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膝關節酸痛,下蹲後站起無法立刻伸直
膝關節是人體較大而復雜的屈曲關節.它所受到的應力大,結構穩定而又靈活.膝關節疼痛時有發生,而這種疼痛往往被忽視或者被人們武斷地認為是關節炎等病症.其實,導致膝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很多.
意見建議:
在日常生活中,多數關節疼痛並不是由外傷所引起.關節長時間受涼和巨大的溫差是導致關節疼痛的主要原因.尤其在秋天,冷暖交替之際,低溫或巨大的溫差會導致肌肉和血管收縮,引起關節疼痛.如果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要盡可能地保暖,可以採用熱敷的辦法;其次就是降低運動量,讓關節得到休息.如果以上方法不能使膝關節疼痛有所好轉,那麼就要去醫院就診,明確病因.
生活護理:
膝關節疼痛可以採用適當的體能鍛煉減輕緩解:1,堅持每天散步,走多遠可根據自己的情況確定,體質好可以走3-5公里,體質一般的可酌情減量.2,堅持做屈蹲站立動作,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根據自己的體力座30-100次,開始時膝關節軟可用手扶著扶手或穩固的椅子靠背,桌子邊,循序漸進,由少到多,由有扶手到放開扶手.3,壓腿,把腿抬到能夠抬起的高度,放到椅子上或其它適合的地方,輕輕的按壓並拍打足三里.壓腿的時間和按壓的力度要適度.4,每周堅持爬一道兩次山,不僅可以練腿,還可以促進肺活量,開闊視野,釋放工作壓,放鬆心情,促進身心健康.膝關節疼痛也會大大緩解.
2、去年十月開始疼痛,不能下蹲,雙膝關節骨關節炎,是否要手術【陳舊性半月板損傷,雙膝關節骨關節炎】
病史敬悉,MR可見右後角膝內側半月板3度損傷明確, 可以行膝關節鏡檢,半月板可成形或縫合。軟骨可行鏡下微骨折治療,以期長出纖維軟骨填充軟骨缺損,改善症狀,延緩病情發展。半月板移植目前國內能開展的醫院較少,北京積水潭醫院開展的相對多些。
(安徽省中醫院王正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3、腿關節下蹲時很疼,怎麼治療
那你要去檢查啊,如抗\"O\",類風濕因子,血沉等,最好還拍個片看看關節的情況.大多是因為勞損而引起風氣,寒氣,濕氣阻在關節致的風寒濕性關節炎啊,西醫將是退化性關節炎.要注意不要受涼,適當補鈣或維生素AD,葯可以吃點諾福丁加維生素B1加大活絡丸或其他活血的葯就會好的,也可以吃中葯調理,效果很不錯的
關節疼常見的病因有這幾種情況:關節周圍韌帶損傷、軟骨損傷主要是膝關節的半月板損傷、關節滑膜炎、骨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等等。所以還是到醫院檢查才能知道。
骨性關節炎的葯物治療可有效地緩解疼痛等症狀,暫時改善關節功能,但不能阻斷OA的進展,也不能改善關節軟骨等組織的病理狀態,加之這些葯物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應,因此一般不建議長期持續應用。此外,疼痛本是一種保護性反應,它能提醒患者對受累關節「控制使用」,因此,經休息可緩解症狀的患者更不應濫用葯物。
1、關節腔注射
透明質酸是關節液的主要成分,也見於關節軟骨基質的蛋白聚糖連接處。使用透明質酸注射液關節腔內注射(即粘彈性補充療法),有利於恢復滑液流變學特性——粘彈性,使之保持對關節的屏障保護及潤滑減震等作用,同時抑制滑膜炎症,降低痛覺敏感性,從而緩解疼痛、改善關節活動功能。
2、中葯熏蒸
葯物組成與方法:荊芥20g、防風20g、公英15g、地丁15g、苦參15g、艾葉20g、紅花25g、川椒25g、海桐皮20g、五加皮 20g、透骨草20g、細辛15g、牛膝20g、甘草10g。上葯加水2000ml,煎為1500ml,以不燙為度,趁勢熏洗患處,每劑葯可連用3天,兩周為一個療程,每日熏洗2次,每次約20~30分鍾.治療期間可適當減少活動
還可配合針灸、小刀針、按摩、理療進行局部治療、關節鏡下中葯灌洗治療。
注意事項:
一、嚴重的膝關節骨質增生會造成關節的功能障礙,當活動量過大時,還可誘發急性創傷性滑膜炎,在做膝關節鍛煉應注意以下幾點:
(1)防止做大運動量的鍛煉,如跑步、跳高、跳遠,可做半小時的室外散步或游泳等。。
(2)堅持做股四頭肌(大腿前面肌肉)主動收縮,每天4-5次,每次10-20下。
(3)仰卧屈膝屈髖做蹬自行車樣動作,每天2-3次,每次50下。
(4)不負重做下蹲和起立運動,連續30-50下,每天2-3次。
(5)切忌做膝關節的半屈位旋轉動作,防止半板損傷。
二、家庭事務不宜做蹲下擦地或洗衣。
三、減輕體重:如過胖的人宜減輕體重,減低膝關節壓力。
四、行走有疼痛時可用拐杖或助行器輔助,減輕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