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雞關節炎怎麼治療
雞病毒性關節炎,又稱雞病毒性腱鞘炎,是由呼腸孤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其主要特徵為病雞腿部關節腫脹,腱鞘發炎,繼而使腓腸腱斷裂,從而導致雞行動不便,採食困難,甚至不能行動。
(1)流行特點
本病只發生於雞,5~7周齡的雞易感。病毒可通過呼吸道或消化道侵入雞體,在雞群中迅速傳播,一般多為隱性感染,不表現明顯症狀。
(2)臨床症狀
雛雞感染後發病多在3~4周齡以後,初期步態稍見異常,逐漸發展為跛行,跗關節腫脹,病雞喜坐在關節上,驅趕時才跳動。患肢不能伸張,不敢負重,當腱斷裂時,趾屈曲,病程稍長時,患肢多向外扭轉,步態不穩,這種症狀多見於大雛或成雞。病雞發育不良,貧血,消瘦,有時排白色稀便,體況長時間內不能恢復。
(3)病理變化
病變主要表現在患肢的跗關節,關節上下周圍腫脹,切開皮膚可見到關節上部腓腸腱水腫,關節腔充滿淡紅色透明滑膜液,如無細菌混合感染時,見不到膿樣滲出物,趾曲腱和腓腸腱周圍水腫,根據病程的長短,有的周圍組織可與骨膜脫離。大雛或成雞易發生腓腸腱斷裂。由於腱斷裂,局部組織可見到明顯的血液浸潤。如發生在換羽時期,可在皮膚外見到皮下組織呈紅紫色,關節液增加。慢性病程的雞(主要是成雞)腓腸腱增厚、硬化,和周圍組織粘著、纖維化,有的在切面可見到肌腱交接部發生的不全斷裂和周圍組織粘連,失去活動性,關節腔有膿樣、乾酪樣滲出物。
(4)防治措施
本病目前尚無有效療法,只能加強預防。①加強環境衛生管理,定期消毒雞舍,以防止病毒侵襲。②接種疫苗:接種疫苗主要用於種雞,可在開產前2~3周肌內注射油乳劑滅活苗,使雛雞獲得較多的母源抗體。此外,雛雞也可在2周齡時先接種一次弱毒疫苗,在開產前再注射一次油乳劑滅活苗。
2、檢查抗鏈球菌溶血素O為314,類風濕因子為21,血沉為25,請問是什麼病,應該怎樣治療,應該注意些什麼
你好,看你媽媽現在的症狀以及檢查的各項指標應該是類風濕。建議你媽媽現在抓緊時間進行治療,這樣是完全有可能治癒的。
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標准:
(1)晨僵持續至少1小時/天,病程至少6周。
(2)有3個或者3個以上的關節腫,至少6周。
(3)腕、掌指、近端指間關節腫至少6周。
(4)對稱性關節腫至少6周。
(5)有皮下結節。
(6)手X線片改變,至少有骨質疏鬆和關節間隙的狹窄。
(7)類風濕因子陽性(滴度>1:20)
有上述七項中的四項者即可診斷。
【類風濕的症狀】
類風濕關節炎最常損害的是雙手關節、腕關節及足關節,主要是近端指間(趾間)關節和掌指(跖趾)關節。但其它如肘關節、膝關節、肩關節、髖關節、踝關節也可被累及。
類風濕關節炎發病後常為多個關節同時受累,一般可累及五個或五個以上的小關節,而且累及的關節呈左右對稱性分布。受累的關節出現疼痛、腫脹、壓痛、僵硬等不適,僵硬以早晨起床後感覺最明顯,活動後可減輕。關節病變早期因持續性腫脹而活動受限,輕者使雙手精細動作如穿針、系紐扣等出現困難,重者影響手的一般功能,不能完成日常動作如洗臉、穿衣等,生活質量明顯下降。晚期受累關節因畸形、強直而固定,最常見的畸形是手掌呈「天鵝頸」樣。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疾病,除了關節炎和關節畸形外,也會損傷內臟感染、心血管和腎臟疾病是造成患者死亡主要原因。
西醫西葯在感染類疾病上佔有優勢,中醫中葯在系統類疾病上佔有優勢!
西葯通過消炎、止疼、免疫抑制來控制類風濕,而類風濕不是單純的炎症問題!西葯的優勢面對此類疾病變的捉襟見肘!
中醫作為祖國的國粹,面對痹症,表現出了他強大的優勢,辨證施治,治療和調理兼備,大部分中葯葯物微小的的副作用,更是切合了類風濕的治療特點!
唯一不足之處,中葯很難達到速效!目前治療類風濕的中葯有片劑、丸劑、湯劑、葯酒類、外貼類!片劑、丸劑,服用簡單,但難以速效!湯劑服用煩瑣,同樣在治療速度上很難另人滿意。外帖類如果幸運沒有過敏現象,可以兼顧配合使用。葯酒類,藉助酒精的走竄之性,酒助葯行,迅速在提內擴散,達到了可以和速效西葯一樣的治療速度,又避除了西葯的副作用,達到了另人滿意的效果,酒精被稱為「百葯之長」,傳承前年,不是沒有道理。所以,祖國兩千多中治療類風濕的中葯中,葯酒類佔了一半左右! 患者如果沒有酒精過敏現象,可以考慮選擇成分安全的葯酒類服用!
3、關節炎有什麼特效治療方法嗎?
常占氣功:人人都能練!根治各類關節炎、養生健體、武術、體育者必練!!!
4、鵝並有哪些?具體要怎麼治?請詳細說明!謝謝各位!!!
你的問題太寬泛了
1、小鵝瘟。由細小病毒引起的急性敗血性傳染病,多發生於春夏季節。本病只感染雛鵝,20日齡以內的雛鵝最易感染,病死率100%,20日齡以後的雛鵝也感染本病,但病死率不高。鵝發病時,表現為離群呆立、厭食、頭向後旋轉、嗉囊松軟、拉黃白色稀糞並內含氣泡、喙端色澤變暗。病程1-2天。鵝臨死前出現麻痹或抽搐現象。剖檢可看到嗉囊有積液,血管擴張,小腸後端膨大,形成栓子,堵塞腸道。
防治要點:在種鵝產蛋前1個月注射小鵝瘟疫苗,可使雛鵝產生母源抗體,接受被動免疫。在本病流行地區,雛鵝7日齡後再注射小鵝瘟疫苗,以增強防疫效果。對已發病的雛鵝和同群未發病的雛鵝要立即注射抗小鵝瘟血清進行緊急防治,3-4天後,可控制病情。
2、鵝副粘病毒病。由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大小鵝皆感染,對小鵝威脅最大,20日齡以內的雛鵝感染本病,病死率為100%,大鵝感染此病,病死率一般在10%左右。鵝患本病時,離群呆立、厭食、拉稀,大多表現轉脖和抽搐等神經症狀。病程1-2天。剖檢病死鵝,可看見鵝的消化道粘膜有芝麻粒樣黃色潰瘍,腺胃粘膜出血。
防治要點:雛鵝於14日齡注射副粘病毒病疫苗,可預防本病發生。鵝發病後,對病鵝和同群未發病的鵝注射抗副粘病毒血清,5天後可控制疫情。
3、禽霍亂。俗稱"搖頭瘟",是由巴氏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敗血性傳染病。本病對雞最易感染,其次是鴨和鵝,雛鵝患本病少,種鵝在春秋季節產蛋期間易流行本病。吸血昆蟲和被污染的水源都能傳播本病。鵝患急性禽霍亂不表現症狀,突然死亡(如種母鵝生蛋時,掙扎幾下即死亡)。鵝患慢性禽霍亂後,羽毛蓬亂,閉目呆立,不敢下水,食慾廢絕。糞便稀薄呈草綠色,通常2-3天死亡,少數發生局部關節炎,表現跛行,病程較長。剖檢可看到病死鵝心冠溝有出血點,肝臟表面有灰白色壞死點,小腸有出血炎症。
防治要點:每年秋季給種鵝注射禽霍亂疫苗,也可以在飼料中或飲水中加入抗菌素(如氯黴素)預防本病。發現病鵝要及時隔離,病死鵝要深埋或無害化處理,防止病原擴散。病鵝可以用氯黴素治療:口服每次0.2-0.5克,1天1次,連用2天;注射液肌肉注射,100-200毫克,1天1次,連用2-3天,可控制本病流行。同時用生石灰對鵝舍消毒,保持鵝舍清潔。
5、我的老母豬,腿疼站不起來,有獸醫說是潮濕所致,得了關節炎。怎麼治療?
您好!如果是潮濕造成的關節炎,傳統的做法是使用青黴素2隻,鏈黴素1隻,地塞米松磷酸鈉2-5毫升,安痛定5毫升,混合注射。注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在發炎關節上下分點式注射,一天一次,做封閉治療。如果掌握不了位置,也可以採用第二種方法,直接臀部肌肉注射,一天兩次。一般一周左右可以治癒。
6、我母親犯關節炎了怎麼治療
關節炎主要原因是關節處的軟骨磨損嚴重導致壓迫骨神經,就算你用再好的葯做手術推拿但是軟骨組織你沒有修復,關節會好起來嗎。如果想知道關節炎治療的有效方法請通過用戶名聯系我。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7、如何治療關節炎
g關節炎是一種長期性的病症,目前還沒有特效葯可以用了就根治,不過是可以通過治療緩解症狀的,重要的是平時要多運動,注意飲食,少吃濕寒的東西風濕病是一種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相當一部分患者的日常生活都需人協助。關節受累較多的患者更是終日不離床褥,不能動彈而極度痛苦,這個病的名字看起來像是一種單純關節受損的疾病,但它對人的損害遠不止關節,它是一種系統性的疾病,還會對人的肺、心臟、腎臟、神經、眼等造成損害。建議你試試GS骨研素,我外公以前也得過這個,服用了這個以後有了很好的改善,現在也在服用,建議你也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