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顳下關節炎關節盤移位是器質性病變嗎
你好,這種情況屬於器質性的,一般需要手術治療的,
2、痛風能轉移到膝關節嗎
你好.考慮是痛風性關節炎是由於尿酸鹽沉積在關節囊、滑囊、軟骨、骨質和其他組織中而引起病損及炎性反應,它多有遺傳因素和家族因素,好發於40歲以上的男性,多見於拇趾的跖趾關節,也可發生於其他較大關節,尤其是踝部與足部關節
3、造血幹細胞移植能夠治癒類風濕關節炎嗎?
類風濕性關節炎又稱類風濕(RA),是一種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屬於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該病好發於手、腕、足等小關節,反復發作,呈對稱分布。
臨床上用中醫四聯修復調控療法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效果較為顯著。中醫四聯修復調控療法—通過滲透、祛濕、修復、激活三效合一,從內及外整體調理治療祛風除濕、活血散結,調節功能擾亂等系統治療,15-30天見效症狀逐漸消失,愈後不復發。
幹細胞主要功能是修復受損的細胞和組織,目前臨床上不能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造血幹細胞為單能幹細胞,只能分化為各種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不能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4、造血幹細胞移植能夠治癒類風濕關節炎嗎?_類風濕關節炎
現在有很好的葯物治療,不必行造血幹細胞移植。
5、類風濕關節炎為什麼被評價為不死的癌症,沒有辦法治嗎?
類風濕關節炎並不是不死的癌症,是可以治療的。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一個累及周圍關節為主的系統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主要表現為小關節受累為主、對稱性、持續性、進行性關節炎。多見於女性,在我國患病率為0.32%~0.36%。
基本病理改變:滑膜炎要點:
近端指間、掌指、腕、膝和足趾關節受累最為多見可有頸椎、顳頜關節、胸鎖和肩鎖關節受累,髖關節受累少見關節呈對稱性腫脹、壓痛伴晨僵常見關節畸形是腕關節強直、掌指關節的半脫位、手指向尺側偏斜和呈“天鵝頸”樣表現除關節症狀外,還可出現關節周圍或內臟的類風濕結節,並可有心、肺、眼、腎、周圍神經等病變類風濕結節:是類風濕關節炎較特異的皮膚表現,出現在20%~30%的病人。淺表結節多位於肘鷹嘴附近、枕、跟腱等關節隆突部及受壓部位的皮下。結節呈對稱分布,質硬無壓痛,大小不一,直徑數毫米至數厘米不等,其出現提示病情活動。深部結節可出現在肺部。通常侵犯的關節根據關節功能分類,幫助醫師進行臨床診斷。
1、1987年美國風濕病協會類風濕關節炎診斷要點
2 、最新的RA分類標准
實驗檢查:
活動期有輕至中度正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白細胞數大多正常,有時可見嗜酸性粒細胞和血小板增多IgG、IgM、IgA可升高補體多數正常或輕度升高60%~80%患者有高水平RF其他自身抗體,如抗角蛋白抗體(AKA)、抗核周因子抗體(APF)、抗環瓜氨酸多肽抗體(抗CCP)、等對RA的診斷有較高的特異性3、X線檢查
Ⅱ期:軟骨下囊樣破壞,骨侵蝕改變;
Ⅲ期:關節間隙狹窄,關節脫位;
IV期:關節半脫位和關節破壞後的纖維性和骨性強直;
疾病初應攝包括腕關節的雙手相,雙足相,胸片或其他受累關節的X線相X線早期表現為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關節附近輕度骨質疏鬆,繼之出現關節間隙狹窄,關節破壞,關節脫位或融合根據關節破壞程度將X線改變分為Ⅳ期4、我國早期RA分類標准
標准誕生至今,已被證實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但在患者病程<3個月的時候,有16.1%的患者可能被誤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國風濕病專家們提出了自己的早期RA分類標准,如下表所示,對RA的早期診斷有較好的臨床意義。
5、活動性判斷
疲勞的嚴重性晨僵持續的時間關節疼痛和腫脹的程度關節壓痛和腫脹的關節數關節功能限製程度急性炎症指標血沉或C反應蛋白6、緩解標准
符合五條或五條以上並至少連續2個月者為臨床緩解:
晨僵時間低於15分鍾無疲勞感無關節痛活動時無關節痛或關節無壓痛無關節或腱鞘腫脹血沉(魏氏法)女性小於30mm/小時,男性小於20mm/小時。常規葯物治療1、非甾體抗炎葯(NSAIDs)
通過抑制環氧酶的作用,減少前列腺素合成,產生抗炎止痛作用,不能更改病程和預防關節破壞。具有抗炎、止痛、退熱、消腫作用。選擇性COX-2抑制劑(如昔布類)與傳統的NSAIDs比,能明顯減少胃腸道不良反應其他不良反應:腎臟、外周血細胞減少、凝血障礙、再生障礙性貧血、肝損害等劑型、劑量個體化避免兩種或兩種以上NSAIDs同時服用, 只有在一種NSAIDs足量使用1~2周後無效才更改為另一種不能更改病程和預防關節破壞注意事項:劑量個體化,只有在一種NSAIDs足量使用1~2周後無效才更改為另一種,不宜同時服用兩種NSAIDs。老年人宜選用半衰期短的NSAIDs。
2、改變病情抗風濕葯(NMARDs)
具有改善和延緩病情進展的作用,較NSAIDs發揮作用慢,明顯改善需1~6個月,為慢性葯。首選葯為甲氨蝶呤,如患者不能耐受,可改為氟米特或其它DMARDs。3、糖皮質激素(GC)
適用於有關節外症狀或關節炎明顯或急性發作者。強的松30~40mg每日,症狀控制後遞減,以每日10mg維持,以後逐漸停用,同時注意補充維生素D及鈣劑。治療原則:不需要大劑量時用小劑量,能短期使用時不長期使用4、植物制劑
雷公藤青藤鹼白芍總甙5、其他治療
生物制劑TNF-α單克隆抗體(infliximb)/人可溶性TNF受體融合蛋白(Etanercept)幹細胞移植基因治療6、請教會風濕性關節炎為什麼會轉移?
我也說不清知為什麼會轉移,但是我的親身體會是,我左腿疼了一年多了,主要是膝蓋部位,這兩天右腿膝蓋有隱隱約約開始疼了,這樣不算是轉移,而是新增吧,每天晚上疼的道睡不著覺,中西醫都看過了,X光片,CT也都照過了,都沒毛病,最後西醫大夫說,去化驗一下風濕的指標吧,結果各參數都正常,現在吃著中成葯呢,也不管用,白天晚上都疼。快郁悶死了,你如回果是剛發現,一定要馬上就治,我是拖了半年多答,忍了半年多才去醫院的,到現在吃各種葯也半年多了,沒一點效果。希望我們都早點康復
7、左腳連接大腿和上身的兩塊關節只要一移位就會疼,什麼回事?是不是關節炎?
您好:這個首先排除外傷,在考慮關節炎。你最好去醫院詳細檢查明確病因在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比較好。
8、老人得了會轉移的風痛症,該怎麼治療和照顧?
風濕性關節炎俗稱痛風,本來就是會遊走,轉移的。 關節疼痛是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主要症狀 也是令病人痛苦的症狀之一 出現了關節疼痛之後 患者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調護: (1)關節制動:急性期應將關節置於休息體位 減少運動 (2)局部按摩:關節疼痛有所減輕後 可自行關節周圍的按摩 (3)關節體操練習:針對各個不同的關節練習不同的關節體操 每次30分鍾 每天2—3次 (4)關節葯熏:配製葯物進行關節熏洗 水溫應保持在50℃左右 每日1次 每次20分鍾 (5)關節溫水浴:可將患病關節或整個肢體置於溫水中浸泡20分鍾左右 每日1次 (6)關節保健灸:選取患部周圍常用的穴位2—3個 用艾條進行保健灸 一般每日1次 1次20分鍾 風濕性關節炎飲食注意事項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一般宜進高蛋白 高熱量 易消化的食物 少食辛辣刺激及生冷 油膩之物 飲食應注意以下幾點: 飲食要節制 飲食要定時 定量 食物的軟 硬冷 熱均要適宜 不可因擔心體質虛弱 營養不夠而暴飲暴食 增加脾胃負擔 傷及消化功能 飲食宜清淡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經常受病痛折磨 又長期以葯物為伴 病發作時 更是茶飯不香 故食宜清淡 一則可以保持較好的食慾 二則可以保持較好的脾胃運化功能 以增強抗病能力 飲食不可偏嗜 雞鴨魚肉 五穀雜糧 蔬菜瓜果均不可忽視 應搭配合理 正確對待食補與葯補 無論食補還是葯補 對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都是有益的 但必須根據病情及脾胃運化功能的強弱來進行 如牛奶 豆漿 麥乳精 巧克力雖是營養佳品 但體內有濕熱或舌苔粘膩者 多食反而腹脹不適 不思飲食;人參 白木耳 阿膠雖能補氣養血 但脾胃不和或濕熱內蘊者服之反而壅氣助濕 非但病不能去 反添病痛 注意飲食宜忌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有的病程較長 如果患病後忌口太嚴 長年日久 影響營養的吸收 對疾病的康復不利 一般說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可以食用任何飲食 不必忌口
9、我家狗狗得了關節炎,怎麼治療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