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骨關節炎橫斷面調查表

骨關節炎橫斷面調查表

發布時間:2020-10-12 17:03:04

1、關節炎會不會遺傳?

風濕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那呢?這是很多人都關心的問題。 類風關的發病與遺傳有一定的關系,但是並不是引發疾病的唯一因素。可能與內分泌、代謝、營養、地理、職業、心理和社會環境的差異、細菌和病毒感染及遺傳因索等方面也有一定的關系。 該病的病因目前還不明確。家系調查和孿生子患病的研究提示,遺傳因素決定了類風濕關節炎的易感性。但類風濕關節炎發病的家族聚集性相對較低。在各種遺傳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人類白細胞抗原( HLA )。類風濕關節炎炎與 HLA 某些表型相關聯,攜帶某種 HLA 抗原(如 DR4 或 DR1 )的個體具有對類風濕關節炎的易感性。其他可疑基因和遺傳因素:包括 T 細胞受體基因、免疫球蛋白基因、細胞因子(如 TNF 基因)等。 類風濕好發於手、腕、足等小關節,反復發作,呈對稱分布。早期有關節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晚期關節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並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縮,極易致殘。

2、怎麼判斷寵物是否患有關節炎?

狗狗可能得的關節炎只可能有兩種,一種是退化性關節炎,症狀最常於中年時期開始出現並隨年齡增加而變得更嚴重。早期症狀很輕微,包含輕度的活動力減退、僵硬、較不愛玩及不喜歡長途散步。因受到影響的關節不一,中期的症狀包括起身緩慢、上下樓梯緩慢及不敢或不想跳躍。到此階段,僵硬的症狀會隨著開始運動的時間而逐漸消滅,這就是所謂的熱身效應。動物或許一整天都不會有症狀或是只有在休息一段時間後再起身時才有症狀。隨著疾病發展至更嚴重的階段,動物可能會拒絕站立及行走。濕冷的天氣常常會使得症狀變得更嚴重,這不只是因為氣溫冷的緣故而氣壓也扮演著很重要的腳色。
還有一種是感染性關節炎,症狀是腫脹、發熱、疼痛、及偶然的周圍皮膚紅腫。受影響的關節可能不只一個。體溫常常會上升,病患可能會精神不佳、偶爾厭食、拒絕運動或是有跛腳的症狀。應仔細檢查發生症狀的肢體經常會有穿刺傷。

經調查發現每五隻成犬中就有一隻患有關節炎,且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上升,幾乎一半的病例發生在大型犬種,德牧、羅威那、拉布拉多及黃金獵犬有特別高的風險,也常發於較小型的喜樂蒂牧羊犬。

另外人類的葯物狗狗是堅決不能服用的!(有些嬰兒可以服用的葯物除外)
建議去比較正規的寵物醫院給狗狗拍個X光,關節炎早期可以從X光中看見關節空隙減小。到後期則能看到骨贅形成及關節的變形。

要是狗狗真的得了關節炎,是可以治得好的。
治療在於減少疼痛及促進運動來增加肌肉對關節的支持。對於退化性關節炎治療的長期目標就是維持肌肉對關節的支持並減緩軟骨的持續破壞,及股贅的持續形成。隨著疾病的持續惡化,疼痛也會增加,就必須使用阿斯匹靈或是更強效的止痛葯物來控制疼痛。類固醇類的葯物由於有相當的副作用,應該在其他葯物無效時才使用。這些止痛葯物應該要足以維持動物的正常行走、慢跑及游泳的能力。(當然葯物治療是非常有害的,不如手術治療)游泳是最好的運動,因為其能達到最大范圍的運動且負重最小。應避免過度勞累的運動。過重的動物應減重。如果選擇手術治療則於手術後要進行被動的伸展彎曲運動復健以避免關節僵硬,之後則開始輕量運動並逐漸邁向恢復完整的運動能力。另一種療法則為使用一種能幫助修復軟骨基質的葯物(即目前所使用之關節軟骨保護葯品-Glucosamine等)。這些新ㄧ代的葯物對於發生不可逆變化前的關節炎治療是劃時代的創新。

祝您的狗狗早日康復!!

3、急需一個調查報告

寒假社會風俗調查報告

報告題目 關於農事活動的諺語和醫療偏方的調查
專業年級 地本0902班
學生姓名 張宇星
學 號 200904411057
填寫時間 2011年2 月 24日

調查目的: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歷史中,中華兒女發展和產生了許多有關農村生產活動,二十四節氣節令農事活動的民俗諺語和民間醫療偏方。21世紀,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農產品的加工、儲存技術的進步和醫療技術水平的進步,這些民俗諺語和民間醫療偏方越來越被人們所忘記和遺棄。我國人民自古以來即以農為本,在長期的農業生產過程,這些有關農業的諺語,有力的推動了農業生產,它是本鄉人民的精神財富,它激發著人民創造出大量的物質財富。一些民間醫療偏方在人們的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收集、總結農業諺語及醫療偏方對推進和發展中國農業氣象科學是有意義的。因此,我進行了這次有關農村生產活動,二十四節氣令農事活動的民俗諺語和民間醫療偏方的走訪調查。
調查對象:太原市清徐縣孔村,西木庄村民
調查時間: 2011年2月18日 至 2011 年2月22日
調查內容:
一.關於農村生產活動,二十四節氣令農事活動的民俗諺語:
1.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
全年二十四個節氣,在陽歷的月日是確定的,在陰歷是不一定的。清明節在陽歷四月五日,在常年是陰歷三月初。如果碰到有閏月的陰歷年,很可能在陰歷二月初。那末,陰歷二月行的是陽歷四月的天氣。三月行的是陽歷五月的天氣,比較平年的二月三月,要暖得多了,所以說清明在二月,野外一片青;清明在三月,大地還未回春。
2. 未到驚蟄先動雷,四十八天雲不開
相傳驚蟄是全年初雷之期,實際上不可一概而論,要看各地方各年份而定的。愈北的地方,初雷愈遲;愈乾冷的年份,初雷也愈遲。假使那一年,南方氣團來的特別早、特別強,初雷之期也可提早。南方氣團既經北來,此後下雨的機會自然多了,但是不一定有四十八天。
3. 有關農村的九九歌諺語: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發沿河看柳,七九冰開,八九燕來,九九遍地耕牛走。
4.下面還有一首流傳於北方的節氣歌:
立春陽氣轉,雨水雁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立夏鵝毛住,小滿雀來全;
芒種開了鏟,夏至不納棉;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處暑動刀鐮;白露正割地,秋分無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嚴;
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由此可見,節氣與人們的生產生活聯系之密切.
二.民間醫療偏方:
1、高血壓:用玉米穗上的須熬水當茶喝,半月即愈。
2、氣管炎:喝大豆腐水,連續喝多日;神奇般的根除;佛教釋永空提供
3、關節炎: 用野線麻葉裹住關節,多用幾層,3日換一次,關節部位逐漸好轉。
4、紅白痢疾: 芝麻120克,綠豆120克,兩葯搗碎沖服,1日3-5次,即愈。
5、糖尿病:菜葫蘆一個分7份,每份加1錢白礬,每日熬1份,3個葫蘆熬21天即愈,不加鹽。
6、胃病: 人丹12包,香附子半斤,研面分20份,每日3次,每次1包,兩劑即愈。
7、食道炎、喉啞: 燒過的煤球2個,放盒盆內搗碎,抓入2兩白糖加水,放火上熬20分鍾,早晚喝三日即愈。
8.肺炎:魚腥草一把燉荷包雞蛋食數日可愈。
9.治風濕:霜後絲瓜藤500-1000克,焙乾研面,每日3次,1次2-3克,紅糖水沖服。
10.水腫: 螻蛄(天螻、仙螻)五枚,焙乾研沫,食前白開水沖服6克。
11.夜盲眼:白水煎羊肝,羊肝煮熟吃,不加鹽料。
12、四肢麻木、坐骨神經疼:雞糞六斤、鴨糞二斤,焙乾放一處溫熱醋1斤、再裝入布袋裡,一榻便好,多榻幾次。
13、腰疼: 韭菜半斤,熬水加醋喝,不加油鹽,3-5天即愈。
14、頭暈頭疼: 蒼耳子半兩,加紅糖1兩,煎水喝,7天即愈。
15、牙疼: 石膏粉1兩,麻黃半兩煎水喝,兩劑即愈。
16、心口疼: 八角茴香燒灰,烏頭二錢熬水一茶杯送下立即止痛。
17、咳嗽:桔子內倒入香油燒熱吃,每日三次,每次1-2個,三日即好。
18、哮喘: 杏仁半兩、蜂蜜一兩,水煎服治無年哮喘。
19、滿肚疼: 用小米一把焙乾研面和水拌吃。
20、肝炎: 用豬苦膽內的水熬開喝下,一次痊癒。
21、少白頭變黑發: (1)柏殼裝枕頭,枕半年自黑。
(2)何首烏三兩,黑芝麻三兩加紅糖水煮沸分三次吃完。連吃半月後,白發逐漸變黑。
22、臉上黑痣點去掉法: 生石灰、白鹼各一半,用酒精調成糊狀,點在黑痣上半天即掉。

調查結果分析:
我把本次走訪調查收集到的有關於農業氣象諺語按內容分為以下幾方面:①農時方面②氣象和農業關系方面③農業措施的氣象效應方面④農業氣象預測預報方面⑤天氣諺語⑥農業氣象災害方面。
民間流傳的農業生產經驗,語言簡練,一般以歌謠,諺語的形式表達。廣大農民在農業生產中不斷認識氣象與農業的關系,在長期生產實踐中加以提煉編成歌謠、諺語,流傳應用。由於通俗易懂,便於記憶,深受廣大農民喜愛,世代流傳,不斷豐富。通過調查顯示,農民朋友認為,這些民間醫療偏方不僅能夠有效治癒疾病,而且對人體副作用比西葯小得多,還能夠給農民朋友節省不少醫療費用,應該繼續保存和繼承下去。
實踐總結或體會:
通過此次調查,我發現我們的老一輩仍然知道許多有關農業生產活動,二十四節氣令的民俗諺語和醫療偏方,並在生活中廣泛應用。但許多年輕人的這些知識非常匱乏。為了不讓它們逐漸失傳和遺棄,我建議學校平常教學中應適當涉及一些這方面的知識, 適當增加學生實踐課。
在此,我衷心感謝學校提供的這次寶貴的實踐機會,還要感謝在調查過程中配合我們的所有農民朋友們,他們不僅認真回答了我的調查問題。還提出了許多十分寶貴的意見,使我的調查能夠順利完成。 由於我的水平有限,調查研究不夠,報告缺點乃至錯誤在所難免,敬請學校領導和讀者批評指正。

4、老年退行性骨關節炎

老年退行性骨關節炎
什麼是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是一種最常見的關節病變,骨關節炎的名稱極多,如肥大性骨關節炎、退行性關節炎、變性性關節炎、增生性骨關節炎或骨關節病,均指一種病,國內統一使用骨關節炎。其患病率隨著年齡而增加,女性比男性多發。骨關節炎以手的遠端和近端指間關節,膝、肘和肩關節以及脊柱關節容易受累,而腕、踝關節則較少發病。
骨關節炎有什麼危害?
骨關節炎可從20歲開始發病,但大多數無症狀,一般不易發現。骨關節炎的患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女性比男性多見。世界衛生組織統計,50歲以上的人中,骨關節炎的發病率為50%,55歲以上的人群中,發病率為80%,國外的調查指出,有明顯的骨關節炎X線證據者,在45—64歲年齡組中,男性佔25%,女性佔30%.;而在65歲或以上的年齡組中,男性上升為58%,女性上升為65%。通過臨床調查也證實,骨關節炎的發生率在59—69歲之間佔29%,而在75歲或以上約佔70%。我國將60歲以上劃為老年,據估計到本世紀末,我國進入老齡人口將達1億。如借用上述國外調查提出的骨關節炎的發病率粗估,我國僅在老年中的骨關節炎患者就可達5千萬左右。困此,骨關節炎又被稱為「下半生疾病」。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將骨關節炎與心血管疾病及癌症列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殺手。 但目前證據尚不充分
骨關節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一、骨關節炎的非葯物治療
非葯物治療內容很多,包括患者的健康教育、自我訓練、減肥、有氧操、關節活動度訓練、肌力訓練、助行工具的使用、職業治療及關節保護、日常生活的輔助設施等等。歐美國家相當一部分患者通過以上治療可以減輕症狀,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我國在這一領域的投入和醫護人員的觀念還比較薄弱,今後加強這項工作的力度是各級醫務人員應該重視的。

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常出現股四頭肌肌力減弱,以往認為這是由於廢用性萎縮引起的,但國外近來研究認為,股四頭肌萎縮並不完全是骨關節炎引起的,而股四頭肌肌力減弱可能是造成膝關節骨關節炎的危險因素之一,由於股四頭肌肌力的減弱,膝關節的穩定性受到了影響,正常肌肉所應有的緩沖能力降低,因此加強股四頭肌肌力的訓練和有氧訓練對骨關節炎病人是有益的。

二、骨關節炎的葯物治療
對於關節炎的葯物治療,目前最有效果的是中醫膏葯,這其中療效最好的是利鎮消痛貼,純中葯成份,外敷,葯物從皮膚滲透骨質,效果好,無副作用。並且對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方面效果相當好,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效率是99.6%,是葯物治療中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三、骨關節炎的關節內注射治療
這也是一種能夠緩解關節症狀的治療方法,常用葯物有透明質酸制劑和糖皮質激素,前者在國內已在臨床使用了一段時間,有一定的療效。作用機制主要是抑制炎症介質,如細胞激動素和前列腺素;刺激軟骨基質的合成並抑制軟骨降解;但止痛作用出現較慢。而糖皮質激素止痛效果出現快。值得注意的是,關節內注射治療是一種侵襲性操作,要避免醫源性關節內感染,對糖皮質激素的應用要慎重。

四、骨關節炎的手術治療
骨關節炎症狀十分嚴重、葯物治療無效的,且影響病人的日常生活,就應該考慮手術干預。對膝關節骨關節炎,有人主張先行關節鏡下關節清掃術,這一類手術對有些病人術後近期有一定的療效,但遠期效果則不能肯定。 關節置換手術對於大多數骨關節炎、股骨頭壞死、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在緩解疼痛、恢復關節功能方面具有顯著效果,但由於關節置換手術存在一定的近期和遠期並發症,如部件的松動和磨損、骨溶解,這些並發症目前還不能完全解決。因此,嚴格掌握關節置換的手術指征顯得十分重要。嚴格地講,手術指征包括:①有關節損害的放射學證據;②存在中到重度的持續疼痛或者已造成殘疾;③對各種非手術治療無效的病人。

由於人工關節置換的效果與手術時間的長短、醫師的經驗、病人術前的身體條件、圍手術期處理和康復訓練等因素密切相關。因此一個好的關節外科醫師應具備多方面的知識,並且訓練有素、技術熟練,才能獨立勝任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5、輕微關節炎

您這是勞損性的關節疼,還是屬於軟組織損傷性的,骨頭沒問題的。建議休息一段時間。吃點葯,貼點兒膏葯即可治癒。
劉氏生鮮膏為什麼能治療風濕骨病呢?是有科學根據的。一般來說,在三十歲以後,人的骨關節開始老化,大約有50%的成年人的軟組織,骨椎以及椎間盤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退化、突出,骨刺形成。有的人沒有任何症狀,有的人因為勞累或風寒誘發疼痛。在骨病治療上,首選保守治療,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80%的風濕骨病通過保守治療就能臨床治癒。僅有10%的患者需要手術治療。說到手術,順便說一點,不到萬不得已,千萬不要輕易做,這種病不是一做了手術就萬事大吉了的,風險也是很大的。好比一座大樓,把中間一層鑿空,樓房還穩固的了嗎?很可能相鄰椎間盤將再次突出。其實,只要讓因椎間盤的突出或增生而被壓迫的神經根部位舒筋活絡、消炎消腫,神經微小移位,避免受壓,軟化粘連,鈍化骨刺即可消除疼痛症狀,便能康復如初。還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我們的身體本身就有一定的吸收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粘連的軟組織、7a686964616f31333262366434骨刺或突出的椎間盤會被自然吸收一部分,這就是貼膏葯等保守治療都可以治療軟組織疼痛、骨刺椎間盤突出的道理。因為這種方法都能消炎消腫,放鬆痙攣的肌肉,松解粘連,消除疼痛,治癒骨病。這就是治根治本。所以我對廣大突友刺友說一句,我們要堅信大部分軟組織疼痛或突出骨刺是可以臨床治癒的,而且是通過保守治療的方法治療好的。

6、關節炎是怎麼形成的

關節炎形成原因:
一:關節炎的病因復雜,主要與自身免疫反應、感染、代謝紊亂、創傷、退行性病變等因素有關。根據病因可將關節炎分為骨性、類風濕性、強直性、反應性、痛風性、風濕性、化膿性等。
二:分類
很多疾病可引起關節炎性病變,臨床較為常見的關節炎有以下幾種:
1.骨關節炎
又稱退行性關節病、骨關節病。骨質增生,與人體衰老密切相關,多數老人都可能伴有骨質增生,自然容易得骨關節炎。臨床數據顯示,45歲以下人群骨關節炎患病率僅為2%,而6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高達68%。在醫生看來人到老年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骨關節炎。
2.類風濕性關節炎
該病常表現為小關節(手指關節、腕關節等)疼痛,且發病關節呈對稱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80%在35~50歲之間,但老人、幼兒同樣可發病。因其病因與遺傳、感染、環境、免疫有著復雜關系,臨床尚無法徹底根治,只能通過葯物治療控制病情,維持關節功能。
3.強直性脊柱炎
多表現為脊柱、骶髂關節等中軸關節病變。病因不清,一般認為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該病男性多見,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前,嚴重者可導致脊柱和關節畸形而影響日常生活。
4.反應性關節炎
因腸道系統、泌尿系統等關節外感染因子觸發的炎症性關節病變。降低感染率、提高免疫力有一定防治作用。
5.痛風性關節炎
因尿酸鹽結晶、沉積引起的關節炎。發病多為急性單側關節炎,以腳部大腳趾突然紅腫、疼痛為主要症狀,痛時「痛不欲生」,病程持續一周左右可緩解,像一陣風一樣過去,因此叫「痛風」,但易復發。預防方法是有效的抗氧化,防止核酸被氧化分解,從而減少內源性嘌呤(佔80%)產生,繼而減少尿酸的產生。同時改變生活飲食習慣,少吃動物內臟、海鮮、啤酒白酒等外源性嘌呤,從而減少尿酸產生。
三:平時可吃以下食物來預防和緩解關節炎

一:抵抗炎症的食物
1.富含ω-3的食物
許多研究證實,ω-3脂肪酸可預防和治療體內各種炎症,也可預防關節疼痛。這類食物包括:深海魚類,比如:三文魚、沙丁魚、金槍魚、馬鮫魚; 一些植物產品,比如:亞麻籽、奇亞籽、核桃和鱷梨、蝦粉、螃蟹粉、海洋魚低聚肽粉、牡蠣粉、鮭魚粉、大蒜粉、菠蘿蛋白酶成分。
2.姜辣素
姜含有豐富的姜辣素,這是一種形成合成酶(COX-2)的抑制劑,所以姜是一種很好的天然抗炎葯,雖然效果不如普通的非甾體類抗炎葯,但是你不必擔心副作用。
3.橄欖油
純橄欖油含有多酚和ω-3脂肪酸,兩者都是抗氧化劑並有助於減少炎症。橄欖油還含有刺激荃,這是一種類似於非甾體類抗炎葯的物質。研究表明,經常使用橄欖油的人,很少患有由風濕性關節炎造成的關節僵硬和關節疼痛。
4、活力捷:對蝦粉、螃蟹粉、海洋魚低聚肽粉、牡蠣粉、鮭魚粉、大蒜粉、菠蘿蛋白酶成分。
二:抗氧化食品
研究發現,氧化可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關節炎和退化性關節炎。需要抵抗吸收抗氧化劑的自由基,如:維生素(A、C、E)、β-胡蘿卜素、礦物質(硒、鋅、銅、錳、鐵)、黃酮類化合物、異黃酮、多酚和其他抗氧化輔酶。
1.杏仁
杏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大約是芝麻的十三倍,是南瓜的六倍。少量杏仁,約28克,可提供女性一天所需維生素E的60%,可保護關節細胞的細胞膜並防止自由基的侵入。對於不喜歡杏仁的人,可以選擇葵花籽或花生,它們也富有維生素E。
2.木瓜
研究表明,攝入過少維生素C的人與攝入過多維生素C的人相比,關節炎的發病率增加了三倍。維生素C是一種水溶性抗氧化劑,可以穿透細胞以保護細胞內的DNA免受自由基的傷害。木瓜中的維生素C含量是橙子的兩倍,然而木瓜含有豐富的β-胡蘿卜素,這是另一種對關節健康有益的抗氧化劑。
3.黑豆
黑豆富含花青素,這是一種合成酶(COX-2)的抑制劑,且具有抗炎的作用。同時,黑豆還有另一種保護關節的抗氧化劑,那就是錳。黑豆中的錳有助於保護身體免受自由基的傷害。
4.綠茶
綠茶中的多酚被認為是一種抗氧化劑。抗氧化劑可以減少炎症並減少對軟骨的損害。
三:有助於軟骨的食物
軟骨是一種精細的白色結構,纏繞在骨骼、胸肋骨、耳朵、鼻子、支氣管和椎骨之間的關節周圍。在骨架中有一個神經系統,所以如果兩個骨架直接碰撞,會引起劇烈疼痛。幸運的是,在骨架之間有軟骨,使得骨架不會直接相互碰撞,軟骨也沒有任何血管和神經結構,所以當我們走動時不會感到疼痛。膠原蛋白是軟骨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使軟骨承受重力和壓力,支持各種關節的運動。
1.蘋果
蘋果富含槲皮素。槲皮素也是一種抗氧化劑,其具有抗炎的作用,有助於產生和修復膠原蛋白。康奈爾大學的學者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尚未煮熟或加工的蘋果比加工過的蘋果保留更多的槲皮素。研究還發現,槲皮素濃縮在蘋果皮中,蘋果顏色越深,槲皮素含量越高。
2.西蘭花
西蘭花富含有機硫化合物,有助於提高軟骨組織的質量和軟骨組織的彈性,並可增加韌帶的強度、增加潤滑黏液的分泌。西蘭花富含維生素K和C,就像蘿卜硫素一樣作為抗氧化劑。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2008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蘿卜硫素可以幫助身體細胞對抗自由基,有助於預防或減緩骨關節炎(OA)的進展。富含鈣的西蘭花也與關節的保護密切相關,而蛋白質和維生素A、B、C和少量的維生素K,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症並減輕關節疼痛。
3.羽衣甘藍
羽衣甘藍屬於芥菜科。羽衣甘藍含有豐富的鈣,但不含膽固醇,脂肪和卡路里遠低於乳製品。羽衣甘藍還富含維生素A、C和K,以及參與關節保護的銅和錳等兩個礦物質。銅可以促進膠原蛋白的生長並提高韌帶的質量; 而錳是人體器官生長和修復所需的一些酶的必需成分。
4.含有類胡蘿卜素的食物
類胡蘿卜素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最著名的是β-胡蘿卜素,它可以減少體內炎症並減輕關節疼痛的症狀。富含β-胡蘿卜素的食物包括:胡蘿卜、甘薯、冬瓜、南瓜、甜瓜和菠菜。
5.蔥蒜類食物
研究表明,經常食用蔥蒜類食物(如大蒜、洋蔥和韭菜)的人很少患骨關節炎。研究人員指出,在大蒜中有一種叫做二烯丙基二硫的化合物,它可以有效地限制破壞軟骨的酶的產生。

7、什麼是橫斷面調查法,主要用於哪些類型的課題研究

橫斷面研究又稱橫斷面調查,因為所獲得的描述性資料是在某一時點或在一個較短時間區間內收集的,所以它客觀地反映了這一時點的疾病分布以及人們的某些特徵與疾病之間的關聯。由於所收集的資料是調查當時所得到的現況資料,故又稱現況研究或現況調查(prevalence survey);又因橫斷面研究所用的指標主要是患病率,又稱患病率調查。
編輯本段二、研究目的1.描述疾病或健康狀況的三間分布情況 通過對某一地區或人群的調查,獲得某種疾病在時間、地區和人群中的分布,從而發現高危人群或發現有關的病因線索,為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據。
2.描述某些因素或特徵與疾病的關聯,確定危險因素 如通過對冠心病及其危險因素的調查,發現高血壓、高血脂、超重、吸煙及有關職業與冠心病的關系,從而為降低危險因素、減少冠心病發生提供依據。
3.為評價防治措施及效果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如在採取措施若干時期後,重復進行橫斷面研究,根據患病率差別的比較,可以考核前段時期所施行措施的效果。
4.為疾病監測或其他類型流行病學研究提供基礎資料。
編輯本段三、研究的用途1.描述疾病或健康狀況的分布。
2.評價一個國家或地方的健康水平。
3.研究影響人群健康和與疾病有關的因素。
4.用於衛生服務需求的研究。
5.用於醫療或預防措施及其效果的評價。
6.用於有關衛生標準的制定和檢驗。
7.用於檢查和衡量既往資料的質量。
8.用於社區衛生規劃的制定與評估。
編輯本段四、橫斷面研究的分類(一)普查普查是指為了解某病的患病率或某人群的健康狀況,在一定時間內對一定范圍內的人群中的每一成員作調查或檢查。這里強調的是"一定范圍內的人群中的每一個成員"。例如某居民點的全體居民。一定時間可以是1-2天或1-2周,大規模的普查也可在2-3個月內完成。普查的時間不能拖的太長,以免人群中的疾病或健康狀況發生變動,而影響普查的質量。
我國開展普查工作有較豐富的經驗。對腫瘤、心血管疾病、甲狀腺腫、乙型肝炎、結核病等都進行過大規模的普查工作。其中有些疾病通過早期治療與反復防治已得到控制或基本控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普查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早期發現病例並給予及時治療。普查的疾病最好是患病率比較高的,以便短時間內調查能得到足夠的病例。
普查由於是調查某一人群的所有成員,所以在確定調查對象上比較簡單;而且所獲得的數據可以了解疾病的三間分布特徵,因此對疾病的流行因素能有一定的啟示。
但普查不適用於病程短、患病率低或檢查方法復雜的疾病調查。由於普查對象多,難免漏診、誤診;因參加普查的工作人員多,掌握調查技術和檢驗方法的熟練程度不等,調查員質量不易控制;同時由於工作量大,很難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
(二)抽樣調查在實際工作中通常是從總體中隨機抽取部分觀察單位(統計學上稱為樣本)進行調查稱為抽樣調查。抽樣調查是根據抽取樣本所調查的結果來估計出樣本所代表總體的某些特徵,因此抽樣調查必須遵循隨機化原則,才能獲得較好代表性樣本。抽樣調查可以節省人力、物力、時間。因其調查范圍小,故調查工作易做得細致。但抽樣調查的設計、實施與資料分析較復雜,重復和遺漏不易發現,不適用於變異過大的研究對象。
常用的隨機抽樣方法如下:
1.單純隨機抽樣(simple random sampling) 即先將調查總體的全部觀察單位編號,再用隨機數字表或抽簽等方法隨機抽取部分觀察單位組成樣本。
目前,在橫斷面研究中,因調查的觀察單位太多時,很難將全部觀察單位編號,故使用單純隨機抽樣的機會不多,但它是實施其他抽樣方法的基礎。
2.系統抽樣(systematic sampling) 又稱等距抽樣或機械抽樣。即先將總體的觀察單位按某一順序號分成n個部分,再從第一部分隨機抽取第K號觀察單位,依次用相等間隔,機械地從每一部分各抽一個觀察單位組成樣本。
例1 欲了解某單位職工HBSAg陽性率,該單位有職工1000人,試按系統抽樣法,抽取一例數為100的樣本。
今總體例數N=1000,樣本例數=100,抽樣間隔=1000/100=10,先在1-10之間隨機確定一個數字,比如為4,於是以職工工作證號4,14,24,34,…,994者組成樣本。
3.分層抽樣(stratified sampling) 又稱分類抽樣。即先按影響觀察值變異較大的某種特徵,將總體分為若干類型或組別(統計學上叫「層」,Strata),再從每一層內隨機抽取一定數量(可按比例或最優分配確定)的觀察單位,合起來組成樣本。
例如,先將欲調查的總體按年齡、性別或疾病嚴重性等特徵分成不同層次,在各層再作隨機抽樣。分層抽樣可以減少由各層特徵不同而引起的抽樣誤差。
4.整群抽樣(cluster sampling) 在整群抽樣中,被抽樣的不是一個一個的個體,而是由一個一個的個體組成的若干個集團(群)。整群抽樣是先將總體劃分為K個"群"組(如K個地區等),每個群包括若干觀察單位。再從K個群中隨機抽取若干個群,並將被抽取的各個群的全部觀察單位組成樣本。
例如,作鉤蟲病調查時,抽查某縣的幾個鄉的全體鄉民。作計劃生育調查時,抽查城市裡幾個居委會的全部居民。
因抽樣調查是從總體中隨機抽取部分觀察單位作為調查對象,所以抽樣調查不可避免產生抽樣誤差,抽樣誤差的大小因抽樣方法不同而異,一般情況下,抽樣誤差從小到大的順序為分層抽樣、系統抽樣、單純隨機抽樣、整群抽樣。
(三)抽樣調查的樣本大小求估計總體均數(或率)所需樣本例數n的方法如下(作假設檢驗時,n的估計方法詳見實驗設計)。
1.均數的抽樣 對於計量資料,欲估計總體均數時,可用公式估計樣本例數
n=[(tαs)/d]2 (15-1)
式中n為樣本例數,d為允許誤差,即樣本均數與總體均數相差所允許的限度(事先指定的),s為估計的標准差,可通過前人資料或小規模的調查得到。當α確定後,式中tα可查t界值表(取雙側)。通常,若樣本較大,α取0.05,tα=1.96,近似為2,則
n=(4s2)/d2 (15-2)
例2 現擬調查小學生血紅蛋白含量,估計標准差為3g/dl,希望d不超過0.5g/dl,α=0.05,問需調查多少人?
本例s=3,d=0.5, α=0.05,按公式15-2計算:
n=(4×32)/0.52=144(人)
即需要調查144人。
2.率的抽樣 對於計數資料,欲估計總體率時,可用公式估計樣本例數。
n=[tα2P(1-P)]/d2 (15-3)
式中P為估計率,其餘符號的意義同前。
設d=rP(r為P的允許誤差系數),則公式成為:
n= (tα2/r2)[(1-P)/P] (15-4)
通常設: α=0.05,r=0.1,用公式16-4變換為:
n=(4/0.12)[(1-P)/P]=400×[(1-P)/P] (15-5)
例3 現擬調查血吸蟲感染率,據過去資料估計流行率P=30%,設α=0.05,d=0.1P,問需調查多少人?
本例,P=0.30,α=0.05,r=0.1,按公式15-5計算:
n=400×[(1-0.3)/0.3]=933(人)
即需要調查933人。
(四)橫斷面研究的資料分析橫斷面研究所得資料,可按下列步驟進行整理分析。
1.檢查與核對原始資料,檢查原始資料的准確性與完整性,填補缺漏,刪去重復,糾正錯誤。
2.對疾病或某種健康狀態按已明確規定好的標准,將全部調查對象分組歸類。
3.將原始資料分組進行比較,了解疾病或某健康狀態在不同地區、不同時間以及不同人群組中的分布。
(五)橫斷面研究中常見的偏倚當某一研究(觀察)結果,與它的真值之間,出現了某種差值,這種差異的現象或結果,即稱為偏倚(bias)。
1.無應答偏倚(nonresponse bias) 對訪問調查或通信調查獲得應答的比例稱應答率。影響應答率的因素有:1)群眾對調查了解的程度;2)調查方式或調查內容是否適當;3)調查對象身體健康,故不關心疾病調查;4)調查對象身體不好,或高齡拒絕調查;5)調查對象外出未遇等。如果無應答者比例較高,例如在抽樣調查中達30%,即可造成偏倚。
2.回憶偏倚或報告偏倚 這是由調查對象所引起的偏倚。例如某病患者常能較好地回憶既往的暴露史,而健康人則常遺忘以往的暴露。當調查某些敏感性問題時,調查對象可能不願做正確答復而造成報告偏倚。
3.調查人員偏倚 例如調查員有意識地對具有某些特徵的對象深入調查,對另一些則否。有時為了獲得自已所需要的內容或答案,進行誘導性詢問等。
4.測量偏倚 由於儀器不準、試劑不統一、實驗條件不同等造成測量結果不正確,可使調查結果偏離真值。
(六)橫斷面研究中的質量控制質量控制即偏倚的控制,這是現況調查成敗的關鍵。上述偏倚應在設計階段預先考慮防止發生。主要的控制方法如下。
1.堅持隨機化原則,嚴格按照抽樣設計方案進行研究對象的選取。及時分析無應答的原因,補漏調查,提高受檢率。
2.選用精良的儀器設備並事先做好校準,保證測試結果的准確與可靠。 3.嚴格培訓調查員,並對其進行監督和質量控制,統一調查程序和方法

8、請問久坐膝關節酸脹怎麼回事?

9、多大年紀的人會得骨關節病呢?

車里的電視一直在放得了骨關節病的表現和治療方法,想想現實生活之中這種病的幾率還是很大的,患者特別痛苦,全身骨骼都會痛。75歲以上的老年人大概有70%會得骨關節病,發病率.建議:您好,實際上骨性關節炎是關節病裡面最常見的疾病,如果按照發病比例來講,75歲以上的老年人大概有70%會得骨關節病,發病率非常高。最近也做過一個統計,到底中國目前在人口老齡化大前提下我們國家骨關節病率多少,曾經在內蒙古做過一些流行病學的調查,主要看生活在農村等邊緣地區,以勞動為主要謀生手段的這些居民,他們的骨關節發病率是多少,得出一個結論,農村地區、邊緣地區關節病遠遠高於城市人口,這可能可能跟勞動強度,跟生活工作方式有關系。 查看原帖>>

與骨關節炎橫斷面調查表相關的內容