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醫葯方哪兒辨別真假? 治療風濕關節炎的 海風藤、寬筋藤、忍冬藤、丁公藤、石楠藤、雞血藤各30克。
?
2、舒骨藤的功效與作用我是類風濕關節炎全身痛得歷害
這個葯物可以活血化瘀去風濕,對風濕性關節炎,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3、金銀花的藤可以治類風濕性關節炎嗎?急求
可以
金銀來花藤的功效與金銀花相似,自為清熱解毒的良葯
1) 可以代替金銀花用於清熱解毒,但量需大
2) 用於癰腫瘡毒,常配連翹,蒲公英等。配伍黃芪,當歸,甘草,可以解毒內托(神效拖里散)
3) 用於風濕熱痹。關節紅腫疼痛
4、清風藤可以煎水泡嗎?青風藤熬水泡澡效果怎樣?對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用泡澡方式有效嗎?
功效作用
青風藤,分布於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為防己科植物青藤或毛青藤等的藤莖。具有祛風濕,通經絡,利小便之功效,主治風濕痹痛,關節腫脹,麻痹瘙癢等症。
1.對心臟的作用
青藤鹼在麻醉犬整體實驗中,可使心肌收縮力、心率、舒張壓、左心室收縮壓、心臟指數、外周血管阻力及心輸出量顯著下降。
2.降壓作用
青風藤總鹼的降壓作用迅速、強大,多次給葯不易產生快速耐受性。無論採用何種給葯途徑,對麻醉或不麻醉動物都有肯定的急性降壓效果。但青藤鹼反復應用易出現快速耐受性。
3.抗心律失常作用
青藤鹼對烏頭鹼和哇巴因誘發的大鼠及豚鼠心律失常有明顯拮抗作用,也能對抗氯化鈣引起的大鼠室顫、氯仿-腎上腺素引起的家兔心律失常及異丙腎上腺素引起的心率加快,改善垂體後葉素引起的大鼠心電圖失常,並能預防缺血-再灌注對心臟的損傷,對缺血性心律失常也具有明顯對抗作用。
4.抗炎作用
青藤鹼片灌胃能顯著抑制大鼠佐劑性關節炎,抑制角叉菜膠所致大鼠足跖腫脹和瓊脂肉芽腫形成,對5-HT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明顯的拮抗作用,並能明顯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體反應。腹腔注射能顯著降低大鼠足跖炎症滲出物中PGE含量,抑制M炎性物質PGE2和白三烯C4的合成,使大鼠腎上腺維生素C含量降低,但切除雙側腎上腺或垂體後抗炎作用消失。
5.對胃腸的影響
青藤鹼能增加胃酸分泌,對在體兔腸青藤鹼有興奮作用,與其促進組胺釋放有關。
6.釋放組胺
青藤鹼是植物中最強的組胺釋放劑之一。犬靜注青藤鹼,血漿中組胺含量上升,血壓下降,門脈壓上升,促進淋巴生成。可為抗組胺葯所抑制。
7.治療風濕痹痛
青風藤辛散苦燥,有較強的祛風濕,通經絡作用,治風濕痹痛,關節腫脹或風濕麻木,單用也有效,也常常與防己配伍,加酒煮飲,或與紅藤,防風,桂枝等同用。
8.治療水腫
青風藤又能利小便,用於水腫,可與白術等同用。治腳氣腫痛,可配伍吳茱萸,木瓜等。
5、五藤湯泡風濕都有什麼葯
僅供參考
風濕、類風濕治療痹症是中醫內科學中常見的病症之一,是以關節疼痛為主的一組全身性病變癥候群。其臨床表現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是風寒濕侵及人體,留注關節,阻遏經脈,致使氣血瘀滯,經脈不通,不通則痛。
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急,侵及大關節,反復發作。多與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有關,發病年齡多為青少年,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質酸酶均陽性。以多發性、遊走性、大關節紅腫熱痛為特徵,活動期過後,受累關節不遺留病理性損害,如治療失宜,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慢,首侵小關節或脊柱,可造成關節變形,骨質損害,類風濕因子陽性。病情纏綿,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伴有消瘦、貧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狀。後期因關節變形僵硬,身體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
6、類風濕關節炎為什麼被評價為不死的癌症,沒有辦法治嗎?
類風濕關節炎並不是不死的癌症,是可以治療的。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一個累及周圍關節為主的系統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主要表現為小關節受累為主、對稱性、持續性、進行性關節炎。多見於女性,在我國患病率為0.32%~0.36%。
基本病理改變:滑膜炎要點:
近端指間、掌指、腕、膝和足趾關節受累最為多見可有頸椎、顳頜關節、胸鎖和肩鎖關節受累,髖關節受累少見關節呈對稱性腫脹、壓痛伴晨僵常見關節畸形是腕關節強直、掌指關節的半脫位、手指向尺側偏斜和呈“天鵝頸”樣表現除關節症狀外,還可出現關節周圍或內臟的類風濕結節,並可有心、肺、眼、腎、周圍神經等病變類風濕結節:是類風濕關節炎較特異的皮膚表現,出現在20%~30%的病人。淺表結節多位於肘鷹嘴附近、枕、跟腱等關節隆突部及受壓部位的皮下。結節呈對稱分布,質硬無壓痛,大小不一,直徑數毫米至數厘米不等,其出現提示病情活動。深部結節可出現在肺部。通常侵犯的關節根據關節功能分類,幫助醫師進行臨床診斷。
1、1987年美國風濕病協會類風濕關節炎診斷要點
2 、最新的RA分類標准
實驗檢查:
活動期有輕至中度正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白細胞數大多正常,有時可見嗜酸性粒細胞和血小板增多IgG、IgM、IgA可升高補體多數正常或輕度升高60%~80%患者有高水平RF其他自身抗體,如抗角蛋白抗體(AKA)、抗核周因子抗體(APF)、抗環瓜氨酸多肽抗體(抗CCP)、等對RA的診斷有較高的特異性3、X線檢查
Ⅱ期:軟骨下囊樣破壞,骨侵蝕改變;
Ⅲ期:關節間隙狹窄,關節脫位;
IV期:關節半脫位和關節破壞後的纖維性和骨性強直;
疾病初應攝包括腕關節的雙手相,雙足相,胸片或其他受累關節的X線相X線早期表現為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關節附近輕度骨質疏鬆,繼之出現關節間隙狹窄,關節破壞,關節脫位或融合根據關節破壞程度將X線改變分為Ⅳ期4、我國早期RA分類標准
標准誕生至今,已被證實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但在患者病程<3個月的時候,有16.1%的患者可能被誤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國風濕病專家們提出了自己的早期RA分類標准,如下表所示,對RA的早期診斷有較好的臨床意義。
5、活動性判斷
疲勞的嚴重性晨僵持續的時間關節疼痛和腫脹的程度關節壓痛和腫脹的關節數關節功能限製程度急性炎症指標血沉或C反應蛋白6、緩解標准
符合五條或五條以上並至少連續2個月者為臨床緩解:
晨僵時間低於15分鍾無疲勞感無關節痛活動時無關節痛或關節無壓痛無關節或腱鞘腫脹血沉(魏氏法)女性小於30mm/小時,男性小於20mm/小時。常規葯物治療1、非甾體抗炎葯(NSAIDs)
通過抑制環氧酶的作用,減少前列腺素合成,產生抗炎止痛作用,不能更改病程和預防關節破壞。具有抗炎、止痛、退熱、消腫作用。選擇性COX-2抑制劑(如昔布類)與傳統的NSAIDs比,能明顯減少胃腸道不良反應其他不良反應:腎臟、外周血細胞減少、凝血障礙、再生障礙性貧血、肝損害等劑型、劑量個體化避免兩種或兩種以上NSAIDs同時服用, 只有在一種NSAIDs足量使用1~2周後無效才更改為另一種不能更改病程和預防關節破壞注意事項:劑量個體化,只有在一種NSAIDs足量使用1~2周後無效才更改為另一種,不宜同時服用兩種NSAIDs。老年人宜選用半衰期短的NSAIDs。
2、改變病情抗風濕葯(NMARDs)
具有改善和延緩病情進展的作用,較NSAIDs發揮作用慢,明顯改善需1~6個月,為慢性葯。首選葯為甲氨蝶呤,如患者不能耐受,可改為氟米特或其它DMARDs。3、糖皮質激素(GC)
適用於有關節外症狀或關節炎明顯或急性發作者。強的松30~40mg每日,症狀控制後遞減,以每日10mg維持,以後逐漸停用,同時注意補充維生素D及鈣劑。治療原則:不需要大劑量時用小劑量,能短期使用時不長期使用4、植物制劑
雷公藤青藤鹼白芍總甙5、其他治療
生物制劑TNF-α單克隆抗體(infliximb)/人可溶性TNF受體融合蛋白(Etanercept)幹細胞移植基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