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關節炎如何自測呢?
骨關節炎的常規檢查為實驗室檢查,關節液常為清晰、微黃黏稠度高,白細胞計數常在1.0×109/L以內,主要為單核細胞。黏蛋白凝塊堅實。也可以做輔助檢查,X線平片於早期並無明顯異常,約數年後方逐漸出現關節間隙狹窄,此表明關節軟骨已開始變薄。
2、如何判斷自己得了骨性關節炎
症狀1、某一關節的僵硬或斷續疼痛,尤其是在 過度使用或活動的起始階段 2、晨起時關節僵硬 3、關節腫脹、觸痛 4、活動時關節內有吱嘎聲 5、但如關節發紅、熱則可能不是骨性關節炎6、痛—不敢或不願活動—肌肉萎縮—加重關節疼痛 7、不總是疼痛
3、怎麼判斷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炎?
1.骨關節炎
多見於中、老年人,起病過程大多緩慢。手、膝、髖及脊柱關節易受累,而掌指、腕及其他關節較少受累。病情通常隨活動而加重或因休息而減輕。晨僵時間多小於半小時。雙手受累時查體可見Heberden和Bouchard結節,膝關節可觸及摩擦感。不伴有皮下結節及血管炎等關節外表現。類風濕因子多為陰性,少數老年患者可有低滴度陽性。
2.銀屑病關節炎
銀屑病關節炎的多關節炎型和類風濕關節炎很相似。但本病患者有特徵性銀屑疹或指甲病變,或伴有銀屑病家族史。常累及遠端指間關節,早期多為非對稱性分布,血清類風濕因子等抗體為陰性。
3.強直性脊柱炎
本病以青年男性多發,以中軸關節如骶髂及脊柱關節受累為主,雖有外周關節病變,但多表現為下肢大關節,為非對稱性的腫脹和疼痛,並常伴有棘突、大轉子、跟腱、脊肋關節等肌腱和韌帶附著點疼痛。關節外表現多為虹膜睫狀體炎、心臟傳導阻滯障礙及主動脈瓣閉鎖不全等。X線片可見骶髂關節侵襲、破壞或融合,患者類風濕因子陰性,並且多為HLA-B27抗原陽性。本病有更為明顯的家族發病傾向。
4.系統性紅斑狼瘡
本病患者在病程早期可出現雙手或腕關節的關節炎表現,但患者常伴有發熱、疲乏、口腔潰瘍、皮疹、血細胞減少、蛋白尿或抗核抗體陽性等狼瘡特異性、多系統表現,而關節炎較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程度輕,不出現關節畸形。實驗室檢查可發現多種自身抗體。
5.反應性關節炎
本病起病急,發病前常有腸道或泌尿道感染史。以大關節(尤其下肢關節)非對稱性受累為主,一般無對稱性手指近端指間關節、腕關節等小關節受累。可伴有眼炎、尿道炎、龜頭炎及發熱等,HLA-B27可呈陽性而類風濕因子陰性,患者可出現非對稱性骶髂關節炎的X線改變。
4、怎麼確定是不是關節炎?
關節炎主要表現為關節部位的酸脹、疼痛感,病變關節會有明顯的腫脹變形,嚴重的會導致受累關節功能喪失 。出現關節腫大、疼痛的症狀,患有關節炎的可能性比較大。想要進一步明確診斷,需要到醫院就診,進行局部拍片檢查及必要的實驗室檢查。可外用 居優堂傳世關節膏貼 調理,平時注意日常生活保養。
關節炎的症狀表現
1、紅:關節急性感染期間會出現紅腫的表現。
2、腫:腫是判斷關節炎症狀之一,它與關節疼痛的程度不一定相關。
3、熱:因為關節血運特別少,所以正常情況下摸起來就應該是涼的,一般都比其它身體部位的溫度要低。如果發現關節是熱的,甚至有點燙,說明你的關節發炎了,應立馬治療。
4、痛:痛是關節炎最常見的表現了,痛的位置很明確,就關節部位會痛,其他部位不疼。
5、功能障礙:關節炎發作會出現疼痛及炎症,引起關節周圍組織水腫,導致關節活動受限。
關節炎的診斷措施
1、X線檢查,檢查過後患者的肩峰下脂肪線模糊變形,乃至消失。三角肌下筋膜上的一薄層脂肪組織在X線片上顯示出線狀投影,尤其是患者的肩關節過度內旋位時,脂肪組織處在切線位,顯示出線狀。當患者的肩部軟組織產生充血及水腫時,X線片上的軟組織對比度明顯下降。
2、實驗室檢查,患者的外周血白細胞計數明顯升高,一般在l0×109/升以上,則中性粒細胞比例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上升,嚴重者可高達80一90%,個別患者出現核左移現象。另外血沉以及C-反應蛋白嚴重升高,血沉以及C-反應蛋白可做為各種炎症的指標,患者處在急性期間,其血沉可以達到90毫米/小時以上。
3、特殊檢查,比如關節穿刺術,應用於有關節腔積液的患者,其關節液的檢查主要包括關節液培養以及類風濕因子檢測等,配合進行偏振光檢測,可有效鑒別痛風患者的尿酸鹽結晶。關節鏡以及關節滑膜的活檢,對於關節炎的診斷以及鑒別工作帶來非常多的幫助,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
關節炎的預防措施
1、避免長期處於潮濕環境:平時多加註意衛生,保持空氣流通,處在南方濕熱的朋友可以多喝具有祛濕作用的湯劑。
2、合理飲食,避免肥胖:營養過剩對於關節炎也是一個很大的致病因素,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過量攝入高熱量、高脂肪食物,同時減少攝入高嘌呤食物,多吃蔬果,營養均衡。
3、注意適當運動:運動對於提高骨骼健康有一定的幫助,但也要注意適量即可。
5、如何判斷一個人是關節炎?
?
6、如何判斷自己得了類風濕?
類風濕關節炎這個疾病有自己的特點,當一個青中年女性出現了腕關節,以及近端指間關節和掌指關節的腫脹疼痛,一般首先需要排除類風濕關節炎,因為類風濕關節炎的特點就是常見於青中年女性,累及到腕關節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化驗類風濕因子陽性,做x線片檢查可以發現骨質疏鬆或者是關節間隙狹窄,當符合上述特點,並且患者的病程超過六周以後就可以考慮類風濕關節炎。
當然,並不是所有符合這種特點的關節炎都一定是類風濕關節炎,比如系統性紅斑狼瘡,肝臟綜合征或其他風濕系統疾病也可以引起類似的症狀。還有一些老年人出現了手腕關節的腫痛或者是膝關節,踝關節受累,通過化驗檢查有時候可能也是類風濕關節炎。
所以如何判斷得類風濕關節炎,還是需要患者到正規的醫院風濕免疫科就診,讓醫師通過專業的能力進行診斷。患者一旦明確診斷類風濕關節炎以後,一定要積極的配合醫生進行治療,才能夠避免出現致殘。
7、怎麼判斷寵物是否患有關節炎?
狗狗可能得的關節炎只可能有兩種,一種是退化性關節炎,症狀最常於中年時期開始出現並隨年齡增加而變得更嚴重。早期症狀很輕微,包含輕度的活動力減退、僵硬、較不愛玩及不喜歡長途散步。因受到影響的關節不一,中期的症狀包括起身緩慢、上下樓梯緩慢及不敢或不想跳躍。到此階段,僵硬的症狀會隨著開始運動的時間而逐漸消滅,這就是所謂的熱身效應。動物或許一整天都不會有症狀或是只有在休息一段時間後再起身時才有症狀。隨著疾病發展至更嚴重的階段,動物可能會拒絕站立及行走。濕冷的天氣常常會使得症狀變得更嚴重,這不只是因為氣溫冷的緣故而氣壓也扮演著很重要的腳色。
還有一種是感染性關節炎,症狀是腫脹、發熱、疼痛、及偶然的周圍皮膚紅腫。受影響的關節可能不只一個。體溫常常會上升,病患可能會精神不佳、偶爾厭食、拒絕運動或是有跛腳的症狀。應仔細檢查發生症狀的肢體經常會有穿刺傷。
經調查發現每五隻成犬中就有一隻患有關節炎,且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上升,幾乎一半的病例發生在大型犬種,德牧、羅威那、拉布拉多及黃金獵犬有特別高的風險,也常發於較小型的喜樂蒂牧羊犬。
另外人類的葯物狗狗是堅決不能服用的!(有些嬰兒可以服用的葯物除外)
建議去比較正規的寵物醫院給狗狗拍個X光,關節炎早期可以從X光中看見關節空隙減小。到後期則能看到骨贅形成及關節的變形。
要是狗狗真的得了關節炎,是可以治得好的。
治療在於減少疼痛及促進運動來增加肌肉對關節的支持。對於退化性關節炎治療的長期目標就是維持肌肉對關節的支持並減緩軟骨的持續破壞,及股贅的持續形成。隨著疾病的持續惡化,疼痛也會增加,就必須使用阿斯匹靈或是更強效的止痛葯物來控制疼痛。類固醇類的葯物由於有相當的副作用,應該在其他葯物無效時才使用。這些止痛葯物應該要足以維持動物的正常行走、慢跑及游泳的能力。(當然葯物治療是非常有害的,不如手術治療)游泳是最好的運動,因為其能達到最大范圍的運動且負重最小。應避免過度勞累的運動。過重的動物應減重。如果選擇手術治療則於手術後要進行被動的伸展彎曲運動復健以避免關節僵硬,之後則開始輕量運動並逐漸邁向恢復完整的運動能力。另一種療法則為使用一種能幫助修復軟骨基質的葯物(即目前所使用之關節軟骨保護葯品-Glucosamine等)。這些新ㄧ代的葯物對於發生不可逆變化前的關節炎治療是劃時代的創新。
祝您的狗狗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