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癌性多關節炎

癌性多關節炎

發布時間:2020-11-02 17:46:35

1、惡性腫瘤患者得了骨關節炎能不能吃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

(1)控制症狀葯物此類葯物能較快地止痛和改善症狀,但對骨關節炎的基本病變不產生影響。
①鎮痛劑:由於骨關節炎病人以老年人居多,而老年人對非甾體類抗炎葯易於發生副作用,且骨關節炎中滑膜炎症尤其在初期,並非是主要因素,疼痛並非都由滑膜炎所致,所以可選用一般鎮痛葯。

2、下列不屬於自身免疫病的是()A.先天性心臟病B.風濕熱C.類風濕性關節炎D.癌

自身免疫是指機體對自身組織成分或細菌抗原失抄去免疫耐受性,導致免疫效應細胞或自身抗體的產生,並造成自身損害的過程.自身免疫在許多情況下是生理性的,除了防禦自然界的損害外,還有機體襲內部的監視功能,能保護正常組織細胞,清除衰老和突變的細胞,當自身免疫反應超過了生理限度或持續時間過長,造成自身組織的損傷和功能障礙而導致疾病時,則知稱為自身免疫性疾病.先天性心臟病是一種先天性疾病,而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癌症等都是由於自然界的損害或機道體內部的監視功能下降而造成的,為自身免疫病.
故選:A

3、秋天來了,老人如何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增強身體素質?

吃抗氧化食物,補充抗氧化營養元素 營養是免疫力的基礎。攝入優質蛋白,主要包括動物性食品和豆製品。有條件的也可以吃一些補品。

4、我最近發現我手腳關節疼痛(有時候隱痛有時是刺痛)有時候身體的某個部位疼痛及隱痛,請問這是癌症嗎?謝謝各

關節疼痛是一種症狀
也會因為長期疲勞導致
會因為缺鈣引起的估摸摩擦過嚴重引起
還有就是因為運動量國大
或者體重過大
引起
骨質增生里的估摸曾侯也會阿
建議您如果像放心去看一下顧客看有沒有是關節估摸演的問題

5、惡性腫瘤患者得了骨關節炎能不能吃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急急!

本葯物口服後90%被吸收,口服吸收後通過生物屏障迅速彌散到血液,並分布到各個組織和器官,特別是肝臟、腎臟和關節軟骨,4小時血葯濃度達到峰值,血漿蛋白結合率少於10%,服葯後1-8小時,在肝、腎、胃壁、小腸、腦、骨骼、肌肉和關節軟骨均可測出濃度遞增的氨基葡萄糖,24小時後該成分下降。本品在肝臟代謝。先代謝為較小的分子,最終代謝為二氧化碳。本葯物口服量的10%隨尿排泄,11%隨糞便排出,其餘大部分以二氧化碳形式經呼氣排出
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社會上流傳著腫瘤病人不能吃雞、雞蛋、海鮮等,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道理的。雞肉能補元氣,凡是身體虛弱、元氣不足的腫瘤病人都可以吃。海鮮類食物被認為是發物,不敢吃。其實,海鮮類食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各類微量元素,其營養優於其它肉類,不少海鮮還有軟堅化結的作用。

腫瘤屬於消耗性疾病,多數病人都伴有營養不均衡和營養不良現象,因此腫瘤病人不能隨便忌口,而應該吃高蛋白、多維生素、低動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尤其應多吃新鮮水果、綠葉蔬菜,少吃油煎、腌泡、熏烤以及辛辣的食物。腫瘤病人在康復期應選擇一些有抗癌作用的食品,如木耳、猴頭菇、香菇、金針菇等食用蘑菇,能提高和增強人體免疫力。蒜苔、韭菜、捲心菜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也有抗癌作用。

所以你不必擔心,可以吃的

6、遊走性刺痛是什麼癌症 全身遊走性疼痛是什麼原因

應該是風濕病或類風濕病。  風濕病是現在最常見的而且不管多大年齡的人都會發生。但是對於引起風濕的因素卻很少有人明白。 1.免疫因素:免疫異常在風濕病的發病中佔有重要地位,許多風濕病至少有部分原因是由免疫異常引起的。如類風濕關節炎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 2.泌因素:雌激素可刺激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 3.因素:很多風濕病與感染有關。如風濕病的發病與A型溶血性鏈球菌的感染有關,強直性脊柱炎與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有關,類風濕關節炎與微生物感染有關。 4.遺傳因素:越來越多的資料顯示風濕病與遺傳因素有關。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均有遺傳傾向,痛風、風濕熱與遺傳因素也有密切關系。 5.其他因素: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環境因素、機體素質等也均是重要的誘發因素 風濕、類風濕是一種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祖國傳統中醫稱之為「痹症」,是由於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人體閉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以筋骨、肌肉、關節發生酸痛、麻木、屈伸不利或關節 腫大等主要表現的病症。 上海仁濟醫院 研究機構:國家重點學科、上海風濕病研究所、上海市衛生局領先學科 病床數: 1200張(總數) 擅長治療:風濕病、紅斑狼瘡、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痛風 知名專家:陳順樂、劉偉、陸廣華、任穎、徐新民仁濟西院: 地址:上海市山東中路145號 交通: 14、17、20、37、49、66、71、123、127、隧道三線、四線、五線、六線、九線、地鐵1號線、地鐵2號線仁濟東院: 地址:上海市東方路1630號 交通: 01、119、583、772、819、隧道五線、隧道九線、大橋二線等公交車 北京地區可以考慮北京協和醫院,治療類風濕也很好! 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 北京協和醫院 東院: 地址: 北京市東單王府井帥府園1號 交通: 1、4、52、57、108、110、111、106、116路公交車 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 專家:張奉春,男,現任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主任委員。 1982年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醫療系,後一直在北京協和醫院工作。1987年從事風濕專科臨床和基礎研究,有豐富的診斷和治療風濕病的經驗,尤其對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征,多發肌炎/皮肌炎,系統性硬化症,類風濕關節炎,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痛和系統性血管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很深的認識。先後在國內外醫學刊物上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ctx治療sle的臨床觀察》一文獲1991年北京醫學會優秀論文獎,《人60kd ssa/ro抗原不同表位的免疫特性》一文獲1999年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分會優秀論文獎。並於1993年、1998年先後二次赴美做博士後及訪問學者的有關科學研究和教學研究,曾先後獲得多次國家及省部級科研課題。 1)血液檢查 ①血紅蛋白和紅細胞 類風濕關節炎病人,鐵貯存正常,但其利用有缺陷,因此病人常見貧血;若服用抗類風濕關節炎葯物引起胃腸道出血,則更會引起貧血。②白細胞 疾病活動期稍增多,少數病人有嗜酸性細胞的升高。③血小板 在疾病活動期略有增高。④血沉活動期增快。⑤C反應蛋白 在類風濕關節炎活動期升高,在緩解期下降,有助於判斷疾病的變化和治療效果。⑥免疫方面 早期出現免疫球蛋白M(IgM)增加,以後免疫球蛋白C、A(IgC、IgA)均升高,但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升高與該病的病程或階段,以及類風濕因子滴度無關。總補體、補體C3在嚴重病例可下降。⑦類風濕因子 80%左右類風濕關節炎病人血液中呈陽性。類風濕因子滴度越高,診斷為類風濕關節炎的可能性越大。類風濕因子滴度越高,出現越早,病變有逐漸加重的趨勢,可作為判斷預後的一個指標。⑧抗核抗體 在10%—20%類風濕關節炎病人中,有與系統性紅斑狼瘡相似的抗核抗體。與系統性紅斑狼瘡不同的是,這些抗核抗體屬於免疫球蛋白M型,而在系統性紅斑狼瘡中,其部分抗核抗體屬免疫球蛋白G。此外,類風濕關節炎病人的抗核抗體滴度一般低於系統性紅斑狼瘡病人。(2)滑液檢查呈混濁草黃色漿液,白細胞計數(2~ 7.5)X109/升,約50%—70%為中性粒細胞。補體水平常有降低,類風濕因子一般陽性,黏蛋白凝固試驗塊鬆散。(3)活組織檢查 各地區收費標准都不一樣,大概在200-500之間。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7、類風濕關節炎為什麼被評價為不死的癌症,沒有辦法治嗎?

類風濕關節炎並不是不死的癌症,是可以治療的。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一個累及周圍關節為主的系統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主要表現為小關節受累為主、對稱性、持續性、進行性關節炎。多見於女性,在我國患病率為0.32%~0.36%。

基本病理改變:滑膜炎

臨床表現

要點:

近端指間、掌指、腕、膝和足趾關節受累最為多見可有頸椎、顳頜關節、胸鎖和肩鎖關節受累,髖關節受累少見關節呈對稱性腫脹、壓痛伴晨僵常見關節畸形是腕關節強直、掌指關節的半脫位、手指向尺側偏斜和呈“天鵝頸”樣表現除關節症狀外,還可出現關節周圍或內臟的類風濕結節,並可有心、肺、眼、腎、周圍神經等病變類風濕結節:是類風濕關節炎較特異的皮膚表現,出現在20%~30%的病人。淺表結節多位於肘鷹嘴附近、枕、跟腱等關節隆突部及受壓部位的皮下。結節呈對稱分布,質硬無壓痛,大小不一,直徑數毫米至數厘米不等,其出現提示病情活動。深部結節可出現在肺部。通常侵犯的關節

診斷要點

根據關節功能分類,幫助醫師進行臨床診斷。

1、1987年美國風濕病協會類風濕關節炎診斷要點

2 、最新的RA分類標准

實驗檢查:

活動期有輕至中度正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白細胞數大多正常,有時可見嗜酸性粒細胞和血小板增多IgG、IgM、IgA可升高補體多數正常或輕度升高60%~80%患者有高水平RF其他自身抗體,如抗角蛋白抗體(AKA)、抗核周因子抗體(APF)、抗環瓜氨酸多肽抗體(抗CCP)、等對RA的診斷有較高的特異性

3、X線檢查

Ⅰ期: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影,關節端骨質疏鬆

Ⅱ期:軟骨下囊樣破壞,骨侵蝕改變;

Ⅲ期:關節間隙狹窄,關節脫位;

IV期:關節半脫位和關節破壞後的纖維性和骨性強直;

疾病初應攝包括腕關節的雙手相,雙足相,胸片或其他受累關節的X線相X線早期表現為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關節附近輕度骨質疏鬆,繼之出現關節間隙狹窄,關節破壞,關節脫位或融合根據關節破壞程度將X線改變分為Ⅳ期 

4、我國早期RA分類標准

標准誕生至今,已被證實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但在患者病程<3個月的時候,有16.1%的患者可能被誤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國風濕病專家們提出了自己的早期RA分類標准,如下表所示,對RA的早期診斷有較好的臨床意義。

5、活動性判斷

疲勞的嚴重性晨僵持續的時間關節疼痛和腫脹的程度關節壓痛和腫脹的關節數關節功能限製程度急性炎症指標血沉或C反應蛋白

6、緩解標准

符合五條或五條以上並至少連續2個月者為臨床緩解:

晨僵時間低於15分鍾無疲勞感無關節痛活動時無關節痛或關節無壓痛無關節或腱鞘腫脹血沉(魏氏法)女性小於30mm/小時,男性小於20mm/小時。常規葯物治療

1、非甾體抗炎葯(NSAIDs)

通過抑制環氧酶的作用,減少前列腺素合成,產生抗炎止痛作用,不能更改病程和預防關節破壞。具有抗炎、止痛、退熱、消腫作用。選擇性COX-2抑制劑(如昔布類)與傳統的NSAIDs比,能明顯減少胃腸道不良反應其他不良反應:腎臟、外周血細胞減少、凝血障礙、再生障礙性貧血、肝損害等劑型、劑量個體化避免兩種或兩種以上NSAIDs同時服用, 只有在一種NSAIDs足量使用1~2周後無效才更改為另一種不能更改病程和預防關節破壞

注意事項:劑量個體化,只有在一種NSAIDs足量使用1~2周後無效才更改為另一種,不宜同時服用兩種NSAIDs。老年人宜選用半衰期短的NSAIDs。

2、改變病情抗風濕葯(NMARDs)

具有改善和延緩病情進展的作用,較NSAIDs發揮作用慢,明顯改善需1~6個月,為慢性葯。首選葯為甲氨蝶呤,如患者不能耐受,可改為氟米特或其它DMARDs。

3、糖皮質激素(GC)

適用於有關節外症狀或關節炎明顯或急性發作者。強的松30~40mg每日,症狀控制後遞減,以每日10mg維持,以後逐漸停用,同時注意補充維生素D及鈣劑。治療原則:不需要大劑量時用小劑量,能短期使用時不長期使用

4、植物制劑

雷公藤青藤鹼白芍總甙

5、其他治療

生物制劑TNF-α單克隆抗體(infliximb)/人可溶性TNF受體融合蛋白(Etanercept)幹細胞移植基因治療

8、木瓜的作用

只是I補充日常所需的一些維生素
功效與主治:主治肌膚麻木,關節腫痛,版腳氣,霍亂大吐,轉筋悄止。治權腳氣劇癢難忍,用嫩木瓜一個,去籽煎服。另外作飲料喝,可以治癒嘔逆,心膈痰唾,消食,止水痢後渴不止。止水腫冷熱痢,心腹痛。

木瓜中含有維生素B、C、E、蛋白質、胡蘿卜素等,木瓜性味平、稍微有點寒,木瓜有助消化之外還能消暑解渴、潤肺止咳。它特有的木瓜酵素能清心潤肺還可以幫助消化、治胃病,它獨有的木瓜鹼具有抗腫瘤功效,對淋巴性白血病細胞具有強烈抗癌活性。
在這里說一下吃木瓜的好處:木瓜富有營養,低卡路里,以致對進行減肥的人大有益處;木瓜有助於治皮外傷或其它外傷;木瓜富有抗炎化合物,也有抗癌作用,對於患骨質疏鬆症、關節炎和浮腫的人,最好有規律地食用木瓜,同時能夠防癌;木瓜也能幫助頭皮和頭發的健康,木瓜的攝入量有助於頭發的生長並能防止頭皮屑(頭垢); 木瓜是最有功效排毒方法之一,多吃木瓜酒能排出體內的毒素;對於患便秘和消化不良的病人,多吃木瓜能減輕病狀。
給大家呈現的木瓜不為人知的一面,其實好多估計大家都有所了解,一般人都知道木瓜有豐胸的作用,對女性來說是比較受歡迎的水果之一

9、酸性體質的人怎麼改善

最佳答案
調整飲食結構
糾正酸性體質
酸性體質百病之源
36歲的張先生是一家大公司的中層管理人員,各種應酬應接不暇。最近,他時常感到疲乏無力,注意力不集中,還有頭昏耳鳴和失眠的現象。到醫院就診後,醫生經檢查告訴他,之所以出現上述症狀,是因為飲食結構不合理、營養攝入不平衡,導致酸性體質而引發的。
酸性體質:pH<7.35
健康人的血液酸鹼度處在一種的動態平衡狀態,一般呈中性和弱鹼性,pH值在7.35~7.45之間。少數人為鹼性體質,占總人群的10%左右。由各種原因導致體液的pH值在7.35以下時,醫學上稱之為酸性體質。日本專家認為,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無論一個人正處於什麼年齡段,當酸性物質在體內積累得過多時,細胞代謝功能都會比較差,產生腰酸腿痛、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症狀,還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病、骨質疏鬆、腎結石、關節炎、痛風、高血壓、癌症、高脂血症等多種疾病。而且酸性體質一旦形成,就很難糾正,因此,需要早預防、早治療。
形成酸性體質的原因
▲飲食結構不合理,攝入內酸食品過多。
▲過度疲勞超時工作或經常熬夜。
▲心理負擔過重。在高度緊張和壓力下,人體會出現嚴重的酸化。當壓力得不到釋放的時候,更容易導致體質酸化。
▲缺乏體力活動。人體通過排汗,可以排除部分體內的酸性物質。但如果運動太少,很少出汗,則不利於酸性物質的排除。
▲不良嗜好。毫無節制地抽煙、飲酒,易導致體質酸化。
▲環境污染。攝入被污染的飲用水、農作物、家畜、家禽、魚、蛋等,容易使酸性物質在體內滯留。
糾酸保健有良方
人體自身有一個自我調節機制,但體質過酸時,人體調節能力就無法調節了。當您出現疲倦乏力、腰酸腿痛、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症狀時,就要警惕自己身體已經處於酸性環境,應及時加以調整。
除了進行有氧運動、放鬆心情、保持正常的作息時間外,調整體內酸鹼平衡的主要方法是進行飲食調整。
1.了解食物的屬性。有些人誤認為帶酸味兒的食品就是酸性食品。其實,食品屬於酸性還是鹼性,與其本身的味道無關,而是依據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和代謝後,最終在體內生成的物質是酸性還是鹼性來判斷的。因此,科學家把在體內生成酸性和鹼性代謝產物的食品,分別稱為內酸食品和內鹼食品,以此來區別食品本身的口味兒。
具體說來,內鹼食品包括蔬菜、水果、豆類、海帶、茶及奶類等,內酸食品包括精製谷類食品、肉類、魚類、蛋類、油脂和糖類等。
2.增大成鹼性食品的攝入比例。對於那些像張先生一樣經常吃大魚大肉的人來說,應該多吃一些內鹼食品,使內鹼食物與內酸食物的攝入保持2∶1的比例。具體來說,就是像一位營養學專家所說的那樣,做到「三口菜一口肉」。

10、富硒食物有哪些?

豆類的食物有紫豆,紅豆,綠豆,芸豆,黃豆等。

谷類的食物有小麥胚粉,玉米面,空鍋餅,帶皮的糜子,秈米粉等。

蔬菜累的食物有大蒜,香菜,油菜,苜蓿,菠菜,大蔥和白菜等。

水果類的食物有桑葚,桂圓,蘋果,葡桃,海棠和杏等。

蛋類的食物有雞蛋,鴨蛋,鵝蛋和鵪鶉蛋等。

肉類的食物有豬腰子,牛腎,羊腎,豬肉,羊肉,驢肉,鴨肝和雞肝等。

魚蝦類的食物有魷魚,海參,蟶干,貽貝,墨魚,梭子蟹,秋蛤蜊,牡蠣,海蟹等。

富硒食品,就是富含微量元素硒的食品。一般分為天然富硒食品(又稱植物活性硒食品),外源硒富硒食品(也稱人工有機硒食品)

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參與合成人體內多種含硒酶和含硒蛋白。其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在生物體內催化氫過氧化物或脂質過氧化物轉變為水或各種醇類,消除自由基對生物膜的攻擊,保護生物膜免受氧化損傷;硒參與構成碘化甲狀腺胺酸脫碘酶。國內市場上打著富硒旗號的食品有很多,但是每款產品的硒含量並沒有明確的標注,這對消費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擾,我到底要吃多少這樣的食品,才能達到補硒的效果。

硒能提高人體免疫,促進淋巴細胞的增殖及抗體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硒對結腸癌、皮膚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種癌症具有明顯的抑制和防護的作用,其在機體內的中間代謝產物甲基硒醇具有較強的抗癌活性。硒與維生素E、大蒜素、亞油酸、鍺、鋅等營養素具有協同抗氧化的功效,增加抗氧化活性。同時,硒具有減輕和緩解重金屬毒性的作用。

(10)癌性多關節炎擴展資料

科學界研究發現,血硒水平的高低與癌的發生息息相關。大量的調查資料說明,一個地區食物和土壤中硒含量的高低與癌症的發病率有直接關系,例如:此地區的食物和土壤中的硒含量高,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就低,反之,這個地區的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就高,事實說明硒與癌症的發生有著密切關系。同時科學界也認識到硒具有預防癌症作用,是人體微量元素的「防癌之王」。

美國亞利聖那大學癌症中心Clark教授對1312例癌症患者進行13年對照試驗。結果表明每日補硒200 μg,癌症死亡率下降50%,癌症總發病率下降37%,其中肺癌下降46%,腸癌下降58%,前列腺癌下降63%。2003年美國食品葯品管理局(FDA)明示:「硒能降低患癌風險」和「硒可在人體內產生抗癌變作用」。

1.抗氧化作用:

硒是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的組成成分,每摩爾的GSH-Px中含4克原子硒,此酶的作用是催化還原性谷胱甘肽(GSH)與過氧化物的氧化還原反應,所以可發揮抗氧化作用,是重要的自由基清除劑(是維生素E的50--500倍)。在體內,GSH-Px與維生素E抗氧化的機制不同,兩者可以互相補充,具有協同作用。

正是由於「硒」的高抗氧化作用,適量補充能起到防止器官老化與病變,延緩衰老,增強免疫,抵禦疾病,抵抗有毒害重金屬,減輕放化療副作用,防癌抗癌。

2.增強免疫力:

有機硒能清除體內自由基,排除體內毒素、抗氧化、能有效的抑制過氧化脂質的產生,防止血凝塊,清除膽固醇,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3.預防糖尿病:

硒是構成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活性成分,它能防止胰島β細胞氧化破壞,使其功能正常,促進糖份代謝、降低血糖和尿糖,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狀。

4.預防白內障:

視網膜由於接觸電腦輻射等較多,易受損傷,硒可保護視網膜,增強玻璃體的光潔度,提高視力,有防止白內障的作用。

5.防心腦血管疾病:

硒是維持心臟正常功能的重要元素,對心臟肌體有保護和修復的作用。人體血硒水平的降低,會導致體內清除自由基的功能減退,造成有害物質沉積增多,血壓升高、血管壁變厚、血管彈性降低、血流速度變慢,送氧功能下降,從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升高,然而科學補硒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都有較好的作用。

6.預防克山病、大骨節病、關節炎:

缺硒是克山病、大骨節病、兩種地方性疾病的主要病因,補硒能防止骨髓端病變,促進修復,而在蛋白質合成中促進二硫鍵對抗金屬元素解毒。對這兩種地方性疾病和關節炎患者都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7.解毒、排毒:

硒與金屬的結合力很強,能抵抗鎘對腎、生殖腺和中樞神經的毒害。硒與體內的汞、鉛、錫、鉈等重金屬結合,形成金屬硒蛋白復合而解毒、排毒。

8.防治肝病、保護肝臟:

中國醫學專家於樹玉歷經16年的肝癌高發區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肝癌高發區的居民血液中的硒含量均低於肝癌低發區,肝癌的發病率與血硒水平呈負相關。她在江蘇啟東縣對13萬居民補硒證實,補硒可使肝癌發病率下降35%,使有肝癌家史者發病率下降50%。

綜上所述,「硒」是人體必需的,又不能自製,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補充200 μg硒,可有效預防多種疾病的高發。世界營養學家、生物化學會主席,巴博亞羅拉博士稱:"硒"是延長壽命最重要的礦物質營養素,體現在它對人體的全面保護,我們不應該在生病時才想到它。

與癌性多關節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