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仔豬副嗜血導致的關節炎用什麼葯物治療

仔豬副嗜血導致的關節炎用什麼葯物治療

發布時間:2020-10-29 12:00:44

1、豬腦炎鏈球菌用什麼葯治療

豬鏈球菌病是由幾種主要鏈球菌引起,常表現為豬急性敗血症、腦炎、局灶性淋巴結化膿、慢性關節炎及心內膜炎。而仔豬主要是急性敗血症及腦炎,部分淋巴結化膿。 鏈球菌屬革蘭氏陽性。本菌對外界環境抵抗力不強,對乾燥、高溫等都敏感,常川的消毒葯可很快將其殺死,對多種抗生素如青黴素、鏈黴素、慶大黴素及磺胺類葯物均敏感,但是易產生耐葯性,必須交替使用。 豬的鏈球菌病主要發生在斷乳後的保育豬,發病急,死亡率高。通過呼吸道和皮膚的傷口感染,小豬也可山臍帶感染。一年四季可發生,但以 5 - 11 月發生較多。 急性敗血型:仔豬突然發生,體溫升到 41 - 42 ℃ ,全身症狀明顯,精神沉鬱,食慾減退或不食,結膜潮紅,流淚,流鼻液,便秘;部分病豬出現關節炎,跋行或不能站立;有些病豬出現共濟失調、磨牙、空嚼、昏睡等神經症狀,後期呼吸困難, 1 - 4 天死亡。 腦膜腦炎型:多見於哺乳仔豬和斷乳仔豬,除體溫升高、不食等全身症狀外,很快表現出神經症狀,四肢共濟失調、轉圈、磨牙、仰卧、後肢麻痹、爬行,部分病豬出現關節炎。 1 - 5 天死亡。 除上述外,還有關節炎型、淋巴結膿腫型等。 急性敗血型:以出血性病變和漿膜炎為主,病豬皮膚有紫斑,粘膜、漿膜皮下出血。漿膜腔積液,含有纖維等。鼻粘膜紫紅色、充血、出血。喉頭、氣管充血,有人最泡沫。肺充血腫脹。全身淋巴結有不同程度的腫大、充血和出血。心包積液淡黃色,少數可見纖維素性心包炎。病程較長可見輕度纖維素性胸膜炎。腹腔有少量淡黃色積液,部分有輕度纖維素性腹膜炎。多數病例脾腫人,呈暗紅色或紫藍色,柔軟易脆裂。腎臟多數有輕度腫人,充血和出血。腦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或出血,部分腦膜下水腫、積液。 ① 做好豬舍及環境清潔,平時注意傷口處理,外傷可川硫磺軟膏塗抹。 ② 在常發病的豬場,可注射鏈球菌弱毒疫苗(凍干苗),每頭豬注射量為 2 億活菌,仔豬在出生後 35 - 45 天注射 1 次。此苗是由 C 型獸疫鏈球菌製成,可防止仔豬敗血型鏈球菌。注射後 7 天產生免疫,持續 6 個月。 ③ 發現病豬應立即隔離、治療,豬舍要進行消毒。 ④ 仔豬發病初期可用青黴素,每千克體重用 1 萬- 2 萬單位,鏈黴素每千克體重用 1 萬一 2 萬單位: 10 %磺胺二甲基嘧啶 ,每頭仔豬用 5 - 10 毫升;磺胺甲基嗜吒加抗菌增效劑等。但鏈球菌易產生抗葯性,多種抗菌葯須交替作用。

2、仔豬關節炎怎麼治

早期應著眼於讓健康人保持健康的狀態,防止疾病的發生。

1.在飲食上,應吃含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如青菜、韭菜、菠菜、柿子椒、柑橘、柚子、獼猴桃、酸棗等含維生素C較多,奶類、蛋黃、動物肝臟、海魚等含維生素D較多,植物油、谷類、堅果、肉類等含維生素E較多

2.三餐要八分飽,可控制體重,減輕關節負荷。

3.適當運動也有助於減輕體重。在運動前應做准備活動,中、老年人運動時應掌握正確的方法,根據身體情況做適量活動,最好不做劇烈的運動,防止關節過度勞累。

4.適當用一些關節軟骨修復劑。 骨關節炎的中期防治
中期預防的重點在於早期發現病人,阻止疾病的進展。

1.骨關節炎的早期症狀是關節局部疼痛,並有活動痛感加重,休息減輕的特點,可伴有腿打軟欲跌倒的感覺,有時還有絞索現象,隨著病情的發展,疼痛逐漸加重並呈持續性,關節活動受限,最後發生變形。

2.關節外傷如半月板、叉韌帶的損傷,錯誤的鍛煉方法等,均可造成創傷性骨關節炎。因此,在活動時如發生外傷,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防止造成進一步損傷。

3.造成骨關節炎還有一些其他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滑膜炎等,因此應盡早治療原發病,以防關節造成嚴重損壞。 骨關節炎的晚期防治
1.晚期預防要阻止關節功能障礙、減輕患者痛苦和給予相應的臨床治療。

2.50歲以上的女性應用適量雌激素可預防骨關節炎的發生。

3.平時加強肌肉的力量,進行股四頭肌的鍛煉有助於保持膝關節的穩定性。

3、豬鏈球菌病用什麼葯治療

本病急性病例,必須早期用葯,葯量要足,拖延時間或葯量不足,或用葯時間短,則療效不佳或轉為慢性。
鏈黴素:40千克重的豬,用量400毫克。每日2次肌肉注射。氯黴素40千克的豬,用量為1.2克。每日二次肌肉注射。
新黴素40千克重的豬,用量為250毫克。每日分2次肌肉注射。
卡那黴素40千克重的豬,用量為600毫克。每日2次肌肉注射。
四環素40千克重的豬,用量為2.0克。分2~3次內服。
先鋒黴素40千克重的豬,用量為4克,分2次肌肉注射。
膿腫應切開排膿,用2%的洗必泰溶液沖洗,再塗碘酊或撒碘仿磺胺粉。

4、豬後腿站不起來是怎麼回事?

豬站不起來有幾種情況:

一、不會站

豬只出現不會站立的情況是由引發腦炎的疾病引起的,比如乙腦,偽狂犬,腦炎鏈球菌,豬水腫病,副豬嗜血桿菌。

1、如果母豬感染乙腦,偽狂犬,多發於哺乳期的仔豬,病豬側卧,無食慾,發生此種症狀的豬只無治療價值,只能加強疫苗防疫來避免此類病症的發生。

2、腦炎型鏈球菌,副傷寒,副豬,水腫是細菌性疾病,有典型的神經症狀,病豬發熱,劃水游泳狀,不食,可使用甘露醇降低大腦內壓,發病早期使用頭孢或磺胺,必要時配合地塞米松,治療效果較好;發病中晚期治癒率較低。

3、脊椎問題,後肢麻痹,後腿無力,只是前腿拖著走,強行扶起來,一松就又坐下了,有食慾,飼料放在嘴邊能採食,這是脊椎問題。可以給B族維生素和興奮神經的葯物治療。

二、不敢站

鏈球菌,副豬,豬丹毒,口蹄疫都會引起豬只站立時的疼痛,導致豬不敢站。

1、鏈球菌、副豬引起的關節炎,有患處腫脹,發熱,可以穿刺來判斷,一般情況下,膿液是鏈球菌,黃色水狀是副豬,鏈球菌,丹毒對頭孢類抗生素敏感,用葯效果快,副豬治療效果較差,因為散發,血清類型較多,可用頭孢加喹諾酮類治療。

2、口蹄疫,母豬蹄裂,會導致豬蹄部受傷,打青黴素和氟尼辛葡甲胺,地面墊上土或草木灰,防止地面打滑,一般過幾天就會恢復健康。

3、腰椎輕微受傷,強行拉起,可以走兩步,可打抗生素和氟尼辛葡甲胺,要驅趕運動,如果不運動,可能導致癱瘓。

4、人肚子痛知道用手按著肚子,豬肚子痛就會趴在地上,四蹄收於體下,出現這種體征,可能是豬消化系統的疾病,可按腸胃疾病治療。

三、想站卻站不起來

在養殖現場有時會遇到一些想站卻站不起來的豬只,將其強行拉起時可以站立,但是四肢發抖,而這樣的豬是由於鈣磷比例失調造成的,需要補鈣補磷,同時需補充維生素。

拓展資料:

下面我們就給大家分析集中常見的會引起豬站不起來的病症,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1、母豬產後癱瘓

如果你家母豬剛生產完,在哺乳期時癱瘓不起,那很可能就是患了產後癱瘓。一般來說母豬日糧中含有較少的鈣、磷,或者二者搭配比例不當是造成母豬產後癱瘓的主要原因。

治療:如果患病母豬症狀較輕,主要是後肢出現跛行,可及時在飼料中添加一定量品質優良的骨粉和鈣片,並堅持每天進行1~2小時的驅趕運動,促進機體對鈣、磷的吸收。

如果患病母豬症狀較重,可靜脈注射100mL~150mL10%葡萄糖注射液、40mL~60mL10%氯化鈣注射液,注意確保氯化鈣注入到靜脈內,不允許漏至皮下,每天1次,連續使用3~5天。也可靜脈注射添加有適量維生素C和10mL20%安鈉咖的5%葡萄糖注射液。

2、仔豬八字腿

生產中表現為仔豬出生後即後肢劈叉,呈犬坐狀,行走困難;少數表現為前後肢都趴地,根本無法站立。一般認為是母豬體內黴菌毒素蓄積,或者妊娠母豬飼料中硒、蛋氨酸、維生素E和膽鹼不足。

治療:首先通過人工單獨護理保證其初乳的攝入,吃奶困難的可人工擠奶20mL喂給,吃足初乳後,先把兩後腿用膠帶拉到正常腿距固定,然後用細繩一端系牢仔豬尾巴,另一端打活結栓在產床鋼管上,目的是強行讓仔豬後肢站立著地,防止其坐下。這樣就防止了被母豬壓死。母豬餵奶時及時將活結打開,護理其吃奶,一般2天左右便可成功。對於前後肢都是八字腿和弱小八字腿仔豬無治療價值,應及早淘汰。

3鏈球菌病

鏈球菌病一般是在7到10月份高溫潮濕季節易發。其中關節炎型鏈球菌病表現一肢或多肢的關節腫脹、疼痛、跛行,甚至不能站立。

治療:青黴素4萬單位/kg,肌內注射,每日2~3次,連用3~5天;或頭孢噻呋鈉,10~20mg/kg,肌內注射,每日1次,連用3天;或用大劑量青黴素和鏈黴素混合肌內注射,連用3~5天。

除此之外還可使用中葯治療,處方:蒲公英25g,紫花地丁20g,金銀花20g。用法:水煎去渣,拌料飼喂,每日2次,連服2~3天。

與仔豬副嗜血導致的關節炎用什麼葯物治療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