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骨關節炎與骨癌

骨關節炎與骨癌

發布時間:2020-10-15 16:32:41

1、關節炎與骨關節炎有啥區別

一樣的。
關節炎有很多種,病理都不一樣,不過通常我們說關節炎,往往最多的是指膝關節的退行性關節炎。不知道你是不是?對患者來說,得了退行性關節炎後,彎曲不便,行動受阻,生活諸多不便!嚴重者關節變形,甚至卧床不起,給他們帶來巨大痛苦。 下面就以膝關節退行性關節炎為例給你一點建議吧。
首先,假如疼痛劇烈時,可以吃一些醫院開的止疼片,但是如果疼痛可以忍受,建議你少吃葯以減少副作用。因為估計醫生已經向你介紹過,通常的醫院用葯還只是以緩解疼痛為主要目的,所謂治標療法,不能從內部根除關節炎的病根。
家庭器械、拔罐、電療、按摩等方法屬於理療手法,基本作用於肌肉部分,也可以暫時緩解不適,但是對於損傷的關節內部基本沒有什麼效果。而大部分的關節炎的真正原因是因為關節軟骨磨損,引發骨刺(骨質增生)所導致的,軟骨一日不能恢復,關節炎則一日無法根除。 也有人一部分後期患者,實在無法忍受痛苦,而採用關節手術。但是人工關節除了價格昂貴外,並不能完全消除疼痛,而且它終究是「身外之物」,運動不靈活自不必說了,稍有撞擊又容易出現脫臼,誤傷等意外,幾年過後還要再手術。
鑒於這種情況,目前在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已經逐漸擯棄既有的關節療法,普遍採用純天然鋸峰齒鮫軟骨粉用於臨床治療,並且取得了臨床上的關節軟骨再生的驗證。它為人們徹底克服退行性關節炎帶來明亮的曙光,現在在歐美日等為中心的國家中,已經形成了世界代替療法的巨大潮流,在歐洲一些國家,已把純天然鋸峰齒鮫軟骨粉萃取物認定為葯品,日本也選定了企業專門提供臨床之用,並歸納出最佳服用量為7.5g/天的統計數據,為人類徹底解決關節炎帶來了新希望。但是,因為選材困難,加工講究,而價格稍微昂貴。 你可以查查看,然後根據自己的病情和經濟條件調整用量。一段時間後應該可以痊癒,祝早日徹底康復!
另外,平時可以做做專業的康復體操,注意飲食平衡。
供你參考,希望上述對你有所幫助!

2、得了骨性關節炎有什麼症狀?

骨性關節炎有著不小的危害,所以越早發現越早治療,其治療的效果越好,危害性也越小,患者所花費的價格也較少,因此需要大家了解其發病症狀。

那麼,得了骨性關節炎有什麼症狀?

得了骨性關節炎有什麼症狀?

1、關節活動是否受限:如果遇到身體某個或某些關節,開始會顯得運轉不自如,應該想到骨性關節炎,而且還可能處於早期階段。

2、關節活動是否有摩擦音:當骨性關節炎發展到後期,由於關節軟骨退化、剝落、會使得軟骨下的骨質暴露,所以當關節活動時,兩端軟骨下的骨頭裸露,互相觸碰時發出聲音。

3、關節是否僵硬:關節僵硬也是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症狀之一,有的人在久坐之後突然會覺得關節就像「上了鎖」一樣動彈不得,這種情況在早晨起床後及較長一段時間不運動後特別明顯。

4、關節是否腫大變形:當關節蛻化時,關節滑膜就會常常發炎,由於滑膜上分布著許多神經末梢作為疼痛感覺器,這些疼痛的信息傳達送給大腦皮層後,滑膜會分泌更多的滑液以潤滑與滋養那些損傷的滑膜組織。關節間隙積液增多,造成了腫脹,使疼痛加重,甚至關節難以轉動。

治療骨性關節炎有什麼中醫療法

1、中葯外治

中葯外治主要包括熏洗法、熏蒸法、敷貼法和中葯離子導入法等。中葯外用可明顯改善局部營養,有效地消除關節滑膜炎症,改善骨內微循環,降低骨內壓。

2、中葯內治

中醫將骨性關節炎分為風寒濕阻、風濕熱阻、肝腎虧虛、痰瘀互結等證型,分別進行祛風散寒,通絡止痛,化痰散瘀,補益肝腎等辨證治療。多以滋補肝腎、益氣養血為大法,再根據邪氣的盛衰,佐以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標本兼治。常用葯物為懷牛膝、杜仲、熟地、桑寄生、川斷、骨碎補、丹參、赤芍、當歸、黃芪、黨參、獨活、羌活、川芎等。

3、針灸推拿

通過中醫辨證,合理取穴和運用正確針刺方法,對骨性關節炎患者進行針灸治療,可以緩解關節的局部症狀,改善病情,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推拿具有疏通經絡,溫經散寒,松解粘連,恢復肌肉肌腱彈性,促進軟組織修復,矯正關節畸形,減輕關節內壓力及骨內壓,促進炎症介質的吸收等作用,對骨性關節炎的早期治療和預防有著特殊的優勢。

文章總結:上述內容均為骨病常識性內容,不針對任何一名骨病患者,只為讓大家多多了解骨病知識。溫馨提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一種骨病的發生,都是日積月累造成的,所以在日常的生活與工作中,時時刻刻做好骨病的預防工作,不給任何一種骨病可乘之機。'

3、如何判斷自己得了骨性關節炎

症狀1、某一關節的僵硬或斷續疼痛,尤其是在 過度使用或活動的起始階段 2、晨起時關節僵硬 3、關節腫脹、觸痛 4、活動時關節內有吱嘎聲 5、但如關節發紅、熱則可能不是骨性關節炎6、痛—不敢或不願活動—肌肉萎縮—加重關節疼痛 7、不總是疼痛

4、原發性骨關節炎和繼發性骨關節炎有何區別

骨關節炎可以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有局部性與全身性兩種。前者以膝、髖與足部多見,後者則多見於手指與脊柱。原發性骨關節炎都發生在中年以後,而繼發性骨關節炎也可發生於年輕人。原發性骨關節炎是指關節軟骨和骨發生退行性改變的結果,用目前的方法查發病原因尚不清楚,繼發性骨關節炎系指已知有骨關節疾病,由於原有疾病不能控制或未發現而產生了骨關節炎。能產生繼發性骨關節炎的原因很多:(1)先天性關節畸形:如關節過度活動,關節面形狀或結構異常等; (2)兒童期發生骨關節病:如股骨骨骺滑脫等;(3)外傷或機械性刺激:如骨折損傷關節面、習慣性關節脫位、半月板切除術或運動員關節外傷後遺症等;(4)關節內結晶沉著性疾病:如痛風、假痛風等;(5)關節軟骨代謝病:如褐黃病等;(6)缺血性壞死:如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等;(7)關節軟骨損傷後:如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關節結核、化膿性關節炎、血友病性關節炎等。繼發性骨關節炎首先發生關節軟骨退行性病變,繼之受累關節局部發生類似於原發性骨關節炎的改變。與原發性者相比較,此型好發於青年人,常侵犯個別關節,以上下肢關節多見,關節症狀與原發性骨關節炎相同。因此下面所述,均為原發性骨關節炎。

5、不要誤診為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與痛風關節炎尤其是慢性痛風關節炎有相似之處,如好發於中老年人;以負重關節、小關節為主;臨床症狀以疼痛、變形和活動受限為特點等。與痛風有本質上的區別。

(1)骨關節炎是一個十分漫長的病理過程,逐漸加重,一般不會突然發病,暴發性發作。

(2)最初的病變開始於關節內的軟骨,逐步擴延至骨質和滑膜,與痛風性關節炎起始於尿酸鹽沉積不同。

(3)沒有全身症狀,不會發熱,血液檢查正常,血尿酸和尿尿酸正常。

(4)X線上有特徵性的骨質增生(骨刺),軟骨下骨板硬化,關節間隙狹窄呈不均勻性,與痛風性關節炎在軟組織內出現不規則團塊狀緻密影(痛風結節、痛風石)、關節邊緣出現偏心性半圓形骨質破壞,形成穿鑿樣缺損不同。

(5)骨關節炎不會累及內臟器官的損傷,而痛風性關節炎則多有腎臟受累情況。

(6)骨關節炎盡管也好發於中老年人,但是伴發高血壓、高脂血症、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的概率並不高於一般人群,而痛風性關節炎則常伴發有此類疾患,甚至還可以多病共同存在,構成所謂的「X綜合征」。

(7)骨關節炎的治療以休息、服用非類固醇抗炎葯及使用軟骨保護劑(如透明質酸、葡糖胺聚糖等)。而痛風性關節炎則必須應用降低血尿酸的葯物(促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生成的葯物)。

(8)骨關節炎患者的飲食沒有什麼限制,而痛風性關節炎患者必須堅持採取低嘌呤飲食。

6、關節疼痛是骨癌的症狀嗎?

您好,骨癌的常見症狀有骨痛、骨表面腫塊、關節疼痛腫脹、骨折。類風濕關節炎也會引起關節疼痛。
建議您去正規醫院做關節x片檢查,並查一下類風濕因子以明確診斷,並在醫生指導下對症用葯。

7、骨癌是膝蓋疼,還是腿疼

骨癌的早期症狀跟肌肉拉傷,關節炎的症狀十分相似。因此很多人經常誤解,導致病情的嚴重惡化。

疼痛

四肢疼痛就是骨癌最為明顯的症狀。一般在開始時較輕,並往往呈間歇性,隨症病情的進展,疼痛可逐漸加重增劇,且由間歇性發展為持續性。多數患者在夜間疼痛加劇以致影響睡眠。其疼痛可限於局部,也可以向遠處放射。

2.畸形

因腫瘤影響肢體骨骼的發育及堅固性而合並畸形,以下肢為明顯,如髖內翻,膝外翻及膝內翻。

3.骨折

腫瘤部位只要有輕微外力就易引起骨折,骨折部位腫脹疼痛劇烈,脊椎病理性骨折常合並截癱。

4.腫脹或腫塊

一般在疼痛發生了一定的時間後才會出現,位於骨膜下或表淺的腫瘤出現較早些,可觸及骨膨脹變形。如腫瘤穿破到骨外,可產生大小不等,固定的軟組織腫塊,表面光滑或者凹凸不平,並常於短期內形成較大的腫塊。

5.壓迫症狀

向顱腔和鼻腔內生長的腫瘤,可壓迫腦組織和鼻險,因而出現顱腦受壓和呼吸不暢的症狀;盆腔腫瘤可壓迫直腸與膀胱,產生排便及排尿困難;脊椎腫瘤可壓迫脊髓而產生癱瘓。

6.功能障礙

骨腫瘤後期,因疼痛腫脹而患部功能將受到障礙,病情發展迅速則功能障礙症狀更為明顯,可伴有相應部位肌肉萎縮。

與骨關節炎與骨癌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