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什麼是腎性關節炎

什麼是腎性關節炎

發布時間:2020-11-04 08:05:09

1、慢性風濕關節炎吃什麼葯好?

我們都知道,正常的關節周圍有很多肌肉和一些軟組織包裹,這樣可以讓關節保持正常活動(如果你確實不知道關節是啥樣子的,也可以在菜市場買個雞爪剖開看看)。

而風濕性關節炎通常也包括我們經常提的類風濕性關節炎,這種疾病主要是通過產生某些致炎因子(也就是從體內產生某些有害物質),這些有害物質可以刺激關節周圍的神經,讓關節產生疼痛的感覺,並且有害物質越多,關節疼痛的就越厲害;這些有害物質還可以侵犯我們關節周圍的肌肉和軟組織,讓關節周圍的肌肉和軟組織攣縮,造成關節(手或者腳趾)變形,最終失去部分功能造成關節不靈活(就好像我們的關節被冬天的低溫給凍住了,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老寒腿",一到寒冷的地方或者冬天就發病。)

更嚴重的還可以讓關節徹底失去功能,也就是癱瘓(這並不是嚇唬你,這就是這個病的厲害之處,需要引起重視)。風濕性關節炎可以侵犯全身的關節,但最容易侵犯雙手小關節,其次足趾、雙膝關節。

這么嚴重的疾病我們怎麼診斷它?

其實要讓它現出原形也很容易,因為它有一個特點:通常會讓你兩個對稱的關節出現疼痛、腫脹、甚至僵硬感,而這種僵硬感通常在早上明顯,活動30分鍾以上關節僵硬的症狀就會好轉,甚至最後造成嚴重的關節變形甚至畸形。

目前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西醫主要採用非甾體消炎葯、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葯物長期治療,但"是葯三分毒"你不是不知道,長期使用該類葯物易造成肝腎損傷或胃腸道不良反應,長期服用激素還可能引起其他疾病(比如股骨頭壞死、或者骨壞死等),所以長期服用需要注意這些副反應。

而祖國醫學認為風濕性關節炎屬中醫"痹症"范疇,主要是感受風寒濕邪而痹阻經絡關節 ,血行不暢,津凝成痰,痰淤互結關節,進而虛實夾雜、寒熱錯雜、淤血阻塞經絡,中成葯:腰痛寧可以祛風散寒、溫經通絡、活血止痛從而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經研究證實:長期按照說明書服用安全性較高、副作用較小,值得推廣。

2、腎虛引起的跟骨刺風濕關節炎吃什麼中葯好

在家裡多喝姜湯可以祛濕,用手拇指按摩內外腳踝周圍的凹槽里的筋,用熱水袋之類的多溫敷內外腳踝,溫水可以加點花椒等多泡腳。

3、出現關節炎、痛風石及腎臟損害時有哪些防治方法?

指關節腫脹,常見於痛風。關節炎、痛風石及腎臟損害為痛風病的主要臨床表現。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為最常見的首發症狀,起病急,疼痛劇烈,多於半夜發作,關節周圍有紅腫熱痛的表現。急性發作數天至數周後可自行緩解。飲酒、濕冷、疲勞、外傷手術及感染等都是誘發因素。急性炎症反復發作可導致關節僵直、畸形。

中西醫預防

西醫葯治療

〈1〉急性期治療:秋水仙鹼,初劑1mg口服,以後每2小時0.5mg,直至症狀緩解或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反應時停葯。但全程總葯量一般不超過6mg。症狀多在12小時內減輕,48小時內控制。

〈2〉慢性期及間歇期治療

別嘌呤醇:抑制尿酸合成,初劑每次100mg,每日3次,逐漸增加劑量至200mg,每日3次。

丙磺舒:抑制腎小管對尿酸的再吸收。從小劑量開始,初用每次0.25g,每日2次,2周內增至0.5g,每日2次,最大劑量每日不能超過2g。

中醫葯治療

〈1〉濕熱痹:關節腫脹,疼痛,痛處掀紅灼熱,其痛劇烈,夜間痛甚,口乾,心煩,小便黃赤,大便干結或不爽,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有力。

服用有關清熱利濕,通絡止痛的葯物。

〈2〉頑痹:關節紅腫疼痛反復發作,關節腫大,畸形僵硬,關節附近及皮下出現痛風石,舌紫暗或有瘀斑,脈細澀。

服用有關祛痰清熱,活血通絡的葯物。

〈3〉腎虛:夜尿增多,蛋白尿、少尿,下肢浮腫或全身浮腫,腰痛膝軟。偏陽虛者畏寒肢冷,面色蒼白。偏陰虛者頭昏耳鳴,潮熱盜汗。

服用有關補腎利尿的葯物。

〈4〉石淋:尿中時夾砂石或X線片顯示泌尿系結石,小便澀滯不暢或尿時中斷或時不能卒出,或尿中帶血,腰腹疼痛,脈弦。

服用有關通淋利尿,消除砂石的葯物。

對急性痛風的發作,通過上述療法便可控制。但是,當血液中的尿酸多的狀態繼續下去而再次引起發作,進而又由於腎臟中積存尿酸最終導致尿毒症時,由此為降低血液中的尿酸量就要不斷進行治療。首先,為了通過飲食以防止嘌呤體進入體內,要避免食用嘌呤體含量大的動物內臟(肝、腎、胰臟、胃、腸、睾丸、腦等),也不要吃豆類和肉類等。在酒類中,由於啤酒等也含有嘌呤體,故應以不飲用為宜。

另外,作為葯物可服用促進向尿中排泄尿酸的羧苯磺丙胺或苯磺唑酮。但是,當還不能使血液中的尿酸量減少以及腎臟功能不好時,可使用別瞟呤醇。使用什麼樣的葯物,用多大的量,都要由醫生決定。

另一方面,為了防止腎臟中積存尿酸,要使尿量每天保持在2公升以上而大量喝水。還可適當飲用鹼使尿始終保持鹼性。在治療開始以後的6周左右時間里,由於體內的尿酸動員起來,有時反而容易引起痛風發作,對這一點用不著擔心。

在自開始治療以後,經過6個月以後仍有發作時,就要研究一下治療方法是否有誤。另外,當痛風結節非常大時,可用手術摘除。

在進行上述飲食療法以及葯物療法的同時,為了預防痛風發作還要避免精神和肉體的過勞。由於洗澡可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所以一過發作的急性期,可盡量多洗澡。冬季要注意不要使手腳凍著。肥胖的人可通過減少食量以便消瘦下來。

即使通過治療控制了發作,但為了使血液中的尿酸量始終保持正常,終生都要持續服用羧苯磺丙胺和別嘌呤醇。另外,要盡量避免食用嘌呤體含量大的食物,要使尿量增多,通過服用鹼使尿呈鹼性。

對該病只要注意治療和養生,就可防止痛風發作以防止腎臟損害。不過,要想徹底根治很難。所以,必須終生耐心地堅持療養。

關於遺傳和結婚,雖然認為該病與遺傳有一定的關系,但通過實例調查,由遺傳所致的病例很少見。而且,即使有遺傳基因,也未必會發病。況且,即使發病了,只要在早期進行適宜的治療,就可防止疾病的發展。所以即使家族有這種病,也不影響結婚。

4、自身患有腎病且有三十多年的類風濕關節炎怎麼調養?急急急!!!!!

你很孝順.最好的是鐵皮楓斗.早晚空腹服用.喝下後去散步半小時.晚上也是如此.三個月不見效再來罵我.有起色由衷謝謝即可.忘了走出汗最好.現在季節正好.

5、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腎臟表現是什麼?

RA 伴腎臟損害者並非少見。有人報道,RA 患者中50% 有腎小球濾過功能降低,11% ~ 24% 的患者腎小管功能受損,表現為尿β 2- 微球蛋白和α1 微球蛋白排泄率增加。

6、什麼是腎病性關節炎?有什麼症狀啊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以慢性關節和關節周圍組織炎症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25歲—-55歲最常見,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2—3倍。有50%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出現腎損害。其中主要有膜性腎炎、腎澱粉樣變性及葯物性腎炎。
滿意請採納

7、腎虛是不是與關節炎有關呢

你好,一般關系不大,造成腎虛的原因很多,不良的生活習慣,社會環境,生活壓力,工作習慣以及個人的生活起居等等。 腎虛要分清是陽虛還是陰虛。找准病症辨證施治,對症用葯方可有效。

與什麼是腎性關節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