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老年性關節炎與關節退行變

老年性關節炎與關節退行變

發布時間:2020-10-17 02:42:55

1、退行性變的概念是什麼

退行性病變又稱骨質增生,即骨的退行性病變,是關節炎的一種表現。本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由於機械應力分布失衡或負載過度引起軟骨磨損所致。

本病與職業有關。長期反復使用某些關節,可引起這些關節患病率的增加。如鑄造工的肘、肩關節,礦工的脊柱和膝關節,裝卸工的膝踝關節,駕駛員的肩關節,修理工和紡織工的腕關節,芭蕾舞演員的跖趾關節,長期從事刺綉、打字、伏案工作者的頸椎關節。

(1)老年性關節炎與關節退行變擴展資料

預防:

1、避免長期劇烈運動:長期、過度、劇烈的運動或活動是誘發本病的基本原因之一。尤其對於持重關節,過度的運動使關節面受力加大,磨損加劇。長期劇烈運動還可使骨骼及周圍軟組織過度地受力及牽拉,造成局部軟組織的損傷和骨骼上受力不均,因此要避免長期劇烈運動。

2、適當進行體育鍛煉:避免長期劇烈的運動,並不是不活動,恰恰相反,適當的體育鍛煉可有效預防本病。適當的運動,可增加關節腔內的壓力,有利於關節液向軟骨的滲透,減輕關節軟骨的退行性改變,從而減輕或預防關節軟骨的增生和退行性改變。

3、及時治療關節損傷:關節損傷包括軟組織損傷和骨損傷。關節的退行性病變經常與關節內骨折有直接關系。由於骨折復位不完全,造成關節軟骨面不平整,從而產生創傷性關節炎。

4、減輕體重:體重過重是誘發脊柱和關節退行性病變的重要原因之一。過重的體重會加速關節軟骨的磨損,使關節軟骨面上的壓力不均勻。因此對於體重超標的人,適當的減輕體重可以預防脊柱和關節的退行性病變。

2、膝關節退變是什麼意思

膝關節退行性病變,又稱骨關節炎、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病、增生性關節炎病、肥大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等,是最常見的一種慢性、進展性關節疾病。
意見建議:目前退行性膝關節炎的常規治療是止疼消炎葯、針灸、膏葯等,這些治療達到消腫止痛、活血化瘀、舒經通絡的作用,解除關節僵硬、疼痛、腫脹的症狀,恢復膝關節活動。

3、請問雙膝關節退行性變是什麼病?怎麼治療?

簡單的說就是老化的意思。人體到50歲左右,各個器官逐漸就要退化了。特別對於膝關節來講,更容易而且明顯。如果要是有外傷或者著過涼出現更早。具體病理表現就是關節間隙狹窄,骨刺形成,半月板損傷等等。具體表現就是疼痛,酸脹,特別是走不平路的時候。
在飲食方面,應多吃含蛋白質、鈣質、膠原蛋白、異黃酮的食物,如牛奶、奶製品、大豆、豆製品、雞蛋、魚蝦、海帶、黑木耳、雞爪、豬蹄、羊腿、牛蹄筋、鋸峰齒鮫軟骨粉等,這些既能補充蛋白質、鈣質,防止骨質疏鬆,又能生長軟骨及關節的潤滑液,還能補充雌激素,使骨骼、關節更好地進行鈣質的代謝,減輕膝關節退行性變症狀。

4、什麼是關節的退行性病變,如關節炎?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的關節軟骨不可避免地發生退化和磨損。軟骨退變自20歲後即開始,35歲以後加速,幾十年的關節運動不斷地對軟骨施壓導致了關節軟骨的破壞磨損不斷加重,暴露出軟骨下面的骨膜,使得兩塊骨之間發生直接接觸,引發炎症,從而導致了一系列的骨關節疾病,在50歲以後尤為嚴重。

5、膝蓋老年退行性關節炎多運動好還是多休息好

你好,你描述的情況膝關節退行性病變,可以進行理療、熱敷、推拿、按摩等物理治療,平時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劇烈運動,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合理膳食,控制體重,及時治療關節損傷。

6、老人退行性關節痛怎麼治?

退行性關節痛臨床上也稱為骨關節炎,它是隨著年齡的增加,骨關節及關節軟骨的破壞磨損,出現的臨床症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關節的疼痛,關節怕涼,尤其是寒冷容易刺激,隨著疾病的進一步進展,因為軟骨的磨損或軟骨的退變消失,逐漸出現關節畸形。平時除了醫院葯物和保暖防寒,減少勞累外,可以選用一些保健品來進行保養,個人比較信賴日本的百傲鯊天然鯊魚軟骨粉,一直也在給家裡人選用。

7、病人膝關節退行性變怎麼辦?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老年人最常見的一種關節疾病,也是引起老年人殘疾最主要的原因,嚴重影響著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患者十分苦惱。所以積極防治這種疾病是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不可等閑視之。

1.盡量避免身體肥胖,防止加重膝關節的負擔,一旦身體超重,就要積極減肥,控制體重。

2.注意走路和勞動的姿勢,不要扭著身體走路和幹活。避免長時間下蹲,因為下蹲時膝關節的負重是自身體重的3~6倍,工作時下蹲(如汽車修理工、翻砂工)最好改為低坐位(坐小板凳),長時間坐著和站著,也要經常變換姿勢,防止膝關節固定一種姿勢而用力過大。

3.走遠路時不要穿高跟鞋,要穿厚底而有彈性的軟底鞋,以減少膝關節所受的沖擊力,避免膝關節發生磨損。

4.參加體育鍛煉時要做好准備活動,輕緩地舒展膝關節,讓膝關節充分活動開以後再參加劇烈運動。練壓腿時,不要猛然把腿抬得過高,防止過度牽拉膝關節。練太極拳時,下蹲的位置不要太低,也不要連續打好幾套,以防膝關節負擔過重發生損傷。

5.騎自行車時,要調好車座的高度,以坐在車座上兩腳蹬在腳蹬上、兩腿能伸直或稍微彎曲為宜,車座過高、過低或騎車上坡時用力蹬車,對膝關節都有不良的影響,應加以克服。

6.膝關節遇到寒冷,血管收縮,血液循環變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氣寒冷時應注意保暖,必要時戴上護膝,防止膝關節受涼。

7.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人,盡量少上下樓梯、少登山、少久站、少提重物,避免膝關節的負荷過大而加重病情。

8.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人,既要避免膝關節過度疲勞,又要進行適當的功能鍛煉,以增加膝關節的穩定性,防止腿部的肌肉萎縮,這不僅能緩解關節疼痛,還能防止病情進展,不要認為只有休息不活動,才能保護好患病的膝關節。據研究,有膝關節炎的人,游泳和散步是最好的運動,既不增加膝關節的負重能力,又能讓膝關節四周的肌肉和韌帶得到鍛煉。其次,仰卧起坐、俯卧撐、橋形拱身以及仰卧床上把兩退抬起放下的反復練習、模仿蹬自行車,都是病人最好的運動。

9.在飲食方面,應多吃含蛋白質、鈣質、膠原蛋白、異黃酮的食物,如牛奶、奶製品、大豆、豆製品、雞蛋、魚蝦、海帶、黑木耳、雞爪、豬蹄、羊腿、牛蹄筋等,這些既能補充蛋白質、鈣質,防止骨質疏鬆,又能生長軟骨及關節的潤滑液,還能補充雌激素,使骨骼、關節更好地進行鈣質的代謝,減輕關節炎的症狀。

10.在治療方面,膝關節一旦出現疼痛,就要積極治療,採取熱敷、理療按摩等簡易療法,便可控制症狀,如疼痛仍止不住,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消炎痛、炎痛喜康、扶他林、布洛芬、芬必得等。同時外用一些止痛的噴劑及膏葯。葡立膠囊(氨基葡萄糖)對這種病有一定的效果,需要長期服用方能見效。如果通過葯物治療仍不好轉,而且影響行走及日常生活,可到大醫院用關節鏡技術治療,也可做關節置換術,以恢復關節功能及保持良好的生活質量。

8、關節退行性病變的治療


1.西葯治療
目前西醫對本症尚無有效的治療葯物,常採用對症處理,如疼痛時可服一些解熱鎮痛葯;麻木者可選用B族維生素類葯物;關節腫脹有積液者可給予局部抽取積液或局部封閉等療法。但這些治療方法均不理想,病情易復發。
軟骨保護劑如硫酸氨基葡萄糖能促進軟骨的合成、抑制關節軟骨的分解,同時還具有抗炎作用。硫酸根本身也是合成軟骨基質的必需成分之一。此類葯物能夠緩解疼痛症狀,改善關節功能,長期服用(2年以上)還能夠遲滯關節結構的破壞。硫酸氨基葡萄糖起效較慢,但葯物安全性佳,適合作為基礎治療用葯長期服用。
2.理療
直流電葯物離子導入法充分發揮了葯物的作用,但因導入葯物為液體,易揮發,葯效不持久,限制了該方法的治療效果。紫外線療法的治療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殺菌作用;②消炎作用;③止痛作用;④促進傷口癒合作用;⑤脫敏作用;⑥促進維生素D3的形成;⑦調解機體免疫功能等。其他可採用紅外線,微波,激光,蠟療等方法也有一定的效果。
3.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不是首選療法。當選用保守治療無效且病情較重、嚴重影響患者生活時,可考慮手術治療。
4.中醫治療
本病引起的關節炎屬於中醫「痹證」的范疇,多屬於風寒濕痹。可因風寒濕邪側重的不同選用不同的方葯,風邪勝者為行痹,治以祛風通絡,散寒除濕,方葯可選宣痹達經湯。寒邪勝者為痛痹,治以溫經散寒,祛風除濕,方葯可選烏頭湯。濕邪勝者為著痹,治以除濕通絡,祛風散寒,方葯可選薏苡仁湯加減。
推拿按摩治療關節退行性病變引起的關節炎有不錯的效果。手法可歸納為解除軟組織緊張與痙攣手法,止痛手法,松解粘連手法,增加髕骨活動度手法,消除膝關節腫脹手法等,可明顯緩解關節退行性病變引起的疼痛及關節功能障礙。
針灸療法也有一定的效果。針灸治療基本以病痛局部穴為主,結合循經及辨證選穴。主穴:阿是穴、局部經穴;配穴:行痹者,加膈俞、血海;痛痹者,加腎俞、關元;著痹者,加陰陵泉、足三里。

9、我想老年膝關節退行性病變怎麼治療好

建議到有運動醫學科的醫院就診,檢查一個膝關節核磁,根據核磁回報膝關節內部結構組織(韌帶、半月板、軟骨)損傷情況,採取膝關節鏡微創手術(關節鏡探查清理修復術)

與老年性關節炎與關節退行變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