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關節炎可以練啞鈴嗎

關節炎可以練啞鈴嗎

發布時間:2020-10-29 18:26:05

1、啞鈴鍛煉骨頭響

一般來說,僅有彈響、外表不紅不腫,也不感到疼痛,不伴活動障礙者屬於生理性彈響,不需要特別處理,也不必為此過於惶恐不安。關節活動時,關節面之間、軟骨墊與關節面之間、肌腱和關節囊之間等,總會發生摩擦而發出聲音。在大部分人身上,這種聲響不明顯,而在有些人身上則聽起來比較清楚。特別是那些久坐的人,關節間產生的潤滑液少,加大了關節摩擦的損耗,更容易聽到彈響了。當伴有疼痛或關節活動受限時,需要到醫院就診,以確定是否是關節錯位或關節受損。
最近一些研究有了答案。原來,當關節初「動」時,肌腱的作用力(如拉力等)會瞬間先使關節產生形變,最多可增大至7%,形變產生關節腔負壓。這負壓雖微,但足以使關節囊凹陷(被吸入),使溶於滑液內的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氣體,部分氣化成氣泡。

動作將完成之際,氣泡及滑液受壓縮,即像開香檳似「叭」 一聲,把凹陷的關節囊給彈回去,回復原形,氣體又再度溶回液中。也因氣體回溶需要時間,所以指節響聲雖可周而復始,卻無法連發。

研究雖指出這些響聲不足以造成軟骨傷害(能量不到可傷害軟骨的15%),不必為此擔心,不過另一項長達35年、針對350位長期扳響指節者的追蹤,卻發現這些人普遍有指節變大、抓握力卻變弱的問題。由此看來,樂此不疲的仁兄,應該有所節制才好。

當然,除此機轉外,膝關節、踝關節或背部發出聲音,也可能是綳緊的肌腱在關節運動時,先稍有「走」位,再彈回原位;或是與關節隆突處有較大的磨擦,而發出響聲,若未伴隨紅腫熱痛,一般應無大礙。

目前也知道,正常關節在休止狀況下是負壓的。當關節發炎,腔壓升高,除了疼痛,也對軟骨細胞存活不利,反之,四頭肌的縮收運動,會降低膝壓,有利於減緩關節退化。因此,能作適當的肌腱伸展運動降低關節腔壓,理論上應當可以有效改善關節退化,瑜伽的某些動作,或許與此不謀而合。

至於因關節退化、病變,如退化性關節炎、軟骨潰壞、膝關節半月軟骨破裂等,所發出的聲音通常都伴有其它症狀及病理變化,非本文所述之關節響聲,不可混淆,仍應循正軌求醫以免延誤。

2、長期做啞鈴那類的肌肉運動會不會得關節炎

長期做啞鈴那類的肌肉運動會使關節發熱而不會得關節炎。

3、啞鈴側平舉,肩部響得厲害,怎麼回事

關節響有幾個原因:
◆氣體逸出。關節中存在著起潤滑作用的關節液,液體中有氧氣、氮氣和二氧化碳。當擠壓關節時,關節囊伸縮後,氣體快速釋放,形成氣泡,就有了響聲。這個機制是防止再次擠壓關節的,因為要等氣體返回關節液里才能再次擠壓。
◆關節、肌腱和韌帶活動。活動的時候,如果姿勢和位置不對,就會出現響聲。這也是在提醒人,位置不對了。
◆粗糙的表面。出現關節炎後,因為光滑的軟骨損失而出現粗糙的表面,摩擦的時候會出現響聲。
前者點是生理性的關節響,最後一點才算不正常狀態,但是年齡增長的原因,也不算病態。
上面講的是客觀存在的現象,關節響還有主觀存在的現象,因為有人特別喜歡擠壓手指,發出脆脆的聲音。於是長期以來有一種說法,這樣做會導致關節炎。但並沒有證據支持,2011年一項研究比較了擠壓關節和不擠壓關節者的指關節情況,結論是不管擠壓了多少年和多麼頻繁,並不會導致指關節炎。其他研究的結果也是一致的。
有一位叫Donald Unger的醫生在60年間每天都用右手擠壓左手指關節,結果一點不良後果都沒有,他因此於2009年因為這么長時間地用自己的手來做實驗而獲得搞笑諾貝爾醫學獎。
正常情況下,關節響是正常的,什麼事都沒有。不管什麼原因造成的,關節響本身用不著治療,因為關節響不會在日後引起什麼問題,而且也沒有特別的鍛煉或者補充劑可以預防關節響。
真正值得注意的是當關節響的同時出現疼痛,或者關節響伴有腫大,這兩種情況都需要去看醫生,特別是膝關節。
膝關節響的同時出現疼痛,有下列兩種可能:
半月板撕裂。主要發生在年輕人身上,尤其是運動損傷。
◆軟骨損傷或者磨損。磨損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最嚴重的是骨質疏鬆
軟骨磨損是隨著年齡增長而不可避免的,關節響不足擔憂,值得擔憂的是膝蓋的健康,因為骨質疏鬆是無法治療的,只能靠預防。
膝關節的健康首先靠鍛煉,每周至少鍛煉兩次,使得膝蓋和腿部變得強壯,特別是支持膝蓋的肌肉。鍛煉的時候要先熱身,做伸展運動,一開始不要太劇烈。運動鞋也要跟腳,而且要定期更換,因為鞋子本身也存在著磨損。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是維持健康的體重,因為超重和肥胖是骨質疏鬆的一個主要危險因素。
只要不疼不腫,不必為關節響而擔心。

與關節炎可以練啞鈴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