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脛骨截骨關節炎

脛骨截骨關節炎

發布時間:2020-10-25 12:19:17

1、足踝創傷後關節炎,右脛骨脛距關節面骨皮質欠規整【脛骨關節面不平整】

這是當時外傷後關節面沒處理好導致脛骨內側的關節面塌陷,早期可以做手術將關節面校正平整,但現在已是創傷性關節炎,關節軟骨面已磨壞就只能先保守,可以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延緩做手術的時間。如果疼痛較重影響行走只能手術,手術可以行關節表面置換,這樣可以維持一個基本正常的關節活動度。
曹永平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骨科關節組

(北大醫院曹永平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2、膝關節創傷性關節炎 脛骨平台塌陷後遺症,手術後3個月,可以維持日常生活多少年

手術是否會有後遺症,比如創傷性關節炎,骨質增生等?...建議3個月後復查片子

3、我骨性關節炎只見脛骨平台骨質硬化,有什麼能根治

?

4、老年人腿關節腫痛是怎麼回事

很多進入中老年的朋友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膝關節疼痛,有時是一個膝關節,有時是兩個膝關節;有時是一側疼過之後,另一側出現疼痛;有的雖然沒有疼痛,但蹲下後再站立就出現疼痛,甚至坐下後再起立時也出現疼痛;有的起立後不能立即行走,有的經常感到膝關節發涼;有的在變天時膝關節疼痛等等。許多人因此就醫。拍片子檢查得出的結果:不是未見異常,就是膝關節骨質增生退行性改變。用了不少葯物,總是反復發作,有隨著年齡增加,還加重的趨勢。西醫診斷是骨性關節炎(或病),退行性骨關節炎(或病)。中醫診斷不外是:骨質增生(學西醫的),風濕症,痹症,民間的稱呼是老寒腿。患此症的人很多,解釋也很多,但沒有一個是完全合理的,下面我來說說此症,是否有道理,由你們看家評說。
先看一下膝關節的大致結構。我們的膝關節由股骨下端、髕骨和脛骨上端三塊骨組成。關節內還有內、外半月板軟骨。在膝關節中央脛骨和股骨由前後兩個韌帶相連。關節前股四頭肌連接股骨、髕骨和脛骨,關節後腓腸肌、膕肌連接股骨和脛骨,外側有股二頭肌連接股骨和脛骨,內側有半腱肌、半膜肌連接股骨和脛骨。就是說膝關節四周都有肌肉包繞。肌肉的腱膜互相融合、增厚形成關節囊包裹膝關節。關節內骨與骨之間的關節面都有軟骨襯墊。膝關節的主要活動是屈伸。屈伸膝關節時,股骨相對固定,由於膝外側的股二頭肌腱和髂脛束力量大於半腱肌和半膜肌腱,脛骨除繞股骨轉動外,還有自身的旋轉。屈膝時,脛骨內旋,半腱肌、半膜肌腱在膝關節內側向後移動。伸膝時,脛骨外旋,半腱肌、半膜肌腱向前移動。由於膝內外側肌腱力量不對稱,活動度不一樣,反復的活動會導致膝關節內側的肌腱筋膜容易出現損傷。這就是老年人膝關節內側容易出現疼痛的原因。

與脛骨截骨關節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