風,又如何更好地治療管理痛風呢?
第一什麼是痛風?
痛風是血液中的尿酸鹽在關節腔沉積導致關節出現紅腫熱痛的炎症。痛風這個名詞很好地形容了患者的表現。首先是疼痛來如風,之前可能沒有什麼徵兆,疼痛很快就發作起來了;其次是真的「痛瘋」了,很多痛風患者都描述過想把疼痛部位給砍掉,可見疼痛有多厲害。
第二尿酸鹽為什麼會到了關節腔里?
尿酸鹽在關節腔沉積主要是因為血液中尿酸濃度過高所致。那麼尿酸又是從哪來的呢?尿酸是從細胞DNA成分中的嘌呤代謝產生的。我們血液中的尿酸有20%來自攝入食物中的嘌呤,其餘的都是自己體內新陳代謝產生的。
第三尿酸濃度升高的原因是什麼?
我們在攝入和產生尿酸的同時,也會排出尿酸,正常時能維持平衡。當排出減少或者攝入產生增多時,就會出現尿酸水平升高。不得不說,尿酸濃度過高90%的原因是排出減少。
第四尿酸升高還會造成什麼危害嗎?
有人可能會覺得痛風盡管痛,但治療幾天就好了,沒什麼太大危害吧。但痛風發作時不敢動,而長期痛風會導致關節畸形,某種意義上相當於殘疾,是很影響生活質量的。另外,尿酸高還容易形成腎結石,造成腎功能損傷甚至腎衰。如前所述,痛風尤其是在女性中還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第五怎麼預防痛風?
調節生活方式是最重要的辦法,包括減重、少吃富含嘌呤的食物、限制酒精攝入(每天不超過1兩白酒)。簡單地說吧,就是「管好你的嘴,邁開你的腿,看好你的腰圍」。另外,控制伴隨痛風的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也很重要。不過這幾類疾病通過上述改變生活方式的做法也能得到改善。
第六哪些食物富含嘌呤?
既然嘌呤是細胞內DNA的成分,那麼一般來說,細胞越密集,所含嘌呤就越多。具體來說,動物內臟(尤其是腦、肝、心、腎),海產品(尤其是海魚、貝殼類)含量最高;其次是魚蝦、肉類、豆類;而各種谷類、蔬菜、水果、牛奶、雞蛋含量較低。注意,不要把嘌呤含量與蛋白質含量混為一談。
第七萬一痛風發作怎麼辦?
在痛風發作時不要試圖去用葯降低血中尿酸水平,因為這樣反而會加重痛風。正確的做法是給予止痛抗炎葯。能用的就目前就三大類:一是解熱鎮痛葯,包括布洛芬800mg一天3至4次,或吲哚美辛25-50mg一天4次;二是秋水仙鹼,從1mg開始,然後每1-2小時吃0.5mg,24小時總量不超過6mg;三是激素類,可關節腔內給葯,也可口服潑尼松20-30mg,每天一次,10-14天內逐漸減量。使用這些葯物的時候應注意其副作用。
第八痛風消退後怎麼辦?
痛風消退後就應該降尿酸治療了。最常用的葯物包括丙磺舒、別嘌醇、非布司他。這些葯物中,丙磺舒是促尿酸排泄的,但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不能用於已有腎結石的患者中;別嘌醇是抑制尿酸生成的葯物,性價比最高;非布司他也是抑制尿酸生成,長期服用幾乎可杜絕痛風的再發作,還可使七成患者已形成的痛風石溶解,安全性也有保障,但價格偏貴。要根據個人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葯物。
第九痛風應該怎麼管理?
最主要的是維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在服葯期間定期復查血常規、肝腎功能、尿酸水平。在維持尿酸水平<6mg/dL(約為360μmol/L)的同時,也保持肝腎功能正常就行了。
世界衛生組織對疼痛做過聲明,認為無痛是基本人權,我們希望痛風越來越少,盡量減少痛風的發作,避免痛風帶來的長期傷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