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關節病有什麼危害
骨關節炎不治療產生關節疼痛、活動受限和關節畸形等症狀,最後會導致癱瘓,嚴重生活不能自理,給家人和自己帶來了很大的不便,所以患者必須要對病情重視並且積極參與治療,這樣才能提高治癒率
2、骨關節炎``嚴不嚴重?會不會導致殘廢??
1、原發性骨性關節炎多發生於50歲以後,女性多於男性,繼發性關節炎,發病年齡較小,30-40歲多見,最常見的關節為頸椎、腰椎、髖、膝、踝、肩、肘、手指等關節
2、骨性關節炎早期主要臨床表現是:以僵硬為主、勞累、受涼或輕微外傷而加重,肢體從一個位置換到另一個位置時困難,稍活動疼痛僵硬很快緩解:如:早晨起床或久坐後起立時,出現僵硬、疼痛,症狀明顯,經過活動後關節症狀減輕或消失,由於早期出現此症狀不被重視,加上沒有及時治療,此症狀慢慢加重,每1-2年急性發作一次,發作時關節輕微腫脹或有少量積液,有時關節活動出現摩擦感,功能受到一定影響
3、骨性關節炎晚期關節疼痛加重,夜間休息時能疼醒,疼痛為持續不斷,直至關節變形,腫大,功能活動受到障礙生活不能自理。
骨性關節炎起病緩慢。症狀多出現在40歲以後,隨年齡增長而發病者增多。女性的發病率高於男性。
骨性關節炎的關節痛有以下特點:
多出現在負重關節如膝、髖等;
關節痛與活動有關,在休息後痛就緩解;
在關節靜止久後再活動,局部出現短暫的僵硬感,持續時間不超過30分鍾,活動後消失;
病情嚴重者即使在休息時都有關節痛和活動的受限;
受累關節往往伴有壓痛、骨性肥大、骨性摩擦音、少數患者有畸形。
骨性關節炎的常見部位及其特徵如下。同一患者可出現不止一個部位的病變。
一、手:指間關節最常受累,尤其是遠端指間關節。腫痛和壓痛不太明顯亦很少影響關節活動。特徵性改變為在指關節背面的內外側,出現骨性增生而形成硬結節,位於遠端指肩關節的結節稱為Heberden結節,位於近端指肩關節稱為Bouchard結節。這種結節發展很慢。只有少數患者最終會出現遠指關節的屈曲或外斜畸形。當第一腕掌關節受累而有骨質增生時就形成「方」形手,這種畸形在中國人中少見。
二、膝:膝關節痛是本病患者就醫常見的主訴。其早期症狀為上下樓梯時的疼痛,尤其是下樓時為甚,呈單側或雙側交替出現,是出現關節腫大,多因骨性肥大造成,也可關節腔積液。出現滑膜肥厚的很少見。嚴重者出現膝內翻畸形。
三、髖:表現為大粗隆、臀外側、腹股溝等部位疼痛,可放射至膝。髖的內旋和伸直活動受限。我國人群中發生髖的骨性關節炎者較白種人為少。
四、足:第一趾關節是病變出現的常見部位。穿緊足鞋和反復外傷是其病因。症狀為局部疼痛、骨性肥大和拇外翻。
五、脊柱:椎體、椎間盤、骨突關節的退性性病變引起頸、腰段椎體的病變。局部出現疼痛、僵硬。少數嚴重者因椎體緣的唇樣增生和骨驁壓迫局部神經根、脊髓或局部血管而出現各種放射性痛或神經系症狀。
骨關節炎手術冶療
骨關節炎症狀十分嚴重、葯物治療無效的,且影響病人的日常生活,就應該考慮手術干預。對膝關節骨關節炎,有人主張先行關節鏡下關節清掃術,這一類手術對有些病人術後近期有一定的療效,但遠期效果則不能肯定。關節置換手術對於大多數骨關節炎、股骨頭壞死、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在緩解疼痛、恢復關節功能方面具有顯著效果,但由於關節置換手術存在一定的近期和遠期並發症,如部件的松動和磨損、骨溶解,這些並發症目前還不能完全解決。因此,嚴格掌握關節置換的手術指征顯得十分重要。嚴格地講,手術指征包括:①有關節損害的放射學證據;②存在中到重度的持續疼痛或者已造成殘疾;③對各種非手術治療無效的病人。
由於人工關節置換的效果與手術時間的長短、醫師的經驗、病人術前的身體條件、圍手術期處理和康復訓練等因素密切相關。因此一個好的關節外科醫師應具備多方面的知識,並且訓練有素、技術熟練,才能獨立勝任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骨關節的非葯物治療
非葯物治療內容很多,包括患者的健康教育、自我訓練、減肥、有氧操、關節活動度訓練、肌力訓練、助行工具的使用、膝內翻的楔行鞋墊、職業治療及關節保護、日常生活的輔助設施等等。歐美國家相當一部分患者通過以上治療可以減輕症狀,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我國在這一領域的投入和醫護人員的觀念還比較薄弱,今後加強這項工作的力度是各級醫務人員應該重視的。
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常出現股四頭肌肌力減弱,以往認為這是由於廢用性萎縮引起的,但國外近來研究認為,股四頭肌萎縮並不完全是骨關節炎引起的,而股四頭肌肌力減弱可能是造成膝關節骨關節炎的危險因素之一,由於股四頭肌肌力的減弱,膝關節的穩定性受到了影響,正常肌肉所應有的緩沖能力降低,因此加強股四頭肌肌力的訓練和有氧訓練對骨關節炎病人是有益的。
植物制劑中帕歌斯是一種產於非洲植物「魔鬼爪」的提取劑。具有抗炎、抗風濕、鎮痛和免疫調節作用。在骨骼肌肉慢性疼痛病人中,帕歌斯可明顯緩解病人的疼痛不適並改善受累關節的活動程度。高烏甲素系由毛茛科植物高烏頭根中提取的鎮痛有效成分,用於治療中度以上疼痛。經多年臨床用葯觀察,發現其對炎症性疼痛(如風濕性或類風濕關節炎等引起的疼痛)效果更佳。抗抑鬱葯在最初使用時,是為了治療長期疼痛所導致的情緒低落,後來發現成功治療抑鬱症的同時也伴隨著疼痛的緩解。此類葯物可用於腰背痛和關節痛等,對持續進展性疼痛有效,但疼痛很少能完全消除,不良反應較強是其主要缺陷。臨床上使用的主要是三環類抗抑鬱葯,包括阿米替林、去甲替林等。另外,安定、舒樂安定等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疼痛作用。氯唑沙宗、美索巴莫、強筋松等葯物,由於有肌肉鬆弛作用,所以有明確的鎮痛效果。降鈣素除了用於治療骨質疏鬆症外,對患肢痛甚至復雜性區域疼痛綜合征(CRPS)也有較好療效。其他輔助性葯物包括維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也是目前臨床上較常用的治療骨科慢性疼痛的輔助性葯。此外,80年代開始,使用純天然鯊魚軟骨粉治療關節炎已經在一些發達國家的臨床上得到證實,並且開始作為代替醫療的一環逐步普及。
3、關節炎很嚴重嗎
關節炎很嚴重,至少會造成關節功能喪失,我給題主貼一張痛風病人的照片上來,題主就可以想像到關節炎最後會是什麼樣子的
這是痛風石在人體關節處沉澱析出後的情況,當然,這是晚起的情況
關節炎是可以治療的,雖然不容易根治,但是絕大部分是可以控制的,關鍵是一旦發現,及時治療,越早治療越容易治好
另外要提醒題主的是,關節炎根據成因分為很多類,一定要對症下葯
4、骨關節炎有什麼危害?
骨關節炎會導致關節攣曲、不穩定、休息痛、負重時疼痛加重
5、骨關節炎嚴重嗎
1,早期建議服用舒筋活血片,芬必得膠囊,正清風痛寧片,或者口服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治療。同時局部外敷傷濕止痛膏試試。2,關節腔注射玻璃酸鈉針(營養潤滑關節腔)效果是不錯的,需要按療程注射,有積液時需要先抽液行膝關節灌洗再葯物封閉。銀屑骨關節炎回答者:呂丁鎖你的情況考慮為陰血不足,外受風邪,經絡不暢,建議服用中葯治療。溫針灸治療膝骨關節炎回答者:佩佳溫針灸治療有溫經通絡,活血行氣的作用骨關節炎可否用大量青黴素回答者:劉興志你好,這種情況需要做一個血常規,血沉和類風濕因子檢查,確定病因後在應用抗生素治療。請問 醫生,我如果是骨關節炎,身上很多處,那是去 骨科好還是 內科-風濕科好 ?回答者:陳大華按1986年美國風濕病學會擬定之定義,骨關節炎為符合下列特徵的一組疾病:(1)關節軟骨完整性破壞;(2)軟骨下骨板的病變;(3)關節邊緣骨質增生;④有症狀和體征。 骨關節炎,是最常見的中老年人好發的關節疾病。骨關節炎是由關節軟骨退變、磨損引起的疾病,其基本病理改變是關節軟骨退變、軟骨下骨硬化和骨贅(骨刺)形成等。 骨關節炎可以引起關節疼痛、腫脹、畸形等症狀,傳統的治療方法多為服用抗炎止痛葯,局部敷葯、針灸、理療等,這些療法僅對部分病人有效,對較嚴重的骨關節炎療效不明顯,或療效持續時間較短。 早期骨關節炎,以保守治療為主,應按醫生囑咐定期按時服葯、股四頭肌功能訓練和接受其它治療。(應該到風濕專科就診) 晚期骨關節炎,已產生明顯的畸形,關節間隙狹窄或接近消失,症狀持續不減,那麼應採取關節置換手術。(骨科) 中期骨關節炎,關節時有腫脹,經常出現疼痛,有絞鎖症狀,一定程度上影響生活,那麼關節鏡治療是最好的選擇。
6、骨性關節炎是不是很嚴重?怎麼改善骨性關節炎?
骨性關節炎最主要的原因是,鏈接骨頭的軟骨受到破壞,或有效營養成分供給不足,使軟骨合成受限,導致骨與骨摩擦,誘發骨關節代謝異常與炎症。如果是預防和治療骨性關節炎的話百傲鯊天然鯊魚軟骨粉效果不錯,它可以促進軟骨基質的修復和重建,從而可延緩骨關節疼痛的病理過程和疾病的進程,改善關節活動。
7、骨關節炎有哪些危害?骨關節炎患者要注意什麼?
骨關節炎屬於退行性疾病,也被稱為骨關節病或老年性關節炎等。是由肥胖、勞損或先天性關節異常等多種因素引起,造成關節軟骨的退化,以及軟骨下骨反應性增生,通常會引起關節痛或僵硬感。骨關節炎在中老年人當中很常見,但是大家千萬不要忽略疾病帶來的危害,下面給大家介紹骨關節炎會給身體帶來的危害。
1、引發其他並發症:骨關節炎會導致脊柱側突、關節變形、胸椎彎曲、脊柱變形等,嚴重時會影響心功能和腸功能,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或高血壓等疾病,也會產生更加嚴重的並發症。
2、影響正常生活:骨關節炎會影響人們正常生活,一般會侵犯活動較多、負荷較重的關節,例如手指、頸椎和腰椎等處。手指出現骨關節炎會帶來疼痛,手周圍的組織會變紅、腫脹、疼痛等,無法提拉重物。
3、引起劇烈疼痛:骨關節炎最明顯的症狀是疼痛,如果壓迫身體內心裡的神經根部,會造成局部壓痛、麻木或僵硬感,炎症或骨刺壓迫到坐骨神經時,患處肢體會有嚴重的灼痛、麻木和痙攣等症,也會放射到整個下肢。
4、影響正常性生活:骨關節炎發展到一定程度,造成脊柱嚴重彎曲,這時會影響人們正常性生活。如果患者有關節炎,就會導致神經系統病理性變化,造成神經支配功能的衰竭,會牽扯到性神經活動,無法進行性生活。
8、得了骨性關節炎有什麼危害?
骨性關節炎是一種退行性疾病,或者叫老年性疾病,是由於關節軟骨不斷磨損而造成的。骨性關節炎到了晚期的症狀是: 關節變形、關節障礙、如直腿、疼痛加重,影響休息、不能行走、行動困難,甚至癱瘓在床,患者自身會更加痛苦,治療起來也會更加麻煩。
9、骨關節炎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主要有以下七項:
1.增齡 是骨關節炎患病率的關鍵因素,但增齡引起骨關節炎易感性的機制還不清楚,推測和增齡所致軟骨生化改變使之更易受損和降解有關。
2.肥胖 肥胖和遠端指間關節以及膝關節骨關節炎相關,與髖關節骨關節關系不大。
3.遺傳 不同種族和不同人群骨關節炎患病率不同,這和生活環境、職業以及生活方式有關,某些遺傳易感性如先天性髖關節脫位、髖臼發育不良、股骨頭骨骺脫位等也起一定作用。
4.性激素 女性多關節骨關節炎發生率較高,且其患病率於絕經後明顯增加並和子宮切除術有關。研究還發現成骨細胞表面存在雌激素受體。因此這種骨關節炎亞組與性激素有關。
5.骨質疏鬆 在某些特殊部位,骨關節炎與骨質疏鬆呈負相關。最有力的證據是髖關節,眾多的研究均發現髖關節骨關節炎病人股骨頭骨折發生率低於常人。
6.過度勞累 一般人群每個關節都有一定的活動范圍超過一定限度的運動,可導致過度使用的多種損傷和骨關節炎。
7.其他疾病 還發現骨關節炎與糖尿病、高血壓病以及高尿酸血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