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絲瓜瓤煮米酒有什麼好處
絲瓜絡食療作用:味甘,性涼。歸肺、肝、胃經。體輕通利。通經活絡,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止血。主治胸脅脹痛,風濕痹痛,筋脈拘攣,女子經閉,乳汁不通,痰熱咳嗽,熱毒癰腫,痔漏,水腫,小便不利,便血,崩漏。
2、白酒泡干絲瓜和枸杞子能治風濕嗎?
白酒泡絲瓜和抄枸杞是不能襲治風濕的,不過對身體倒是有一定的好處,泡枸杞可以 益氣健胃、補腎強精、消除疲勞。適宜於神疲肢倦、失眠、胃寒、陽痿者,泡干絲瓜就不知道有什麼作用了,而且注意泡酒必須用高度酒60度以上,度數低了,也泡不出枸杞絲瓜里的成分,也就達不到效果,作為一個山西汾陽人,這里推薦你嘗試一下汾酒竹葉青,竹葉青是在汾酒的基礎上,加入十餘種中葯材釀造而成,保健養身功效特別好
3、絲瓜籽炒黃打碎同白酒一起吃治腰酸背痛腿抽筋是嗎
吃點葯酒補補!淘寶上有一款葯酒叫健脾壯腰酒,國葯准字的!專治健脾,壯腰,腰腿酸軟,神疲乏力等!我老爸還要喝呢?效果真的很好!
4、絲瓜與啤酒鴨一起煮可以吃嗎
可以的你吃個試試唄
5、絲瓜籽打粉配白酒真的能治關節痛嗎?有這方面經歷的麻煩回我一下好嗎?非誠勿擾
不能的,絲瓜籽來屬於葫蘆科植物的自種子,這類種子並沒有外用葯性,白酒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但也沒有治療的功效,這個屬於民間小偏方可以試試到沒有醫學依據,關節疼痛有很多種原因,需要到醫院檢查,聽醫生的指點用葯物治療才可以治癒,聽信沒有科學依據的偏方只會耽誤病情
6、紅酒可以可以絲瓜同吃嗎
可以的。
相剋:抄
絲瓜+白蘿卜:傷元氣 。
宜搭:
1.絲瓜+雞蛋:潤肺補腎美膚。
2.絲瓜+皮皮蝦:潤肺補腎美膚。
3.絲瓜+毛豆:清熱祛痰防止便秘口臭。
4.絲瓜+蝦:潤肺補腎美膚 。
絲瓜(學名:Luffa cylindrica),珠江三角洲絲瓜特指八角瓜,是原產於印度的一種葫蘆科植物,又稱菜瓜,在東亞地區被廣泛種植。
營養豐富
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及維生素B1、維生素C,還有皂甙、植物粘液、木糖膠、絲瓜苦味質、瓜氨酸等。每100克含蛋白質1.4~1.5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4.3~4.5克,粗纖維0.3~0.5克,灰分0.5克,鈣18~28毫克,磷39~45毫克,核黃素0.03~0.06毫克,尼克酸0.3~0.5毫克。抗壞血酸5~8毫克。
7、准備要孩子的這個月可以天天喝米酒和煮的絲瓜水嗎?
指導意見:
你好,只要是酒,都是可以適度飲用的。但是,千萬不能酗酒。適量的喝酒可以起到活血,抵禦風寒的作用。如果酗酒,會傷身體,你的情況是准備要孩子的這個月不可以天天喝米酒和煮的絲瓜水,祝你健康
8、絲瓜和蚯蚓治療什麼
蚯蚓
中葯稱地龍,地龍性寒味咸。其味咸性寒。功能為清熱、鎮痙、止喘、利尿。主治高熱狂躁、驚風抽搐、頭痛目赤、喘息痰熱、中風、半身不遂等病證。中醫治療前列腺等濕熱下注泌尿感染等病中的常用中葯該方是民間古方。地龍提供取液有良好的定咳平喘的作用。蚯蚓灰與玫瑰油混合能治禿發。
絲瓜
中醫認為,絲瓜性涼、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通經絡、行血脈、美容、抗癌等功效,並可治療諸如痰喘咳嗽、乳汁不通、熱病煩渴、筋骨酸痛、便血等病症。清熱化痰;涼血解毒。主熱病身熱煩渴;痰喘咳嗽;腸風下血,痔瘡出血;血淋;崩漏;癰疽瘡瘍;無名腫毒;水腫。絲瓜翠綠鮮嫩,清香脆甜,是夏日裡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一道佳菜。絲瓜不僅營養豐富,而且有一定的葯用價值,渾身都是寶。據武漢光岩中醫針灸門診部的高光岩主任介紹,絲瓜中含有豐富營養成分,所含的干擾素誘生劑,能刺激人體產生干擾素,達到抗病毒、防癌的目的。一般來說,吃嫩絲瓜口感、營養和治療效果都更好。絲瓜性寒涼味甘甜,有消暑利腸、去風化痰、涼血解毒、通經活絡、行氣化瘀等作用,還可治療大小便帶血,幫助產婦下乳,但多食也會引起滑腸腹瀉,久病體虛弱、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人還是少吃為宜。絲瓜還是消雀斑、增白、去除皺紋的不可多得的天然美容劑。長期食用或用絲瓜液擦臉,還能使人皮膚變得光滑、細膩,具有抗皺消炎,預防、消除痤瘡及黑色素沉著的特殊功效。
絲瓜子性寒,味苦微甘,有清熱化痰、解毒、潤燥、驅蟲等作用。
絲瓜絡性平味甘,以通絡見長,可以用於產後缺乳和氣血淤滯之胸脅脹痛。
絲瓜花性寒,味甘微苦,有清熱解毒之功,可以用於肺熱咳嗽、咽痛、疔瘡等。絲瓜
絲瓜藤舒筋活絡,並且可以祛痰。
絲瓜藤莖的汁液具有美容去皺的特殊功能。
絲瓜根可以用來消炎殺菌、去腐生肌。
一般人都可吃絲瓜。月經不調者、身體疲乏者適宜多吃絲瓜。
附方
①治腸風:綿瓜不拘多少,燒灰存性,酒調二錢,空心下。(《續本事方》)
②治痔漏脫肛:絲瓜燒灰、多年石灰、雄黃各五錢。為末,以諸膽、雞子清及香油和調貼之,收上乃止。(《孫天仁集效方》)
③治肛門酒痔:絲瓜燒存性,研末,酒服二錢。(《綱目》)
④治白崩:棕櫚(燒灰)、絲瓜。上各等分,為細末。空心酒調下。(《奇效良方》)
⑤治風熱腮仲:絲瓜燒存性,研末,水調搽之。(《綱目》)
⑥治癰疽不斂,瘡口太深:絲瓜搗汁頻抹之。(《仁齋直指方》)
⑦治天皰濕瘡:絲瓜汁調辰粉頻搽之。(《綱目》)
⑧治玉莖瘡潰:絲瓜連子搗汁,和五倍子末賴搽之。(朱震亨)
⑩治干血氣痛,婦人血氣不行,上沖心膈,變為干血氣者:絲瓜一枚,燒存性,空心溫酒服。(《壽域神方》)
⑾治經脈不通:干絲瓜一個為末,用白鴿血調成餅,日干,研末。每服二錢,空心酒下,先服四物湯三服。(《海上名方》)
⑿治酒痢便血腹痛,或如魚腦五色者:干絲瓜一枚,連皮燒研,空心酒服二錢。一方煨食之。(《經驗良方》)
⒀治乳汁不通:絲瓜連子燒存性,研。酒服一、二錢,被覆取汗。(《簡便單方》)
⒁治風蟲牙痛:經霜干絲瓜燒存性,為末擦之。(《仁齋直指方》)
(15)生絲瓜適量,煮湯服食,可預防麻疹。
(16)生絲瓜絞汁和蜜少許服;或用絲瓜藤切斷,自然滴下之水一小杯,燉熱加冰糖服,治百日咳。 (17)生小絲瓜(連蒂)數條,切斷,放砂鍋內煮爛,取濃汁服,治哮喘。
(18)生絲瓜(或葉),搗爛取汁,塗患處,治天泡瘡,黃水瘡,熱癤,蕁麻疹。
(19)經霜絲瓜一條,切碎,泡開水服,治急性喉炎、喉痛聲啞。
(20)絲瓜仁30克,煮鰱魚食,治乳少。
(21)絲瓜仁焙乾研末,每服10克,治咳痰不易。
(22)鮮絲瓜葉洗凈搗爛,塗擦神經皮炎患處,直至局部發紅,甚至見隱血為止,每七天一次,治神經性皮炎。
(23)老絲瓜(去皮),放瓦上焙乾存性研末,用黃酒調服10克,治肺癰,疝氣疼痛,產後腹痛。 (24)絲瓜速溶飲:經霜老絲瓜一條,洗凈去子切碎,加水適量煎熬一小時後去渣,液汁繼續用小火煎熬至稠粘時停火,加入白糖粉100克拌勻裝瓶。隨時用10克,開水沖化食用。可治急、慢性咽炎,喉炎,扁桃腺炎等症。 (25)絲瓜瘦肉湯:鮮絲瓜250克左右切塊,豬瘦肉200克左右切片。加水適量共煮湯,煮熟後用食鹽調味,佐餐食用。有清熱利腸,解暑除煩作用。適用於夏天暑熱煩渴,初期內痔大便出血等症。
(26)痘瘡不快。用老絲瓜近蒂三寸,連皮燒存性,研為末,砂糖水送服。
(27)癰疽不斂,瘡口很深。有絲瓜搗汁頻頻塗搽。
(28)風熱肋腫。用絲瓜燒存性,研為末,水調塗搽。
(29)坐板瘡。用線瓜皮焙乾,研為末,燒酒調勻塗搽。
(30)手足凍瘡。用老絲瓜燒存性,調臘豬油塗搽。
(31)痔漏脫肛。用絲瓜燒灰、多年石灰、雄黃各五錢,共研為末,以豬膽、雞蛋清及香油調葯敷貼,直至脫腸收上。
(32)腸風下血。用霜後干絲瓜燒存性,研為末,空心服二錢,酒送下。
(33)血崩。用老絲瓜燒灰、棕櫚燒灰等分,鹽酒或鹽湯送服。
(34)乳汁不通。用絲瓜連子燒存性,研為末,酒送服一、二錢,厚蓋發汗即通。
(35)小腸氣痛,繞臍沖心。用老絲瓜連蒂燒存性,研為末。每服三錢,熱酒調下。病重者服兩、三次即消。
(36)卵腫偏墜。用老絲瓜燒存性,研為末,煉蜜調成膏。每晚以好酒關服一匙。
(37)腰痛。用絲瓜子炒焦,搗爛,酒送服。以渣敷痛處。
(38)喉閉腫痛。用絲瓜研汁灌下。
(39)化痰止咳。用絲瓜燒存性,研為末,加棗內做成丸子,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溫酒送下。
(40)風氣了牙痛。用生絲瓜一個,擦鹽火燒存性,研為末頻頻擦牙,涎盡即愈。如肋腫,可用末調水敷貼。此方治蛀牙無效。
(41)刀瘡。用古石灰、新石灰、絲瓜根葉、韭菜根各等分,搗至極爛,作成餅,陰干,研末塗搽。止血、定痛,生肌,有特效。
(42)諸瘡久潰。用絲瓜老根熬水洗搽。
9、脾虛為什麼不能吃絲瓜子與酒 的中醫方
不宜,不是不能。
10、絲瓜仁和白酒同服能治啥病
胃缺酒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