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專家提供銀屑病關節炎的中葯方!
首先,本人不是專家,而是因為友人患病而加以研究而已,僅供參考。
第一,銀屑病和關節炎不是同類疾病(發病的機理不同,治療手法不同),但又有相同的共性,就是免疫力低下的人容易患病。如果一個病人同時患有銀屑病和關節炎,而且關節炎可以排除創傷和運動原因的話,基本可以認定病人是因為免疫力低下,加上外因刺激而得病。對於這樣的病人,中成葯中就數地黃類葯物可以提高免疫力,有「六味地黃」「知柏地黃」等,需要根據病人體制、病程而開不同葯方。
第二,專門對應單純性銀屑病(中醫稱「牛皮癬」或者「頑癬」)的中葯,內服有消風散、地黃飲,外敷土槿皮酊、消風膏。
第三,治療關節炎的要滿大街,沒有必要專門介紹。
不過,如果是頑固性的銀屑病、關節炎,還是去較大醫院,不要自己亂花錢買葯。把錢交給醫院,治不好還可以索賠嘛。查理楊大叔
2、六味地黃丸對風濕病有幫助?
僅供參考,六味地黃丸:滋陰補腎。用於腎陰虧虛,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
風濕、類風濕治療痹症是中醫內科學中常見的病症之一,是以關節疼痛為主的一組全身性病變癥候群。其臨床表現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是風寒濕侵及人體,留注關節,阻遏經脈,致使氣血瘀滯,經脈不通,不通則痛。
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急,侵及大關節,反復發作。多與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有關,發病年齡多為青少年,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質酸酶均陽性。以多發性、遊走性、大關節紅腫熱痛為特徵,活動期過後,受累關節不遺留病理性損害,如治療失宜,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慢,首侵小關節或脊柱,可造成關節變形,骨質損害,類風濕因子陽性。病情纏綿,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伴有消瘦、貧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狀。後期因關節變形僵硬,身體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漢朝張仲景的金貴要略)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張仲景的傷寒論、金貴要略被稱為中醫的經典,葯方被稱為經方。
咨詢中醫師。
3、來看看這個風濕如何治
1、地黃當歸金甲湯
組方:將上葯切成薄片,加水800—1000毫升,煮約1小時,2次溫服,隔日1 劑。
制用法:乾地黃95克 當歸3克 白金條(即人角楓)須根5克 刺三甲5克
2、三白皂剌熏劑
組方:用沙鍋置火爐上,納上葯,加水適量,煮沸後即直接熏蒸局部,或用多層紗布覆蓋以助熏蒸。治療時爐火保持適度。1日熏蒸2次,每次30—60分鍾。如疼痛劇烈,治療時間可適當延長
制用法:鮮三白草1000克 鮮皂角刺250克
3.治風濕方:取紅辣椒30個,老薑100克(切碎或打細),胡椒90粒,花椒20粒,用白酒浸泡(浸泡時間:臘月一個月,七八月份十天,其他時間二十天)。用布條蘸葯酒擦患處,每次只能擦一個部位,一般只需2-3天,嚴重的7-8天會有所緩解。塗抹後患處會發熱,只能用手輕拍退熱,決不能用手抓、摳。此方主治風濕麻木、關節炎、涼痛;對肩周炎、類風濕、骨質增生者禁用。
4,治療風濕的民間小偏方:
治療急性風濕性關節炎的單方、驗方有:
(1)柳枝30~60g,水煎服。
(2)老桑枝30~60g,黃柏10g,水煎服。
(3)蒼術、黃柏各9g,忍冬藤30g,水煎服。
(4)嫩桑枝30g、懷牛膝10g、漢防己10g、絲瓜絡30g,水煎服。
(5)青風藤15g、防己10g,水煎服。
(6)郗薟草30g、桑枝30g、嫩柳枝15g、嫩槐枝15g,水煎分3次服。
(7)虎杖30g、白酒1匙,酒水同煎,1日1劑。
(8)鮮忍冬藤、根、葉90g,水煎分3次服。
(9)薜荔枝60g,用清水、甜酒各半同煎,去渣加紅糖30g,調服。
治療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的單方、驗方有:
(1)雞血藤、海風藤、桂枝各9g,水煎服。
(2)虎杖根、桑樹根各30g,大棗10枚,水煎服。
(3)郗薟草、臭梧桐各15g,水煎服。
(4)絡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g,水煎服。
(5)青風藤、秦艽、尋骨風、何首烏各12g,水煎服。
(6)郗薟草90g,生白術、薏苡仁各60g,水煎服。
4、川弓,田七,熟地,當歸,白芍對風濕關節炎有治療作用嗎
你好,這些葯物可以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