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寒濕邪侵及經絡
主證:關節疼痛、腫脹、晨僵,得溫或活動後症狀減輕。風偏勝者關節多竄痛;寒偏勝者疼痛較劇,遇寒冷加重;濕偏勝者腫脹明顯,酸楚重著。舌體正常或胖大,舌質淡紅或淡白,苔薄白或白膩,脈弦或弦滑或弦緊。
治則:祛風散寒,除濕通絡。
方葯:蠲痹湯加減。
羌活6g,姜黃9g,當歸9g,黃芪15g,赤芍9g,防風6g,秦艽12g,茯苓9g,桑寄生15g,細辛3g,牛膝15g,甘草6g。
(2)濕熱阻經,毒邪熾盛
主證:關節腫脹微熱或紅腫灼熱,疼痛較甚,觸之加劇,活動不利,筋脈拘急,得熱痛劇,得冷痛減,身熱,體重乏力,納呆欲嘔,舌紅、苔白乾或黃膩或黃燥,脈滑數或沉數。
治則:清熱利濕,解毒涼血。
方葯:四妙散和犀角湯加減。
犀角15 ~ 30g(可用水牛角代替),梔子9g,黃芪9g,黃柏9g,蒼術9g,薏苡仁15g,大黃6g,海桐皮15g,威靈仙15g,忍冬藤15 ~ 30g。
(3)痰瘀凝滯,筋脈痹阻
主證:關節疼痛反復發作,僵硬變形,不得屈伸,關節周圍皮色黯滯,疼痛較劇,停著不移,或肢體重著,麻木不仁,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白膩,脈細澀或沉弦。
治則:化痰祛瘀,舒筋通絡。
方葯:二陳湯合活絡效應丹加減。
半夏9g,陳皮9g,茯苓12g,膽南量9g,當歸9g,丹參15g,制乳香6g,制沒葯6g,五靈脂6g,全蠍6g,白僵蠶9g,大蜈蚣3 條。
(4)肝腎虧虛,邪氣留戀
主證:痹證日久,關節腫脹畸形,不可屈伸,重著疼痛,肢體活動不便,筋脈拘急,形體消瘦,潮熱盜汗,持續低熱,或畏冷喜暖,遇勞遇冷加重。舌質淡或淡紅,苔薄或薄白而干,脈沉細數或沉細無力。
治則:補益肝腎,祛風除濕。
方葯:虎潛丸加減。
虎骨15g(可用狗骨代替),牛膝15g,熟地9g,當歸9g,白芍9g,鎖陽9g,雞血藤30g,伸筋草30g,姜黃12g,威靈仙12g,秦艽9g,桃仁6g,紅花6g,杜仲15g。
2、類風濕性關節炎怎麼治療效果好?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累及周圍關節為主的系統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在保守治療的話可以服用益腎蠲痹丸,多種重要標本兼治,所以其效果還是比較好的。在天貓上的雲開亞美葯房有賣,你可以去了解下。
3、難治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應怎樣治療?
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中,常常可以碰到這樣的患者:對一般常用的傳統治療反應不佳。這些患者雖然用過常用的吲哚美辛、布洛芬、氯喹、金鹽、青黴胺等葯物治療,均不能獲得明顯或持久的效果,就是在加用激素後,病情仍然有進行性發展。對於這些難治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現介紹一些已經應用於臨床和目前尚在發展中的非手術療法。
這些患者可以選用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環磷醯胺、柳氮磺胺吡啶等葯物。另外,還有一些較新的葯物已進入正在試用、准備試用,尚待研究得出結論的階段。如以下葯物。
環孢素:每天每千克體重3 ~ 5mg。歐洲和美國都正在對環孢素治療難治性類風濕性關節炎進行研究,初步認為此葯近期療效非常明顯,遠期的作用及副作用究竟如何,尚在觀察中。它有腎臟、神經、肝臟的毒性作用,可致高血壓、惡心、高鈣血症、多毛、感染等的發生。治療中出現腎臟毒性和高血壓是最令人擔心的,也是中斷治療最多見的原因。
γ - 干擾素:據應用的初步報告,認為對難治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有一定幫助,但還需進一步觀察研究。
有一類叫作維A 酸類的葯物,這類葯物在幾種動物模型中顯示出非常有效,正在考慮作為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治療葯物。其他的一些新葯也正在研究室和葯廠的研製之中。
我國還有著歷史悠久的中醫葯療法,在治療難治性類風濕性關節炎中可發揮其獨特的醫療作用。
4、怎樣判斷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效果?
目前有很多人宣稱「治癒、根治」了類風濕性關節炎,他們的標準是什麼呢?許多患者也認為只要關節不痛就是治癒了。是否如此呢? 1987 年美國風濕病學會制定了符合下列條件5 項以上者並持續2 個月,才能被認為是達到了臨床緩解的標准。
(1)晨僵時間不超過15 分鍾。
(2)無疲乏痛。
(3)無關節痛。
(4)無關節觸痛或活動時痛。
(5)無關節或腱鞘軟組織腫脹。
(6)血沉:女性小於每小時30mm,男性小於每小時20mm。
怎樣判斷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情的輕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情嚴重程度如何判斷,對於指導治療和判斷預後方面極為重要。Davis 等人於1990 年在英國風濕病雜志上介紹的一種方法,簡便、易操作、實用性強,並且適應范圍廣。
近端指間關節滑膜炎計分:是通過每個近端指間關節的拇指的指間關節滑膜增厚的程度來定等級的,分為4 個等級(0= 滑膜無增厚,1= 滑膜可能增厚,2= 滑膜有增厚,3= 滑膜顯著增厚。)。計分相加最高分為30 分。
血沉:以魏氏法為准。
晨僵:時間以分鍾計算。
C- 反應蛋白:根據實驗室具體數值而定。
Ritchie 關節指數:肘、腕、髖、膝、踝、距跟和跗骨關節分別按單個計算。顳頜關節、頸椎、胸鎖、肩頸、掌指關節、近端指間關節和拇趾關節按一個關節單位計算。
壓痛程度計分:0 級= 無壓痛,1 級= 問患者時有壓痛,2 級=主動訴說壓痛,3 級= 因壓痛產生不自主的迴避動作。每個單關RA炎症活動度計分圖節達到2 級以上算1 分。
病情分級:1 ~ 3 分為輕微,4 ~ 7 分為輕度,8 ~ 11 分為中度,12 ~ 17 分為重度。
方法:評分從左邊開始向右邊移動,移動的方向(向上、向下、平行)視每個項目數值大小來定。在最右邊是最後得分數。
5、風濕性關節炎應該怎樣治療?
西醫葯治療
〈1〉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葯,又稱一線葯物?
水楊酸類:阿斯匹林,成人3~5g/日,小兒減半,症狀控制後劑量減半?撲炎痛1.0克,每日3次?本類葯副作用大,常有惡心?嘔吐?胃部不適等?
吲哚類:消炎痛25mg,每日3次,飯後服用,小兒慎用?
丙酸類:布洛芬0.2g,每日3次,萘普生0.25g,每日2次?
苯乙酸類:芬布芬0.3g,每日3次,雙氯滅痛0.25g,每日3次?
〈2〉二線葯物
為改變病情的葯物?適宜於經過一線葯物治療後不能控制病情者,或開始治療時已有骨侵蝕者,可任選一種?一般用葯3個月以上方能生效?
金諾芬:用法:3mg,每日2次,口服金諾芬比使用金諾芬注射劑安全?方便?但需定期復查尿常規及腎功能?
青黴胺:0.25g/日,每月增加日用量0.125g,直至0.5g/日?如3個月後仍無效,可增加至0.75~1.0g/日,維持量0.125~0.25g/日?副作用有皮疹,蛋白尿,肝損害,骨髓抑制,重症肌無力等?
中醫葯治療
〈1〉衛陽不固,痹邪阻絡:症見發熱?惡風,畏寒,汗出,晨僵明顯,周身關節劇烈疼痛,遇冷則甚,得熱則舒,舌淡苔薄,脈浮緊或沉緊?
服用有關祛寒除濕,和營通絡的葯物?
〈2〉邪郁而壅,濕熱痹阻:症見惡風?發熱,關節紅腫熱痛,得涼痛減,關節活動受限,晨僵,口渴或渴不欲飲,溲黃赤,大便不爽,苔膩或黃膩?舌質偏紅,脈數?
服用有關清熱除濕,宣痹通絡的葯物?
〈3〉痰瘀互結,經脈痹阻:關節腫痛且變形,活動時痛,屈伸受限,痛處不移,肌膚紫黯,面色黧黑,或有皮下結節,或肢體頑麻,舌質暗紅或有瘀斑?瘀點,苔薄白,脈弦澀?
服用有關活血化瘀,祛痰通絡的葯物?
〈4〉肝腎同病,氣血兩損:形體消瘦,關節變形,肌肉萎縮,骨節痛煩,筋脈拘急,伴腰膝酸軟?眩暈?心悸?氣短?指甲淡白,苔薄?舌淡無華,脈細弱?
服用有關益肝腎,補氣血的葯物?
因本病反復發作,頑固難澡,故除以上治療以外,應嚴禁風寒?潮濕等誘發因素,出汗後不可當風?保持情志暢達,避免消極情緒?
6、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要怎樣治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非化膿性多關節炎為主的全身性常見病,主要累及四肢大、小關節(以指關節為常見)。關節損害的特點是多發性、進行性和對稱性。早期症狀為受累及關節的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等,長期不愈則可轉變為關節僵直、關節畸形等。
7、有類風濕性關節炎3年了,類風濕關節炎應該如何治療?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為主的系統性疾玻其特徵是手、足小關節的多關節、對稱性、侵襲性關節炎症,經常伴有關節外器官受累及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可以導致關節畸形及功能喪失。患者教育: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樹立信心和耐心
治療主要葯物有非甾體抗炎葯如:美洛昔康、雙氯酚酸鈉;改變病情抗風濕葯如:甲氨蝶呤;糖皮質激素如:強的松和植物葯雷公藤等。貴陽中醫風濕病醫院
可以在食物中的各種營養素,包括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礦物質等可以多吃的,平時不要吃辛辣的食物,多注意休息,也不要吃太油的食物,多吃點蔬菜,還有水果。
8、得了風濕性關節炎如何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