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骨關節炎快走可以嗎

骨關節炎快走可以嗎

發布時間:2020-10-24 22:50:07

1、每天跑步或快走真的會得關節炎

不會得關節炎的,長時間受涼或受潮容易得關節炎。每天跑步或快走只會引起關節不舒服,所以每天跑步或快走一定要穿適合該項運動的鞋子

2、骨性關節炎可以快走鍛煉嗎

可以,但步行的強度以自身耐受為標准,即在行走後的幾天,疼痛不會逐漸加重。然後根據個體情況逐漸增加訓練強度,訓練的目標是每周3-5次,每次持續20-60分鍾。如果對步行耐受較差,可以在水中或者在推車的情況下行走,也可以改為蹬功率自行車訓練。平地快走(根據自身情況掌握速度),每天1-2次,每次15-30分鍾。

3、痛風可以吃黃豆醬嗎

一提到痛風,大家都知道那痛起來可是不分白天黑夜,痛得讓你懷疑人生,因此,如今大家都非常重視此病。不過,提起高尿酸,有不少人就不太當一回事,覺得沒有什麼明顯的症狀,可以暫時先放一邊。

可是殊不知高尿酸的危害也是很大的,雖然尿酸姓「尿」,但它卻是血液中的垃圾,如果任垃圾在血液中堆積,那麼離痛風也許只是一步之遙。輕則會讓你的關節嚴重變形,重則會造成腎功能損傷,甚至引發腎衰竭。

尿酸也並不僅限於中老年人,現在不少年輕人已經中招了,在中國患上高尿酸的人每10個人當中就有1個,所以控制尿酸非常重要。

控制尿酸,關鍵要從飲食上著手,避免食用含嘌呤高的食物。有很多尿酸高的人可能在飲食控制上也非常注意,已經不常吃高嘌呤食物,也不喝酒了,可是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的尿酸水平還是沒有降下去。

其實這是因為生活中有些高嘌呤的食物隱藏得很深,雖然你已經控制吃魚肉,海鮮和酒精,糖類飲料了,但是你卻忽視了這些隱藏的「嘌呤王」,所以才會導致尿酸值居高不下。

四種調味料,被稱作「嘌呤王」,希望你早點將它們拉入黑名單
1、蚝油

蚝油是我們製作家常菜常用的一種調料,在炒菜拌菜時加入一些蚝油,可以起到提鮮作用。但蚝油裡面含有很高的嘌呤,它的主要原材料取自於牡蠣,這可是高尿酸病人避之不及的海鮮類食品。

所以即便你沒有吃海鮮,但是經常做菜放入蚝油,那麼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攝入了過多的嘌呤,從而導致體內尿酸值居高不下,很容易讓痛風病發作。

2、料酒

在中式菜餚里,如果去腥提鮮,大多會用到料酒。雖然料酒對於除腥效果很好,還有殺菌消毒的作用,但是料酒里含有酒精,經常食用會導致體內尿酸值升高。

3、豆瓣醬

豆瓣醬也屬於一種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調味料。但是尿酸高的人卻不宜食用。因為豆瓣醬主要原料是黃豆,而黃豆中嘌呤含量達到75~150毫克,嘌呤含量還是比較高的,所以經常食用的話,就會導致攝入嘌呤量超標,讓體內尿酸水平升高,從而誘發痛風。

4、蝦醬

蝦醬也是沿海地區人們愛用的調味料,從名字上就可得知,它主要是用蝦製作的,所以嘌呤含量也很高,而且製作蝦醬還會添加大量食鹽,這樣攝入過多的鹽分還會影響到身體的代謝功能,也會導致攝入嘌呤過高,升高體內尿酸。

以上這四種調味料,吃多了容易影響體內的嘌呤代謝,導致代謝紊亂,升高尿酸,還會讓尿酸鹽加速沉積,誘發痛風,所以尿酸高的朋友一定要將它們拉入黑名單,少吃或不吃。

平時可以多喝水來起到稀釋尿酸,促進排泄,降低尿酸值的作用。

另外,還要適度運行,控制體重,因為過多的脂肪會增加尿酸的合成,抑制尿酸的排泄,不利於控制高尿酸和痛風。

如果是已經患上痛風的朋友可以選擇快步走,游泳,慢跑等有氧運動進行鍛煉,最後強調一點,定期體檢很重要,不要覺得自己看起來很健康,自我感覺良好,就是身體無病。一旦體檢發現尿酸值超標,就需要馬上調整生活習慣,控制好尿酸值。

4、關節炎患者能快走和慢跑嗎?

在關節炎的急性發作時期,應該以治療和休息為主,並不建議運動。但是關節炎沒有發作的時候,是可以多多運動的。用進廢退,是人體器官功能的一個特點,有針對性的科學進行鍛煉可以對受損器官部位的康復起到幫助的作用。
急性發作期之後,患者便可以開始一些快走或者是慢跑類似的訓練。剛開始訓練的時候,最好控制一下訓練的時間以及強度,隨著時間和膝關節承受能力加強,可以慢慢加強訓練量。
適量的有氧運動對關節炎的病情有很大的改善作用,所以患者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盡量多多進行有氧運動。

5、保持健康體重的兩個主要因素是什麼

健康快樂的生活是人類追求的終極目標,但我們卻已經習慣了每日的忙忙碌碌,經常會忽略了健康,今天我們就來了解學習如何擁有健康的體重。一、我們來了解什麼是健康的體重?體重是客觀評價人體營養和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健康體重是指長期保持體重良好的健康狀態。目前常用的判斷健康體重的指標是體質指數(body mass index,BMI)。它的計算公式為:

判斷標准如下:

體重過高或過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現。體重過低一般反映能量攝入相對不足,易導致營養不良等。體重過高反映能量攝入相對過多或活動不足,易導致超重和肥胖,可顯著增加2型糖尿病、冠心病及結腸癌等疾病的發生風險。食物攝入量和身體活動量是維持健康體重的兩個主要因素。因此,每個年齡段人群都應該控制能量攝入、增加能量消耗以保持能量平衡和健康體重。

二、肥胖和超重的危害(1)肥胖綜合征中度以上的肥胖病人常出現肥胖綜合征,如同其不良綜合征、心血管系統症狀、內分泌代謝紊亂、消化系統症狀等,一旦體重下降,相關症狀也隨之減輕。(2)肥胖並發症肥胖常導致嚴重的並發症,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膽石症、痛風、增生性骨關節炎等。WHO最近對肥胖者某些健康問題的相對危險度做了報道,肥胖者患2型糖尿病、膽囊疾病以及血脂異常、代謝綜合征、呼吸困難、睡眠呼吸暫停的相對危險度高度增加;而患冠心病、高血壓、骨關節炎、高尿酸血症和痛風的危險度中度增加;激素敏感性和胃腸道腫瘤等致命性疾病及其他一些非致命性疾病的危險度有輕度增高。(3)兒童肥胖的影響兒童肥胖不僅是成年後肥胖和心血管病發生和病死率高的危險因素,而且在兒童期就造成心肺功能損傷,肌肉有氧代謝能力降低,效率低,運動能力低下。

三、均衡攝取營養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

(1)定時喝水人體每天至少需要補充1800毫升的水,鍛煉的話則需要量更大。建議每隔2~3小時喝一杯水,尤其早上起床第一杯水是最重要的。(2)少吃多餐我們每頓飯只吃到5~7分飽,一天可進食4~5餐,這是最科學的餐飲方法。不但對胃的消化系統有幫助,對於食物的營養吸收也有很好的提高。(3)攝入足夠的纖維素纖維素有促進脂肪燃燒的作用,每日如果攝取25克的纖維素更可以阻止90千卡的熱量攝入。所以,每天多吃水果和蔬菜是保持窈窕身材的方法之一。(4)適量攝入脂肪人體離開脂肪就無法吸收某些抗氧化劑(如番茄紅素、維生素D等)。(5)拒絕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遠離諸如汽水、漢堡、油炸食品等,對身體的正常新陳代謝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四、適量的運動相配合才是健康的關鍵(1)經常進行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以每天、堅持不懈為佳,每周達到5-7天,累計150分鍾以上,每次至少持續10分鍾。如果進行高強度的鍛煉,頻率可以低些,建議每周至少3天。(2)積極參加各種體育和娛樂活動,培養自己的興趣與愛好,並堅持運動。(3)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盡可能保持較多的身體活動,培養和保持「少靜多動」的生活習慣

與骨關節炎快走可以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