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膝蓋關節炎怎麼檢查

膝蓋關節炎怎麼檢查

發布時間:2020-11-04 10:37:56

1、如何在家自測膝關節是否健康?

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兩種膝關節的測試法,既省時、還省錢,不需要到醫院,自己在家就可以完成。

兩個信號,膝關節在求救

01

不按不痛,一按就痛

五隻手指一起按壓與擠捏膝關節處的髕骨及四周皮肉。

如無異樣感覺,證明關節正常,功能良好。

若出現輕微痛覺,並隨手指力度的增加而變重,則說明軟骨微恙,不能良好地減壓與回彈,對髕骨的緩沖與保護功能下降。

02

不明原因的上樓痛或下樓痛

走平路時,膝蓋的彎曲度小,負重比較輕,所以並無痛感。

而上下樓梯時,膝關節活動角度大,反復地彎曲、伸直,髕骨的負重會明顯增加,傳遞到關節面的軟骨,其下端的神經末梢就會因頻繁的摩擦與刺激而產生疼痛。

單腿下蹲,驗明關節好壞

單腿下蹲的具體方法:在沒有任何負重,也不藉助外力的情況下,一隻腿站立,膝蓋稍微彎曲;另一隻腿彎曲,腳尖略高於地面,保持這一體勢;然後整個身體盡量往下蹲,過程中緩慢進行,盡可能保持身體平衡;幾秒鍾後,再站立,回到初始姿勢。

正常的情況:

1.部分人因為身體平衡性不佳,導致整個動作無法連貫完成,這是正常的。

2.有些人因為平日針對肌肉力量的鍛煉不夠,下蹲中加壓過度,短時不耐受,出現酸脹現象,也很常見。

不正常的情況:

在下蹲的過程中,膝關節有無感到痛,只有痛才意味著不正常。

提醒:一旦測驗異常,應及時就醫,通過體格檢查和X光片,必要時做核磁共振、步態分析檢查、等速肌力測定等,進一步確診和評估。

小知識

關節炎,也會「天氣預報」?

很多人一旦出現關節疼痛,尤其是疼痛發生在天氣變化時,就自我判斷為「風濕」,認為等天氣好轉了,疼痛自然會消失。

殊不知,不少骨關節炎患者,在陰雨天、寒潮來臨前,其關節也會因氣溫、氣壓和空氣濕度的變化而症狀加重,而非真的能夠「預測天氣」。

所以,切莫根據「變天就痛」來自我判斷病症,以免失去最佳治療時機。

2、膝關節炎需要做什麼檢查可以確診

膝關節炎應該做的檢查:膝關節退行性變,關節軟骨磨損變薄後繼發的骨質增生,可以去醫院拍個膝關節X光片確診一下,這種病一般表現為關節疼痛,特別是上下樓時疼得更厲害,久坐站起時關節僵硬邁不動步,早晨起床時關節僵硬不靈活,嚴重者需扶床邊反復幾次才能離床行走,還有腿展開

3、膝蓋裡面痛要怎麼檢查?

膝關節是我們人體重要的關節,承受重力也較大,結知構穩定,靈活,但同時也比較脆弱,常常在道外傷,寒冷刺激,炎症等情況下出現疼痛,麻木,腫脹等不適。到專醫院可以使用磁共振及ct檢查做出明確診斷,明確有無半月板及關節軟骨損傷。然後再根據檢查結果進一步治屬療。

4、膝關節有哪些檢查方式?

膝關節由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和髕骨以及附著上面的韌帶和肌肉組成。腓骨上端不直接參與關節的結構,僅供側副韌帶和股二頭肌腱之附著。膝關節包括股脛和股臏兩個關節,前者有內、外側半月板和膝前後交叉韌帶間隔。

視診:畸形。有內翻和外翻、屈曲和反屈等畸形。除可測量角度外,膝內翻時,雙踝靠攏,兩股骨內髁之間的距離可作參考;同樣,膝外翻時,兩股骨內髁靠攏,兩踝之間的距離反映畸形的程度。

股四頭肌萎縮。對比兩側股四頭肌,當主動伸膝時,萎縮肌肉較細,尤以股內側肌為明顯。

腫脹和腫塊。關節外腫脹多位於髕骨前方,比較局限。關節內腫脹較廣泛,髕骨側窩和髕上囊隆起,髕骨被浮時,甚至整個關節肥厚腫大;股骨或脛骨內、外髁部局限性膨隆,常屬骨腫瘤所致;窩部的膨隆多屬囊腫或軟組織瘤;關節前方局限性腫脹腫塊,位於關節間隙附近的可能是半月瓣囊腫,位於脛骨結節處骨骺炎所致;菱形腫脹為肥厚的關節囊合並上下萎縮的肌肉,常因膝關節結核和類風濕性關節炎所致。

皮膚紅腫和靜脈怒張可因急性炎症或惡性腫瘤引起。

觸診:壓痛點。多位於關節間隙或韌帶附著點如股骨內、外髁側方,脛骨內髁側方,脛骨結節等。有時按壓髕骨引起疼痛或摩擦音。

腫塊常合並壓痛,軟性者可有波動,有時能觸及搏動。

仔細檢查有無滑動的關節游離體。

骨折時,如髕骨或股骨髁上骨折等可觸及移位的斷端、異常活動和骨擦音。

聽診:對腫塊,尤其是位於窩部者,應作聽診,尋找有無血管雜音,有時應考慮動脈瘤或動靜脈瘺。

活動:被動活動檢查關節活動范圍。膝伸直為0度,膝屈曲至30度位,活動范圍150度。在活動過程中有時可聽到響聲,一種為彈響,可因盤狀軟骨或肥厚的肌腱摩擦骨突而來;另一種為捻發音或摩擦音,常屬髕骨和股骨軟骨面相研磨而來。若有連續音且有疼痛時,則屬髕骨軟化症體征。有時屈膝時髕向外脫位。

主動活動測量股四頭肌伸膝力和部肌屈曲膝力。有時也聽到彈響或骨擦音,或見到髕骨向外側脫位。

5、膝蓋疼要做什麼檢查?

建議:1)對於伴有發熱及多關節疼痛的患者應查血常規、血沉及C反應蛋白檢查,以排除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和感染性關節炎,骨關節炎患者的血常規檢查無異常改變,但伴有急性滑膜炎的患者可表現為輕度的異常。2)影像學檢查①X線片:關節的X線片可記錄病變在大體方面的異常,反映關節損傷程度、病變進展范圍及對治療的反應,這是骨關節炎患者的常規檢查項目;②CT:CT檢查的分辯率高,對軟組織、骨與關節都能清楚顯示,對普通X線片不易清晰顯示部位的骨關節炎如脊椎小關節、骶髂關節部位病變的診斷具有較高的價值。③磁共振檢查(MRI):MRI對骨、關節軟骨、半月板、韌帶、滑膜及關節積液均可清晰顯示。3)關節滑液檢查,從關節滑液可發現關節積血、微生物和尿酸鹽結晶,對創傷性關節炎、感染性關節炎和痛風性關節炎具有確診價值,特別是對一些單關節炎難以診斷時,有時需要行關節腔穿刺抽取滑液檢查。4)關節鏡與滑膜活檢,關節鏡可視之病變,並可切取滑膜組織用以病理檢查,還可在關節鏡下做一些治療如游離體摘除和滑膜切除等。

6、膝關節疼痛要做什麼檢查

?當膝關節受傷後,患者簇都會出現關節腫脹、疼痛、活動受限等問題,從而嚴重影響了廣大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那麼呢? 1、臨床表現:膝關節退行性病變也稱骨性關節炎。最早的主訴是關節疼痛,或持續性純痛,或活動時突然刺痛,關節活動受限,時有局部腫脹。一般無明顯的全身症狀。 2、X線檢查:顯示關節間隙狹窄、軟骨下板緻密,關節邊緣和關節內骨性結構尖銳,並有骨刺形成。在鄰近關節面的骨端松質骨內可見多數囊腫改變。骨質疏鬆和軟組織腫脹一般是輕的,有時見游離體。 恆安中醫院作為首都地區獨具專業特色的骨病診療機構,醫院自成立以來,始終以三甲醫院的標准要求自己,自建院之初,就以「恆久的愛,安康的您」為使命,堅持「專科、專病、專治」診療特色,為每一位骨病患病提供科學、專業、高效的診療。

7、膝關節的不同炎症如何判斷

 膝關節部位疼痛在臨床中最為多見但多種疾患均可導致膝痛,由於病因不同,所採用的治療方法不盡相同所以,准確的診斷是治療的首要前提。為了區別關節炎與軟組織風濕病以及骨關節炎和炎症性關節炎,我們必須考慮很多問題。

1.各種關節炎所致膝痛、關節內損傷與病變

1)半月板損傷:多有外傷史關節間隙可有壓痛點,休息後疼痛消失,MeMurray征陽性丞朼鈕覻釬映,可有關節交鎖。

2)交叉韌帶損傷:多有外傷史關節不穩,試驗呈陽性。

3)軟骨損傷:關節軟骨損傷後可發生骨折或軟骨。

4)關節游離休:關節出現交鎖現象休息後疼痛消失,X線可確診或關節鏡檢查亦可確診。

5)臏骨軟骨軟化症:青壯年易發生膝前疼痛,人坐後站立疼痛上、下樓梯疼痛,壓股試驗陽性。

6) 盂唇損傷:肩腫骨的關節盂周邊有類似半月板的纖維軟骨盂唇外展後損傷或撕裂也可引起肩關節疼痛。通過關節鏡診斷並於關節鏡下進行手術治療。

7)指肪墊炎:多見肥胖女性站立,行走均可疼痛,脂肪墊處壓痛點。

推薦閱讀:造成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哪些?

2.滑膜病變

1)滑膜骨軟骨瘤病:本病是關節滑膜的慢性疾病主要累及漆關節。這是一種滑膜組織轉化為軟骨組織,形成多發性軟骨瘤分離脫落,游離關節內,骨化後形成骨軟骨性結節。

2)色素絨毛性結節性滑膜炎:本病關節穿刺有助於診斷,可抽出暗褐色血漿樣液體,但最後常靠滑膜組織病理檢查來確診。

3)局限性結節性滑膜炎:本病一般侵及膝關節與絨毛型不同,很少出現絨毛突起或深濃的色素沉著,故命名為局限性結節性滑膜炎膝關節疼痛,運動受限,關節可出現交鎖可觸及大小不等的移動性節。

3.關節部位腫瘤:關節部位的腫瘤可以表現關節疼痛而且股骨遠端、胚骨近端是骨腫瘤高發部位。常見有骨巨細胞瘤,軟骨母細胞瘤軟骨部液纖維瘤,動脈瘤樣骨囊腫,滑膜肉瘤骨肉瘤等。X線及CT可以協助診斷。

8、膝蓋疼去醫院做什麼檢查,怎麼保養?

膝蓋疼,首先應該到骨科去就診。但是很多骨科的專科會分成很多的亞專科。如果是青年的運動損傷,建議到運動創傷科,可能會根據運動習慣和定位找到運動損傷方面的原因。如果是老年病人,可以到關節科。因為,可能為類風濕關節炎、骨性關節炎等這種可能性大。根據它的症狀不同,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療,比如輕微的外傷,慢性的運動損傷,運動損傷科會給出比較專業的意見。而假如是需要做關節鏡或者是關節置換,關節科可能更適合。要看各個醫院,不同的科室設置。
關節腫脹疼痛:中醫認為因損傷勞損或外感風寒濕邪,合而為病入絡,流注關節阻遏氣血,風邪水濕乘虛而入,侵犯郁於筋脈使其經絡閉塞,閉者不通,不通則疼,疼久者必痛,痛久必結,結久者必腫,腫久者必熱,這就是陰陽失調,臟腑相互不能資生而致腫脹疼痛的機理.根源為筋血不活毛細血管及微循環不暢所致
指導意見:.中醫的療法是以調理微循環為主,只要微循環暢通了經絡筋脈就會散結,症狀也會隨著微循環的暢通而逐漸消失.建議中醫膏葯外敷,用膏貼之,閉塞其氣,使葯性從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經貫絡,攻而散之.

與膝蓋關節炎怎麼檢查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