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久坐辦公者的膝蓋疼,關節炎嗎?
人的下肢分為屈肌鏈索和伸肌鏈索,分別是:
屈肌鏈索:髂腰肌、腘繩肌、脛骨前肌,分別完成屈髖、屈膝、踝關節背屈(勾腳);
伸肌鏈索:臀大肌、股四頭肌、腓腸肌,分別完成伸髖、伸膝、踝關節跖屈(綳腳)。
這些肌肉鏈索協同作用,完成動作,例如:在走路過程中,抬腿邁出去過程中屈肌鏈索發揮作用,將腿邁出去;而在支撐階段,伸肌鏈索發揮作用,將身體往前推進。
好,理解了肌肉鏈索的概念,我們再觀察圖上這個動作是不是像坐著的動作,那麼問題來了:
久坐之後,哪條肌肉鏈索會變的緊張呢?
很顯然是屈肌鏈索。
也就是髂腰肌、腘繩肌、脛骨前肌這條鏈比較緊:這個肌肉過緊的危害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了,髂腰肌過緊會造成骨盆前傾和腰椎的壓力,腘繩肌過緊會作為主要的伸髖肌群代替臀大肌的功能,有研究指出髕腱炎患者表現出腘繩肌柔韌性不良等。
那相對的有緊就有松:臀肌、股四頭肌和腓腸肌過松。那有哪些問題呢?
我們總說坐久了屁股會變大,一方面是因為臀部脂肪堆積,還有一方面是臀肌變的鬆弛了,我們還知道臀肌的功能主要是負責伸髖、髖外旋和髖外展,有研究發現:膝前痛患者髖關節外展、後伸和外旋力量會表現出25%~50%的下降,可見臀大肌對走、跑、跳時膝關節穩定的重要性;
股四頭肌變松的後果就更嚴重了:有研究指出,當股四頭肌力量足夠大時,發展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風險會降低60%,也就說股四頭肌薄弱,骨性關節炎的風險就會大大提高;其中股四頭肌中股內側肌的薄弱直接影響髕骨的運動軌跡,同時當臀肌尤其是臀中肌無力時,髖外展功能會變弱,這就需要闊筋膜張肌代償維持骨盆穩定,那連在上面的髂脛束就會變的緊張,髂脛束遠端和髕骨外側支持帶相連的筋膜縮短,這無疑是雪上加霜,內側本來支持力就弱,那就會發生髕骨外移,造成關節軟骨磨損,引起髕骨軟化症、髕股外側高壓綜合征等一系列膝關節問題,可以說:大部分膝關節疼痛都和髕骨外移密切相關。
髕骨可向外側移動的程度分為3度:Ⅰ度:髕骨中心在下肢軸線的內側或軸線上。Ⅱ度:髕骨中心位於軸線外側。Ⅲ度:髕骨內緣越過下肢的軸線 。
2 長期久坐的另一個危害是影響膝關節的血液循環,從而造成膝關節滑液分泌不足,時間長了會造成關節磨損、老化、甚至骨質增生。解決的方法就是多活動,循序漸進的做一些小幅度的下蹲動作,可以促進膝關節滑液的生成。
2、髕股關節炎怎麼保養,跳繩都不能做了是嗎
髕骨關節炎的保養:
居住的房屋應通風、向陽,保持空氣新鮮。被褥要乾燥輕、暖,床鋪要平整。切勿在風口處睡卧。
洗漱宜用溫水,晚間洗腳,熱水應能浸及踝關節以上,時間在15分鍾左右,以促使下肢血流通暢。
要按季節和天氣的變化來選擇衣服。類風濕關節炎病人一般都比較怕冷,喜歡穿暖和一些,但要避免穿得過多,以免穿得過於嚴實而出汗;天熱出汗時要避免電風扇直吹;出汗後要及時用於毛巾把皮膚擦乾,衣服汗濕後應及時更換乾燥衣服,避免受風。睡眠時不要貪涼,室內空氣應流通,但不要睡在「穿堂風」處;夜間有盜汗者,除內服葯之外,可在睡前用五倍子粉加水調勻,敷於臍內。
保持良好為精神狀態,正確對待疾病,切不可急躁焦慮,也不可滿不在乎,更不能情緒低落。要善於自製,努力學習,積極工作,心胸寬廣,愉快生活。
髕骨關節炎鍛煉方法有哪些
第一:髕骨關節炎的患者在關節活動中需要注意對髕骨關節的小范圍活動,在增強關節的適應能力之後,再進行大規模的訓練,可以先從抬腿訓練開始,原地站好,左右腿依次循環的抬起來。坐位伸膝:坐在椅子上,將雙足平放在地上,然後逐漸將左(右)膝伸直,並保持直腿姿勢5~10秒鍾,再慢慢放下。雙腿交替進行,重復練習10~20次。2
第二:髕骨關節炎的發病與患者長時間的不健康的坐姿站姿有關,因此在鍛煉中,要注意對姿勢的訓練和提升,注意坐姿要保持髕骨與地面的垂直,避免突然性的站立,以免對關節造成傷害。髕骨關節炎的發病,在鍛煉上需要患者加強生理的護理和保護,可以小范圍的進行走路訓練,打太極拳是可以的,但是羽毛球的運動量過大,並不建議患者嘗試,可以進行溫和的運動。
第三:俯卧屈膝:俯卧位,雙手在頭前交叉,將頭部放在手臂上,然後將左(右)膝關節逐漸屈膝,盡量靠近臀部,並保持屈膝姿勢5~10秒鍾,再慢慢放下。兩腿交替進行。重復練習10~20次。可以提高肌肉和韌帶的彈性和韌性以及關節的靈活性,並可消除膝部無菌性炎症,避免膝關節周圍軟組織粘連。每天堅持2-3次,每次3-5分鍾。
3、腿膝蓋雙側髕股關節對位不良,雙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如何有效治療?謝謝!
絲瓜籽半斤(帶殼),炒黃打粉。白酒送服,每次1錢,一天兩次,服完即愈。
4、在工作期間得了髕股關節炎可以算工傷嗎
職工髕股關節炎,由於目前不屬於職業病,應當不屬於工傷。
是否屬於工傷,可自發生事故傷害之日起一年內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工傷認定,由該部門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決定。申請時需提供:工傷認定申請表,存在勞動關系證明,醫療診斷證明等材料。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十七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第十八條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後,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5、膝關節有"彈響"怎麼辦?治療還是放任不管?
很多人會問這個問題,膝關節會隨著一個不經意的動作發出‘咳’的聲音。
尤其是蹲著或者上下樓梯的時候,一些喜歡運動的人蹲著的時候會發出這種聲音。其他人跑步的時候經常聽到這個聲音。
那麼這個聲音是怎麼來的呢?是疾病還是生理現象?需要治療嗎?今天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學習一下膝蓋彈跳。
第一,膝關節彈跳。
准確的說,膝關節彈跳不一定是壞事。很多情況下,肌腱在關節周圍滑動會發出聲音。另外,因為各種原因,聯合撞擊或者氣體溢出都會發出聲音,這就是我們聽到的彈跳聲。
這種噪音很正常,就像有些人喜歡掰手指的動作,關節會咔嚓一聲。
過去,人們一直在研究這種現象是從哪裡來的。事實上,當關節被拉動或扭曲時,關節腔的空間就會變大。
此時關節腔內壓力持續下降,最終導致關節腔內溶解的氣體逸出,形成微小氣泡。這種泡沫會破裂,會有聲音。
此時噪音正常。當你把它放在膝蓋上時,當你的膝蓋長時間不動時,你會突然坐起來,或者拉動的動作會發出聲音。
這時聲音往往清晰清脆,不會重復。經常發生一次就過去了。而且不會有持續的噪音,偶爾會伴隨一些疼痛或不適,但事後會感覺輕松很多。
這是正常的,不需要治療。
第二,可能是病?
此外,有些情況不是由氣體的聲音引起的,而是由關節、肌腱或韌帶的運動引起的。
在這個過程中,關節周圍的肌肉和韌帶在拉伸時會與骨骼向某些相對方向運動,從而產生摩擦,聲音往往是這樣出現的。
此外,關節內部的關節液可能會因缺乏而引起關節摩擦,此時摩擦聲相對較低。
同樣,如果關節或軟骨表面不光滑,碰撞時會發出聲音。
那麼什麼時候才能稱之為病理性關節彈跳呢?主要包括以下問題:滑膜粗糙,關節囊或韌帶鬆弛,肌腱增生或腱鞘狹窄。
這些問題都可能出現在運動過程中,進而產生噪音。
這種小眾通常因為不同的原因聲音不同,有時清脆,有時沉重。但是很多時候疼痛是很厲害的,會持續出現,所以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
比如骨關節炎,可能會有噪音,來自骨外的髕股關節,這個時候往往很低很頻繁。
當發生彈跳時,可能是由於嚴重的關節退化,包括半月板退化,以及壓迫韌帶和關節囊的骨質增生。沒必要緊張。
此外,髂脛束攣縮也可能反彈,非常頻繁,特別是喜歡運動的人。
這是因為關節內的結構是正常的,但是髂脛束張力的瞬間變化導致了股骨-脛骨關節的沖擊。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摩擦和沖擊在膝關節彎曲20 -30度時最為明顯。如果反復過度摩擦,會導致局部組織變性。
第三,幾個簡單的動作就能治好撥浪鼓。
有反彈就不要怕。根據性質和原理的不同,我們還有很多方法可以改進。下面舉幾個例子試試。但是如果效果不好,疼痛加重,一定要去醫院看看,可能是很嚴重的問題。
1.注意股四頭肌的鍛煉。
一定要注意股四頭肌,也就是大腿前側的肌肉。其實練習的方法有很多,這里主要推薦直腿抬高。
也就是腿抬高,膝蓋不彎曲。堅持5-10秒。如果覺得堅持不下去了,再放下一條腿,一次做20-30次。
當然,練習的方法有很多,只要不是炒股,沒有必要去追求一種練習的方法。
2.注意小腿肌肉也很重要。
另外,不僅要注意四頭肌,還要注意小腿三頭肌。這里建議做踝泵動作。
這個動作很簡單,你可以在床上做,你需要放鬆大腿,然後彎曲伸展腳踝回到最大角度。如果你不能理解這一點,那就簡單地說出來。
就是勾腳踝,然後踩到底,來回30次,每天做兩組。
這里只是舉個例子。其他方法都可以,只要能鍛煉到小腿三頭肌。
另外,運動前要多注意熱身。此外,在進行體育鍛煉時,注意不要鍛煉得太激烈,這可能會導致膝關節損傷,半月板和韌帶都可能導致膝關節反彈。但也不要太害怕,膝關節大部分聲音都是正常的,對身體沒有傷害。沒必要太在意他們。
沒有什麼可怕的,除了痛苦的情況。
6、髕股關節紊亂症是什麼?
髕骨軟化症又稱髕骨軟骨軟化症,是指髕骨面退行性變化而產生一系列症狀,好發於運動員及體力勞動者。大多數學者認為,本病發生與膝關節長期勞損和局部外傷有關,這種對髕骨軟骨面的直接摩擦,長期可使軟骨面發生退行性改變。目前對本病治療以非手術治療為主,但無特殊較好的方法, 一般用熱敷、理療,中草葯蒸洗及局封等.
診斷依據
1.患者都有反復長期過勞受傷史。
2.膝關節疼痛,膝部有間歇性疼痛,活動量過大過猛,疼痛加重,主訴半蹲位時疼痛最明顯。
3.膝關節發軟及不穩感,特別在上下樓及關節開始活動時。
4.壓痛及髕骨研磨痛,一般在髕骨內線的軟骨有壓痛,髕骨研磨試驗陽性。
5.膝關節暫時性閉鎖。
6.X線診斷:早期可無變化,晚期侵犯骨質時,可有骨質增生及創傷性關節炎的表現,有時可發現關節內骨游離體存在。
髕骨軟骨軟化症是一種較為難治的疾病,初期髕骨軟骨失去光澤,並出現裂紋,軟骨磨損變薄,最後導致軟骨面破碎,致使軟骨脫落而露出骨組織,形成創傷性關節炎,給患者帶來較大痛苦。目前尚無較好治療方法,一般以保守治療為主,如理療,局封,熏洗等,但療效都不很理想。筆者近來用中葯活血祛瘀湯離子透入,治療髕骨軟化症,療效較為滿意。但早期明確診斷十分重要,在骸骨僅出現裂紋,未磨損前積極治療,則療效較為滿意,如果到了軟骨面完全破壞、脫落、骨組織外露時,再進行治療,則療效不能令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