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膝蓋關節炎發病已一年多;起初是膝蓋到小腿發熱疼痛;現在到大腿至臀部發熱疼痛不已
病如果嚴重的話該去看看,你膝關節炎是要看骨科的
2、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 風濕性關節炎 我的屁股下疼還有我的腳腫疼怎麼治啊
血管痙攣怎麼治
血管痙攣要看具體部位,如腦血管痙攣,周圍血管痙攣等,前者又稱腦缺血發作,要活血化瘀,擴血管治療,而後者往往多見於女性,易手腳發涼,怕冷,如果是這樣,可用中葯當歸四逆湯治療。
3、臀部肌肉疼
各位請注意,這個是更可怕的一種疾病,如果有人感覺全身不適,尤其是臀部疼過,還是最好去醫院看看吧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主要累及脊柱、中軸骨骼和四肢大關節,並以椎間盤纖維環及其附近結締組織纖維化和骨化及關節強直為病變特點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強直性脊柱炎一般先侵犯骶髂關節,其後由於病變發展,逐漸累及腰、胸、頸椎,出現椎間關節突關節間隙模糊,融合消失及椎體骨質疏鬆、破壞,韌帶骨化終致脊柱強直或駝背固定,甚至喪失勞動能力。
過去認為本病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樞型或其變異型,故有類風濕性脊柱炎、類風濕性關節炎中樞型之稱。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相比,從發病年齡、性別、患病部位、實驗室檢查、X線檢查及對治療的反應等各方面分析,兩者都不相同,尤其是類風濕因子和組織相容抗原HIA—B27的發現,進一步證明類風濕性關節炎與強直性脊柱炎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疾病。
目前公認本病屬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不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一種類型,而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強直性脊柱炎的患病率,各民族間差異很大。
強直性脊柱炎屬中醫學的「骨痹」、「腎痹」、「腰痹」、「竹節風」、「龜背風」等。《內經》曰:「骨痹不己,復感於邪,內舍於腎。」「腎痹者,尻以代踵,脊以代頭。」這形象地描述了強直性脊柱炎晚期和脊柱強直畸形的狀態。
一、病因
(一)病因
本病病因至今未明,以下因素可能與本病的發生有關。
1.基因因素 強直性脊柱炎比類風濕性關節炎有更強的家族遺傳傾向,不少學者在臨床上都看到過兄弟或父子同時患病的情況。Beweton等(1973年)曾在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組織分型中,獲得明顯基因因素的證據。他們在75歷典型患者中,發現72歷(96%)的HIA—B27抗原為陽性,在其60名一級親屬中,31名(51%)HLA-B27抗原為陽性,而在75名對照者中,僅3人(4%)本抗原為陽性。盡管基因因素的重要性已被公認,但其遺傳方式仍不清楚。有人認為本病是由一個常染色體顯性因素所產生的,也有人認為本病為多因素遺傳。
2.感染因素 諾曼納斯(Romanus)在1953年強調生殖泌尿系感染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因素。他在114歷男性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發現102歷(89%)有此感染。他假定盆腔感染可通過淋巴途徑或Batson靜脈叢先到骶髂關節,然後再到脊柱;感染可從前列腺或精囊擴散到大循環,因而產生全身症狀,如周身關節、肌腱附著點和眼色素膜的病變。但在正常對照人群中,生殖泌尿系感染的發生率達35%-50%之多。由此看來,感染致病的因素尚難令人信服。
3.其他因素 包括外傷、甲狀旁腺疾病、肺結核、鉛中毒、上呼吸道感染、淋病、局部化膿性感染、內分泌及代謝缺陷、過敏等因素都曾被人提及,但都缺乏足夠的根據。總之,強直性脊柱炎很可能是由於基因和環境因素的綜合作用所引起的疾病。能夠解釋本病的家族傾向的學說是多因素遺傳。本病與生殖泌尿系感染和腸道疾病的關系仍然不易估計,尤其是脊柱炎發生在這種感染之前的病歷。
《靈樞·五癃津液別論》曰:「虛,故腰背痛而脛酸。」《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篇》曰:「感於寒,則病人關節禁固,腰椎痛。」《證治准繩》則稱腰痛「有風、有濕、有寒、有熱、有挫閃、有瘀血、有滯氣、有痰積,皆標也。腎虛其本也。」由於患者稟賦不足,或由於調攝不慎,房室不節,嗜欲無節,以及驚恐、郁怒、病後失調等,遂致氣血、肝腎虧損。肝腎虛所致營衛氣血澀滯不行,則筋骨無以充養。至虛之處,即容邪之所,風寒濕邪乘虛而入。因此,本病多以素體陽氣虛、肝腎陰精不足為內因,風寒濕熱之邪為外因。肝腎不足,邪戀經脈,痰瘀形成。經脈閉阻,氣血不行,督脈虛弱,而致脊椎骨變松、變形,不能直立、彎腰、垂項、突背,身體羸瘦,而形成「尻以代踵,脊以代頭」的殘廢狀態。
(二)病理變化過程
盡管本病是一種不同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疾病,但在早期兩者的病理卻很相似,都以增殖性肉芽組織為特點的滑膜炎開始,此時鏡檢可見滑膜增厚,絨毛形成,漿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這些炎細胞多聚集在小血管周圍呈巢狀。與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同的是,在附近骨質中也可發生與滑膜病變無聯系的慢性炎症病灶。
本病多由骶髂關節開始,逐漸向上侵犯腰椎、胸椎、頸椎,髖、肩、肋椎等關節和胸骨柄體、恥骨聯合也常被累及。約25%的患者同時累及膝、距小腿等周圍關節。
本病晚期病變則與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同。在本病,關節破壞較輕,因而很少發生骨質吸收或脫位,但關節囊和韌帶骨化卻十分突出,因而最後容易發生骨性強直。
在本病,韌帶、肌腱、關節囊與骨松質結合部的病理改變是很有特點的。該處的肉芽組織既破壞骨松質,又向韌帶、肌腱或關節囊內蔓延。在組織修復過程中,骨質生成過多、過盛,新生的骨組織不但填補松質骨缺損處,還向附近的韌帶、肌腱或關節囊內延伸,形成韌帶骨贅。
上述病變不但見於四肢關節,也見於椎間盤、關節突關節、大轉子、坐骨結節、跟骨結節,髂骨嵴和恥骨聯合等處。
本病的心臟病變頗具特點,以主動脈瓣肥厚、纖維化,但不融合為特點。
屍檢,在大約8%的病歷可見澱粉樣變性,腎澱粉樣浸潤可影響患者生命。
4、葯流後屁股骨疼,是得了關節炎嗎
親愛的,流產就和生孩子一樣,一定要好好保養身體,我就是過來人。不要用涼水,不能吃涼的,就和坐月子一樣的才行,不要太勞累了。好好保護自己
5、屁股上那個骨頭痛影響走路,請問是不是骶髂關節炎,會發展成強直性脊柱炎嗎,真的很急……
B27陰性不能排除AS的可能,只是說B27陰性你就80%不是AS~!血沉,及C反應蛋白,類風濕因子都要查~!我建議你,內服中葯治療,外用貼膏,或針灸~!從現在起禁止房事~!及生猛類食物~!然後找一位有經驗的正骨醫生先給你看一下,有沒有骶髂關節的錯位,或者有沒有骨盆的懸移或傾斜~!
6、大腿和屁股那個關節叫什麼關節?現在不能吃重,晚上睡覺不能抬腿,疼的厲害
這個部位叫做髖關節,俗稱胯軸子,由髖臼和股骨頭組成,如果出現了這個部位的疼痛和行動障礙,需要到醫院拍片對以下疾病進行鑒別:
1.單純性髖關節炎;
2.化膿性髖關節炎;
3.類風濕關節炎;
4.股骨頭無菌壞死;
5.變形性髖關節病;
6.腫瘤。
7、右臀部發涼 坐骨神經輕度疼痛【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腰椎後突】
吳飛先生,你好!
你的病情大體了解。腰椎間盤突出症和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兩種不同的疾病。你所述的右腿坐骨神經輕度疼痛,右臀部發涼,雙腳面時輕度疼痛,不是膝關節炎侵犯神經的原因,是椎間盤突出對神經壓迫引起的。可到醫院進一步檢查,確定病情,以利治療。祝早日康復!
(謝進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山東省中醫院謝進 http://SDxiejin.haod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