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薏苡紅zd棗蛇肉羹
[配方]當歸15克,黃芪25克,薏苡仁50克,紅棗(去核)6枚,蛇肉200克。
[操作]將當歸、黃芪、薏苡仁、紅棗分別洗凈。蛇肉洗凈,切成小塊。把全部用料放入砂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煲2小時,調味即可。飲湯吃蛇肉,每天1料。
[療效]補氣益血、祛濕除痹。用於慢性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之關節疼痛、活動不便者。
(2)生薑雞
[配方]用剛剛開叫的公雞1隻,生薑100~250克。
[操作]公雞肉、生薑切成小塊,在鍋中爆炒燜熟,內不放油鹽。會飲酒者可放少量容酒,1天內吃完,可隔1周或半月吃1次。
[療效]用於關節冷痛,喜暖怕寒者。
(3)老桑枝煲雞
[配方]老桑枝60克,雌雞1隻約500克。
[操作]老桑枝、雌雞加水適量煲湯,用食鹽少許調味,喝湯吃肉。
[療效]能溫經散寒,清熱除濕。
2、類風濕關節可以進補什麼來提高自己體質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可以吃哪些食物來進補?秋冬季節類風濕關節炎怎樣調理?秋冬進補因人而異:中醫著重秋冬進補,由於秋冬天人體的機能處於「收」和「藏」的期間,此刻進食補養的食物可得到更好的吸收和使用。像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風濕免疫性疾病的患者,自身體質衰弱,加上在醫治時需服用免疫抑制劑,更損傷人體正氣,不少患者呈現氣、血、陰、陽虧虛,因而使用秋冬天,經過飲食來調度身體,對疾病的恢復更有協助。但也並不是所有的風濕免疫性疾病患者都適宜秋冬進補,比方濕熱體質者,若是盲目進補反而會加劇病況。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要控制飲食守時過量: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常見久病體虛,故飲食不行過量,進食要守時、過量,不行暴飲暴食、飢餓異常,飲食應以清淡為主。膳食應高蛋白、中脂肪、低糖、高維生素、中熱量和低鹽。少量多餐,少刺激性食物,多味佳可口易消化的食物。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飲食要注意哪些?類風濕關節炎的飲食要注意: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和脂肪的份額以3:2:1為適宜。多用植物油,少用動物油,動植物脂肪份額為1:2為宜。以色拉油、玉米油、橄欖油、葵花子油和魚油(不是魚肝油)為佳。
溫補氣血喝當歸生薑羊肉湯:當歸生薑羊肉湯驅寒補血,首要資料是羊肉、生薑、當歸三味。其間,當歸是常用的補血葯材,有活血養血補血的效果,生薑則能解表發汗、溫中散寒,前兩者配以溫補的羊肉,可起到驅寒溫中補氣血的效果。
這道葯膳不光適宜體質虛寒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風濕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平常作為輔佐調度時食用,關於怕冷的貧血患者以及產後氣血兩虧的女人身體的恢復也很有協助。
風濕性關節炎怎麼治?深圳正康骨科醫院以脊柱外科、關節外科、手足外科、創傷外科、肢體矯形、疼痛專科、老年骨科、康復治療中心等八大科室為核心,引領骨科醫院進入具有專科專病專葯專治細分特色的時代,吸引了全國廣大患者前來就診並獲得普遍贊譽。
分享到:
3、類風濕性關節炎食療方法?
類風濕關節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不像是頭痛腦熱等小病,這種疾病單純靠食療是肯定不行的,但針對病因和表現出來的紅腫、疼痛的症狀,倒是可以通過食療稍微的緩解。
針對病因,要避免一些食物:
能產生致炎介質的食物,比如花生、巧克力、乾酪等,要盡量減少食用。含有高膽固醇、高脂肪的食物,會代謝產生酮體、酸類,也易引起和加重關節的疼痛,也要盡量減少食用。
大原則:類風濕患者的飲食主要以清淡、富含高鈣、高蛋白的食物為主,比如豆類製品、牛肉、雞肉、魚蝦等均可。針對緩解疼痛腫脹的症狀,小編在這里送給您一些食材和菜譜,主要以祛風散寒、消腫止痛為主。
【1】蔥白
蔥白,辛溫,發散風寒效果較強。用食醋熬制蔥白,敷在患處,可緩解急性關節炎的腫痛,也可長期熬制使用,雖不能根除疼痛,但可以緩解。
【2】生薑
生薑,辛溫,也是取其發散風寒、活血祛寒的功效。有研究報到,所含的姜黃素對於壓痛和關節腫脹等具有非常明顯的改善作用。在平常的菜餚中,不防適當增加蔥白,生薑的添加量。對於辣椒,小編不建議患者朋友們食用。特別是如果您在服用相關的治療葯物,則請暫時避免辛辣食物的攝入,以免影響葯效。
【3】五豆湯
由黑豆、黃豆、青豆、紅豆、綠豆組成,成分各適量,放在一起熬湯即可,可以適當多煮一會,主要喝湯,也可以將豆子一同食用,特別是黑豆要多放一些。此方也能緩解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疼痛。
【4】杏仁薏米羹
薏米的利水除濕作用效果是很明顯的,經常食用可以舒筋除痹、利水消腫,對關節炎患者是很有好處的。加一點甜杏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對於保護關節有益處。
【5】鯽魚絲瓜湯
絲瓜通經絡效果不錯。而關節炎也是經絡不通的表現。鯽魚高蛋白,二者一起食用,是關節炎朋友的好食譜。如果您再烹制食物的食用,食用一些橄欖油、雙低菜籽油等,會增加食療效果哦!
給您推薦了幾種主材及菜品,希望對您有幫助!原創不易,多謝點贊支持!歡迎關注!歡迎轉發!
【不葯博士】簡介博士,副主任葯師,高級營養師,擁有10年的用葯指導、營養咨詢和健康管理經驗。不葯不葯,倡導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葯!
4、骨關節炎食療吃什麼好
大麥、蕎麥、糯米、粳米、粟米、薏米、玉米、黑豆、扁豆、赤小豆、黃豆及其製品。
也可以多吃一點蔬菜
一定要多吃點水果,心情放好,適當的時候多運動
5、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食療方有哪些?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在治療用葯的同時,配合飲食療法,有相得益彰之功。現將幾種食療方介紹如下。
(1)生薑雞。用剛剛開叫的公雞1 只,生薑100 ~ 250g,切成小塊,在鍋中爆炒燜熟,不放油鹽。會飲酒者可放少量酒,1 天內吃完,可隔1 周或半月吃1 次。用於關節冷痛,喜暖怕寒者。
(2)鹿茸雞。以當年的公雞1 只,鹿茸3 ~ 6g,在鍋內燜熟,不放油鹽。吃肉喝湯,兩天吃完。可根據情況每隔1 周或半月吃1 次。
夏天及關節紅腫疼痛者勿用。
(3)赤小豆粥。赤小豆30g,白米15g,白糖適量。先煮赤小豆至熟,再加入白米作粥加糖,能除濕熱。
(4)苡米粥。苡米30g、澱粉少許、砂糖、桂花適量。先煮苡米,米爛熟放入澱粉少許,再加砂糖、桂花。作早餐用,能清利濕熱,健脾除痹。
(5)防風苡米粥。防風10g,苡米30g。水煮,每日1 次,連服1 周,能清熱除痹。
(6)木瓜湯。木瓜4 個,蒸熟去皮,研爛如泥,白蜜1kg 煉凈。
將兩物調勻,放入凈瓷器內盛之。每日晨起用開水沖調1 ~ 2 匙飲用。
能通痹止痛。
(7)蔥白粥。煮米做粥,臨熟加入蔥白,不拘時食,食後覆被微汗,能解表散寒。
(8)生薑粥。粳米50g,生薑5 片,連須蔥數根、米醋適量。用砂鍋煮米做粥,生薑搗爛與米同煮,粥將熟加蔥、醋。食後覆被出汗,能解表散寒。
(9)川烏粥。生川烏頭3 ~ 5g,粳米30g,薑汁10 滴,蜂蜜適量。
將烏頭搗碎研為極細末,粳米煮粥,沸後加入川烏頭末改文火慢煎,熟後加入生薑汁及蜂蜜攪勻,稍煮一二沸即可。宜溫服。患者有熱性疼痛,在發熱期間及孕婦忌服。本方不可與半夏、瓜蔞、貝母、白及、白蘞等中葯同服。此粥能祛寒止痛。
(10)老桑枝煲雞。老桑枝60g,雌雞1 只約500g,加水適量煲湯,用食鹽少許調味,喝湯吃肉。能溫經散寒,清熱除濕。
(11)豬腳伸筋湯。苡米、木瓜、伸筋草、千年健各60g,用紗布包好,與豬腳1 ~ 2 只,放於鍋內,文火煨爛,去渣,不放鹽。
喝湯吃肉,分兩餐食用。能祛風濕,補肝腎。
6、退行性關節炎的食療調理方法 吃什麼好
在飲食方面,應多吃含蛋白質、鈣質、膠原蛋白、異黃酮的食物,如牛奶、奶製品、大豆、豆製品、雞蛋、魚蝦、海帶、黑木耳、雞爪、豬蹄、羊腿、牛蹄筋、鋸峰齒鮫軟骨粉等,這些既能補充蛋白質、鈣質,防止骨質疏鬆,又能生長軟骨及關節的潤滑液,還能補充雌激素,使骨骼、關節更好地進行鈣質的代謝,減輕退行性關節炎症狀。
7、中醫食療里怎樣利用食療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
在風濕熱時出現關節炎症狀,稱為風濕性關節炎。典型的症狀是對稱性、遊走性和多發性的關節疼痛,可反復發作,並常受氣候變化的影響。急性期過後,關節功能完全恢復,並不遺留任何關節畸形或運動障礙,但常可同時出現心臟損害。發炎的關節,在發作期出現紅、腫、疼痛。甚至不能活動。
發病與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檢查時常見血沉增快、抗「O」增高、血漿粘蛋白增多等。一般採取抗風濕治療。
[飲食原則]1.進食清淡而具涼性、能清熱的食物,如芹菜、薺菜、菊花腦、枸杞頭、草頭、馬蘭頭等。
2.多吃水果及果汁,如西瓜、甘蔗汁、梨汁、荸薺汁等。
3.忌食溫燥傷陰、辛辣刺激食品,如姜、椒、蒜、桂之類。
[食療驗方]1.鹿茸5克,豹骨20克,枸杞20克,白酒1000毫升。製法:將鹿茸、豹骨和枸杞放入白酒中,浸泡1周,密閉保存。用法:每次1盅(25~40毫升),日飲1次。半個月為1療程。本方有舒筋活絡,散寒祛風功效,用治風濕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及肥大性脊柱炎等病症。
2.虎筋100克,母雞1隻。製法:虎筋水中浸泡1宿,和母雞一同放入鍋中加水適量,文火煨至虎筋極爛,酌加蔥、姜、五味調料即可。用法:分頓隨量食用,日3次。半個月為1療程。本品有強身舒筋功效,用治風濕性關節炎,老年筋骨攣痛拘急,關節不利等症。
3.象皮2克,蜂蜜50毫升。製法:取乾燥生象皮研為細末,和蜂蜜混合,加水150毫升,製成pH<5的混合液備用。用法:將上葯塗抹於發炎關節的表皮,白天每2小時1次,連用1~2周。用葯時,患處禁止過多活動,禁入冷水。本品消腫定痛,用治急性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而見關節紅、腫、熱、痛者。
4.烏雌雞1隻。製法:宰殺黑色母雞,去毛及內臟,洗凈,加水適量煮熟。酌加豉汁、蔥、姜、椒、鹽、醬少許調味。用法:分頓隨量趁熱食用,不拘次數。本品有補虛弱,祛風濕,壯筋骨的作用,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骨節疼痛拘急,足不任地,下肢酸楚,陰天病情加劇者。
5.駝脂油1匙,白酒1盅。製法:取駝脂熬煉為油,濾出冷卻。用法:每次用駝脂油1食匙和白酒1盅,溫化熱飲,日1次。駝脂酒有溫經散寒、祛風活血的功用,適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
6.雪豬油30克,雪豬骨50克,白酒1000毫升。製法:將雪豬脂熬煉成油和雪豬骨一同放入白酒中,浸泡1周。用法:每次熱飲1盅(約25毫升),日1次,半個月為1療程。雪豬油和雪豬骨均為良好的祛風濕葯,主治風濕痹痛。浸酒熱飲,有祛風濕,通經絡,利關節的功用。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以及筋骨攣痛拘急者。
7.谷稈(稈草)燒灰熏烤關節疼痛處,並以熱灰敷患處,每晚1次,治療風濕性關節炎。
8.向日葵盤(開花時採下)適量,加水煎成膏狀,外敷。治療30餘例無名腫毒,風濕性關節炎,肩關節周圍炎均有一定效果。
9.醋:治療關節炎,選新磚數塊,好陳醋每次300毫升左右(能使磚吸足即可)。取磚放在爐內燒紅,取出放在醋內浸透,趁熱放在關節下煙薰(在煙薰時先把紗布一塊放在醋內,取出放在關節處),然後用被子包住,防止散熱過快和醋味走失(在磚下放一些不易燒著的物品墊著,以免熱磚薰壞東西),在煙薰時,病人以不燙之距離逐漸向墊磚靠近,但要稍熱些。隔日1次,待磚冷即止。年久者3~4次,一般者2~3次可愈。
10.蜂毒: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用蜂毒治病,原始方法是捕捉蜜蜂直接螫刺皮膚表面,俟其毒囊中的毒液排出後(約3~5分鍾),再拔除螫刺。近代的蜂毒療法系採用預先制備的蜂毒水劑或油劑,行皮內注射。
11.治關節風濕痛。鮮萍菜60克,水煎服。
12.風濕性關節痛、腰痛、坐骨神經痛,均可用青梅酒搽患部。青梅酒製法:取未熟之青梅浸酒。酒應浸沒梅子並高出3~6厘米,密封1個月後可用,愈陳愈好。
13.海蜇皮:治膝髕風濕。白皮子(即海蜇皮)貼之。
14.蜂乳:治慢性期風濕性關節炎,每日服王漿400毫克,連服3~6個月。
15.辣椒:治療風寒、風濕引起之關節痛、跌打損傷,可內服或外搽辣椒酒。方法:辣椒12克,泡酒500克,半個月後可用,內服每次15克或初服5克,漸增至15克,不得超過15克,日服2次。
16.香蔥:治關節炎。細香蔥頭120克,老薑30克,搗爛外敷(紅腫加酒炒,夏天不炒)。
17.櫻桃:櫻桃50克,泡酒500克,半個月後可飲用,每次服10毫升,日飲2次,可治風濕腰腿疼痛。
18.虎骨酒:酥制虎骨60克,黃羊角屑60克,芍葯片60克,白酒100克。葯物裝入紗布袋內泡白酒內10天。每日空腹服食1次,每次1小盅。適於腎氣不充,風侵筋骨而引起的臀、脛疼痛等症。
19.白花蛇酒:金錢白花蛇1條。研碎,用白酒500克浸15天。每服15毫升,晚上服。
20.薏苡米酒:薏苡米60克,白酒500克。製法:將薏苡米淘凈,裝入紗布袋內,扎緊袋口。白酒、紗布葯袋,放入酒瓶內,蓋好蓋,封固浸泡7日即成。每晚臨睡前飲1小盅。
21.竹葉酒:竹葉500克。加水煎取汁,糯米1千克蒸煮成飯,加竹葉汁和酒麴拌勻釀酒。每服50毫升,1日2次。
23.清燉烏蛇:烏蛇1條,蔥、姜、黃酒、鹽各適量。將烏蛇去皮及內臟,洗凈,切成5厘米長的段備用。將烏蛇段放入沙鍋內,加蔥,姜,黃酒、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燉至熟透,再加鹽即成。
24.炒蛇片:烏蛇1條,植物油、鹽、胡椒粉、黃酒、蔥、姜、各適量。將烏蛇去皮、內臟,洗凈,切成薄片。姜切成片。蔥切成節備用。燒熱鍋,放植物油,燒至油七成熱時,將蛇片倒入鍋反復翻炒,至蛇片八成熟時,加鹽、黃酒、蔥、姜,繼續翻炒至熟透即成。
25.牛膝蹄筋:牛膝10克,蹄筋100克,雞肉500克,火腿肉50克,蘑菇25克,胡椒5克,味精5克,黃酒30克,蔥10克,姜10克,鹽5克。將牛膝洗凈後,切成斜刀片,蹄筋放入大碗內,加清水適量,上籠蒸約4小時,蒸至蹄筋酥軟時取出,再用冷水浸漂2小時,剝去外層筋膜,洗凈。火腿肉洗凈後切成絲,蘑菇水發後切成絲。蔥、姜洗凈後,切成蔥段、薑片。蹄筋脹發後,切成長節。雞肉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將蹄筋、雞肉放入碗內,再把牛膝片擺放在雞肉之上,火腿絲、蘑菇絲拌勻後撒在周圍,蔥段、薑片放入碗中,再用胡椒粉、味精、黃酒、鹽、清湯,調好湯味倒入盛雞的碗內,上籠蒸約3小時,待蹄筋酥爛後即可出籠,揀去蔥、姜,再調准口味即成。
24.胡椒根燉蛇肉:胡椒樹根100克蛇肉250克,黃酒、蔥、姜、花椒、鹽各適量。將胡椒根洗凈,切成3厘米長的段。蛇肉剖腹,除去內臟洗凈,切成2厘米長的段。蛇肉、胡椒根放入鍋內,加蔥、姜、鹽、黃酒、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燉熬至蛇肉熟透即成。
27.薏苡米粥:苡仁粉30克,加入陳倉米(即陳粳米)50克,同入砂鍋內,加水500毫升左右,煮成稀粥。每日早晚餐頓服,10天為1療程。
8、關節炎的營養食補有哪些?
<
9、在廣州得了風濕關節炎能怎麼養生食療
無花果豬瘦肉湯
原料:無花果150克,豬瘦肉100克。
製作方法:將無花果、瘦肉分別洗凈切片,加水300毫升,燒開後加入精鹽,煮至熟透,下味精、淋麻油。
功效:適用於風濕疼痛。
獨活黑豆湯
原料:獨活12克,黑豆60克,米酒少許。
製作方法:將獨活、黑豆放入清水中,文火煮2小時,取汁,兌入米酒,1日內分2次溫服。
功效:祛風勝濕,活血止痛。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屬風濕痹阻者。
甘草附子湯
原料:甘草9克,白術12克,炮附子9克,桂枝12克。
製作方法:上料加清水5碗,煎至1碗,分2次溫服。
功效:溫陽逐濕,祛風止痛。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屬風寒濕痹阻者。
最好到正規調理的地方,正規醫院.佛山市 正骨骨科康復科調理
蛇肉歸紅湯
原料:當歸15克,黃芪25克,薏苡仁50克,紅棗(去核)6枚,蛇肉200克。
製作方法:將當歸、黃芪、薏苡仁、紅棗分別洗凈。蛇肉洗凈,切成小塊。把全部用料放入砂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煲2小時,調味即可。飲湯吃蛇肉,每天1料。
功效:補氣益血、祛濕除痹。用於慢性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之關節疼痛、活動不便者。
生薑雞
原料:剛剛開叫的公雞1隻,生薑100~250g。
製作方法:將公雞、生薑切成小塊,在鍋中爆炒燜熟,不放油鹽。會飲酒者可放少量酒,1天內吃完,可隔1周或半月吃1次。
功效:用於關節冷痛,喜暖怕寒者。
10、誰知道比較好的食療方法嗎?這個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食療有朋友知道怎麼吃嗎?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食療只能是輔助療法,要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還是要靠系統的葯物療法比如使用hirke靜電離子萜,再加上合理的食療,這兩者結合才是最好的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方法。
類風濕關節炎的食療:
(1)仙人掌適量,洗凈後蘸白砂糖食用。
(2)取蝮蛇一條,浸入燒酒中,製成蛇酒(蛇毒液進入酒中)。一日3次飲用,每次1小酒盅。
(3)取螞蟻(在樹上作巢的大黑蟻)25g,烘乾粉碎,製成蜜丸(加蜂蜜和成)。一日3次,每次5g。
(4)螞蟻50g,白酒500ml,將螞蟻浸入白酒中,經過一段時間後,即成。每日1~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