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慢性腸炎導致腸胃功能紊亂怎麼辦
你好,來關於由慢性腸源炎導致胃功能紊亂的說明及注意事項:
1、慢性腸炎是一種慢性病,發病時間長,發病慢,起初很容易被忽視。它有很多表現症狀,也可以引發很多症狀。所以得了慢性腸炎的患者一定要慎重,如有不適一定要到醫院及時治療。
2、就像這種慢性腸炎導致引發的腸胃功能紊亂。它的病因還在於慢性腸炎,所以還得從慢性腸炎開始。在治療的過程中一定要治療徹底,不要症狀消失你就停葯,這樣容易反復,不利於病情恢復。
3、平時一定多注意飲食。慢性腸炎導致的腸胃功能紊亂,更應該注意日常飲食。一日三餐要按時吃。別暴飲暴食,盡量少食多餐。多喝溫開水。多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暢,盡量不要生氣。
注意事項:得了慢性腸炎,腸胃功能紊亂的人一定要注意飲食方面的調理。一定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油膩及生冷硬的。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
2、腸炎怎麼辦?慢性結腸炎如何治療?
結腸炎患者一般會出現腹痛、腹脹、大便帶血等症狀,尤其是食用過於辛辣刺激的食物時,症狀會加重。要調整自己的飲食,同時口服葯水楊酸類葯物或,緩解症狀,平時要做好保暖措施,按時排便。
3、病毒性腸炎怎麼辦啊?
每年的秋季冬季,極易發生一種以腹瀉、嘔吐、發熱與腹痛為特版征的急性胃腸道疾病。權這種疾病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由於病毒形狀呈車輪狀,故又稱為輪狀病毒性腸炎。
此類病毒的抵抗力較強,主要通過糞便、經口的途徑傳播,病毒可在人體的小腸絨毛細胞內繁殖,造成腸粘膜損害,影響消化和吸收功能。嬰幼兒胃腸功能薄弱,特別是6個月至2歲的小孩,通過食物和餐具等感染了輪狀病毒,1~2天即可發病。開始常伴有感冒症狀,如發燒、咳嗽、咽紅、流鼻涕等,精神萎靡、食慾不振。接著便出現腹瀉,每日腹瀉5~6次,多則10~20次。大便呈蛋花湯樣或水樣,帶酸臭味,因含膽汁較少,大便顏色較淡,故又稱為「白色腹瀉」。患兒常伴嘔吐、腹痛等症狀。由於腹瀉帶來水分和鹽分的大量丟失,而引起病兒脫水和酸中毒。
此預防秋冬季腹瀉,應注意嬰兒喂養衛生,用過的奶瓶奶頭用開水燙泡,大人喂小孩之前應洗手,幼兒飯前便後要洗手,不吃不潔和變質食物。
4、腸病性關節炎有何特徵
顧名思義,腸病性關節炎的基本病變在腸道,因此大部分病人都有炎症性腸病的臨床表現,包括腹痛、腹瀉、黏液、膿血便等消化道症狀,以及發熱、消瘦等全身表現。
大多數病人的腸道症狀發生在關節病變之前或兩者同時發生,有的病人則關節病變發生於腸道病變前幾年。約17%—20%腸病性關節炎病人發生周圍性關節炎,表現為少數關節、非對稱性、一過性和遊走性,以及復發和消退交替出現。大關節和下肢關節受累此小關節和上肢關節受累多見。臘腸指(趾),肌腱端病,尤其跟腱炎和跖底筋膜炎均可見。克羅恩病關節炎並可見到杵狀指(手指呈鼓錘狀)和骨膜炎。
據報道,約20%酌腸病性關節炎病人發生脊柱炎及骶髂關節炎。主要表現為腰背、胸、頸或臀部疼痛,腰和頸部運動受限及擴胸度減少。其病變的病程和腸病病程不平行。腸病手術治療並不影響脊柱炎和骶髂關節炎的病程。HLA-B27(人類白細胞抗原-B27)陽性率佔50%-60%。
此外,部分炎性腸病病人還可出現結節性紅斑、網狀青斑、血栓性靜脈炎和小腿潰瘍等皮膚、黏膜、漿膜和眼部等病變。
腸病是腸病性關節炎的基礎,治療時理所當然地應首先控制腸病。非甾體類抗炎葯消炎痛、怡美力、樂松、莫比可等可改善關節症狀,但要注意葯物對已有病變腸道的副作用。柳氮磺毗啶對潰瘍性結腸炎、周圍性關節炎及脊柱炎都有治療作用,可謂一舉兩得。皮質激素可以控制腸病及減輕周圍關節炎,但對脊柱炎和骶髂關節炎無效。
5、強直性脊柱炎和炎性腸病關節炎的區別
炎性腸病性關節炎主要是指由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兩種炎性腸道疾病所引起的關節炎。炎性腸病性關節炎與免疫有關,常侵犯四肢和脊柱關節,而且受累關節以下肢大關節為主,並有單側、非對稱性的特點,血中類風濕因子陰性,所以和強直性脊柱炎、賴特綜合征、銀屑病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等一起,被列入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 炎性腸病性關節炎病人常有四肢關節的腫痛,呈遊走性,與類風濕關節炎有不少相似之處,但是強直性關節炎主要是受累部位疼痛、壓痛、僵硬、活動受限,並逐漸出現屈曲畸形,陰天或勞累後症狀加生,遇暖或休息後減輕。 炎性腸病性關節炎具有腸道症狀,關節炎可自行緩解,雖然常會反復發作,但預後良好,一般不會引起關節畸形;有臘腸指(趾)、杵狀指(手指呈鼓錘狀);約20%病人可發生脊柱炎和骶髂關節炎,出現腰、胸、頸或臀部疼痛,腰和頸部運動受限及擴胸度減少;50%~60%病人HLA-B27陽性。強直性關節炎起病緩慢,全身症狀輕微,早期可有倦怠,體征減輕,或有惡心、發熱等。逐漸出現下腰部疼痛,肌肉痙攣及僵硬,休息後症狀往往加重,活動後減輕。以後逐漸出現典型的骶髂關節疼,並呈上行性累及脊柱,受累部位疼痛、壓痛、僵硬、活動受限,並逐漸出現屈曲畸形,陰天或勞累後症狀加生,遇暖或休息後減輕。常有復發性虹膜炎並存,部分患者可出現坐骨神經痛。病變若波及肋椎關節,還可出現呼吸時胸部擴張受限或喪失以及肋間神經痛等,80%~85%病人HLA-B27陽性。
6、我有個朋友最近查出來得了炎症性腸病,美沙拉嗪片既拿來吃又研磨灌腸,弄的很是焦慮和疲憊,怎麼辦?
對於炎症性腸病患者而言,飲食上總體應把握食物質軟、易消化、高營養的原則,專少食多餐、定時定量。屬具體有下面幾方面:
1. 炎症性腸病患者的日常每餐以正常食量2/3為宜,每日進餐4-5次。
2. 炎症性腸病患者在日常飲食中應減少油膩和油炸食物的攝入,如果有乳糖不耐受的人,應減少牛奶和奶製品的攝入。也不要吃引起腸脹氣的食物如黃豆、芋頭等,而魚、蝦、蟹及蠶繭等容易引起過敏的一類食物也應該少吃為宜。
3. 炎症性腸病患者的日常飲食應限制高纖維食物的攝入,如堅果、玉米、一些蔬菜。高纖維食物促進腸道蠕動,如果小腸沒有消化完全的話,還會導致腹瀉,所以一般建議以低纖維、少渣飲食為妥。
4. 炎症性腸病患者的膳食供應給足量的熱能及優質蛋白、無機鹽、維生素,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冷飲等。
5. 炎症性腸病患者多缺乏葉酸,維生素A、B6、D、K,以及鈣鐵等多種營養素,應進食富含以上營養素的食物。
7、得了病毒性腸炎怎麼辦
我前段時間感冒後也有了腸炎,在網上查了相關資料後吃了一種適用性比較廣的叫甲專硝唑的葯片有了明顯屬好轉,你也可以試試.這葯很便宜,似乎沒事吃了也沒副作用(可能有禁忌,但我不是醫生,不是很清楚).特意去查了關於病毒性腸炎的信息,百科說可以自愈.這個"自愈"應該是你感染的病毒沒了就好了.但你拉了4天,可能因為免御力下降導致消化道厭氧菌大量增生加重腹瀉.可以吃些抑制厭氧菌的葯物改善消化道內環境.
8、腸病性的關節如何檢查咸寧麻塘知道嗎?
檢查有:1.實驗室檢查,通過血液檢查中貧血、白細胞數量增加、血沉加快和糞便檢查診斷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2.結腸鏡,是診斷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的首選檢查。3.影像學檢查,X線、CT、磁共振可了解關節局部侵蝕、硬化、關節間隙寬度變化等以確診關節是否受累。就診認准「麻塘」商標,謹防上當受騙~
9、慢性腸炎怎麼治療
你好,慢性腸炎的原因有很多種,你的症狀分析是消化吸收方面的問題,可以吃點幫助消化的葯。用熱水敷一敷肚子,能緩解,還要注意補充水,平時飲食不要吃得太辛辣,要以清淡為主,多吃蔬菜,水果,適量的多喝水,飲食要有規律。
10、面對功能性腸病,人類到底該怎麼辦
功能性胃抄腸病患者飲食要注意哪些?須注意以下事項: 1、細嚼慢咽。把食物盡可能嚼碎,可以減輕胃的負擔。進食過急,加上不停地談話,會在無意中吸入較多空氣,引致胃腸脹氣。 2、少吃難以消化的食物。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需要較長時間的消化,令胃部蠕動緩慢,增加胃的負擔。避免進食刺激性食物,如辛辣及油膩食物。攝入含蛋白質或鈣質較多的食物,如乳類、乳製品、瘦肉類、魚蝦、雞蛋黃、咸雞蛋、松花蛋、豆類等,量過多,會使大便呈鹼性,乾燥量少,難以排出。 3、忌食易致脹氣的食物。如干豆類、洋蔥、土豆、紅薯以及甜食,以免影響胃的運化,而加重症狀。 4、定時飲食。現代人其實很難做到定時飲食,常常時急匆匆進餐,狼吞虎咽,接著忙於工作等。這樣非常不利於胃腸功能的健康。要做到定時飲食是一種不花錢的治療胃病的良方。 5、進食時要集中精力。在舒適的環境中國緩慢進食,避免狼吞虎咽。最理想的進食方式是不看電視,也不與人交談,也不考慮工作。盡量保持心情愉快,有助於胃液分泌,胃腸運動協調,令食物消化更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