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介紹宣木瓜的食用方法
可以生吃,也可作為蔬菜和肉類一起燉煮。
木瓜茶
功效:治風濕關節炎痹痛, 舒筋活絡, 緩和胃腸平滑肌痙攣等,紓緩風濕
材料:宣木瓜(2片), 桑葉(7片), 紅棗(3粒), 水(1-1/2碗)
做法:宣木瓜, 桑葉洗凈後, 待乾則磨粉. 將紅棗去核與其他材料一起放進煲內煲15分鍾即可
宜木瓜粥:宣木瓜3噸,大米100g白糖適量。將宣木瓜擇凈,放人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時下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連續3-5天。可利濕消腫,適用於水腫,腹瀉,肥胖病等。
番木瓜粥:番木瓜50g大米100g白糖適量。將木瓜洗凈,切細備用;大米淘凈,放人鍋中,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熟時調入木瓜、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連續3巧天。可利濕消腫,適用於水腫,腹瀉,肥胖病等。
蜂蜜木瓜糊:蜂蜜、木瓜各等量。將木瓜研為細末;先將蜂蜜沖入溫開水溶化,納入木瓜粉拌勻飲服,早晚各1劑。可潤燥滑腸,和胃除濕,舒筋活絡,適用於腸燥便秘,暑濕嘔吐,肢體沉重及風濕痹痛等。
黑豆苡仁木瓜湯:黑豆30g,苡仁20g,木瓜15g。將木瓜布包,三者加水煮至黑豆、苡仁熟後,去木瓜,食鹽調味服食。可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四肢拘攣,麻木不仁等。
木瓜酒:玉竹、木瓜各80g,羌活,獨活、當歸、陳皮、五加皮各60g,千年健、桑寄生、川牛膝、紅花、川芎、秦艽各40g,山梔子150g,白酒、冰糖各適量。將上葯用水潤透,浸入白酒中,加入冰糖,密封浸泡2周後飲服。每次15—30mL,每日2次。可祛風活血,適用於風濕痹痛,筋脈拘攣,四肢麻木,關節不利等。
豬腳伸筋湯:豬腳2隻,苡仁、木瓜、伸筋草、千年健各60g。將豬腳去毛雜,洗凈,剁塊,諸葯布包,加水同燉至豬腳爛熟後,去葯包,飲湯食肉。可補肝腎,祛風濕,強筋骨,適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
2、宣木瓜能治什麼病
葯用價值
木瓜根泡酒服用可以治療風濕麻木,木瓜枝水煎服用可以治療小兒熱痢、成人急性腸炎、霍亂大吐大瀉,木瓜核可以治療霍亂、煩躁氣急。此外,以木瓜為主要原料炮製的葯酒種類很多,用於舒筋活絡、強身健骨,效果極佳。
木瓜性溫,味酸,有平肝和胃,舒筋活絡之功,常用於風濕痹痛,胃痛、消化不良、手腳痙攣等。用木瓜泡酒可以治療風濕痹痛,慢性萎縮性胃炎等,對手腳抽筋效果特別明顯。木瓜泡酒能治抗炎治療風濕,關節炎,關節疼痛等
3、有治療關節炎的偏方嗎?
對於關節炎有沒有偏方治療,首先需要說明一下,對於關節炎的病人一旦發病,還是需要積極的進行正規的治療,不可以相信偏方的,有時候有些偏方,裡面可能存在有激素,可能就會加快關節退變的,所以說不可以相信偏方的,還是需要積極到醫院進行正規治療,比如關節炎早期最主要的還是需要減少運動量,避免受涼,局部進行熱敷或者燙洗,並且可以外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膏葯,或者是口服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葯物和營養軟骨的葯物治療,就可以改善病人關節炎的臨床症狀的。
4、關節炎怎樣治療?
急性關節炎表現關節囊緊張膨大,向外凸出,呈大小不等的腫脹,觸診病關節,有熱、痛感。指壓病關節,可感到有波動感。穿刺病關節囊,可抽出比較混濁的黃色液體,這種液體凝固也較快。站立時,患病肢體關節屈曲,不願負重。行走時,呈跛行。慢性關節炎症狀較輕,但腫脹程度與急性關節炎相同。關節炎感染化膿時,患病關節高度腫脹,熱、痛和波動明顯。
治療方法
(1)患病初期活動要減少,要採取冷敷療法,並纏上壓迫綳帶。
(2)氫化可的松100~200毫克,青黴素30萬單位,向患部的關節腔內注射,4天注射一次。
(3)化膿性關節炎,可採取穿刺排膿,再用0.5%普魯卡因青黴素沖洗創腔,然後注進抗生素。
(4)用蟾酥、蒼耳子、楓樹球各4.5克,共煎汁,一次灌服。
(5)從健康牛的關節中抽5~12毫升滑液,注入到病牛的患病關節囊中。
5、請教.治療關節炎的偏方.?百度高手團的人在哪裡啊?
我來答吧,風濕病的保養:
1)居住的房屋應通風、向陽,保持空氣新鮮。被褥要乾燥,輕暖。床鋪要平整,睡眠時不要貪涼,切勿在風口處睡卧。其實要想治療風濕病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外用絡噠咗佃德,效l果會更好,而且見l效也更快。
(2)洗漱宜用溫水,晚間洗熱水腳,熱水應能浸及踝關節以上,以促使下肢血流通暢。
(3)要按季節和天氣的變化來增減衣服。風濕性關節炎病人一般都比較怕冷,喜歡穿暖和一些,但要避免穿得過多,以免捂得過於嚴實而出汗。天熱出汗時要避免電風扇直接吹風。出汗後要及時用干毛巾把皮膚擦乾,衣服汗濕後應及時更換乾燥衣服,避免受風。
(4)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正確對待疾病,切不可急躁焦慮,也不可滿不在乎,更不能情緒低落。
6、民間治療關節炎的偏方有哪些
經驗方:大蒜頭,李樹皮,生薑,蜂蜜。
用法:將大蒜搗成糊狀,李樹皮加水100毫升煎取20毫升,生薑搗爛取汁,以上諸葯加入蜂蜜調成糊狀,攤在塑料布上,厚約2毫米,外敷關節周圍,用綳帶包紮固定。待局部有發熱、刺痛30-50分鍾後,除去敷葯,暴露患部即可。每日敷葯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