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醫療體操。是根據需要選擇動作、作用部位和運動量,具有針對性強、適應面廣的優點,是運動療法的主要方面。
(2)作業療法。又稱勞動治療。指利用適當的生產勞動作來鍛煉身體,為患者將來重返工作崗位作準備,常用的方法有編織、手工、木工、金工、園藝等。
(3)日常生活活動訓練。疾病嚴重時,患者的日常生活必需活動,如衣、食、住、行、個人衛生等都有困難。為了保存和重新獲得這些基本動作和技巧,就需要進行日常生活活動訓練。
(4)耐力運動。指步行、慢跑、爬坡、騎自行車、游泳、跳繩等,以鍛煉患者耐力的運動。
(5)太極拳、八段錦、練功療法。是傳統的運動療法,具有「調身」「調息」「調心」相結合的特點,是使身體運動、呼吸運動和集中思維的鍛煉有機地結合,起到調整和增強身體功能的作用,適宜於慢性疾病的長期鍛煉。
(6)生物反饋療法。是利用儀器設備把鍛煉時的某些生理活動信息放大,讓患者聽到或看到這些信息。這樣做可以引導病員向有利的方向努力,從而提高鍛煉效果。
2、關節炎做什麼運動好
中醫對於關節炎治療的傳統理論認為「風寒濕邪,痹阻經脈,致使經脈不通,不通則痛」,主要是血脈不不暢。
關節炎產生的過程:
1. 健康的關節包括強健的骨骼,它主要由必需礦物質在膠原蛋白基質中形成。關節中有一個含有滑液的囊,它保護骨骼的末端不會受到相鄰骨頭和軟骨的沖擊,因為滑液可以有效地潤滑關節。
2. 關節過度疲勞和膳食不平衡會導致酸性體質,軟骨浸泡在酸性體液中就會降解,滑液的潤滑效果也會變差。損失的軟骨成分同時存在於軟骨和骨骼中,導致骨骼末端變得不平滑並形成骨刺(大的骨骼突起)。由此引起的發炎會限制關節的運動。
3.酸性體質的人會造成大量的鈣流失,鈣平衡的失調會導致鈣在軟組織中堆積,引起肌肉疼痛,風溫性關節炎患者的骨骼末端會接合,融合在一起。
同時在一本書上看到一個自己治療好的患者,他農村的,不是很富裕。他把家裡的舊的的錄音機(老式)的喇叭下了,取出磁鐵。每天放在患病的部位,半小時,用磁力產生的磁場作用,來對痙攣的地方治療,活血化瘀。同時補充蓋增加蛋白質的。輔助治療是患者的關節疾病處在早、中期時,配合葯物治療使用的一種方法。輔助治療,就是平時我們說的理療和體療,比如烤電、推拿、按摩、針灸等一系列方法。雖然輔助治療對骨關節炎沒有根本性的療效,但可以減輕患者局部的不適,對患者有鎮靜、鬆弛和止痛的作用。
同時病人應當積極自我保健,注意減肥,適當鍛煉,如進行游泳、騎自行車等運動。避免不正確的姿勢以及有害關節的動作,如登山、長時間伏案等。保護關節,減少負重,如在膝關節使用護膝,久坐站起時藉助支持物等。在活動時,可利用拐杖、步行器協助活動或行走等。
3、關節炎該怎麼運動?
關節炎的病因復雜,主要與自身免疫反應、感染、代謝紊亂、創傷、退行性病變等因素有關。根據病因可將關節炎分為骨性、類風濕性、強直性、反應性、痛風性、風濕性、化膿性等。
關節炎可以做簡單活動改善關節的靈活性:
揉膝:將雙手手掌分別放置在兩腿膝關節上,輕揉左、右膝關節5分鍾,力度適中。
轉踝:採用坐姿,抬起兩腿。兩腳同時分別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轉動30次,以活動踝關節。然後兩腿伸直,兩腳分別繞踝關節上、下擺動各30次。
蹲坐: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自然下垂貼於身體兩側。從站立位置緩慢下蹲,蹲至兩大腿與小腿相接觸,然後慢慢站起,如此反復活動10次。
步行:每天堅持步行30分鍾。
活動人體各關節先從雙手指關節開始,然後腕、肘、肩關節,其次是頸椎、胸椎和腰椎關節,接著是髖(胯)、膝、踝關節,最後是各腳趾關節。
4、有什麼對骨關節炎的輔助治療方法?如日常的飲食或鍛煉方法等
中葯薰洗,針灸,紅外等。先不要鍛煉先,靜養為主。
5、關節炎患者運動和飲食應注意些什麼?
呼和浩特中安第一分院告訴您
患類風濕關節炎之後,有了前述的一些知識,應當積極地、樂觀地、長期地對待它。急性期可以短期休息,一般在3周左右,因長期休息,過度限制活動,關節、肌肉廢用的結果將造成關節僵硬、肌肉萎縮,反而於健康不利。在慢性緩解期,要加強關節功能鍛煉,以保持和增進病變關節的活動功能,防止畸形和強直。總之,應勞逸結合,適當鍛煉保持心情舒暢,認識到該病是一個長期、慢性的過程,需醫患配合,堅持治療。
關於類風濕關節炎病人的飲食治療,至今尚有爭論。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為補充治療,二為取消治療。所謂補充治療,即補充類風濕關節炎病人體內缺乏或對緩解疾病有益的食物,如魚油和夜櫻草油。所謂取消治療,是指去掉飲食中病人不能耐受的食物。對於類風濕關節炎病人,不必太著意於飲食,因尚無充分證據表明飲食治療能改變類風濕關節炎病人的病程。
中安第一分院希望對您有幫助
6、關節炎應該怎麼運動?
多睦健康建議您,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在急性期要卧床休息,在緩解期的時候可以適當的活動運動,要注意避免,不要用手指用力撐床、提重物等動作,以免加重關節畸形。可以做肢體的伸展運動、擴胸運動、散步、抓握活動等,來防止關節的廢用,增加關節的靈活性。
運動要注意勞逸結合,避免疲勞,可選擇合適的運動,比如體操、氣功、太極拳或者散步等有氧運動。外出鍛煉的時候,要注意避免受風寒,選擇陽光充足的天氣,外出的時候,要注意保暖。
當然想要隨心所欲運動的話還是盡量治療關節炎,比如去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