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生物免疫治療關節炎

生物免疫治療關節炎

發布時間:2020-10-31 01:25:41

1、類風濕關節炎怎麼辦?

可以用蠟療調理,蠟療的作用是活血、消炎、祛風、除濕。對於疏通人體的經絡,使人體體內的風寒濕邪能夠排除體外,對於頑固性疾病效果最好。蠟療具有非常大的方便性,而且可以隨意地貼敷身體的任何部位,療效比較肯定,見效也很快,主要適用於治療肌肉、韌帶挫傷,以及手術後的粘連瘢痕,還有燒傷、凍傷的後遺症,常見於治療滑膜炎、神經痛,還有肌肉的炎症、胃腸道的炎症,各種類型的關節炎、慢性的胃腸炎、胃潰瘍以及皮膚粗糙、精神萎靡、慢性疲勞症狀,都可以通過蠟療進行調整和治療。

2、關節炎怎麼治

一般分為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如果症狀較輕的患者當然首選是非手術治療了,也就是常說的苗葯外敷。患者可以用熱手帕敷在患處,就像去除普通的淤腫那樣,或者吃一些止痛葯,症狀較輕的患者一般恢復的也比較快,只要按照醫囑堅持治療,是能夠比較快恢復的。

3、類風濕「新剋星」生物制劑出現已久,為何治療不達標仍多見呢?

生物制劑近20年異軍突起,不但在腫瘤治療領域綻放光彩,在類風濕關節炎治療上,也彰顯出獨特的優勢。生物制劑起效快速,能同時起到抗炎和防止骨破壞的作用。可即便有了生物制劑這樣的“新剋星”,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治療不達標的情況依然多見,這是為什麼?

生物制劑是如何“克制”類風濕關節炎的?

生物制劑有狹、廣義之分。廣義的生物制劑,是指用細胞或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的有效成分、動物毒素、人或動物的血液或組織等加工而成的,作為預防、治療、診斷相應疾病的生物製品。而本文要說的生物制劑,則是指狹義的生物制劑,即採用DNA重組技術或其他生物新技術研製的蛋白質或核酸類葯物。

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機制雖尚未清楚,但可以肯定患者關節損害和體內眾多炎症細胞因子密切相關,主要包括腫瘤壞死因子(TNF-α)以及白細胞介素-1和白細胞介素-6。這些炎症細胞因子一旦與細胞表面受體相結合就會引發炎症,並在細胞間不斷傳遞使得炎症蔓延,生物制劑的作用就是阻斷炎症細胞因子與受體的結合。

生物制劑能夠直接針對炎症細胞因子,在炎症細胞因子和受體結合之前,對其識別、結合進而中和或阻斷體內過量的炎症細胞因子。因為從發病機制進行治療,生物制劑也稱為靶向葯,能更有效地降低炎症反應,保護關節免遭破壞。

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有哪些生物制劑,所有患者都能用嗎?

治療風濕免疫性疾病常用的生物制劑包括:

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TNFI)白介素-1拮抗劑(阿那白滯素)白介素-6拮抗劑(托珠單抗)CD20單克隆抗體(利妥昔單抗)T細胞共刺激因子調節劑(阿巴西普)B淋巴細胞刺激因子抑制劑(貝利單抗)……

目前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在我國已上市的生物制劑原研葯主要包括兩大類:

①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TNFI)

括依那西普(商品名稱:恩利)

英夫利昔單抗(商品名稱:類克)

阿達木單抗(商品名稱:修美樂)


②白介素-6拮抗劑(托珠單抗)

托珠單抗(商品名稱:雅美樂)

4、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體內攻擊正常組織的免疫細胞是T細胞還是B細胞?

《中華風濕病學》上是這樣描述類風濕關節炎與T細胞的關系的:
類風濕關節炎(RA)是一種復雜的自身免疫病,主要影響患者關節的滑膜組織,使其長期存在慢性免疫炎症反應,最終導致軟骨和骨的侵蝕以及關節的破壞。患者的關節部位有大量免疫細胞的浸潤,包括T淋巴細胞、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及漿細胞,造成關節滑膜組織的炎症。長期的炎症反應導致滑膜組織細胞的增生,同時免疫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導致滑膜組織細胞產生多種金屬蛋白酶,使增生的滑膜組織侵蝕附近的軟骨和骨組織,造成關節的破壞。

你可以到風濕病的病友論壇——風濕家園AS-SKY上去,向資深的病友和志願醫生們學習疾病治療的知識,咨詢這方面的問題。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風濕病。雖然目前病因不明,現有的醫學水平下暫時還不能治癒。但只要到正規醫院的風濕科,堅持長期、規范的治療,是可以很好控制疾病的。

關鍵是要增強對「假醫假葯」的辨別力,避免誤診誤治,反而耽誤了病情。

一些病友聽信了一些非法醫療機構活個人能「治癒」疾病的虛假宣傳,誤診誤治,引起身體殘疾的教訓是很深刻的,一定要引以為戒!

順便給你普及點葯物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常識,先加強學習吧!
————————

第一類:非甾體鎮痛消炎葯(NSAIDs),例如扶他林,西樂葆等。
這類葯屬於對症治療,能控制疼痛症狀,但是不能抑制類風濕關節炎的疾病病程,不能阻止持續進行的關節破壞過程。

第二類:改變病情抗風濕葯(DMARDs),例如,甲氨蝶齡,來氟米特等
這類葯不僅能緩解關節腫痛、晨僵、降低血沉、C反應蛋白等炎症指標的水平,還能延緩關節破壞的進程。長期服用此類葯物,不僅是為了緩解臨床症狀,更重要的是要改變疾病的進程,盡力避免殘疾的發生。但這類葯物的特點是起效時間長,通常要2~3個月才起效。

第三類:TNF拮抗劑
TNF拮抗劑是一類新的生物制劑,它特異性地作用於引起類風濕關節炎的炎症因子——腫瘤壞死因子,療效顯著,並且能夠有效抑制關節破壞。目前,TNF拮抗劑現在全球已經開發了5個,國內已經上市了2個:益賽普和類克。其中,益賽普是國內首個上市,使用人數最多的TNF拮抗劑。

第四類:激素
對於部分病情急重,普通葯物難以見效的病人,為了防止病情惡化,醫生會使用激素,來快速消炎、鎮痛。不過,激素的毒副作用較大,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謹慎使用,否則,不僅會帶來身體損害,還很容易引發引起病情洶涌反彈。並且,激素葯物也是不能改變病情的葯物,仍需要和改變病情的葯物(DMARDs)聯合,來控制疾病。

值得警惕的是:由於激素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在很多不明成分的中葯中,都不同程度地摻雜了激素。在短期內似乎能見效,但從長遠看,不規范的治療耽誤了治療的寶貴時間,提高了殘疾的發生率。

5、自身免疫功能疾病該怎麼治?_類風濕關節炎

你需要盡快完善自身抗體譜、類風濕指標等方面的檢查,以排除類風濕性關節炎、硬皮病等風濕免疫性疾病。明確診斷後對症治療。祝你早日康復!

6、風濕性關節炎是免疫性疾病嗎

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症,通常所說的風濕性關節炎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臨床以關節和肌肉遊走性酸楚、紅腫、疼痛為特徵。

7、為什麼有的氨糖保健功能是寫增強免疫力,那它具有治療關節炎的作用嗎?

氨糖的全稱是D-氨基葡萄糖,是單糖成份,氨糖是親水性極強的蛋白多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合成人體中的膠原蛋白,極易被人體吸收。按製作工藝來講分為2種,一種是D-氨基葡萄糖鹽酸鹽 一種是D-氨基葡萄糖硫酸鹽。
它不屬於普通要領的中西葯范疇,是運用尖端技術從海洋生物體中提取的純天然物質,因此對人體無毒副作用。最新醫學研究發現,人體內缺乏氨糖會直接導致各種骨關節疾病的發生,而氨糖流失的過程在人們35歲左右就已經開始了。氨糖不僅控制著人體骨關節的健康,還控制著關節軟骨滑膜的代謝平衡。氨糖能為人體大量催生和補充關節滑液,從而不斷潤滑關節軟骨面,減少磨損,使關節部位靈活自如。補充足量的關節滑液,也為關節軟骨提供了,足夠的物質載體。氨糖通過強烈的刺激軟骨細胞,合成人體中的膠原蛋白和透明質酸,不斷修復已被磨損的關節軟骨,並能夠生成新的關節軟骨和滑膜,從而恢復關節部位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無能無力功能。同時,對於長期服用消炎鎮痛類葯物而造成的關節軟骨細胞的損傷,也具有很好的修復作用。氨糖是關節腔內的「清道夫」,不僅能抑制非特異性因子的炎性反應,解除疼痛,而且能消除關節腔內有害酶類,提高關節和機體的免疫力。通過補充氨糖帶來免疫力的提高,是消除關節炎症的重要前提。氨糖對於骨關節疾病,具有特殊功能,所以可以成功的突破傳統療法治標不治本的瓶頸,從根本上解決骨關節疾病。
(一)、氨糖與膠原蛋白、硫酸軟骨素協同對抗骨關節炎
氨糖是攝取構成軟骨蛋白多糖之主成分之一的,可緩和因變形性關節病之疼痛,並防止惡化的持續。 氨糖是以蛋白多糖之方式存在於身體內,主要分布在軟骨及結締組織,氨糖結合硫酸軟骨素等集合體,再組合膠原蛋白、水分等組成完整軟骨,以維持各器官的強度、柔軟性與彈力性。構成這種蛋白多糖的主要成分就是氨糖和硫酸軟骨素。蛋白多糖在人體內隨時會合成、分解,可是隨著年齡的增加,合成能力逐漸衰退,特別消耗軟骨組織。此時口服方式補助氨糖與膠原蛋白、硫酸軟骨素合劑,非常有利於改善軟骨組織的減少。
依照實驗表明,氨糖與膠原蛋白、硫酸軟骨素合劑服用6個月治療骨關節炎效果很好,改善率將近80%。在繼續服用6個月,則關節炎幾乎完全改善。
(二)、氨糖和硫酸軟骨素、膠原蛋白三管齊下,協同後的十大作用
1) 骨關節炎患者的軟骨出了毛病,機體合成的軟骨建築材料蛋白多糖和膠原蛋白產量不足,無法保持軟骨健康(這是老齡在軟骨上的表現之一)。同時「噬軟骨酶」異常活躍,破壞正常軟骨。解決這個問題,需氨糖和硫酸軟骨素、膠原蛋白三管齊下。
2) 氨糖和硫酸軟骨素、膠原蛋白結合服用,加強軟骨修復,改善關節功能。
3) 氨糖與硫酸軟骨素、膠原蛋白綜合作用,可刺激新軟骨的合成,同時抑制噬軟骨酶的活動。這有助於保持軟骨基質正常化,從根本上治療這種病。其他的療法能減緩疼痛或炎症,但氨糖與硫酸軟骨素、膠原蛋白三管齊下,從根本上抑制這種病的發展,幫助機體自我修復。
4) 單獨服用時,每一種都很有效;三者結合服用時,效果更好,是成千上萬骨關節炎患者的福音,可以解決葯物和手術無法解決的問題。簡單說來,三者是名副其實的軟骨保護劑。
5) 強化軟骨細胞大分子的合成(粘多糖、粘多蛋白、膠原蛋白、核糖核酸和脫氧核糖核酸)。
6) 強化透明質酸的合成(透明質酸是使關節液有一定厚度和粘性的物質,在滑膜和軟骨之間提供潤滑)。
7) 抑制破壞軟骨細胞大分子的酶。
8) 疏散滑液中的血栓、纖維蛋白、類脂物、膽固醇沉積等,疏通周圍關節中的血管。
9) 減緩關節疼痛。
10) 減輕骨膜炎。
臨床研究氨糖和軟骨素、膠原蛋白混合物的共同作用,是對付骨關節病的重拳,可謂強強聯手,重拳出擊。
氨糖療法及主要特點
1、氨糖療法:即通過外源性的補充氨糖來對因冶療骨關節疾病的一種全新的方法。
2、氨糖療法的主要特點:
(1) 氨糖療法是多病同治的療法
(2) 氨糖療法是對因治療的療法
(3) 氨糖療法是綠色的安全的療法
(4) 氨糖療法是優惠低價的療法
(5) 氨糖療法是長效不反彈的療法
3、「氨糖療法」康復關節的三個具體步驟
「氨糖療法」治療骨關節疾病主要通過三個具體步驟完成的,即:阻斷→修補→康復。
(1)阻斷炎症發展。氨糖直接阻斷軟骨中的蛋白酶的酶活性,抑制和降低有損傷細胞作用的超氧化自由基產生,補救非甾類抗炎葯等物質對軟骨細胞的損害,阻斷軟骨破壞。氨糖產生的透明質酸還具有分子屏障作用,可有效控制炎症進程,抑制對非特異性因子的炎性反應,防止疾病進展,改善關節活動,緩解疼痛。這一步大體上需要一到二個周期(一周期為30天)。
(2)修補受損滑膜和軟骨。關節滑膜和軟骨的健康是關節健康最重要的指標。氨糖強烈地刺激軟骨細胞合成人體中的膠原蛋白和透明質酸,催生關節滑液,修復已被磨損的關節軟骨,並能夠生成新的關節軟骨和滑膜。這是關鍵的一步。這一步一般需要二至三個周期。
(3)完成康復過程。阻斷炎症發展、修補受損滑膜和軟骨,是治癒骨關節疾病的重要環節。鞏固治療階段是通過外源性地補充氨糖,使關節的免疫系統能夠有效地阻抗炎性因子的侵入,使關節器官內的代謝平衡,讓軟骨、滑膜內物質不致於過量流失,這才真正完成了「氨糖療法」在「病」根上康復關節的全過程。這一步一般需要一至二個(周期)。
通過廣大骨關節疾病患者的康復實踐表明,一般骨關節疾病患者服氨糖4—6個月左右,就會基本全愈。有些骨關節疾病,如類風濕、股骨頭壞死等則一般則需更長一點時間,才能獲得滿意的療效。
氨糖療法對人體關節的雙重根本修復
修復軟骨 即對患病關節發生缺損的軟骨、滑膜、滑液的修復。
*軟骨是關節的「防彈衣」:修復關節的特異性物質——鹽酸氨基葡萄糖,可以通過作用關節滑膜來催生關節滑液,生成、修復關節軟骨。外源性地補充氨糖後,氨糖能強烈地刺激軟骨細胞合成人體中的膠原蛋白和透明質酸,修復已被磨損的關節軟骨,並能夠生成新的關節軟骨和滑膜。口服氨糖後,經人體吸收可以選擇性地作用於患者病變關節破損的關節軟骨及滑膜部位,修復破損,使之恢復彈性及抗壓性等正常的運動生理機能,關節保護層修復完好之後,關節活動時自然不再發生骨骼之間的硬性磨擦,疼痛、腫脹等症狀自然消失,骨刺、增生等自然也就不會發生。氨糖特有的「修復軟骨」功能適用於膝、肩、肘、髖、踝等軟骨關節疾病和頸椎腰椎等纖維軟骨關節類疾病。
修復免疫環節 補充氨糖可以修復關節器官的免疫環節並且可以平衡代謝能力,從而恢復關節器官的「免疫保護」能力(也就是防病能力),在整體上康復患病關節。
*免疫環節是關節的「生命力」:氨糖作用於關節滑膜所產生的透明質酸具有極強的分子屏障能力,可有效抑制炎症進程,抑制對非特異性因子的炎性反應,防止骨關節疾病進一步發展。氨糖特有的「修復免疫環節」功能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免疫性關節炎效果十分顯著。
外源性地補充氨糖後,關節的免疫能力明顯增強,能夠有效地阻抗炎性因子對關節器官的侵害,氨糖進入體內可有效維持關節器官內的物質代謝平衡,使得軟骨、滑膜內物質不致於過量流失,真正完成了在「根」上康復關節的全過程。

8、類風濕性關節炎怎麼治療

類風濕關節炎治療的主要目的在於減輕關節炎症反應,抑制病變發展及不可逆骨質破壞,盡可能保護關節和肌肉的功能,最終達到病情完全緩解或降低疾病活動度的目標。
治療原則包括患者教育、早期治療、聯合用葯、個體化治療方案以及功能鍛煉。
1.患者教育
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樹立信心和耐心,能夠與醫生配合治療。
2.一般治療
關節腫痛明顯者應強調休息及關節制動,而在關節腫痛緩解後應注意早期開始關節的功能鍛煉僵直。此外,理療、外用葯等輔助治療可快速緩解關節症狀。
3.葯物治療
方案應個體化,葯物治療主要包括非甾類抗炎葯、慢作用抗風濕葯、免疫抑制劑、免疫和生物制劑及植物葯等。
(1)非甾類抗炎葯有抗炎、止痛、解熱作用,是類風濕關節炎治療中最為常用的葯物,適用於活動期等各個時期的患者。常用的葯物包括雙氯芬酸、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塞來昔布等。
(2)抗風濕葯(DMARDs)又被稱為二線葯物或慢作用抗風濕葯物。常用的有甲氨蝶呤,口服或靜注;柳氮磺吡啶,從小劑量開始,逐漸遞增,以及羥氯喹、來氟米特、環孢素、金諾芬、白芍總苷等。
(3)雲克即鍀[99Tc]亞甲基二磷酸鹽注射液,是一種非激發狀態的同位素,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緩解症狀的起效快,不良反應較小。靜脈用葯,10天為一療程。
(4)糖皮質激素激素不作為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首選葯物。但在下述四種情況可選用激素:①伴隨類風濕血管炎包括多發性單神經炎、類風濕肺及漿膜炎、虹膜炎等。②過渡治療在重症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可用小量激素快速緩解病情,一旦病情控制,應首先減少或緩慢停用激素。③經正規慢作用抗風濕葯治療無效的患者可加用小劑量激素。④局部應用如關節腔內注射可有效緩解關節的炎症。總原則為短期小劑量(10mg/d以下)應用。
(5)生物制劑目前在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上,已經有幾種生物制劑被批准上市,並且取得了一定的療效,尤其在難治性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幾種生物制劑在類風濕關節炎中的應用:①Infliximab(英夫利昔單抗)也稱TNF-α嵌合性單克隆抗體,臨床試驗已證明對甲氨蝶呤等治療無效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用Infliximab可取得滿意療效。近年來強調早期應用的效果更好。用法靜點,3mg/kg,分別於0,2,6周注射一次,以後每8周靜注一次,通常使用3~6次為1個療程。需與MTX聯合應用,抑制抗抗體的產生。②Etanercept(依那西普)或人重組TNF受體p75和IgGFc段的融合蛋白,Etanercept及人重組TNF受體p75和IgGFc段的融合蛋白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和AS療效肯定,耐受性好。目前國內有恩利及益塞普兩種商品劑型。③adalimumab(阿達木單抗)是針對TNF-的全人源化的單克隆抗體,推薦的治療劑量為40mg,每2周1次,皮下注射。④Tocilizumab(妥珠單抗),IL-6受體拮抗劑,主要用於中重度RA,對TNF-α拮抗劑反應欠佳的患者可能有效。推薦的用法是4~10mg/kg,靜脈輸注,每4周給葯1次。⑤抗CD20單抗Rituximab(利妥昔單抗)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取得了較滿意的療效。Rituximab也可與環磷醯胺或甲氨蝶呤聯合用葯。
(6)植物葯目前,已有多種用於類風濕關節炎的植物葯,如雷公藤、白芍總甙、青藤鹼等。部分葯物對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具有一定的療效,但作用機制需進一步研究。
4.免疫凈化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血中常有高滴度自身抗體、大量循環免疫復合物,高免疫球蛋白等,因此,除葯物治療外,可選用免疫凈化療法,可快速去除血漿中的免疫復合物和過高的免疫球蛋白、自身抗體等。如免疫活性淋巴細胞過多,還可採用單個核細胞清除療法,從而改善T,B細胞及巨噬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功能,降低血液黏滯度,以達到改善症狀的目的,同時提高葯物治療的療效。目前常用的免疫凈化療法包括血漿置換、免疫吸附和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去除術。被置換的病理性成分可以是淋巴細胞、粒細胞、免疫球蛋白或血漿等。應用此方法時需配合葯物治療。
5.功能鍛煉
必須強調,功能鍛煉是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關節功能得以恢復及維持的重要方法。一般說來,在關節腫痛明顯的急性期,應適當限制關節活動。但是,一旦腫痛改善,應在不增加患者痛苦的前提下進行功能活動。對無明顯關節腫痛,但伴有可逆性關節活動受限者,應鼓勵其進行正規的功能鍛煉。在有條件的醫院,應在風濕病專科及康復專科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6.外科治療
經內科治療不能控制及嚴重關節功能障礙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外科手術是有效的治療手段。外科治療的范圍從腕管綜合征的松解術、肌腱撕裂後修補術至滑膜切除及關節置換術。

與生物免疫治療關節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