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母親手腕疼,去醫院看醫生說是骨關節病,請問用什麼葯物可以完全治好?
你好,這個還是骨性關節炎或者腕管綜合徵引起的症狀,需要積極檢查和服用葯物。一般情況下服用葯物氨基葡萄糖和止痛葯芬必得膠囊。往往保守治療很難根治。
2、老年人手腕腫痛
如果有血栓就用溶栓的葯物
如果沒有,就可能是關節炎或風濕一類的
建議最好到醫院看看
3、南寧那家醫院治療關節炎效果很好
?
4、家裡老人關節炎很多年了,開元骨科能看嗎?算骨科範圍嗎?
可以,關節炎當然是骨科範圍
常見的幾種類型可以給你參考一下:
1.骨關節炎
又稱退行性關節病、骨關節病。骨質增生,與人體衰老密切相關,多數老人都可能伴有骨質增生,自然容易得骨關節炎。臨床數據顯示,45歲以下人群骨關節炎患病率僅為2%,而6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高達68%。在醫生看來人到老年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骨關節炎。
2.類風濕性關節炎
該病常表現為小關節(手指關節、腕關節等)疼痛,且發病關節呈對稱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80%在35~50歲之間,但老人、幼兒同樣可發病。因其病因與遺傳、感染、環境、免疫有著復雜關系,臨床尚無法徹底根治,只能通過葯物治療控制病情,維持關節功能。
3.強直性脊柱炎
多表現為脊柱、骶髂關節等中軸關節病變。病因不清,一般認為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該病男性多見,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前,嚴重者可導致脊柱和關節畸形而影響日常生活。
4.反應性關節炎
因腸道系統、泌尿系統等關節外感染因子觸發的炎症性關節病變。降低感染率、提高免疫力有一定防治作用。
5.痛風性關節炎
因尿酸鹽結晶、沉積引起的關節炎。發病多為急性單側關節炎,以腳部大腳趾突然紅腫、疼痛為主要症狀,痛時「痛不欲生」,病程持續一周左右可緩解,像一陣風一樣過去,因此叫「痛風」,但易復發。預防方法是有效的抗氧化,防止核酸被氧化分解,從而減少內源性嘌呤(佔80%)產生,繼而減少尿酸的產生。同時改變生活飲食習慣,少吃動物內臟、海鮮、啤酒白酒等外源性嘌呤,從而減少尿酸產生。
5、怎樣治療手腕關節炎
?一些人經常出現手腕疼的情況,但是很多人不是很在意,認為是 勞累的原因,如果長期這樣下去,就會引起疾病。那麼呢?下面就讓相關 的專家為大家介紹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手腕關節痛怎麼治療,是關節炎的幾率比較大,有症狀就要及時的治療,初始患病關 節亦表現出紅、腫、痛及活動不便等,久則關節畸形或強直。骨關節炎以手的遠端和近端指間 關節,膝、肘和肩關節以及脊柱關節容易受累,而腕、踝關節則較少發病。危害性極大,有可 能會形成關節變形殘疾發生。 無論何種原因引起的關節炎或何種類型的關節炎,均應及早診治,以免導致永久性關 節功能障礙甚至致殘。根據病情發展程度不同,骨關節炎的治療包括葯物治療、輔助治療和手 術治療。手術治療,對於疾病已經發展到晚期的病人,不失為一種好的治療手段;對於早中期 的病人,一般採取葯物治療並配合其他方法輔助治療。要採用合理的治療手法,進行治療,才 能夠緩解病情。 手腕關節痛的治療,發生此種情況還有可能就是患上了風濕性關節炎,需要做風濕性 檢查才能夠確診,此病通常會有關節紅腫,變形,嚴重的可能會活動不便,造成不能行走出現 。在治療上可以選擇北京侯麗萍風濕醫院的「侯氏通統療法」 嚴格遵循「中醫辨證施治」法則,通過「望聞問切」,並且根據患者的癥候、病情特點,因地、因時、因人治療,進行個性 化治療。 ?通過上述的介紹,相信您已經知道了答案,希望大家多加註意自 己的身體,出現這種情況要及時的去醫院治療,這樣才能早日康復。
6、老年全身關節疼痛原因及治療方法
膝關節疼痛新療法之一 注射關節潤滑液
人人都面對膝關節疼痛的煩惱,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這個困擾更難避免;可是膝關節疼痛,不見得就是該部位出現了狀況,可能是身體其他更重要的器官或部位出了毛病。
先暖身才運動,給予關節自然的潤滑,膝關節運轉才會舒暢。
伊麗莎白醫院骨外科顧問醫生陶錦新說:「很多病人因膝關節疼痛的問題來找我,檢驗之後,才發現膝蓋的疼痛是因為脊椎問題所引起的。
「其實,有些人坐得太久,例如在辦公室工作,可能一兩個小時也沒有離開座位,當他站立時,膝關節和髕骨也可能會疼痛。」這可能也是脊椎因素所引發的膝關節疼痛。
上個周末,陶醫生出席了在報業控股總部禮堂舉行的「保健有道,活得健康」講座,向近600名出席者講解「膝關節疼痛的新療法」。
關節老化和磨損
膝關節疼痛是一種最常見的病痛,這種疼痛給患者的行動帶來極大的不便。陶醫生說,關節的正常老化和磨損,是造成膝關節疼痛發炎的最常見的原因,其他導因包括關節發炎、關節撞傷、關節錯位等,也會造成關節疼痛。
半月板(meniscus)損傷是臨床常見的膝部疾患,也是引起膝關節疼痛的最常見創傷。通常,到醫院求診的膝關節問題病人中,約三四成是因為半月板損傷而來。
這種病常見於青少年,特別是活動量大,喜愛運動者,以男性居多。
談到治療方法,他說,一般上,膝關節疼痛的治療以保守療法為主,最常用的即是葯物治療,以減輕疼痛。再者,採用打針或物理治療,病情嚴重者才動手術。
他說:「吃葯療法包括給病人吃止痛葯、消炎葯等,這只適合病情較輕微的病人,不過,吃葯常有副作用,如胃潰瘍,另外腎臟也會受到影響。有些病人使用中葯,或聽信其他偏方,例如以印度葯物等治療關節疼痛。」
物理治療方面,包括減少劇烈運動、減肥,研究步態、訓練動作與腳力等。
他說:「但是這些療法並非在每個患者身上都能見效。所以,必須採用更有效的治療法。目前,醫生給病人服用一種口服軟骨再生葯物『glucosamine』,證實能延緩骨關節炎的惡化,不過一些病況太嚴重的人,吃這種葯也沒有效用。」
膝關節疼痛病情嚴重者,最終得動手術治療。醫生通過內窺鏡檢查,為病人進行矯正手術和膝關節成形術。
醫生最常進行的膝蓋關節手術法,是用人造金屬片植入患者膝蓋。他說:「這個方法很有效,手術後,病人的膝蓋關節疼痛問題得以消除,可以自由活動,唯一的壞處是病人不能蹲,因為這會對植入的金屬片造成破壞,通常,這樣的手術最長可『耐』10到15年」。
關節潤滑液療法
陶醫生說:「我們也採用一種稱為『synvisc』的葯物,這是將關節潤滑液直接注射進病人的關節中,關節馬上得到潤滑,病人可以走得更『順』,這好像汽車的潤滑油一樣,能使整輛車行駛更順暢。病人打了針後,出遠門到外國旅遊也不是問題。
「不過,這種新葯物的費用比較高,每支300元,病人每個星期必須打一針,總共3支。」雖然葯物療效顯著,但是醫生不鼓勵病人長期注射這種葯物。
最新的療法包括膝關節細胞組織再造以及膝關節軟骨再造等。軟骨再生療法包括由匈牙利發明的鑲嵌手術、軟骨培養與移植手術、骨膜移植手術、單髁替換手術。
目前,醫學界正在研究一種基因療法,刺激軟骨的再生,以保持膝關節的健壯。
上述講座由《聯合早報》、東海岸醫院、鷹閣醫院和伊麗莎白醫院聯辦。
預防膝關節受傷
在所有的運動傷害中,以膝關節的傷害最為嚴重。如果膝關節的軟骨破裂或十字韌帶斷裂,便會導致膝關節疼痛、反復腫脹、大腿肌肉萎縮、無力感及關節卡住現象。
最嚴重的是十字韌帶斷裂的鬆弛脫位。這種傷害多半不能痊癒,運動員也無法再繼續從事精細的扭轉動作。
不過,只要曉得保護膝關節,許多膝關節意外是可加以預防的。
一、暖身不當或沒有暖身
許多人運動時,往往先做腿部伸展操,殊不知腿部伸展操正是膝蓋易受傷的主因。
運動時 ,膝蓋得承受巨大壓力,因此必須適當暖身,免致受傷。
不暖身就運動,等於未給關節自然的潤滑,膝關節運轉當然不順。此外,冰冷、綳緊的肌肉也同樣不利於關節平順運轉。突然開始或結束動作,會撕裂圍繞在關節周圍的肌肉,造成或加劇過度使用的傷害,例如腱炎,或傷害軟骨。
二、適時停止運動
運動過度,往往適得其反,不僅降低體能,也是膝關節受傷的因素之一。
如果你在運動時覺得膝蓋不舒服,那是可接受的;如果做完運動後,或是隔天覺得疼痛,情況就不妙了。長時間疼痛、造成跛行以及膝蓋周圍的腫脹,這些都是膝蓋受傷的警訊,應馬上就醫。
三、體重過胖、飲食不當
太肥胖的人,膝蓋關節就得承受更多重量,膝蓋遲早「報銷」。
像走上樓這般簡單的動作,對膝蓋造成的壓力是平常的4倍!如果你的體重超重5公斤,每次爬樓梯,等於多扛了20公斤的「肥肉」!
大吃(肉)大喝(酒),也是傷害膝關節的一隻黑手。
只要你常吃速食,暢飲啤酒,你的體內又缺乏可避免分解尿酸的酵素,你就有痛風的現象。痛風的人,關節會紅、腫、痛。
血中尿酸如太高,尿酸就會去找鈉「作伴」,形成尿酸鈉鹽的結晶。一旦尿酸鈉鹽沉積在關節,體內的白血球就會將它視為外來「黑客」展開攻擊,形成痛風。
治療膝關節疼痛
站、坐、走,都要使用關節,但有時關節會突然感到宛如虛脫般的劇痛。尤其是突然活動身體或跑步,最容易引起關節疼痛,此時無論上下樓梯都會感到痛苦萬分。
如果是慢性疼痛的話,只要天氣一變就痛,腳就像氣象台一樣能准確測知天氣。如果惡化的話,可能會成為彎形性膝關節症,使膝蓋無法彎曲。關節痛的原因是由於骨頭長年摩擦或鈣質沉著,使骨頭脆弱變成游離的小骨片。但是許多人認為年齡大者由於體弱多病,多少會感到疼痛,如果是慢性化,只能習慣疼痛了,因為那已無法治了。
扭了筋或骨頭有裂痕都很難醫治,終會導致關節炎。但是只要它在成為慢性症之前就可以加以治療。如果不妥善加以治療,每當寒夜就疼痛,於是使用溫濕布覆蓋。這種人平常不可洗冷水澡,在冬天應保持身體溫暖,以防疼痛再度發生。
治療膝關節疼痛的穴位與指壓法
關節痛並不僅限於膝蓋,有時腳脖子、手腕、手臂也會感到疼痛。指壓「膝眼」對治療關節痛非常有效。現在簡單介紹此穴道。
「膝眼」位於將膝蓋折成直角時,在它的下面凹處。指壓時用雙手中指,一面緩緩吐氣一面強壓6秒鍾,如此左右各做10次,每天做3回。則關節疼痛在不知不覺間就可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