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關節炎能引起心肌炎嗎

關節炎能引起心肌炎嗎

發布時間:2020-10-22 02:31:59

1、關節炎會引起心肌炎嗎?它們有聯系嗎?

不會,沒有聯系!

2、非特異性心肌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四肢乏力月余,伴胸悶氣短輕咳10天】

感染狀態下,或部分正常老年人,類風濕因子可呈陽性反應,並不一定就是類風濕關節炎。要確診的話,需要化驗一下:AKA、APF、抗Sa即抗CCP抗體。或拍雙手片子。

(王晉平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3、一個4歲女孩因發燒,遊走性關節炎和心肌炎入院,在兩周前其有嚴重的喉痛,發燒和胃痛,但幾天後消失.

應該是鏈球菌感染,小兒風濕熱,風濕熱(rheumatic fever) 是兒科常見的危害學齡期兒童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病變是全身性結締組織的非化膿性炎症,主要侵犯心臟和關節,其它器官如腦、皮膚、漿膜、血管等均可受累,但以心臟損害最為嚴重且多見。有時首次發作即可使心臟受損,反復發作可使三分之二的病兒遺留慢性心瓣膜病。

【診斷】

風濕熱的診斷主要依靠綜合臨床表現。由於缺乏特殊診斷方法,目前仍沿用近期個性的瓊斯(Jones)風濕熱診斷標准。主要表現包括心臟炎、多發性關節炎、舞蹈病、皮下結節及環形紅斑。心臟炎的診斷應具有以下四點之一:①新出現有意義的雜音,如心尖部收縮全期雜音或舒張中期雜音;②心臟增大;③心包炎;④心力衰竭。次要表現包括發熱,C反應蛋白陽性或白細胞增多,既往有風濕熱史或有風濕性心瓣膜病。

顯然主要表現較次要表現更有意義,兩項主要表現加兩項次要表現可靠。尤其是多發性關節炎、發熱、血沉增快這組症狀常見於幼年類風濕病、系統性紅斑狼瘡、化膿性關節炎及結核病毒。另外,對早期風濕熱以及不典型的輕症病例則需全面了解病史,細致觀察病情變化以及治療的反應,綜合分析才可達到明確診斷。實驗室診斷主要針對最近的鏈球菌感染和全身炎性狀態的存在,如兩者缺一,則難下診斷。診斷過寬不但需要進進行一些不必要的治療,而且要進行長期的葯物預防,這對病人的經濟和精神都是一個沉重的負擔;診斷過嚴則可能將症狀不典型的心臟炎漏診,以致發展為慢性心瓣膜病,造成終身殘廢。

此外確定風濕有無活動性也是診斷中很重要的一方面。下面三種情況提示風濕活動的持續存在,即:①體溫不正常,體重不增加,運動耐量不恢復;②心律不正常,易有變化,脈搏快速;③血沉快,C反應蛋白不轉陰性,抗鏈球菌抗體滴定度不下降或白細胞未恢復正常。

4、滿臉都是皮疹和關節炎是不是成人斯蒂爾的症狀?

典型症狀

1、發熱:呈弛張熱型,多在39℃以上,一日內體溫波動在2℃以上,偶見高熱稽留數日。無明顯感染的毒血症症狀。發熱持續1~2周後自行消退,間歇1周至數周後復發。 2、皮疹:整個病程中幾乎所有患者會出現皮疹,皮疹可呈一過性,隨熱退而消散,其顯現常為發熱的先兆。皮疹多分布於頸前、軀干或四肢近端皮膚,也可見於面部、手掌、足跖,為鮮紅色或橘紅色斑疹或斑丘疹,不隆起或微隆起於皮膚表面,壓之褪色,范圍可逐漸擴大或融合成片,消退後常不留痕跡或偶有輕微色素沉著。 3、關節肌肉症狀:90%以上患者有關節炎症狀,累及大關節為主,也可侵犯指/趾、頸椎等關節。表現為關節壓痛、疼痛、腫脹較輕且少,一般無明顯骨質損害。 4、淋巴結腫大:半數以上有全身淋巴結腫大。多見於頸部、腋下和腹股溝處,邊界清楚無壓痛。

並發症

肺不張、肺出血、間質性肺炎及澱粉樣變,或出現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還有個別患者合並消化性潰瘍、闌尾炎或胰腺炎等。
診斷依據

1、主要指標:①發熱≥39℃並持續1周以上。②關節痛持續2周以上。③典型皮疹。④白細胞增高≥15×109/L。 2、次要標准:咽痛,淋巴結和/或脾大,肝功能異常,類風濕因子陰性,抗核抗體陰性。 3、排除:①感染性疾病,尤其是敗血症和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②惡性腫瘤,尤其是惡性淋巴瘤、白血病。③其他風濕病,尤其是多發性動脈炎、有關節外徵象的風濕性血管炎。

相關檢查

1、實驗室檢查:①白細胞計數增高,甚至出現類白血病反應,中性粒細胞左移且嗜酸性粒細胞不消失,輕中度貧血。②血細胞沉降率明顯增快。③高丙球蛋白血症,C反應蛋白增高,高鐵蛋白血症。④血清抗核抗體、類風濕因子陰性。⑤血細菌培養陰性。⑥骨髓象常提示感染。 2、X線表現:非特異性,早期可見軟組織腫脹和關節附近反復骨質疏鬆,持續存在的關節炎則可見關節軟骨破壞及骨糜爛。

與關節炎能引起心肌炎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