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髖關節骨性關節炎與股骨頭壞死的臨床症狀根本上的區別是什麼?
股骨頭壞死是一種骨科常見的疑難雜症,多見於中青年患者,令所有患者非常為煩惱的應該就是股骨頭壞死患病過程中的疼痛了吧,無論處在哪期的患者都會有不同位置和程度的疼痛。
髖關節疼痛一定是股骨頭壞死么? 股骨頭壞死早期的患者多表現為「異位疼痛」,如膝關節疼痛,腹股溝疼痛,腰部疼痛,中晚期的患者會有髖部疼痛,活動受限,並且隨著疾病的發展會越來越疼。
那是不是所有的髖部疼痛都是股骨頭壞死呢?不是。
有很多患者一旦發現髖關節疼痛就認為得了股骨頭壞死,其實引起髖關節疼痛的疾病非常多,並不是所有的髖痛都是股骨頭壞死,甚至有一些醫生也會將一些髖痛患者誤診為股骨頭壞死。 許多髖關節骨關節炎的病人,被誤診為股骨頭壞死。其實這是兩類完全不同的疾病,前者是以關節表面破壞為主,病程由表及裡;而股骨頭壞死則是關節軟骨下骨壞死在先,病程由里及表。 引起髖關節疼痛的原因很多,比如:發育性:如髖關節發育不良引起的結構改變;神經性:如髖關節周圍神經卡壓綜合症;炎症性:如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髖關節骨性關節炎;創傷性:如髖關節周圍軟組織損傷、骨折、脫位、髖臼盂緣損傷;放射性痛:如腰椎的病變
2、髖關節是退行性變還是股骨頭壞死?
根據您是中年女性,您的病史和症狀還有片子情況我個人診斷為:
雙側髖關節發育不良(DDH),CROWE 1型,
繼發雙髖骨關節炎理由:中年女性是DDH好發於中年女性。症狀剛開始不明顯,可能年輕時僅有髖關節輕度不適,中年後由於繼發骨關節炎而症狀明顯起來。
X線片可以看到雙髖臼包容稍差,骨贅形成,關節間隙變窄,髖臼和股骨頭內可見骨小梁紊亂,囊性變,但是無股骨頭塌陷。股骨頭壞死會在髖臼病變出現前先出現股骨頭的負重區塌陷。你的檢查不符。另外MR 顯示的也主要是骨贅形成,關節間隙變窄,髖臼和股骨頭內可見骨小梁紊亂,囊性,而不是股骨頭壞死表現的負重區的水腫、鈣化、空腔形成、頭塌陷等。
故不考慮股骨頭壞死
鑒別:需要排除類風濕性關節炎
這要看您是否有雙手掌指關節的疼痛、腫脹、晨僵,或其他多個關節的上述症狀,並需要查血沉,CRP,類風濕因子等
治療:根據診斷和目前症狀及患者年齡
建議,全髖關節置換術可先做重的一側
3、股骨頭壞死的哪幾個早期症狀,很多人誤以為是關節炎?
股骨頭壞死前期都會有明顯症狀,但是很多人都會產生的一種誤區,很容易造成誤診, 讓人總以為這種症狀是關節炎,股骨頭壞死在生活當中會出現這三種特徵:
一、天氣寒冷時,髖關節疼痛加重
天氣發生明顯變化的時候,就會讓自己身體的髖關節有一種酸痛的感覺,時間長了會讓這種酸痛變成了明顯的疼痛。有些人就以為這是天氣的變化造成的關節炎,讓自己沒有多加註意,最後延誤了病情。
時常要注意自己的保暖,在天氣寒冷的時候,如果出現這樣的症狀,一定要讓自己做出應有的檢查。千萬別讓自己延誤病情,反而加深了這種疼痛的感覺,最後錯過最佳時機,股骨頭壞死已經形成,影響了自己的身體健康。
二、髖關節僵硬,活動受限
這是股骨頭壞死明顯的前兆,讓自己身體的活動嚴重地受到了限制。在生活當中,會讓自己在走步的時候都會加重疼痛感,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不便。
這時別讓自己產生誤診,一定要做出應有的檢查,才不會讓身體髖關節產生無力的現象。發現的及時,不至於造成股骨頭壞死晚期,都能得到保守治療。
三、髖關節隱痛,休息時明顯地減輕
平時的時候髖關節隱隱作痛,當自己稍微休息,就會減少這種疼痛的感覺。這不是關節炎的症狀,而是股骨頭壞死的狀態。
在生活里如果出現這種症狀,及早的就醫,才不會讓自己的身體受到創傷。最後都能得到明顯的改善,不會讓自己疼痛感加強。
4、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鑒別診斷
對具有類似的X線改變或MRI改變的病變,應注意鑒別。
1.具有類似X線改變疾病的鑒別診斷
(1)中、晚期骨關節炎 當關節間隙變窄,出現軟骨下囊性變時可能會混淆,但其CT表現為硬化並有囊形變,MRI改變以低信號為主,可據此鑒別。
(2)髖臼發育不良繼發骨關節炎 股骨頭包裹不全,髖臼線在股骨頭外上部,關節間隙變窄、消失,骨硬化、囊變,髖臼對應區出現類似改變,與本病容易鑒別。
(3)強直性脊柱炎累及髖關節 常見於青少年男性,多為雙側骶髂關節受累,其特點為HLA-B27陽性,股骨頭保持圓形,但關節間隙變窄、消失甚至融合,故不難鑒別。部分患者長期應用皮質類固醇可合並AVN,股骨頭可出現塌陷但往往不嚴重。
(4)類風濕關節炎 多見於女性,股骨頭保持圓形,但關節間隙變窄、消失。常見股骨頭關節面及髖臼骨侵襲,鑒別不難。
2.具有類似MRI改變疾病的鑒別診斷
(1)暫時性骨質疏鬆征(ITOH) 可見於中年男女性患者,屬暫時性疼痛性骨髓水腫。X線片示股骨頭、頸甚至轉子部骨量減少。MRI可見T1加權像均勻低信號,T2加權像高信號,范圍可至股骨頸及轉子部,無帶狀低信號,可與本病鑒別。此病可在3~6個月內痊癒。
(2)軟骨下不全骨折 多見於60歲以上老年患者,無明顯外傷史,表現突然發作的髖部疼痛,不能行走,關節活動受限。X線片示股骨頭外上部稍變扁,MRI的T1及T2加權像顯示軟骨下低信號線,周圍骨髓水腫,T2抑脂像顯示片狀高信號。
(3)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 多發於膝關節,髖關節受累少見。累及髖關節的特點為:青少年發病,髖部輕中度痛伴有跛行,早、中期關節活動輕度受限。CT及X線攝片可顯示股骨頭、頸或髖臼皮質骨侵襲,關節間隙輕、中度變窄。MRI示廣泛滑膜肥厚,低或中度信號均勻分布。
(4)股骨頭挫傷 多見於中年有髖關節外傷史患者,表現為髖部痛及跛行。MRI位於股骨頭內的T1加權像中等強度信號、T2加權像高信號,內側較多。
(5)滑膜疝 此為滑膜組織增生侵入股骨頸部皮質的良性病變,MRI示T1加權像低信號、T2加權像高信號的小型圓形病灶,多侵襲股骨頸上部皮質,通常無症狀。
5、股骨頭壞死和骨關節炎的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