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紅牛膝泡酒對風濕性關節炎有好處嗎?與什麼葯材一同泡酒效果最好?
葯酒對風濕關節炎的效果不錯的,可以去找個中醫開些葯自己回去泡
治風濕的偏方,63味中葯,拿來泡酒喝,一副葯65塊錢,一副的重量是一斤半,泡10斤酒,每天晚上睡覺前喝15-20ml,泡出的酒可以喝半年。不是100%有效果,不過如果是風濕,值得一試,基本是一副葯就解決治病+去根
葯方只治風濕
2、怎樣治療牛化膿性關節炎?
化膿性關節炎是由於細菌的感染而導致關節滑膜的炎症,一般由於關節透創或附近的組織發生炎症蔓延致病。
症狀
患病的關節腫脹,觸診有疼痛感,局部溫度升高,並且波動明顯,出現跛行,嚴重時會出現全身症狀,體溫升高,食慾減退,穿刺流出膿汁,處理不及時,會造成周圍組織感染化膿,繼發膿毒血症而死亡。
治療
(1)切開關節囊,放出膿汁,然後用雙氧水沖洗關節囊,再用0.1%高錳酸鉀或生理鹽水沖洗。
(2)關節腔內注入普魯卡因青黴素。
(3)上述處理一天一次。
(4)注射抗生素,青黴素800萬國際單位,鏈黴素400萬國際單位,2次/天。
(5)嚴重者靜脈輸液,10%安鈉咖30毫升,復方氯化鈉1000毫升,10%葡萄糖1000毫升,5%碳酸氫鈉500毫升。
3、怎樣治療牛漿液性關節炎?
漿液性關節炎是一種無菌性炎症。主要指關節在受到機械性損傷後,或關節囊滑膜層發生滲出性炎症。
症狀
病牛關節腫脹,關節腔內蓄積大量漿液性或纖維素性滲出液,並且觸診有波動感,增溫,有疼痛感,出現跛行。穿刺有黃色、黏稠、渾濁的液體流出。如果慢性病例,則跛行不明顯,觸診熱痛不敏感,並且穿刺出淡黃、稀薄的液體。
治療
(1)炎症初期,用冷卻療法或壓迫綳帶來制止滲出。
(2)中後期則用溫熱療法促進吸收。
(3)關節用石膏綳帶纏繞或用其他綳帶加壓纏繞。
(4)注射安乃近、水楊酸鈉鎮痛,注射磺胺制劑消炎,一天一次。
(5)如果為慢性炎症,則先將液體放出後,關節腔內注入可的松和青黴素,最後裝上壓迫綳帶。
4、漆關節炎如何治療
葯物治療
葯物治療是臨床中的常用方法,尤其是針對初期患者或急性期患者,採用葯物治療的就比較多,作為常規治療方法,可以根據醫生安排貼敷黑,可以標本兼治。
理療方法
(一)治療原則:舒筋通絡,活血止痛,滑利關節。
(二)取穴及部位:內外膝眼、梁丘、血海、陰陵泉、陽陵泉、犢鼻、足三里、委中、承山、太溪及患膝髕周部位。
(三)主要手法:法、按揉法、彈撥法、搖法等。
(四)操作方法:
1.患者仰卧位,醫者先以點法點按以上穴位,後以?法、按揉法、拿捏法作用於大腿股四頭肌及膝髕周圍,直至局部發熱為度。
2.患者仍仰卧位,醫者站在患膝外側,用雙拇指將髕骨向內推擠,同時垂直按壓髕骨邊緣壓痛點,力量由輕逐漸加重。
3.醫者作膝關節搖法,同時配合膝關節屈伸、內旋、外旋的被動活動,最後在膝關節周圍行擦法。
4.患者俯卧位,醫者施?法於大腿後側、腘窩及小腿一側約5分鍾,重點應在腘窩部委中穴
軟骨再生
按摩等理療方法固然可以減輕膝關節退行性關節炎的表面症狀,但是對於軟骨的缺失等實質性問題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所以,如何讓退化的軟骨恢復再生成為關鍵。
由於軟骨再生的方法著眼於內部的修復,所以受到普遍歡迎,根據衛生部下屬中國健康教育中心發行資料健康處方的介紹,針對軟骨再生有3種方向。a實驗室軟骨細胞培育法、b攝取天然鋸峰齒鮫軟骨粉,促進自身軟骨再生法、c手術矯正促進軟骨內部修復法。其中,a和c尚處於科研階段,b鋸峰齒鮫軟骨粉已經在臨床普及。如果實現了軟骨再生,也就意味著退化的關節得到再生,因此成為國際前沿醫療努力追求的目標
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又分微創手術,含關節鏡手術、人工置換關節手術。手術成熟度逐漸完善,在不得已的時候可以採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手術多少都帶有一定的不可逆的破壞性,在採取時需要慎重考慮
5、關節炎怎樣治療?
急性關節炎表現關節囊緊張膨大,向外凸出,呈大小不等的腫脹,觸診病關節,有熱、痛感。指壓病關節,可感到有波動感。穿刺病關節囊,可抽出比較混濁的黃色液體,這種液體凝固也較快。站立時,患病肢體關節屈曲,不願負重。行走時,呈跛行。慢性關節炎症狀較輕,但腫脹程度與急性關節炎相同。關節炎感染化膿時,患病關節高度腫脹,熱、痛和波動明顯。
治療方法
(1)患病初期活動要減少,要採取冷敷療法,並纏上壓迫綳帶。
(2)氫化可的松100~200毫克,青黴素30萬單位,向患部的關節腔內注射,4天注射一次。
(3)化膿性關節炎,可採取穿刺排膿,再用0.5%普魯卡因青黴素沖洗創腔,然後注進抗生素。
(4)用蟾酥、蒼耳子、楓樹球各4.5克,共煎汁,一次灌服。
(5)從健康牛的關節中抽5~12毫升滑液,注入到病牛的患病關節囊中。
6、牛漆有什麼功效呢?謝謝
牛膝「性善下行」的臨床應用
牛膝,性平,味苦、酸,歸肝、腎經。生用散瘀血、消癰腫,熟用補肝腎、強筋骨,牛膝「性善下行」的特點,廣泛用於臨床。
一、引葯下行 牛膝可引導葯力到達下半身,臨床常用來治療下焦疾病,如治療濕熱下注的三妙散,方中黃柏苦寒,寒以清熱,苦以燥濕,且偏入下焦,蒼術苦溫,善能燥濕,牛膝不僅能祛風濕、補肝腎,且能引蒼術、黃柏之葯力下行,加強對下焦濕熱引起兩腳麻木、疼痛、痿軟無力等症的治療。又如滋陰補腎的左歸丸,是在熟地、山葯、枸杞、山茱萸、鹿角膠、龜板、菟絲子等補腎滋陰葯的基礎上,加入牛膝,既能補肝腎,也能引諸葯下行,使其益精填髓之力更強。
二、引血下行 《醫學衷中參西錄》載:「牛膝,原為補益之品,而善引氣血下注,是以用葯欲其下行者,恆以之為引經」。如治氣血上逆的高血壓病所致的頭痛、眩暈等症,可用牛膝配以鉤藤、白蒺藜、磁石等治之。又如張錫純在創鎮肝熄風湯時,在平肝陽、熄肝風的基礎上,重用牛膝以引血下行。臨床治療血滯經閉、經痛、經行不暢、產後瘀血腹痛、胞衣不下等病,常以紅花、川芎、當歸、桃仁、延胡索等葯配伍牛膝,以活血化瘀、引血下行。
三、引熱下行 牛膝可用於上焦火熱、血熱妄行所致的吐血、咯血、衄血,常用白茅根、小薊、仙鶴草、側柏葉、梔子等以涼血止血,酌配牛膝以導熱下行,從小便而解。若陰虛火旺所致牙齦腫痛出血、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常用牛膝與石膏、知母、麥冬、生地等清熱瀉火葯同用,也即張錫純所謂的:「蓋此等證,皆因其氣血隨火熱上升所致,重用牛膝引其氣血下行,並能引其浮越之火下行,是以能愈也」。
四、趨下補腎 牛膝能補肝腎而強筋壯骨,腎居於下焦,故雲趨下補腎。對肝腎不足所引起的筋骨痿弱、腰腿酸痛等症,常用牛膝與熟地、龜板、鎖陽、虎骨等相伍,共奏補肝腎、健筋骨之功,方如虎潛丸、獨活寄生湯,主治痹證日久,肝腎兩虧、氣血不足,方中牛膝亦取趨下補腎之功。
因牛膝性善下行,凡孕婦以及中氣下陷、脾虛溏泄、下元不固、滑精遺精、月經過多者均不應使用。
http://cn.zmfp.com/health/news_15/159021.html
懷牛漆
植物形態
莧科(Amaranthaceae)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多年生深根系草本。莖直立,四棱形,節略膨大,疏被柔毛。葉對生,兩面被柔毛。腋生和頂生穗狀花序,長達10cm;花常下垂貼近總花梗,總花梗密被長柔毛。苞片,膜質,寬卵形,具芒;小苞片,針刺狀,基部兩側各具卵狀膜質小裂片;花被,披針形,邊緣膜質;雄蕊,基部合生,退化雄蕊舌狀,邊緣波狀;子房長圓形,花柱線狀,倒生胚珠枚。胞果長圓形。花期8--9月,果期9--10月。
分布於河南、山西、陝西、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省。
《別錄》:「生河內川穀及臨朐」。陶弘景:「今出近道蔡州者,最長大柔潤」。蘇頌《圖經本草》:「今江淮、閩粵、關中亦有之,然不及懷州者為真」。寇宗《本草衍義》:「今西京作畦種,有長二尺者最佳」。《本草品匯精要》:「懷州者為佳」李時珍:「牛膝處處有之,謂之土牛膝,不堪服,惟北土及川中人家栽蒔者為良」。清·道光九年《武陟縣志》:「牛膝以懷慶為佳」。《葯物出產辨》:「產河南懷慶府武陟溫三縣」。可見古今牛膝均以河南為道地。
化學成分
根含羥基促脫皮甾酮(ecdysterone)、牛膝甾酮(inokosterone)等多種昆蟲變態激素和三萜皂甙。此外尚含鉀鹽及粘液質。微量元素有鎳6.4、鐵19.6、銅6.3、錳33.5、鉻1.5(ppm)。
葯理作用
1、牛膝水煎劑或流浸膏對離體家兔子宮不論已孕、未孕均有收縮作用。對已孕或未豚鼠子宮多呈馳緩作用。對於收縮無力的小鼠離體子宮可使之加強。
2、牛膝水煎液給大鼠靜脈注射,能使下肢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給兔靜脈注射,使血液粘度下降,血流加快,血壓下降,之後又回升,但始終低於用葯前水平。
3、牛膝水煎液能減輕大白鼠蛋清性腳部炎症;醇浸劑每日5g/kg灌胃,連續5天,對大鼠甲醛性關節炎有明顯的抑製作用(YZA,124);小白鼠口服延長痛反應時間,具有鎮痛作用。
4、煎劑對小鼠離體腸管有抑製作用。靜注對麻醉狗及正常或麻醉兔的胃運動,於短暫興奮後轉為抑制。還有輕度利尿作用(ZYD,0833)。
5、促脫皮甾酮和牛膝甾酮能促進肝中蛋白質和糖元合成。
性味效用 苦酸平。活血祛瘀,引血下行,利尿通淋,補肝腎。
1、痿痹、腰胯疼痛:牛膝酒《本草綱目》、牛膝丸(《素問病機氣宣保命集》卷1)。
2、濕熱下注、兩腳麻木:三妙丸(《醫學正傳》)。
3、閉經、腹部有腫物如杯狀:萬病丸(《三因方》)、牛膝湯(《蕭山竹林寺女科秘方考》)。
4、胞衣不下:牛膝湯(《備急千金要方》卷2):牛膝散(《證治准繩·女科》卷5)。
5、孕婦慎用。
http://www.wenxian.gov.cn/Html/mytc/032830846.html
7、牛患關節炎怎樣治療?
急性關節炎表現關節囊緊張膨大,向外凸出,呈大小不等的腫脹,觸診病關節,有熱、痛感。指壓病關節,可感到有波動感。穿刺病關節囊,可抽出比較混濁的黃色液體,這種液體凝固也較快。站立時,患病肢體關節屈曲,不願負重。行走時,呈跛行。慢性關節炎症狀較輕,但腫脹程度與急性關節炎相同。關節炎感染化膿時,患病關節高度腫脹,熱、痛和波動明顯。
治療方法
(1)患病初期活動要減少,要採取冷敷療法,並纏上壓迫綳帶。
(2)氫化可的松100~200毫克,青黴素30萬單位,向患部的關節腔內注射,4天注射一次。
(3)化膿性關節炎,可採取穿刺排膿,再用0.5%普魯卡因青黴素沖洗創腔,然後注進抗生素。
(4)用蟾酥、蒼耳子、楓樹球各4.5克,共煎汁,一次灌服。
(5)從健康牛的關節中抽5~12毫升滑液,注入到病牛的患病關節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