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膝骨關節炎鍛煉視頻

膝骨關節炎鍛煉視頻

發布時間:2020-11-06 07:58:22

1、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如何運動可以防止肌肉萎縮?

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人,既要避免膝關節過度疲勞,又要進行適當的功能鍛煉,以增加膝關節的穩定性,防止腿部的肌肉萎縮,這不僅能緩解關節疼痛,還能防止病情進展。有規律的運動是一種健康而重要的生活方式,要想保持關節和健康,必須運動。長期不活動會導致關節僵硬和周圍組織萎縮。運動有助於減輕疼痛和僵硬,增加關節活動度,增強肌肉的力量和耐力。運動還有助於減肥及保持減肥成果。

最適合骨性關節炎患者的運動方式有三種,這些運動對骨性關節炎患者都是安全有效的:

(1)關節活動度訓練通過增加關節的活動范圍,疼痛症狀也會減輕,增加關節活動度的另一個好處便是能保持關節的潤滑,使膝關節能保持較高的活動水平,增加關節活動度的方法有游泳,推拿按摩,騎固定式自行車。另外,要保證每天都進行功能鍛煉,主動屈伸膝關節至最大范圍。

(2)肌肉力量訓練骨性關節炎患者有時會覺得膝關節打晃,不穩,特別是上下樓梯時。這是因為腿部肌肉力量不足,不能很好地控制膝關節,而且這種晃動會增加對關節的損害。如果肌肉力量增強,就能很快地對搖晃等失穩狀態作出反應,吸收振盪應力,控制住膝關節,從而保護關節。

有一個簡便易行的方法可改善這種狀態:平躺在床上,把腿伸起,讓大腿上的肌肉收緊、綳直,與床成45°,每次都維持1秒,讓伸直的腿停留在半空中,再慢慢地放下。如此重復50個,50個為一組。此種運動方式也可以站著練習。初次做的時候,次日大腿肌肉會有一些酸痛感,但是持續練習一周以後,酸痛感就會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膝關節的抗負荷能力逐漸得到加強。隨後也可練慣用腳挑一個枕頭,增加力量。每天2~3次。

此外,還可以蹲高位馬步。具體動作是兩膝稍彎曲(10°~30°),以膝關節不痛為宜。腳尖向前,不要向內或向外,且膝蓋不要超過腳尖。靜蹲不動,或背靠牆壁,兩手平舉,目視前方,開始堅持30秒到1分鍾,然後逐漸增加時間至幾分鍾。每天累積達到15分鍾左右即可。切不可下蹲的位置過低,使膝蓋超過腳尖,這樣會增加對髕骨的壓力,是錯誤的方法。

在鍛煉過程中,患者不要盲目追求數量練習,要保證質量。這種鍛煉適應范圍比較廣泛,腰不好或者人工關節置換以後的患者都可以做這樣的練習。這個看似簡單的運動其實以運動醫學的原理為指導,在充分練習股四頭肌功能的基礎上,使髕骨得到充分鍛煉。

(3)有氧或耐力訓練有氧或耐力訓練對心臟也很重要,而且能控制體重,改善全身機能,這些訓練甚至還能減輕某些關節的炎症。應該強調一下,對患有關節炎的人來說,游泳可能是最好的運動,由於是在水中運動,膝關節不存在負重,可以幫助恢復膝關節功能,還能增強肌肉力量和身體關節靈活性。騎自行車和散步也有好處,要經常練習,但每次練習的時間不宜過長。

2、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如何預防及鍛煉?

山東省立骨科袁林醫生表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常見的由多種因素導致的慢性關節疾患,起病變特點是關節軟骨的退行性變,和關節周圍的繼發性骨質增生。好發於50歲以上的人群,女性略多。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就診?


一旦出現以下情況需要及時就診:

一、下蹲、起立、上下樓梯出現膝關節疼痛或疼痛加重。

二、膝關節晨起有僵硬感,稍微活動後減輕。

三、膝關節屈伸活動時會聽到彈響、感到摩擦感並疼痛感。

四、遇寒後膝關節疼痛加重。

五、膝關節變形,活動度欠佳,蹲下起不來、起來蹲不下。


預防膝關節骨關節關節炎方法:


1、減輕體重

膝關節是人體的主要承重關節,體重越大,膝關節壓力越大,磨損也就越快。因體重導致膝關節炎的患者,近幾年在病人群占據了很大比例。


2、盡量不穿高跟鞋

高後跟讓人體重心前傾,為維持重心穩定,膝關節局部壓力增加,久之易導致膝關節韌帶鬆弛和軟骨磨損。建議女性生活中應多穿平跟軟底鞋以吸收震盪和平衡膝關節負荷。

3、減少頻繁登高及長時間快走

現代人喜歡選擇登山、爬樓梯、快步走來健身,但如果過度,也會帶來負面效應,致使加速膝關節的軟骨磨損,加快關節炎發生。很多年輕患者都是在經常爬山、爬樓後做過早出現骨性關節炎。走路鍛煉身體簡單有效,建議每分鍾不超過100步和鍛煉時間不超過1小時,保護好關節。運動前做好充分熱身。


4、服用維生素ACE及補足D

女性患膝關節炎的比率遠超於男性,特別是更年期後由於體內雌性激素大量下降,軟骨變薄變脆不耐磨損。對女性來說:多曬太陽、多喝牛奶、服用維生素A、C、E及補足維生素D等對骨性關節炎有良好的預防作用。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功能鍛煉方法

1、股四頭肌等張收縮訓練

直腿抬高鍛訓練:仰卧位,下肢伸直抬起,保持足跟距離床面15-30cm左右,堅持20-30秒,放下休息5-10秒,再抬起,反復訓練。

2、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

患者取仰卧位,膝關節伸直,股四頭肌盡力收縮,保持10-15 s,放鬆5 s,反復訓練。

3、膝關節屈伸活動法

患者坐在床邊,雙膝置於床旁,然後盡量伸直膝關節,保持伸直位,保持10-15s,緩慢屈曲膝關節,反復進行鍛煉。

3、骨關節炎做什麼鍛煉好 詳解4步鍛煉法

最好的鍛煉方式是游泳,水的浮力可以減輕骨關節的負荷。還有很多鍛煉方式,下面的四個鍛煉方法與步驟希望可以幫到你。

1.直腿抬高練習。仰卧,患膝伸直抬高30~40厘米,盡量保持這個姿勢,堅持不住時可放下休息片刻,以上算1次。然後重復練習,每組10~15次,每天2次。如果能堅持1分鍾以上,可進行負重直腿抬高練習。
負重直腿抬高練習:動作同上,在足背上擔負一定重量,可從1公斤開始,逐漸增加到5公斤,如果可以堅持1分鍾以上,再進行下一步練習。
負重短弧練習:患者坐在床邊,患膝下面墊一個枕頭,屈膝30度,患足負重從5公斤開始,逐漸增加到10公斤,坐抬腿伸直練習,若能堅持1分鍾以上,可進行下一步練習。
負重長弧練習:坐在床邊,屈膝90度,小腿下垂,患足負重從10公斤開始,逐漸增加到20公斤。
2.坐位伸膝練習。患者坐在床上,患膝盡量伸直,腳背伸平,同側手向下按膝,對側手屈腰夠足。
坐位垂膝擺動屈伸練習:坐於床邊,患肢小腿下垂,以健肢幫助按壓患肢,增加屈曲。
仰卧屈膝練習:仰卧,患肢屈髖90度,患膝盡量屈曲,以健肢協助按壓患側小腿,以增加膝關節屈曲。
跪位屈膝練習:患者跪坐在床上,自行向後跪壓,以增加屈膝角度。
3.平躺「蹬三輪」。每天早晚躺在床上,模仿蹬三輪動作。平躺可減輕易受損關節的負擔,而且該動作能使踝關節到肩關節的各個關節都得到鍛煉。
4.水中運動。患者平時可適當進行水上運動,如游泳,水的浮力能減少體重對膝關節的壓力,同時有助於強化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肌肉耐力,對緩解骨關節炎大有裨益,即使不小心跌倒,也不容易導致運動傷害。

4、為什麼游泳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最好的鍛煉方式

做其他運動往往會加重關節的損耗程度
而游泳確是很好的鍛煉方式
游泳是對骨關節炎患者沖勝最好的運動之一
水的浮力,對身體關節起到一種按摩的作用
水具有浮力,可以減輕體重對於關節的負荷,
同時水具有阻力有利於肌肉的鍛煉。
建議進行水中步行訓練及游泳。
游泳同時也是一項極好的有氧運動,可以增強體質

5、膝關節炎很難長途行走,該怎樣鍛煉身體?

如果是膝關節炎比較嚴重的話,我建議暫時先不要鍛煉,防止損傷到膝關節。但是如果不是非常嚴重,自己又很想鍛煉,那我們可以在床上進行抬腿運動、空踩自行車、下肢關節屈伸等動作。

膝關節對於鍛煉的人來講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健身最容易損害到的就是膝關節,而膝關節或者說關節的炎症雖說不是什麼危及生命的疾病,但是嚴重的話也很麻煩,一個保護不好就會留下什麼後遺症,然後膝關節一直會有傷,以後都不能很隨意地去健身,甚至影響到日常的生活。所以在患膝關節炎的時候盡量以為穩妥為主,不要以為感覺病情好轉就挑戰醫生的權威。

如果非要鍛煉,那我們可以在床上進行一些輕松的,不使膝關節受力的動作。因為我們也不能一直躺在床上一動不動,那樣對身體也不好,還可能會引起並發症。先介紹一下要點,在床上我們主要就鍛煉一下腿部的肌肉,而且最重要的就是千萬不能讓膝關節承受力量,更不要說什麼負重的練習,否則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抬腿運動,我們都會做,在床上也很方便,可以將一條腿緩緩抬起,堅持幾秒鍾,然後慢慢放下,再換另一條腿,運動的組數或者時間自己把握。也可以進行空踩自行車,這個動作會使用到膝關節,所以做的時候要小心,不要感覺到疼痛為核心,一旦覺得有壓力就馬上停下來。下肢關節屈伸也是一樣的動作,緩慢進行,不宜過快,一是為了鍛煉的效果,二是安全。

6、膝關節炎可騎自行車鍛煉嗎?

騎車是當然可以,但是還要看具體的情況,騎自行車還可以增加股四頭肌的肌力,促進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恢復。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避免長期劇烈的運動,並不是不活動,恰恰相反,適當的體育鍛煉是預防骨質增生的好方法之一。因為關節軟骨的營養來自於關節液,而關節液只有靠「擠壓』才能夠進入軟骨,促使軟骨的新陳代謝。
適當的運動,特別是關節的運動,可增加關節腔內的壓力,有利於關節液向軟骨的滲透,減輕關節軟骨的退行性改變,從而減輕或預防滑膜炎,尤其是關節軟骨的增生和退行性改變。

7、膝關節炎應該怎麼鍛煉?鍛煉時該注意什麼?


1、有氧鍛煉,如騎自行車、游泳及行走。
2、增強肌力和活動范圍的鍛煉。
對膝關節炎的患者,膝關節的伸直力量可降低60%,所以增加膝關節伸肌的力量。股四頭肌等長收縮。
①坐在凳子上時,將下肢伸直,緊緊收縮大腿肌肉,用力將膝關節推向地面;
②如果躺在床上,將下肢伸直,緊收大腿肌肉,將膝關節向床的方向推進;
③保持5秒;
④此後放鬆,反復10次—15次,漸進性加大活動量。
①坐在凳子上或躺在床上
②交叉雙踝,將左下肢擱在右下肢上方,下肢伸直,將足跟觸地或緊貼床墊,將左下肢盡量推向下,而將右下肢盡量推向上方,使踝關節推擠在一起;
③保持5秒;
介紹鍛煉方法,鍛煉講究適度,鍛煉後,&關節炎%祛風康貼^護理是種不措選擇!季節變遷注意保暖!

8、關節炎該怎麼運動?

關節炎的病因復雜,主要與自身免疫反應、感染、代謝紊亂、創傷、退行性病變等因素有關。根據病因可將關節炎分為骨性、類風濕性、強直性、反應性、痛風性、風濕性、化膿性等。
關節炎可以做簡單活動改善關節的靈活性:
揉膝:將雙手手掌分別放置在兩腿膝關節上,輕揉左、右膝關節5分鍾,力度適中。
轉踝:採用坐姿,抬起兩腿。兩腳同時分別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轉動30次,以活動踝關節。然後兩腿伸直,兩腳分別繞踝關節上、下擺動各30次。
蹲坐: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自然下垂貼於身體兩側。從站立位置緩慢下蹲,蹲至兩大腿與小腿相接觸,然後慢慢站起,如此反復活動10次。
步行:每天堅持步行30分鍾。
活動人體各關節先從雙手指關節開始,然後腕、肘、肩關節,其次是頸椎、胸椎和腰椎關節,接著是髖(胯)、膝、踝關節,最後是各腳趾關節。

與膝骨關節炎鍛煉視頻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