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骨性關節炎康復方法

骨性關節炎康復方法

發布時間:2020-11-02 08:26:36

1、骨性關節炎的康復訓練怎麼做

在康復期,骨性關節炎患者如何做好康復訓練關系著治療效果的鞏固。只有正確的做好康復工作,之前的治療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骨性關節炎不僅不能完全康復,還會有復發的可能。 那麼,骨性關節炎的康復訓練應該怎麼做呢?對此,專家提醒廣大患者可從以下三點做起: 1、適當的體育運動有利於改善關節軟骨營養,防止肌肉和軟骨萎縮。鍛煉應循序漸進,貴在堅持。注意保護好關節。體育鍛煉方法多種多樣,以關節活動不負重為宜。跳舞爬樓梯、登山、跑步等為有害運動。游泳、平地慢跑、太極拳、自行車等為有益運動。 2、肌力訓練:隨著年齡增長,骨骼肌逐年減量,影響關節穩定,促進關節退變。因此,增加關節周圍肌肉力量,可提高關節穩定性,保障關節正常力學傳導,緩沖運動對關節的沖擊力,使關節受力均勻,有利於維護關節本體感覺,保護關節,防止退變。訓練的方法主要有:等長、等速訓練和抗阻力練習。髖關節骨性關節炎應注意外展肌群的訓練等。 3、關節功能訓練:如膝關節在非負重條件下屈伸運動,以保持關節最大活動度。糾正不良姿勢,多多進行有氧鍛煉等來控制體重,減輕對關節的壓迫和不良刺激。避免長時間跑、跳、蹲等不良姿勢。減少或避免爬樓梯。肥胖者還要注意減肥,多做有氧鍛煉如游泳、騎自行車等。 總之,正常量的活動是骨、軟骨及肌肉新陳代謝所必不可少的生理刺激,缺少這一刺激,骨骼會出現骨質疏鬆,肌肉會出現失用性肌萎縮,軟骨會加速退行性病變。望廣大骨性關節炎朋友掌握正確的康復方法,早日恢復健康活力。

2、玻璃酸鈉5針注射完後多久才能康復訓練,怎樣訓練(膝骨性關節炎)

您好,骨性關節炎前期打點有點效果,後期打沒用,需要手術治療,訓練的話還是減少過多的活動,尤其是高強度活動。

3、o型腿可以通過鍛煉恢復不?

O型腿會對人的美觀造成影響,而矯正的方法可以通過下蹲起立、直立、彎腰等運動的方法來達到矯正O型腿,同時患者除了運動的方法,也要注意自己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良的習慣。同時也要避免O型腿的復發。

很多的女性有O型腿,而矯正O型腿矯正是很多漂亮女生的夢想,而很多的女生會選擇手術的治療方法,但是手術的治療方法過程太長,同時後期的康復也很長。而現在有很多的人會選擇運動的方式來矯正,那麼哪些運動的方式可以矯正O型腿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運動矯正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種方法:

一、下蹲起立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方法,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腳需要稍微的向內扣,然後練習下蹲和起立的動作,同時需要注意的是下蹲的時候不需要彎曲蹲下去。而這些方法都是需要長期練習。而每天練習2-4組就可以了。

二、直立

兩腳並攏,同時兩手需要扶膝做兩膝向正前方的下蹲起立運動。同時也可以靠牆站,不僅可以矯正O型腿也可以矯正駝背。

三、彎腰

兩手扶膝向左或者向右做環繞運動,同時很多小區裡面的健身儀器也是可以藉助的。

四、扶膝練習

兩腳開立稍大,彎腰,兩手扶膝做兩膝向內相靠停耗練習,每次停耗10秒鍾,做5-10次。

以上的四個運動方法都是可以矯正O型腿的,同時患者也需要注意O型腿矯正成功後,也是需要注意自己日常的習慣,要注意護理。不要讓O型腿在發生。同時患者也需要弄清楚是什麼原因導致自己有O型腿的,這樣就可以更加的有針對性的運動。

O型腿不僅會對人的形象有影響,也會對人的生活造成影響,患者不治療O型腿會導致繼發性骨性關節炎,嚴重者會導致不能走路。除了運動的矯正方法,同時也可以通過一些正規的矯正帶來治療,矯正帶不僅會改變骨骼,同時也可以防止骨骼受到損害,患者不僅要矯正,同時也要注意避免復發。

4、骨性關節炎患者應該怎樣的進行康復鍛煉

骨關節炎,需要看什麼樣的關節炎,比如老年性關節炎還是創傷性關節炎,或痛風或風濕性關節炎。
一般而言,假如膝關節,急性疼痛期間一定需要休息,不負重情況下鍛煉大腿和小腿肌肉和膝關節彎曲,伸直,避免局部肌肉萎縮,局部按摩,針灸,敷葯等措施治療。平時也不能長時間站立,行走,走一會就坐一會,特別治療期間。

5、什麼是骨關節炎?上海赫爾森康復醫院康復治療效果怎麼樣?

骨關節炎是一個非常普遍的,臨床上應該來說是最常見的一個關節炎類型,骨性關節炎的類型,它的種類比所有其他關節炎,我們比如類風濕、強直性脊柱炎,這些種類的痛風性關節炎加起來,它的關節炎種類的病人的數量還要多,它另外一個特點就是中老年人常見,它好發的關節在於負重的關節,比如手部、頸椎腰椎、膝關節、髖關節等等,對於下肢來說以膝關節最為常見,發生於膝關節骨關節炎,我們就稱為膝骨關節炎。如果症狀比較嚴重,患者一定要及時的去醫院做檢查,根據具體的病情變化,及時的採取進一步的治療措施。

6、骨性關節炎的治療與康復

患了骨性關節炎對人體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不慎得了骨性關節炎一定要盡快治療。很多骨性關節炎患者不知道該如何治療疾病,所以一直耽延未治,結果耽誤了疾病的最佳治療時間。不同的關節炎,其病因、臨床表現、治療都不一樣,建議可以到前海進行治療。

7、人工膝關節置換術適合哪些關節疾病?—作者:黃遂柱

一、哪些情況適宜做膝關節置換手術?

(1)膝關節各種炎症性關節炎,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血友病性關節炎、Charcot 關節炎等;

(2)少數創傷性關節炎;

(3)脛骨高位截骨術失敗後的骨性關節炎;

(4)少數老年人的髕骨關節炎;

(5)靜息的感染性關節炎(包括結核);

(6)少數原發性或繼發性骨軟骨壞死性疾病。

二、哪些情況禁忌做膝關節置換手術?

在下列情況時,禁忌行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

(1)膝關節周圍肌肉癱瘓;

(2)膝關節已長時間融合於功能位,沒有疼痛和畸形等症狀。根據經驗,嚴重屈膝攣縮畸形(大於 60 度)、嚴重骨質疏鬆、關節不穩、嚴重肌力減退、纖維性或骨性融合並不是手術絕對禁忌症。

三、怎樣選擇一個好的人工膝關節?

當病人決定採用人工關節置換的治療方法後,常常提到一個問題是:什麼樣的人工關節才是最好的人工關節?應該說,不同病人應選擇不同的人工關節。人工關節假體對其形態的設計、表面處理、材料選用、製造工藝以及包裝都有十分嚴格的要求;同時也需要充分的臨床實踐來證實某一人工關節的效果。就目前情況而言,人工膝關節不論從假體本身而言還是從手術操作技術方面已經成為非常成熟的人工關節。目前在發達國家中,人工膝關節已經廣泛地應用於臨床並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選擇人工膝關節假體與選擇其它商品有著很大的不同,因為一旦人工膝關節假體被置入人體內就不便於隨意「更換」,即使「更換」其代價也相當大,可以說不能只用金錢來衡量。所以如何選擇一個好的人工關節應在專家的指導下做出慎重的選擇。

四、術後檢查

出院三個月後要到醫院復查,拍攝 X 片,了解關節假體的位置及穩定性是否良好。術後半年再復查一次,以後每半年都要進行拍片檢查。如果不適,例如出現關節紅腫、疼痛或活動不便以及髖關節因意外情況受傷,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五、人工膝關節的使用期限和療效

人的膝關節是一個重要的關節,它有走、跑、跳、下蹲等各種功能,而且它還負擔您身體的重量。一旦膝關節有病變後,關節的軟骨便被破壞,由原來光滑如鏡的表面變成粗糙甚至缺損的表面,進一步還會使股骨髁變形。這樣您就會感到疼痛,行走不便,活動受限,跛行,有時即便輕易的動作也難以做到。以上疾病進展到一定程度,關節已破壞,就需要進行手術。用人工膝關節替代原有破壞的關節(何時手術應由醫生決定),來恢復行走等功能。人工關節手術的最大好處在於能夠術後消除關節疼痛,大大改善關節的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從而在有生之年能夠很好地工作與生活。目前,越來越多的病人都樂意接受人工關節手術治療這一建議。人工膝關節的使用壽命問題,主要決定於兩點,一是關節的磨損問題,二是磨損顆粒造成的假體松動。人工膝關節材料的強度和耐磨性是經過上百次的磨損實驗的,優質的進口人工關節,如德國蛇牌(AESCULAP)人工關節,美國史賽克 (STRYKER) 人工關節等,一般可以滿足患者 20 年以上。目前用於臨床的人工關節又較二十年前提高了很多,相信現在的人工關節置入二十年,繼續可以使用的可超過 95%。成功的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後可以使您無痛地生活並滿足日常活動,對於已發生破壞的膝關節來說,其它治療方法均不能達到同等療效。當然,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還和許多因素相關,如患者的運動量、人工假體的選擇、醫生的手術技術以及自身條件等。目前,骨科界正在與工程師和材料學家等一道,不斷改進人工關節材料、工藝和手術技術。對於那些選擇關節置換來改善生活質量並希望健康無痛地活動的患者來說,前途是光明的。
六、人工膝關節松動後的處理

人工膝關節一旦出現感染或無菌性松動,就需要進行關節翻修手術。有專門為翻修手術特製的髖關節假體及手術器械。翻修手術較初次手術復雜,可能需要植骨、更換關節假體類型或使用特製假體等。經過翻修術後,絕大部分病人可以獲得理想的手術結果。

七、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的保護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需要您自己養成良好的生活及活動習慣,維護關節的穩定性,同時要學會一些簡單的康復知識,進行關節康復鍛煉。要注意防治感染,有感染 如扁桃體炎、皮膚感染、手足癬等要積極治療。術後可以進行騎車、行走、跳舞、游泳等運動,但不鼓勵進行跑、跳等劇烈運動以及長距離行走、爬山等。另外,有 些醫院為患者提供術後康復手冊,供患者參考。

八、膝關節置換術後的康復

康復鍛煉對全膝關節置換手術取得成功至關重要。手術後即可進行患肢肌肉的等長收縮鍛煉。術後 2-3 天拔除引流管,拍片,如果關節位置及固定良好,即可在醫 生及康復師的指導下開始進行康復鍛煉,包括直腿抬高鍛煉股四頭肌和行走訓練等。即使在完全康復出院後,一般也要求堅持有規律的康復鍛煉。

九、人工膝關節手術的優點與缺點

人工膝關節手術開始於 1960 年,這種手術方法已被確定是一項有效手術。但我國進行全膝關節置換的時間比較短,該項手術需要有經驗十分豐富的醫生來進行。人工膝關節手術能夠使不能活動的關節變成活動的關節。但手術一旦失敗,其彌補方法很少。

其優點是:(1)對膝骨性關節炎病情惡化,變形嚴重的患者也可以實施手術。(2)手術治療期較短,約一個月左右。(3)關節疼痛基本上可以完全除去。

其缺點如下:(1)對跑步、凳山這類運動有影響。(2)手術後的膝關節彎曲程度通常略大於直角,約 120o 左右。(3)手術後過了 10-15 年,骨和人造 關節之間會有松動,需予更換的比例數為 5%-10% 左右。(4)人工關節感染的治療非常困難;常引起股骨和脛骨骨髓炎。3%-5% 的人手術後引起感染,需 延長治療時間,治療十分困難,甚至不得不將人造關節拔除,待感染控制 1-2 年後,進行關節再置換。再置換關節的感染率遠遠要高於第一次手術。(5)人工關 節磨損及松動也是術後產生疼痛,手術失敗的原因。(6)價格昂貴,一般老百姓不能承受。

但是,一旦膝關節的關節軟骨大部分破壞,就不能進行脛骨高位截骨術,只能進行人工關節置換或關節固定術。伴隨著我國高齡化的到來,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 高,經濟收入的增加,和社會勞動、醫療保險的實行尤其是人工關節技術的迅速普及,可以肯定,我國人工關節手術的例數和成功率都會迅速增加,並發症也會越來 越少。
來源:中國骨科在線

與骨性關節炎康復方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