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昨晚23點睡前右腳膝蓋關節突然疼痛,到現在已經有15個小時了。
這樣的情況多考慮風濕類疾病,骨關節炎,結核性關節炎,
建議做風濕的相關檢查,以及膝關節手指關節的影像學檢查,必要時可以做膝關節鏡檢查治療
2、手指類風濕關節炎早期的怎麼看的好
你好,根據您的症狀描述,症狀可能屬於類風濕關節炎的症狀表現,建議您去醫院風濕科就診以明確病情
3、富硒食物有哪些?
豆類的食物有紫豆,紅豆,綠豆,芸豆,黃豆等。
谷類的食物有小麥胚粉,玉米面,空鍋餅,帶皮的糜子,秈米粉等。
蔬菜累的食物有大蒜,香菜,油菜,苜蓿,菠菜,大蔥和白菜等。
水果類的食物有桑葚,桂圓,蘋果,葡桃,海棠和杏等。
蛋類的食物有雞蛋,鴨蛋,鵝蛋和鵪鶉蛋等。
肉類的食物有豬腰子,牛腎,羊腎,豬肉,羊肉,驢肉,鴨肝和雞肝等。
魚蝦類的食物有魷魚,海參,蟶干,貽貝,墨魚,梭子蟹,秋蛤蜊,牡蠣,海蟹等。
富硒食品,就是富含微量元素硒的食品。一般分為天然富硒食品(又稱植物活性硒食品),外源硒富硒食品(也稱人工有機硒食品)
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參與合成人體內多種含硒酶和含硒蛋白。其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在生物體內催化氫過氧化物或脂質過氧化物轉變為水或各種醇類,消除自由基對生物膜的攻擊,保護生物膜免受氧化損傷;硒參與構成碘化甲狀腺胺酸脫碘酶。國內市場上打著富硒旗號的食品有很多,但是每款產品的硒含量並沒有明確的標注,這對消費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擾,我到底要吃多少這樣的食品,才能達到補硒的效果。
硒能提高人體免疫,促進淋巴細胞的增殖及抗體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硒對結腸癌、皮膚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種癌症具有明顯的抑制和防護的作用,其在機體內的中間代謝產物甲基硒醇具有較強的抗癌活性。硒與維生素E、大蒜素、亞油酸、鍺、鋅等營養素具有協同抗氧化的功效,增加抗氧化活性。同時,硒具有減輕和緩解重金屬毒性的作用。
(3)23得關節炎擴展資料:
科學界研究發現,血硒水平的高低與癌的發生息息相關。大量的調查資料說明,一個地區食物和土壤中硒含量的高低與癌症的發病率有直接關系,例如:此地區的食物和土壤中的硒含量高,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就低,反之,這個地區的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就高,事實說明硒與癌症的發生有著密切關系。同時科學界也認識到硒具有預防癌症作用,是人體微量元素的「防癌之王」。
美國亞利聖那大學癌症中心Clark教授對1312例癌症患者進行13年對照試驗。結果表明每日補硒200 μg,癌症死亡率下降50%,癌症總發病率下降37%,其中肺癌下降46%,腸癌下降58%,前列腺癌下降63%。2003年美國食品葯品管理局(FDA)明示:「硒能降低患癌風險」和「硒可在人體內產生抗癌變作用」。
1.抗氧化作用:
硒是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的組成成分,每摩爾的GSH-Px中含4克原子硒,此酶的作用是催化還原性谷胱甘肽(GSH)與過氧化物的氧化還原反應,所以可發揮抗氧化作用,是重要的自由基清除劑(是維生素E的50--500倍)。在體內,GSH-Px與維生素E抗氧化的機制不同,兩者可以互相補充,具有協同作用。
正是由於「硒」的高抗氧化作用,適量補充能起到防止器官老化與病變,延緩衰老,增強免疫,抵禦疾病,抵抗有毒害重金屬,減輕放化療副作用,防癌抗癌。
2.增強免疫力:
有機硒能清除體內自由基,排除體內毒素、抗氧化、能有效的抑制過氧化脂質的產生,防止血凝塊,清除膽固醇,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3.預防糖尿病:
硒是構成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活性成分,它能防止胰島β細胞氧化破壞,使其功能正常,促進糖份代謝、降低血糖和尿糖,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狀。
4.預防白內障:
視網膜由於接觸電腦輻射等較多,易受損傷,硒可保護視網膜,增強玻璃體的光潔度,提高視力,有防止白內障的作用。
5.防心腦血管疾病:
硒是維持心臟正常功能的重要元素,對心臟肌體有保護和修復的作用。人體血硒水平的降低,會導致體內清除自由基的功能減退,造成有害物質沉積增多,血壓升高、血管壁變厚、血管彈性降低、血流速度變慢,送氧功能下降,從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升高,然而科學補硒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都有較好的作用。
6.預防克山病、大骨節病、關節炎:
缺硒是克山病、大骨節病、兩種地方性疾病的主要病因,補硒能防止骨髓端病變,促進修復,而在蛋白質合成中促進二硫鍵對抗金屬元素解毒。對這兩種地方性疾病和關節炎患者都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7.解毒、排毒:
硒與金屬的結合力很強,能抵抗鎘對腎、生殖腺和中樞神經的毒害。硒與體內的汞、鉛、錫、鉈等重金屬結合,形成金屬硒蛋白復合而解毒、排毒。
8.防治肝病、保護肝臟:
中國醫學專家於樹玉歷經16年的肝癌高發區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肝癌高發區的居民血液中的硒含量均低於肝癌低發區,肝癌的發病率與血硒水平呈負相關。她在江蘇啟東縣對13萬居民補硒證實,補硒可使肝癌發病率下降35%,使有肝癌家史者發病率下降50%。
綜上所述,「硒」是人體必需的,又不能自製,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補充200 μg硒,可有效預防多種疾病的高發。世界營養學家、生物化學會主席,巴博亞羅拉博士稱:"硒"是延長壽命最重要的礦物質營養素,體現在它對人體的全面保護,我們不應該在生病時才想到它。
4、類風濕因子rf32.30.0——15.9。超敏c反應蛋白(hs-crp)9.23.0-3. Mr檢
建議再化驗個HLA-B27,排除強直性脊柱炎的可能。當然也可能是單純的骶髂關節炎,沒有說明具體症狀不好判斷。
大多數的骶髂關節炎並不是單獨的一個疾病,而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原發性骶髂關節炎的關節軟骨細胞活性低下,髖部肌肉等軟組織支持力量減弱,軟骨呈退行性變。往往受年齡、體質、遺傳等因素影響。
5、c反應蛋白19、血沉13、抗溶血性鏈球菌93、類風濕因子23是類風濕關節病嗎??
不好診斷啊,你最近感冒沒,關節疼痛時間有多久了,這些檢測是好久做得,光從你的描述類風濕性關節炎是診斷不起的,最多建議你在查個抗-ccp,是抽血,這個比類風濕因子還要准確
6、室內最佳溫度為多少了?
一、冬天溫度18℃~25℃,濕度30%~80%,在裝有空調的室內,室溫為19℃~24℃,濕度為40%~50%時,人感到最舒服。
對於需要頻繁外出的人來說,室溫過高,使室內外溫差變大,會讓他們抵抗能力下降,會使室內空氣異常乾燥,破壞體內的溫濕環境,影響到他們的體液分泌,不僅讓人感到渾身燥熱,還會有呼吸困難,眼、耳、目、口、鼻、喉、皮膚等處異常干澀的感覺。
如果室內溫度過低,則會使人體代謝功能下降,脈搏呼吸減慢,皮下血管收縮,皮膚過度緊張,呼吸道抵抗力減弱,容易誘發呼吸道疾病。 要適當開窗通風,以確保居住的舒適性,而且最好在室內放盆水或使用加濕器,以增加濕度。
二、一般來說,在夏季,空調調到25—27攝氏度比較合適,而濕度調到百分之五十到六十之間為宜。夏天空調一般溫度設定在比室外溫度低3-5度比較好,太大的溫差很容易使人身體不適,特別是小孩子很容易得空調病。人體的正常溫度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氣溫環境,室內外的溫差太大容易造成身體溫度的不平衡。如果空調的溫度調得太低,涼風吹的時間過久,會導致周身乏力、頭暈眼花、傷風感冒或關節炎復發等疾病。室內外的溫差不宜過大。
(6)23得關節炎擴展資料:
溫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微觀上來講是物體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溫度只能通過物體隨溫度變化的某些特性來間接測量,而用來量度物體溫度數值的標尺叫溫標。
它規定了溫度的讀數起點(零點)和測量溫度的基本單位。國際單位為熱力學溫標(K)。目前國際上用得較多的其他溫標有華氏溫標(°F)、攝氏溫標(°C)和國際實用溫標。
從分子運動論觀點看,溫度是物體分子運動平均動能的標志。溫度是大量分子熱運動的集體表現,含有統計意義。對於個別分子來說,溫度是沒有意義的。根據某個可觀察現象(如水銀柱的膨脹),按照幾種任意標度之一所測得的冷熱程度。
7、大腿和膝蓋每年冬天都疼,在房間里暖和也是很疼是怎麼回事?我今年23 歲不會是風濕關節病吧??求解!!!
你這是少壯牛犢不怕虎,以前小的時候估計是耍單兒族,大冬天一條秋衣褲再加版上一套校服准權備過冬了,時間長了,身體肯定吃不消,個人給你幾個土方子:疼是肯定的了,你現在還算輕的,注意保養還可以調過來。冬天勤用熱水加濕毛巾溫溫膝蓋,冬天注意防寒保暖,多加衣服,上床後,用雙手對搓,把手掌搓熱了,再用手掌稍微用力的搓膝蓋,3--5分鍾一次,每天搓2--3次,如果有酒精的話,更好,不過這個有些受罪 ,用火點燃酒精,用手沾著著火的酒精擦拭膝蓋,效果更佳。半個月用上述兩個方法同時進行的話,基本上半個月可以消除疼痛。最後要說一句,腳和腿都易著涼,鞋子也要保暖才行,不然凍傷了也不樂觀啊。。。所以,請愛惜自己的身體,不好好愛惜它,它會給你帶來麻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